登陆注册
3351300000041

第41章 危机中的咸阳(2)

郎中令王绾、内史肆高呼:“奉旨捉拿贼首樊於期,余者不问。”于是兵士纷纷投降。樊於期犹紧追李斯不放,李斯都快以为自己今天要呜呼了,大叫“王绾救我”。樊於期追出百步,这才被甲士截住,樊於期奋勇杀奔而出,这才有了前面城门逃出那一幕。

3.生死一发

且说浮丘伯和樊於期结伴而行,前往与成蟜会合。途中,樊於期讲述的造反版本与真实情况颇有不同。樊於期的版本简要叙述如下:

入宫,

遇伏,

战,

血战,

死战,

不敌,

退,

The end(结束)。

可以看出,在此故事中,有关宓辛的戏份被全部删除,李斯的戏份也是砍去十之八九。浮丘伯不动声色地听着,他知道樊於期并未说出全部事实。军人也有不爱武装爱红装的时候,不仅喜欢美化自己的胜利,更喜欢美化自己的失败。又或者,战场如闺房,有诸多不足为外人道之事。

再回过头来看李斯。李斯刚去鬼门关走了一遭,樊於期那突然砍出的一剑,硬生生地将其头皮削去一片,只要再往下砍几寸,或者他躲闪得再慢那么一点,他现在就已经是个死人。

这个时候的李斯,体现出了一个职业官吏的良好操守,他只是草草地包扎了一下伤口,便又立即投入了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眼下的动荡时期,正给了他大展身手、仕途爬升的大好机会,他哪里还顾得上盘算自己这点伤是否应该算是工伤,是否应该休一个带薪的长期病假,请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咨询,等等。他仕途的终极目标还远没有实现,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停歇。是以,在这个时候,他不仅要向嬴政展览他的伤口,更要向嬴政展示他的才华。

另一方面,樊於期的这一剑,也再次促使李斯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李斯这时三十八岁,照今天的干部标准来考量,几乎能算得上是青年了,而在他的身上,也确实留存有青年人的洒脱和锐气。大难不死之后,他体会到的并不是生命之脆弱,而是作了如下思辨:樊於期那一剑若砍得准,我也就立时死了;而正因为他没有砍准,所以我还活着。反过来说,我还活着,证明那一剑没有砍准,而因为那一剑没有砍准,所以我并没有死去。因此,只要我还活着,就证明我没有死,也不会死,死亡不会降临于我,那么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而如果我死去了,则证明樊於期那一剑砍得正准,而因为那一剑砍得正准,所以我就无法再活着。既然不再活着,自然也就不会感受到活着的时候才有的恐惧和痛苦。因此,死亡一旦降临,我也就将不再存在,于是更加不用为了死亡而担忧害怕。由是言之,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再说樊於期虽然成功逃脱,却将华阳太后的手令留在了咸阳宫内。不消说,这个手令在第一时间里被秘密交到了嬴政的手上。嬴政看着手令上华阳太后的笔迹以及印玺,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而他抖动的双手,则泄露出他内心强烈的紧张和愤怒。这个手令,彻底暴露了华阳太后的立场,乃至整个宗室的立场:他们支持成蟜,反对嬴政。

这个手令,只是轻轻的几片竹简,在嬴政手中却显得沉重无比。这轻轻的几片竹简,意味着整个宗室的背叛。

4.家族记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是统治着秦国的王,就早应该有了随时迎接谋反的心理准备。然而,面对宗室的背叛,嬴政却无法做到平常心,他有着双倍的愤怒。即,作为秦王的愤怒,以及作为嬴政的愤怒。前者的愤怒不难想见,后者的愤怒,则在于他被整个嬴氏家族抛弃,他成了一个被驱逐的外人。

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日,家族的凝聚力已然瓦解,家族的观念也正在逐渐消失(请注意家族和家庭的区别)。作为现代人,已从家族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家族的压力和桎梏,却也放弃了家族的温暖和荣耀。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而当这个根源被抛于身后,人于是开始了流浪,漂泊在祖先曾经耕耘和生活的土地,却再也觅不到故乡。

古人云:人困则返本,穷则告亲。或许,中国人骨子里本不信仰任何宗教,有的只是对祖宗的崇拜。对中国影响最大最深的儒家学说,并不能算是宗教,其中的厚古薄今、慎终追远之说,便是一种精神上的返祖现象。求天告地,祈神祷仙,固然是必备功课,但天地神仙为大家公有,并不会专为一人赐福,是以还不如求祖宗保佑,毕竟天地远而祖宗亲。

但凡去过一些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总会发现,宗祠一定是村落中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这就好比在基督教徒聚集的城镇,最辉煌、最美丽的建筑一定是教堂。不为别的,因为无论宗祠还是教堂,都是存放信仰的地方。反观今天的城市,最奢华的却一般都是银行。当然,对许多人来说,银行里面所存放的,也正是他们的信仰。

我们在老电影里时常可见这样的场景:战士经过了万千险阻,终于和大部队会合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说:“终于找到组织了。”古人不用找,家族就是他们的组织。这种同祖同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无可替代的。

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同样,倾国与倾城,家人难再得。家人,不可再生之资源。灾难深重、战火频仍的中国,断裂了多少家族的记忆。生而为人,或能上溯十代二十代,而更为遥远的祖先,却已不能知道。他们身上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已永归于尘土。

时常有人言说,对国人之人性了解最为透彻的,首推鲁迅先生。在我看来,为鲁迅先生所特加关注的,乃是国人人性中阴暗卑微的一面,先生身逢乱世,不得不持此以为敲打警醒。而为孔老夫子关注的,却是国人人性中明亮光辉的一面。一本《论语》,时隔千年,却仍能让人从中读出自豪、读出幸福,夫子可谓知国人也。正因有此自信,所以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倘以二十多年为一世的话,从孔子到今天差不多刚好百世。百世之内,夫子知也。百世之后,夫子知乎?夫子如果活到今天,又该会有怎样的感想?

5.真的要杀尽宗室吗?

且说嬴政召集嫪毐和吕不韦二人,商议对策。对这两个家伙,嬴政非但不信任,而且是又憎又恨。嫪毐不足道也,只是一个宦官罢了,根本不配当人来看。吕不韦的可恨之处则在于,他偏巧不是一个宦官,既然不是宦官,所以他能和嬴政的母后困觉,虽然现在他们不一道困觉了,但毕竟以前困过觉。这就是吕不韦的原罪,无论如何也无法赎还。倘无此原罪,嬴政又怎会受困于那漫天的谣言?

话说回来,嬴政虽厌恶此二人,但是,要对抗宗室,又非得依靠二人的力量不可。和自己从心底鄙夷痛绝的人物合作,而且还要装出其乐融融的样子,这对普通人来说,业已是很糟糕的体验,而对理应无所不能的君王来说,其痛苦和屈辱更是可想而知。

怎样应对宗室的背叛,嫪毐和吕不韦各有各的心思。嫪毐本来对秦国宗室还有所顾忌,一听嬴政的口风,有要除去宗室的意思,顿感自己的机会来了。正为宗室头疼时,宗室却玩起了谋反,这叫自作孽,不可活。于是嫪毐嚷道:谋反?那还得了,今天你反,明天他反,秦国以后还怎么在国际上混?必须惩前毖后,杀一儆百。不管何人,只要谋反,就必须诛杀,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嬴政听完,点了点头,又望着吕不韦,等待他发表意见。

吕不韦最近处境一直比较尴尬,他看到嬴政心里就发虚。谣言对他造成的伤害,并不比嬴政轻多少。被别人奉承为秦王的老爸,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个便宜老爸可不是好当的。他知道嬴政虽然表面上对自己和颜悦色,心里却一定对自己恨得要死。吕不韦甚至因此而有了隐退避祸之意。他已经对政治生涯起了倦意。他吕不韦连续拥立了两任秦王,功在不赏。对这样的功臣,君王唯一的策略就是:既然功在不赏,干脆也就不用赏了,直接杀掉拉倒。他上了年纪,是时候开始考虑能否善终的问题了。但是,一想到嫪毐这个贱人还在位子上,正威风得很,他便又不甘心就此退休。在朝政事务中,他抱定两个凡是的原则:凡是嫪毐支持的,他便反对;凡是嫪毐反对的,他便支持。但这回是事关谋反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他知道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这次,吕不韦选择了支持嫪毐。

难得两个权臣的意见如此统一,按理说,这也将让嬴政的决定变得更加容易。嬴政却仍在犹豫之中。嫪毐催促,嬴政道:“二君且暂退,容寡人三思。”

李斯在咸阳宫智退樊於期,其救驾之功,更在领兵作战的郎中令王绾和内史肆二人之上。对此,嬴政无疑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嬴政于是再召见李斯,告以嫪吕二人之意见,并问李斯对策。

李斯也不沉思,脱口问道:“宗室何罪?”

嬴政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但还是回答道:“背叛!谋反!”

李斯惊讶道:“竟有此事?臣如何不知?”

嬴政闻言大怒:华阳太后的手令可是你李斯亲自交到我手上来的,你小子现在来和我装蒜?

6.李斯说,我看不必

李斯见嬴政颜色大变,却也不惧,朗声问道:“臣敢问何为谋反?”

嬴政气得浑身发抖,恨声道:“太后亲下手令,直指寡人为窃国之贼,又复遣樊於期杀奔咸阳宫,欲置寡人于死地,而以长安君继秦王位。此不为谋反,何为谋反?”

李斯肃然道:“臣昧死上言。华阳太后之手令,辱蒙吾王赐观。臣有愚见,不敢不陈。手令所称,今据秦王位者,乃相国吕不韦之子,伪主也。臣愚昧,只知据王位者,吾王也。吾王乃先王嫡嗣,继秦王之位,乃上应天命,下顺纲常,此乃天下共知,何来相国吕不韦之子?手令所云,实荒唐可笑而不足一驳也。历代先君不废宗室之意,盖以宗室为内援。勿使秦王之位沦入外姓之手,此宗室守望之责也。若仅以一无稽无凭之手令,秦国宗室竟因而罹难,天下之疑,必不能止,而反愈炽,此为不得不思也。以臣揣测,华阳太后因富有春秋,误信谣言,加诸遭逢挑拨,故而关心则乱,不及深思,乃下此手令。”

嬴政面色渐渐和缓下来。他懂了李斯的意思。李斯说了半天,归根结底,是如何对此一事件定性的问题。这一层为他所忽略,也为嫪毐、吕不韦二人所忽略。他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次谋反,于是人为地将自己置于不是你宗室死就是我嬴政亡的绝境。但李斯的话提醒了他,在谋反之外,原本还有第二条路可选。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将事件性质从谋反改为误信,让嬴政眼前瞬间豁然开朗。

就嬴政个人而言,他是不愿意和宗室决裂的,至少在目前是这样。现在他执政的根基未稳,还不到一意孤行、为所欲为之时,正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况且,秦国宗室不是一般家族,而是王族天家,除去一般家族对家族成员具有的普遍约束力之外,更有一个独特的作用:它能证实嬴政作为秦王的合法地位。

嬴政和宗室的关系,与中世纪欧洲国王和教皇的关系略有近似之处。那些国王虽然拥有世俗权力,但所谓君权神授,如果没有经过教皇的正式加冕,便算不得是合法的君主。而另一方面,国王虽然拥有更为实在的权力,比如人民和军队,但要和教皇对抗,下场通常并不见得美妙。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公元107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打算废黜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格列高利七世也不示弱,立即下令将亨利四世逐出教会。到公元1077年,由于自从被逐出教会,国内叛乱纷起,亨利四世扛不住了,只得向教皇求饶。接下来的情节就像武打小说一样:据说亨利四世身披悔罪麻布衣,光着双脚,站在教廷前面。当斯时也,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亨利四世有如玉树临风,挺立不动,历时三日三夜,这才最终换来了教皇的宽恕。

当然,嬴政用不着在宗室面前如此卑微。但在那个谣言经久不散的非常时期,他却又不得不依赖宗室将他搭救。作为政治人物,他的血统并不能由他说了算,他母亲说了也不算,必须得到整个宗室的一致承认才行,只有这样,他才能保住王位,信服天下。

李斯又道:“相国与嫪君之所以劝吾王者,皆暗怀私心,为自谋之计耳。吾王不可不察。常言道,疏不间亲。今朝政大权,在相国与嫪君二人之手。吾王所能借重者,唯宗室之力也。咸阳之内,兵变已平,长安君又远在千里,宗室已不足以害王,是去是留,尽可权衡利弊,从长计议。一旦轻诛宗室,虽快在一时,却痛在长远。宗室既灭,而人死不得复生,则吾王何以制嫪吕?何以信天下?”

嬴政听得入神,李斯又道:“事出必有因。宗室所以误信谣言,何故也?以不得重用,故生怨心。此名为怨吾王,实恨相国与嫪君也。吾王因而导之诱之,则宗室必仇相国与嫪君,而为吾王所用也。”

宽恕有时候并非因为慈悲,而只是由于需要。嬴政于是长叹道:“若无先生,寡人几误大事。寡人愿与宗室言欢也。”

同类推荐
  •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有十年操盘经验的呼噜猫被聘请到晨光牛奶做营销总监,先是采取各种手段坐稳位子,接着带领公司开发关联通路以及其他渠道,让公司市场渐渐做大,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可以上市的地步。也正因其能力突出,贡献巨大,所以当公司越来越壮大的时候,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司二把手。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遭遇了公司财务总监联合其他几个高层的明争暗斗。呼噜猫能顺利击破对手的一个个阴谋诡计吗?
  • 菩提醉了

    菩提醉了

    本书系作者刘醒龙的中篇代表作,收录了作者的中篇小说精品9部,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挑担茶叶上北京》,百花奖获奖作品《凤凰琴》《白菜萝卜》《分享艰难》,“联合文学奖”获奖作品《秋风醉了》等。作品直面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社会现实,笔触老辣,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 未完成的一次亲吻

    未完成的一次亲吻

    深秋的山峦火样迷人,地上是一层金黄的落叶,而遍山的枫叶却红了。一位穿着风衣的女子,挎着一架带着长焦距镜头的相机,不紧不慢地在枫林中漫步。看得出,这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落叶和枫林在吸引着她,她意在收尽整个秋色。然而,谁又能做到呢?蓦地她发现这样一个景象:金黄的落叶上一对恋人席地而坐,背景是一大片红叶。她感到这个景很美,有诗意,甚至题词她都想好了——吻。不是吗,金黄的落叶在亲吻大地,一对恋人在忘情长吻。可是那对恋人并没将唇移到一起。已经把相机抬在胸前的她等待着,等待着吻的那一瞬间。为了不让那对恋人察觉,她将身体尽量地隐在树丛中。
  •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我们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我们惊喜地走了进去。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品卖:盐、酱油、一两种劣质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 老西儿的孩子们

    老西儿的孩子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科技局与教育局门挨门,两个单位之间隔了道土墙。墙这边的安洁爱上了墙那边的方东,两边的人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两家父母是很要好的同事。安洁爸爸出了车祸,拖累她妈妈没有享受到汉族女同志在藏工作的福利,回内地休养生产。安洁在拉萨出生后,安洁妈妈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方东妈妈主动帮忙照料安洁。方家没女儿,两个儿子都放在内地抚养,把安洁打扮成小仙女,围在身边蹦蹦跳跳,自然有她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是一部精选的中学生作文集,所选的40余篇文章中有记叙文、议论文、叙事、议论、散文等,全部出自90后的学生作者之手。这些单纯、稚嫩的作品,在同龄人来看,立意深远、构思精巧。在有资历的成年人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这些文字却散发着一代未成年人的青春芳香。
  •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B卷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B卷

    本书为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作品集B卷,与《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为上下一套,获奖者均为当下正游走在校园里的少年作者,他们拥有最崭新的视角和情感,以此描绘出新一代最年轻的成长面貌和梦想导航。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我爸是吕布,我妈是貂蝉,我妹是吕玲绮。我师父包括但不限于:华佗管辂水镜先生,左慈于吉南华老仙;三国曹老板我喊他叔,刘皇叔我和他谈笑风生,孙权和我称兄道弟。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月格格

    新月格格

    清朝,顺治年间。“荆州之役”改变了新月格格的命运,除了克善以外,她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两个忠心的仆人,云娃和莽古泰。他们逃难途中,新月被人掳去,幸得那让敌人闻名丧胆,绰号“马鹞子”的大将军努达海所救。“荆州之役”平定后,努达海护送新月等人回京,一路上努达海用心的想抚平新月的丧亲之痛,他和新月之间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滋长。回京后,新月和克善等住进了努达海的家。努达海的妻子雁姬、儿子骥远和女儿珞琳都十分欢迎新月他们。珞琳多了个年龄相仿的好姐妹,骥远心里更是爱慕着柔情似水的新月。但此时,努达海发现自己对新月的感情已超越了父女的感情,为了逃避这份情感,努达海自动请缨到巫山打仗。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啊,他是个外星仙人

    啊,他是个外星仙人

    神仙打架,外星科学家无意间被卷入其中,以致于飞船被毁。如何回家?唯有修仙
  • 大战

    大战

    央歌儿的《大战》,令读者们激动得想向全世界人介绍,尤其是中学老师和有中学生的家长。央歌儿给我们讲述的不是教科书,是活生生的生活,早晚都不可避免的一场冲突。很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