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400000011

第11章 久违的韩非

1.太后的提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嬴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向天下放出了要兴兵灭亡韩国的消息。韩国接到消息,聚群臣共议。群臣莫不响震失色,以为这回真的是“狼来了”。

当时,天下七国,韩国最弱。最弱也就罢了,偏偏其地理位置又和秦国紧邻。在秦国的卧榻之旁,酣睡是不指望了,只要每天能有觉睡,哪怕只是打个盹,韩国也就基本知足了。是以,多年来韩国一直对秦国俯首称臣,像傍着大款的“小蜜”,对秦国小心逢迎,媚态丛生,唯恐哪天秦国一个不开心,就把自己给灭了。

然而,秦国作为大款,对韩国这个“小蜜”不但不付包养费,反过来还经常性地掏韩国的腰包,调戏蚕食,接连发动几场大战,打得韩国花容失色,尊严扫地,彻底地绝望了。十三年前,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十一年前,王龁攻韩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七年前,蒙骜伐韩,再取十三城。

韩国面对秦国的索取无度,也实在是没辙,这才饮鸩止渴,想出了派郑国到秦国做间谍,为秦国修建郑国渠,使其疲劳而无暇东伐的“馊主意”来。

数年来,韩国饱经秦国的欺负蹂躏,每战必败,战士被残杀,土地被占领,百姓被接管,早已是苟延残喘,气势低落,满朝上下,皆陷入末日将至的惨淡光景当中。如今,郑国事发,秦国扬言要灭韩国以为报复,韩国的那些重臣一时间也没了主意,纵有抵抗之心,何来抵抗之力?有的大臣干脆主张向秦国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以免生灵涂炭,黎民遭殃。

当时韩国在位的是韩王安,时年二十五岁,即位才两年,正年轻气盛。听闻有人建议投降,他大发雷霆,愤慨言道:“公等食韩俸禄,非一日也。今秦师将出,公等不能筹划应对之策,为寡人分忧,却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欲迎秦以自保,甚失寡人之望。百姓仰公等何为?国家养公等何用?”

韩王安回到后宫向太后请安之时,面上犹有激愤之色。太后因问之,韩王安以实相告,又叹道:“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臣。今满朝文武怯懦无能,无一人堪为寡人筹谋。祖宗数百年基业,莫非将丧于寡人之手?”

太后道:“眼下便有一人,可匡社稷,能保宗庙,吾儿莫非忘了?”

韩王安大惊,急问乃是何人。

2.韩非的身世

太后盯着韩王安,道:“吾儿真不知欤?”

韩王安疑虑道:“母后所指,莫非韩非?”

太后点头道:“正是韩非。韩非之才,天下皆知,不待老妇多言。今何不起而用之,或能助我韩国渡过此劫。”

韩王安低头不语,神色怪异。当此国家存亡之际,韩非也许就是那根救命的稻草,韩王安却依然踌躇犹豫,不敢信用韩非。这当中的缘故,却要从韩非的身世说起。

六十三年前的韩国,时为韩襄王十二年,太子婴病死。为了空出来的太子之位,公子咎、公子虮虱两兄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公子虮虱名字取得晦气,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当时正在楚国做人质,人身不得自由,加上距离又远,很难左右朝中局势。原本在太子继承次序上排在公子虮虱之后的公子咎,当时则留在韩国国内,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巧使计谋,最终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立为太子。韩襄王卒,公子咎立,是为韩釐王。韩釐王在位二十三年,卒,子韩桓惠王立。韩桓惠王在位三十四年,卒,子韩王安立。

再说公子虮虱,韩釐王在即位之后,对他仍小心提防,不许他返回韩国。公子虮虱也只能接受失败者的命运,最后在楚国郁郁而终。

韩非乃是公子虮虱之子[韩非之身世,史无明文记载,《史记》但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文中以韩非为公子虮虱之子,乃从施觉怀先生所著《韩非评传》中对韩非身世之推测。],算起来是韩王安的叔父了。

当年韩非之所以到楚国向荀子求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父正在楚国为质。韩非作为公子虮虱的后裔,虽然能够留在韩国,却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一直遭到王室的猜忌。更何况韩非才华绝世,锋芒毕露,声望和智慧皆远胜于王室中任何一人,自然更让王室不能放心,不敢起用。

韩王安登基时,其父韩桓惠王有遗言:“汝为韩王,用人无所不可,唯不可用韩非。韩非之才,非你所能驾驭。不用,国弱而已。用之,恐国为之夺,不复为汝所有。切记切记。”

韩王安对韩非这个王叔也甚是忌惮,左右思想,终是不敢让韩非掌权,于是搬出韩桓惠王的遗言作挡箭牌,道:“父王遗命在先,不可用韩非。孩儿不敢抗命。”

太后厉声道:“先王在日,老妇数荐韩非,恨先王不能听。且拭目今日之韩国,连年割地献城,国土三去其二,名为诸侯,实如郡县。积弱而不思振作,不图光复,一味含辱苟全,为天下耻笑。韩非,国士无双,早能用之,韩何至于有今日?先王遗言,以汝年幼,畏韩非夺汝王位也。殊不知,当年先王夺公子虮虱之位,乃用术使诈,已是有亏在先。自先王至今,已传三世,六十余载,韩王之位,纵还于韩非,又有何恨?韩非,终为韩宗室也,血脉相连。秦国,韩世仇也,势不两立。老妇宁愿国柄传于韩非,也绝不能坐视韩国亡于暴秦。况且,老妇曾观韩非之上书,言辞激烈,义气耿介,一心以强韩为念,无有野心私欲。韩非,天下闻名,志气高洁,爱名甚于爱身,夺位之事,老妇知其不忍为也。国难临头,有贤者而不知用,韩亡必也。老妇当早死,不忍见汝为暴秦之囚也。”

经太后这么一激,韩王安也是血气上涌,道:“母后之命,寡人敢不敬听。”

于是,韩非终于再次出场。

3.迟到的召唤

这一年,韩非已是四十四岁。十年前,他和李斯在兰陵分别,此后两人际遇大异:原本弱势的李斯青云直上,仕途通坦;原本强势的韩非却江河日下,不能得志。

韩非从兰陵回到韩国,心痛韩国之削弱,这十年来没少给韩王上过谏书。韩王不能用,也不敢用。是以,韩非名为公子,却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如果他不是公子,他完全可以像李斯那样,四处游说,干达诸侯。以他的才华,也许他早已是某个国家的丞相了,手掌大权,意气风发,又何至于像现在这样,在新郑城里虚度年华。然而他却从不埋怨自己的身份,他根本是以自己的身份为荣的。这也就注定,他只能继续困守在韩国,而他也甘心如此。不管怎样,他始终认为,韩国是他的国家。也许他已经丧失了在这个国家应有的权利,但他不能拒绝对这个国家应尽的义务。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韩王既作践韩非,韩国的当道大臣们也乐得顺着韩王的意思,对韩非大加排挤。另一方面,韩非心高气傲,目空四海,为人又冷峻刻薄,极难相处,心中不喜之人,厌恶辄形于颜色,朝中之人多恨之惧之。是以,纵然韩非蒙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却也没人愿意站出来为他呐喊说话。

在排挤过韩非的韩国大臣当中,应该包括一个名叫张平的人。此人曾经先后担任过韩釐王、韩桓惠王的丞相,长达三十余年。此人史册上无多可书,生了个儿子却是鼎鼎大名。他的儿子,名叫张良。

韩非满腹韬略,却无所用力,这才穷愁著书,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韩非作书,不为发表,只为自遣,故世莫能得见。李斯主管秦国的情报工作,眼线通天,却也只是打探到韩非在写书,具体写了些什么就不知道了。

韩非虽然著书以自遣,然而心中苦痛并不曾因此而稍减。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猛回首,张望年少,曾记否,朱颜玉貌,心比天高,牛鬼蛇神何足道,乾坤挪移天地扫。今十年为期,余梦未了,只落得荒唐可笑。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抚今追昔,徒伤怀抱。

杜甫有诗自嘲:幽人志士莫怨嗟,自古材大难为用。同为不遇,韩非可没杜甫这般好的情调。十年蹉跎,几乎将骄傲的韩非逼入疯狂。在他看来,别人也就罢了,凡夫俗子的,浪费个千八百年,也不会对这世界产生半点影响。可他是韩非,他流着韩国王室的血,他长着当世最伟大的头脑,别说虚掷十年,就是虚掷十天,那也是人神共愤的噩耗。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韩国在召唤他,等待着他挽狂澜于既倒。

韩非也知道,这个机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秦国赐予他的,也可以说是李斯赐予他的。韩非向王宫而去,其时艳阳初开,竟仿佛有春色的味道,让他不禁想起十年之前的那个春天,他和李斯见了最后一面。

那一夜,韩非和李斯痛醉而别,各奔前程。韩非持歌相赠:“子欲西入秦,吾将东归韩,子勿为秦相,吾不为韩将。子攻兮吾守,兄弟两相伤。千般相见好,莫逢在沙场。”

一语成谶,良有以也。

4.韩非的计谋

所谓歌不离口,拳不离手。又所谓,技一日不练不精,刀一日不磨不快。十多年来,韩非远离政治中心,荒废在野,虽有满腹经纶,却并未经过实战考验。就这样一个久疏战阵的人,临时被抓来充当救火队员,真就能一举扭转局势吗?对此,韩王安也是将信将疑。然而事到如今,他已是病笃乱投医,只能召见韩非,告以秦国的威胁,请求韩非给开个处方。

韩非长远地忍耐、观察、思考,终于等到了今天。当下唾沫飞溅,作激愤之语。而韩非独有的口吃,更让他的愤怒听起来字字滴血。韩非厉声道[为行文方便,韩非所言虽然多有停顿拖沓,姑仍以正常道白写出,后同。]:“吾王之患,在内而不在外。今朝中执政,多为先王旧臣,久浸权势,尸位素餐,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古人有言,妻子具则孝衰,爵禄厚则忠衰。试观诸大臣,忠者无有一人,过推于上,功归于己,只知以国养身,非甘以身奉国,皆后世江东张昭之属,可以同富贵,未可共患难。今四郊多垒,虎狼环伺,卿大夫不以为耻,反欲劝降于旧君,邀宠于新主。此等国贼,吾王当尽数诛之而不少惜。今不诛之而竟纵之,则吾韩已是自瓦解于内,何暇以秦国为忧?”

韩王安闻言不快:寡人明明挂的是外科的号,你韩非怎么倒给寡人看起内科来了?然而他又知韩非和朝中大臣多有龃龉,心存委屈,趁机报复也在情理之中,于是说道:“叔父所言,毋宁太缓,寡人实不能待。今秦师将出,志在灭韩,且先救国家燃眉之急。敢问叔父可有退秦良策?”

韩非道:“两国相处,不恃其不我欺也,恃我不可欺也。今退秦虽易,然重臣不杀,则士不愿忠,民不可固,国弱不能复振,秦必退而复来。徒解一时之急,又有何益?”

韩王安急道:“倘叔父有妙计,能退秦之兵,保全国境,寡人自当举国相托,唯叔父是听。望叔父莫辞。”

韩非又怎么会辞呢。他正急于用世,这十年可把他给憋坏了。韩非大笑道:“吾王勿忧,欲退秦之兵,修书两封足也。”

韩王安心道:好大的口气!然而,在他最走投无路之时听到这样的豪语,虽然不敢尽信,心里却着实安慰。盛名之下无虚士,韩非终究是个靠谱的人,他这么笃定,应该不会是空口白话。然而,秦国的铁血雄师真的靠两封书信就能摆平?难道,他韩非乃是李太白的前世不成?

遥想当年,玄宗之朝,太白紫衣纱帽,前有杨国忠捧砚,后有高力士脱靴,高踞御榻之前,飘然如仙,醉书草草,番臣仓皇,屈膝折腰,从此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李白此一事迹,史册不载,唯见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其事当为杜撰,然刻画入微,极状太白之神,番使之怖,长天朝志气,灭番国威风,读来每心胸大快,忘世俗之忧,起凌云之兴。虽不见采于史册,径信之又有何妨!

韩王安于是问道:“叔父修书两封,各欲送往何处?”

韩非道:“一书报秦,一书报赵。”

韩王安道:“叔父将以何为说?”

韩非道:“臣先以书报秦。秦国扬言要灭亡韩国,其实只是意在试探,其心未定,其志未坚,明也。所谓兵贵神贵速,倘秦果真决意灭韩,当不告而伐,出吾不意也。如今秦兵马不动,战报先行,乃是以无为有,意在观韩国及天下之应对。臣修书报秦,使其知韩存有利于秦,韩亡有利于诸侯。秦所畏者,不在韩也,在诸侯也。灭韩而利诸侯,臣知秦不能为也。”

韩非再道:“臣次以书报赵。秦,天下之公敌。赵国力抗暴秦,隐约为天下之望。诸侯合纵,必以赵国为首。今臣再修书遗赵,请为合纵。赵国苦秦,也欲广结诸侯,共谋弱秦。如此,则合纵议起,秦复以函谷为忧,纵有意灭韩,分身无暇也。”

韩王安大喜,便请韩非修书。韩非也不推辞,手不停挥,须臾毕就。韩王安览书大悦,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云,同时心中也暗暗后悔,后悔没有早点起用韩非。

同类推荐
  • 纤维

    纤维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我打开舱盖,双腿使劲想站起来,却跳了起来,整个人像乘了弹射座椅似的飞出了座舱,轻轻地飘落在地。我看到在光洁的玻璃地面上有几个人在闲逛,他们让我感到最不寻常的地方就是太寻常了,这些人的穿着和长相,就是走在纽约大街上都不会引起注意的,但在这种地方,这种寻常反而让人感觉怪异。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登记处,那里除了那个登记员外已经有了三个人,可能都是与我一样的意外闯入者,我走了过去。
  • 出走

    出走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王跃文寂寞

    王跃文寂寞

    小王:这回该讲《国画》了吧。老周:不讲《国画》,只讲王跃文。小王:周老师又来了,掩耳盗铃。老周:讲《国画》,是讲一本书的命运。讲王跃文,是讲一个作家的命运。小王:讲王跃文,你离得了《国画》吗?老周:离不了。小王:还不一样!老周:不一样。
  • 崇祯皇帝登基始末

    崇祯皇帝登基始末

    大明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时令已近中秋,燠热了一个夏季的京师,此时已是金风送爽。靠近西山的刘家村,是个景色秀丽且僻静的所在,村边有个不大的湖泊,没有水榭亭台,只沿岸边三三两两地搭建了几处茅草屋,古朴而简约,村民们也没有过分在意。这一天,湖边来了一老一少两个垂钓人,看上去像父子,更像是师徒,其实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以及彼此所采用的口吻不难听出,他们是主仆关系,只不过少年主子是以师礼礼敬长者罢了。
  • 单志林护宝记

    单志林护宝记

    单志林跌跌撞撞地闯进芦苇荡,一群野鸭和几只震旦鸦雀,在他的头上惊恐地掠过。野鸭子展翅的扑棱声和震旦鸦雀的惨淡凄厉声,划破寂静的湛蓝的天空消失在远处。单志林随之扑通一声倒在水塘里,左肩膀梅花镖绽开的花瓣,涌出一股鲜血,像抹红云晕染在水塘里。芦苇荡沉寂得如同坠入深渊。西海边露出橘黄色的一片彩云,人字形的一群大雁,拖着霞光消失在西斜的彩云里。初秋的黄昏,晚风裹着辽河口湿漉漉的咸腥味,轻拂在老钟紫铜色的脸上。老钟迷糊着眼睛,头枕在装着稻糠的麻袋包上,偶尔扬起手里的鞭子,在马头上摇晃两下。枣红色的三河马昂头扬蹄,步履矫健地踏在泛白的盐土路上。
热门推荐
  • 撩倒犯规,萧先生

    撩倒犯规,萧先生

    芷原歌的第一条生存法则——爱自己、不将就、不委屈。被撵出家门,没事,四海为家也挺好。被朋友背叛,无碍,五湖皆兄弟不怕。被现任分手,很好,谁没失败的恋爱。她都收拾好自己,开始新生活,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婚礼当天她的前任会来搅局?她盯着那个依然风华绝代令人心悸的男人深吸了口气稳了稳鼻息,扯出个得体的笑容,“萧先生,好久不见啊。”男人半眯起眼冷声道,“你哪位?”“……”不认识她?她莞尔一笑,心口一窒脸色却不变,“噢,无名小卒,萧先生不记得也罢,今天是我的婚礼呢,不知阁下突然来访有何用意?”男人打量了她一下,迟疑道,“你是……新郎?”“正是呢。”男人转脸淡声道,“把她绑了扔到海里喂鱼。”
  • 凰云之颠

    凰云之颠

    天地开辟以来……凤凰、麒麟、玄武、白虎、谛听、青龙、白泽等等为神族,原本每族力量平等,但凤凰本族的涅磐之力将凤凰一族推向种族之颠,各族生怕自己会被凤凰一族比下去,他们做出恐怖的决定,各族联合对凤凰一族进行灭族,自此凤凰族消失于世间,凤凰从祥瑞的象征沦为邪恶力量的化身。蛋壳破壳那天,彩云遍布天空百鸟朝凤……只是凤凰一族崛起的征兆……风华绝代的女子,笑靥如花……
  • 银冰鞋

    银冰鞋

    讲述了两个各自独立却又互相纠缠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富家少爷皮特,他带领着小伙伴们沿着运河从布鲁克一直滑冰滑到海牙,一路上领略了荷兰的风土人情和旖旎风光。另一个是穷人家的孩子汉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挽救了生病的父亲。孩子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参加一次大型的滑冰比赛,赢得银冰鞋。来吧,朋友们,让我们与皮特和汉斯一起踏上这神秘而惊险的荷兰之旅吧。
  • 诸天万界美食群

    诸天万界美食群

    大学毕业后,林凡继承了父亲留下的饭馆,由于厨艺不精,饭馆每况愈下,时刻面临着倒闭的风险,直到有一天,林凡意外加入了一个讨论诸天万界美食的微信交流群,群里有爱叽歪的唐僧,有讨厌苍蝇的孙悟空,有高老庄养猪场的猪八戒,也有流沙河打渔为生的沙僧,以及爱做糕点的嫦娥仙子等,她们个个都喜爱美食,每天聊的不是美食,就是在聊美食的路上,而且他们大多数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名称。林凡的命运也在此跟着拐了一个弯......
  • 总裁爹地超给力:萌妻蜜袭

    总裁爹地超给力:萌妻蜜袭

    封爷:人生最大的乐趣,宠妻宠妻宠妻!初月:人生最大的乐趣,在封爷的宠爱支持下,虐渣虐渣虐渣渣!
  •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青色等蔷薇雨

    天青色等蔷薇雨

    是不是所有的美好,都只能成为追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粉碎了舒可馨少女纯真的童话梦,再次归来,当初的阳光大哥哥已经化为了地狱的修罗。教堂门口,她娇媚地道:“奕哥哥,你要是真的娶了这个女人,我就把那片蔷薇花连根拔掉。”说完,潇洒地走出教堂,而身后一身黑色西服的男人,一贯冷漠的眼里竟涌起了宠溺的笑意。漫天的蔷薇花下,男人将女孩压在身下,“舒可馨,我成了孤家寡人,凭什么你还能得到幸福。你只能,陪着我在地狱里一起受着折磨!”女孩反勾着男人的脖子,红唇轻启,“奕哥哥,这样的话说一次就好,说多了,会让我误以为,你其实只想我陪你,天荒地老!”男人瞳仁微缩,狠狠含住了粉唇,头顶的蔷薇雨跟着纷纷洒落···
  • 霍格沃茨万事皆三

    霍格沃茨万事皆三

    一、剧情:艾伦·哈里斯重生HP世界,试图改革巫师教育,打破《保密法》——最终boss不是伏地魔,是另一位原著中存在的角色。二、风格:本文非真系统文,依据HP风格,故事剧情的开展一本比一本黑暗。三、特点:万事皆三,JK罗琳用了7作为特别数字,而本文中,3则是一个有魔力的数字。万物归环,事物都是循环的,时间的洪流里,凡事皆有因由。四、作者第一次写书,文笔稚拙,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入群交流,QQ群号:853574739。
  • 白衣桑落情浅浅

    白衣桑落情浅浅

    讲的不过就是一个古筝大师的追妻之路!古筝大师不但是古筝大师,还是知名古风团队的核心成员,娇妻不但是娇妻,还是某文学网站知名作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是这样的平淡小幸福,如果除却古筝大师隐瞒身份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