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600000012

第12章 民俗(1)

请客为什么说“做东”而不是“做南”“做北”

关键词:坐东 三礼 东家 西席 败北 左衽

三五好友相聚,谈到兴处,往往就会有个人说:“今天我做东,请大家撮一顿。”这里“做东”也就是做主人、请客吃饭的意思,但为什么要说“做东”,而不是“做西”“做南”“做北”呢?这其实是由我国古代待人接物的规范而来的。

做东源于“坐东”

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大都坐北朝南,有地位或富裕的人家,房子正中是客厅,在厅中朝南摆放两个座位,一东一西,接待客人时,主人一般先把客人延请到西边的座位上,然后自己才在东边落座,在《礼记》中就写明了这样的规定,“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所以“做东”一词其实是 “坐东”的演化。那么古代人为什么又如此安排座次呢?这就要谈到我国古时的礼仪制度。

方位与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古时这个“礼”不单指个人的礼貌修养,更多意义上是由统治者制定、人们要遵循和恪守的种种制度条约,小到平民百姓婚丧嫁娶,大到国家分封赏罚,无不制定了相应的礼制来规范。若人“失礼”,虽不至于像“犯法”一样会立即遭到逮捕,但很多时候也会受到相当严厉的惩罚,而若失礼的是邦国,则会成为敌国讨伐的口实,从而引发战争。

“礼”在我国蕴涵深远,比在任何国家都有更特殊的意义。它存在于旧时最高道德标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中,在国家高级行政机构“六部”中亦设有“礼部”,科举考试指定教材“四书五经”中还包括《礼记》。除了《礼记》之外,还有两本专讲“礼”的经典——《周礼》《仪礼》,这三本书统称“三礼”,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曾在《万历十五年》中多次论及有明一朝道德礼仪甚至代替了法律约束力,成为统治者褒奖惩罚的标准,可见统治者对“礼”的重视程度。

在中国古代,方位从属与地位之别在“礼法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面南背北”,指的是登基做皇帝。因为古时南尊北卑,帝王的皇宫都是坐北朝南设座,故此又有“败北”和“北向称臣”一说。除却南北,在东、西方向上,古人则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东宫为大、为正,而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这些规矩不仅用于统治者,民间也是如此,以东西分主宾,所以主人就称作“东家”,出租房子的人称为“房东”,而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西宾”。我们常在旧小说中看到某人出门住店,吆喝伙计“来一间上房”,这里“上房”也就是东面的房间。这些都是方位尊卑在生活中的体现。

老师为何坐“西席”

古时因教育制度简陋,一些官宦富贾为教育子女,都会延聘私人教员性质的“家塾教师”。家塾教师被称为“西宾”,也叫“西席”,这是古代对老师最早的尊称。《后汉书·桓荣传》中提到了这一称谓的由来,而清朝人梁章钜撰的《称谓录》则详细介绍了其出处典故: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叫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做太子的时候拜桓荣为老师,难能可贵的是,他登基做了皇帝后仍然对老师非常尊敬,还常到太常府去听桓荣讲课。每次他都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的时候室内座次是以靠西而坐、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在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美称为“西席”,其后成为所有老师的泛称。明帝这种潜心好学的精神使他获益良多,在位时大有作为,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和儿子汉章帝刘炟统治的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东汉少有的盛世之象,被史家称为“明章之治”。另有一种说法:现在电脑字库中较常用的书法字体“章草”,即因受到汉章帝的偏爱并推广而得名,此事记载于唐人韦续所著的《五十六种书》。

左右有先后

中国的古代礼法中,在东南西北之外,左右也有着尊卑之分。成语“无出其右”是说没人能够超越,官员调动的“左迁”是指贬官,皇亲国戚称“右戚”说明右的地位是高于左的。但在唐宋时的官制中,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封建社会时重男轻女又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似乎又是左高于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不同的年代,对左右尊卑有着截然相反的规定。据今人考证史料,大致得出以下结论:夏、商、周、晋(以及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以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唐、宋、明各朝尊左,而汉、元、清(以及三国)时期尊右。而根据地域的差别,先秦时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左右”指代各有不同。中原地区的服装,衣服前襟向右,称为右衽,只有人死后穿的葬服才是左衽,表示死后再也不脱衣穿衣。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刚好相反,他们的衣服皆是左衽,左和右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生活观念。所以孔子曾感慨,如果不是管仲匡扶齐国抵御外侵,我们今天就都“被发左衽矣”,其后“左衽”便成为被异族统治的代称。

链接:东道主的由来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北京便被称为“东道主”。东道主就是主办国,含有主人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年》里讲了一段有名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东道主”一词便源于此。

话说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晋、秦两国联手围攻郑国,郑国国君郑文公吓得手足失措,急忙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不辱使命,先冷静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得出结论:秦、晋两国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和实力,虽暂时联手,但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秦穆公绝不会眼看着晋国吞并郑国以坐大,对自己造成威胁。烛之武掌握了对秦穆公的这个心理,对症下药,机智巧妙地说服了秦穆公退兵,解了郑国之围。其时,烛之武在敌营对着秦穆公侃侃而谈:“秦晋都是强于郑国百倍的大国,郑国自知要亡了,如果这对您有利的话,辛苦您的部下攻打也是值得的。但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秦郑之间隔着晋国,您即便打败了郑国,能够越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土地吗?郑国灭亡了,郑国土地自然被晋国所占领,这样晋国的力量就要比秦国大了,替别人打仗争土地,增强了别人,削弱了自己,聪明人是不会这样干的。”见秦穆公很受震动,烛之武又趁热打铁地说,“如果保留下郑国,以后贵国有事派使者到东方来,让它做东路上的主人,负责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君王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这就是“东道主”一词的来历,也有把“主”字省掉,而简称之“东道”的,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荐福碑》第一折:“兄弟,请你那东道出来,我和他厮见。”

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

关键词:举孝廉 宗祠 天人合一 北地王 五行五脏五方

“祖坟冒青烟”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谚,本意是说人如果走运发达其实乃托了祖先的福荫;现在说某人“祖坟冒青烟”了,则是指其运气特别好。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的三种民族习性:一是对祖先的崇拜;二是由前者发展而来,就是对于死者“身后事”的重视;三是“青色”在中国古人眼中的象征意义。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中国人常讲“百善孝为先”,封建社会把对前人的尊崇概括于一个“孝”字,过去的读书人家里常悬挂着《二十四孝图》,还著有《孝经》专门阐述。西汉时,孝不仅是衡量个人品德的规范,甚至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选拔制度就定称为“举孝廉”,成为汉代人才选拔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到了明清,“孝廉”一词已成为对应试科考举子的统称,可见其泽被深远。

国家重视有加,自然会上行下效,表现在各种形式的民俗和传统上,如祭祖、供养祖宗牌位、建立宗祠等。在古代,中国人信仰的神祇很多,逢年过节都要祭拜一番。然而从位置和贡品来看,处于最显赫地位的当属家谱。互相拜年的,如果是本家,也要冲家谱磕头。祭祖的风俗各地不同,但多以除夕夜最为隆重。当然除了家谱,祭拜的对象还有祖宗牌位,一般都要放置在正堂中供奉。祭祖除了在家里进行,古时的官家大族还建有专门性质的宗祠,用来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宗祠又称“宗庙”或“祠堂”,民间建造家族祠堂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兴盛于明清两代。祠堂是平民社会里伦理关系的重心,除了早期的祭祀,其后还发展出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等功能。部分权威性极高的宗祠设有“审判厅”,若族内有罪大恶极者,经过宗祠族长合议后,甚至可在供奉的列祖列宗前对其施以私刑或处决。现在看来,这当然是一种反文明的野蛮行径,却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宗祠的威严和国人对祖先的尊崇程度。

风水堪舆与身后事

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称为“堪舆”,也就是“风水”,其精髓是“天人合一”理论。随着时代的变革,堪舆之学已经式微,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它曾经占有无比显赫的地位。古人把在世的人住的房子叫“阳宅”,而把逝去者的墓室叫做“阴宅”,祖坟也属于阴宅。“阳宅”和“阴宅”的选择均属堪舆学范畴,而后者较前者要复杂很多,因为古人眼中的“阴宅”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贫富贵贱、人丁兴旺的头等大事。汉代青乌先生的《葬经》和晋人郭璞的《葬书》专讲此类,郭璞也被视作堪舆师的鼻祖,但据有关学者考证,今日所见的此二书实是后人托名伪作。阴宅风水学讲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需“乘龙之气”方能福荫子孙,如果祖坟选准了龙脉,后人将受益无穷。所以基于“先民崇拜”和“祖佑后人”的思想,中国古代对祖坟便格外重视,“挖人祖坟”是诛九族的重罪。据史料载,武则天即用“挖祖坟”惩罚了反臣徐敬业,而王羲之千古流传的草书珍品《丧乱帖》,就是因其祖坟被毁“痛贯心肝”,笔意喷涌而出的传世绝作。

古代的帝王更为重视祖坟,称之“祖庙”,往往于风水最盛的所谓“龙脉”处修建皇家陵园,设有专门的卫戍部队看守,并认为国运气数全赖祖先佑护,一旦祖陵有损将危及社稷。历史上很多亡国之君在最后时刻都会前往祖庙中哭诉或忏悔,虽然此时早已于事无补。南唐后主李煜在《破阵子》一词中写道:“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里的庙就是南唐李家的祖庙。史料还提到,三国时蜀国皇帝刘禅的五子北地王刘谌,在其父投降魏国后不堪亡国之辱,便在成都昭烈庙中自杀殉国,后人赞其忠烈。

东方青为尊

我们了解了祖坟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那为什么又把冒“青色”的烟视为祥瑞呢?古人观察,木柴燃烧最初呈红色,之后转为蓝色,当温度达到极致就变成一种更纯净的蓝,称之“青色”,“炉火纯青”一词即由此而来。荀子在名篇《劝学》中即说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火在古时是神圣的象征,而青色是火焰燃烧的极致,自然被推尊为祥瑞之色,成为一种至高之境的代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也被赋予了更深更远的内涵,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中国人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把这五种元素看做自然组成的原质,并与方位和人体器官对应,如中医里相对应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除了“心”,别的器官都是以“月”(也就是肉)为偏旁,但只有这个“心”脱离了具体器官的概念,昭示着要与意、志、神、圣、灵、魂等精神层面相联系。心与“五方”中的东方相应,东方属木,其代表颜色就是青色,《说文》释“青”,“东方色也”,佐证了青色地位的尊崇。另据《考工记》中所说“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这亦是后世“文章”一词的由来,其本意原是古代礼服上所绣色彩绚丽的花纹。关于青示之尊贵,还有很多例子,比如作为皇帝继承人的太子所居之地又称青宫,古代帝王、后妃的春服称“青衣”等。虽然伴随时代转换,汉代以后青衣逐渐成为地位低下者的服饰,但古人对青色的崇拜仍然流传了下来,因为青还是天的颜色,在“青天”“青云直上”“平步青云”这些明显带有褒义的词语中,仍可以看出“青”代表着高贵、神圣。因此,“祖坟冒青烟”这句话虽为俗语,却展现了华夏先人关于祖先尊崇、青色崇拜、天人合一认同等许多传统文化的痕迹。

链接:龙脉是什么?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有一条重要的线索:韦小宝找到藏宝图的地址,其实就是清廷龙脉所在,天地会的人要他挖断龙脉以泄清朝气数。这里提到的龙脉,是古代堪舆风水学中的术语,指的是那些蜿蜒连绵的山脉。从字义上看,“脉”的本义是血管,引申为像血管一样连贯的东西。龙是虚空之物,其价值和意义主要通过象征的方式表现,在想象中,龙这种动物的身躯弯曲狭长,因而大凡绵长连贯的东西都可以谓之龙脉,反过来说,龙脉也可以象征那些绵长连贯的东西。

同类推荐
  • 赘婿也疯狂

    赘婿也疯狂

    李哲来到了武朝,成为了江府中的上门女婿,赘婿的日子不好过,上辈子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李哲,却对此甘之如饴。没事整几个发明创造,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一些,这也就行了。至于什么逐鹿天下、唯我独尊的事情,他连想都不去想。何必让自己这么累呢……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乱世之大汉崛起

    乱世之大汉崛起

    八王混战,五胡作乱,十室九空,千里白骨。李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乱世之中,看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他流泪了,这不是历史里的中华,他梦想的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 世界历史文化之谜:千古疑案

    世界历史文化之谜:千古疑案

    漫漫历史,茫茫宇宙,缤纷的世界充满着神奇,今天的科学虽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还是有一些未解之谜和一些现有科学知识无法解决的疑案。
热门推荐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出生贫寒的简·爱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寄宿学校的艰苦生活,让她变得倔强而又坚强。当她在桑菲尔德任家庭教师时,爱上了脾气古怪的男主人罗切斯特。而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她发现罗切斯特还有一个患有遗传精神病的妻子,一直被关在阁楼里。绝望的简·爱离开了桑菲尔德,而当她重新正视自己的内心,回到桑菲尔德时,却发现这里已是一片废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洗髓经

    洗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溺宠蜜婚:大叔轻点宠

    溺宠蜜婚:大叔轻点宠

    萌萌哒吃货VS酷炫冷大叔,两人日常对话是酱婶儿的:“大叔,你刚才许了什么生日愿望啊?”“……我的愿望是……尽快完成这次的修订案,然后给自己放一天的假,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除了你……”大叔,我刚刚救了你,你这条命是我的哦。”“别说命了,我连命根子都是你的。”当然,不管自家大叔多么不正经,我们萌萌哒吃货都不介意,她其实只是好奇,“大叔,像你这种极品男神,肯定都特别在乎形象,那天气冷了,你穿秋裤吗?”
  • 神龙君王

    神龙君王

    一场探险,竟然得到上古遗留的神器!这是一件极品功能辅助性神器,自成天地,里面有九十九座宫殿!风殿:辅助修炼风之道法;雷殿:辅助修炼雷之道法;……药殿:用来种植灵药;妖兽殿:豢养收服的妖兽;……丹殿,器殿:炼丹,炼器;还有浴殿:竟然用神露灵液来泡澡;……卧龙殿:我去,这个金色的蛋是什么,龙蛋吗?一个声音响起,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是的!”
  • 王妃好霸道王爷吃不消

    王妃好霸道王爷吃不消

    洞房花烛夜,她将王爷一脚踹下床,美其名曰,锻炼锻炼手脚。冷墨寒怒发冲冠,“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踢本王!”女子微微一笑,指着王爷的鼻子说道:“王爷息怒,刚才只是锻炼一下而已,先给王爷热热身。”王爷俊美的五官纠结在一起,顿时无语。冷墨寒风流成性,常去青楼,有人来报,“王妃,新情况,发现王爷又去了青楼。”三番两次,屡教不改,女子一怒,“抄家伙,随我来,把妓院烧了,把王爷揪出来。暴打一顿!”
  • 命运冠位指定微小的希望

    命运冠位指定微小的希望

    有刀片,不如说几乎前面全是虐点,没有大纲,说不准就坑了藤丸立香中心向(咕哒子)参照圣杯大战的十四人组模式,不过完全不是同一个背景关于曾经和藤丸立香签订过契约的从者们,再一次与藤丸立香相见的故事从者们全部单箭头→藤丸立香,并且在背景设定下心理极度扭曲,可以看成他们全都是披着自己皮的清姬这种感觉,对藤丸立香有着抛弃一切原则的执念私设,嗯,越写越多有段落性的和其他人的文的重复的话,就请指出来,并且标明来源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天文地理奥秘

    天文地理奥秘

    本书是专门开拓青少年科学视野,提髙科学素养的图书。本书以最新的科孥进展为基础,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究、解说神奇的自然现象。让青少年沉醉于神奇、瑰丽的大千世界之中,感受料学技术的强大威力,从而启迪智慧,丰富想象,激发创造,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决心,以及热爱人类、保护环境的爱心。
  • 聂先生告白请先排号

    聂先生告白请先排号

    “我喜欢你。”满天繁星,皓月皎洁,电脑上的场景还在不停变幻,唯美音乐加持。天时地利,人和。聂明灏表白了。接过张黎一递过来的表格,他发懵。《告白意向书》这是什么鬼?“先填了。”张黎一开口。聂明灏看了这个类似于面试表格的东西,疑惑:“这是做什么?”张黎一理所当然的说道:“告白,排号啊。”聂明灏:……他的一一,就是这么可爱。等看到自己名次后,聂明灏表示要收回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