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100000015

第15章 厚重人格面具下的灵魂(3)

她本来就下定了决心,如果于连真敢按照她的吩咐,用花匠的梯子爬进她的房间,她便委身于他。从来没有人以这般冷静和彬彬有礼的口吻,说出这样情意绵绵的话。真到此时为止,这次房中相会,气氛始终冷若冰霜。爱情简直成了冤孽。少女中的不慎者,实堪引以为戒。为了这样的一刻断送自己的前途,值得吗?

头脑简单的局外人可能把她这种迟疑不决当作恨的表现,因为一个女人即使意志坚强,要克服对自己的责任感,谈何容易,所以玛蒂尔德经过了长时间的犹豫才成了于连的可爱情妇。

说真的,这种爱的冲动颇有点儿刻意为之的味道,两人并非出自真情而只是模仿某种模式罢了。玛蒂尔德认为是在为自己和情人完成一种义务。她心里想:“可怜的小伙子,他有胆有勇,应该得到幸福,否则我就言而无信了。”然而,为了目前残酷现实的需要,她宁愿以永恒的苦难为代价重新赎回?来。

虽然她在内心进行着非常激烈的斗争,但说话却滴水不漏。

既无悔恨,也无内疚,春宵一刻,异常美满。但于连觉得这种幸福颇显突兀。天哪!这和他上次在维里业最后度过的二十四小时何止有天壤之别。“巴黎人这种矫揉造作能破坏一切,甚至连爱情也在劫难逃。”于连愤愤地想?道。

于连是站在一个桃花心木大衣橱里这样想的。原来一听到隔壁德·拉摩尔夫人房里的动静,玛蒂尔德便叫于连躲进这个大衣橱里。玛蒂尔德跟母亲做弥撒去了。女仆们不久也离开了房间,于连趁她们没回来打扫以前顺利地溜了出来。

他骑上马,到巴黎附近找了个最僻静的地方,心里与其说是高兴,倒不如说是吃惊。幸福如潮,一阵阵弥漫胸臆,仿佛立了奇功的少尉被元帅一下子提升为上校,前一天还在他之上的人,现在和他平起平坐,甚至还在他之下。渐渐地,他走得越来越远,而幸福感也就越发浓厚了。

玛蒂尔德感觉不到什么温馨,尽管温馨这个字眼儿显得有点儿奇怪。她之所以和于连共效于飞,仅仅是履行一种责任而已。一夜风流倒没有什么出乎她的意外,她尝不到小说中所描写的那种销魂蚀骨的欢乐,感到的只有不幸和羞?惭。

“难道我弄错了?难道我对他并没有爱情?”她心里想道。

……

“我在这个监狱里是孤独的,但过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生活并不孤独,我有强烈的责任感。我给自己规定的责任,不管是对还是错,好比一棵结实的大树,任他雨暴风狂,我也有所依靠。我有过动摇,左晃右晃,因为我毕竟只是一个人……但是我并没有被风暴卷去。

“……一个猎人在树林里开了一枪,猎物凌空而坠,他急忙跑过去捡,不料碰到一个高有两尺的蚁窠,窠毁,蚂蚁和蚂蚁蛋被踢出老远。蚂蚁中连最有学问的那几只也不明白这黑糊糊的庞然大物是什么东西。猎人的靴子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突然冲进它们的住所,先是听见一声巨响,接着又喷出红色的火花……

“就这样,死亡、生命、永恒,这对器官发达、能够感觉的人来说本是十分简单的事……

“在长长的夏日里,一只早上九点出生的蜉蝣到傍晚五点就死了,它又怎能理解黑夜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让它再活上五个小时,它便会看见和明白什么是黑夜了。

“我也一样,二十三岁就死了。再给我五年生命吧,让我和德·雷纳夫人生活在一起。”

案例点评

于连是一个有血有肉、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他最敬慕的人就是拿破仑,幻想有朝一日能像拿破仑一样出人头地,但他生不逢时,处于他那个年代,一个出身低下的平民根本就没有机会穿上军装。他清醒地认识到,他通往上层社会的道路只有穿上黑色教服成为主教。由于受到野心的驱使,于连不得不生活在一连串矛盾和痛苦之中: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需要装出一副热烈的、虔诚的面孔;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和《教皇论》读到能够背诵如流;内心充满对拿破仑的热爱和敬仰,却害怕别人知道而对之闭口不提,甚至让德·雷纳夫人冒险将其珍藏在床垫中的拿破仑画像烧毁。为了实现他伟大的梦想,为了保护他虚弱的自我,于连淹没了内心真正的声音,戴上了沉重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一方面,人格面具对人的生存是必需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另一方面,过于膨胀的人格面具有欺骗性,能使人陷入人格的混乱和分裂中。这种人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使他离开集体和社会生活,从而导致孤独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硬要装出感兴趣的样子,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是很痛苦的;他面对人间最美好的爱情时,代替他心灵说话的仍是他的“人格面具”,是他征服的、有野心的“人格面具”在说?话。

在我们的主人公于连身上,自负与自卑交替出现:一方面,他看不起那些达官贵族,认为他们无知、软弱、贪婪,只看中地位和金钱;但另一方面,他又羡慕他们拥有的地位和荣誉。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贫穷,这是他无法改变的现实。他一辈子也改变不了“木匠儿子”的标签,这些矛盾和冲突均构成了于连复杂的人格结构。

深深的自卑隐藏在他内心深处,像最为敏感的定时炸弹,总在别人轻蔑的眼神中、不屑的举止中,被自己毅然决然地引爆。他认为,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对他的一种轻视和挑衅,甚至他最疼爱的德·雷纳夫人最小的孩子也不例外:他很喜欢那个最小的孩子,孩子对他的亲热稍稍减轻了他心头的剧痛。“这一个还没有瞧不起我。”于连心里想。但很快地,他又把疼痛的减轻视为又一次软弱的表现而暗自责备。“这些孩子和我亲热不过像抚摸昨天买的那只小猎狗一样罢了。”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曾说,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并且绝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便会出现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人类共有的,甚至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均建立在自卑情结之上,但是过于强大的自卑往往会造成行为的偏差,这种人格结构是极不稳定的。所以于连面对多彩的世界,心理能量彼此压抑和涌现,内心始终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这与他的人格整合不够密切相关。

为保护虚弱的自我,保持他扭曲人格的完整,一方面,他靠内在的努力来补偿:发奋学习拉丁文,在自我遭受他人蔑视和打击时,背诵一大段拉丁文的《圣经》来博取尊敬和惊叹,使自尊的需要暂时得到缓解和满足;另一方面,他采取了“投射”的防御机制,以免自尊受伤害。于连长期生活在敌视和冷漠的环境中,性格变得异常敏感,甚至认为连一个孩子的亲热举止都是一种对他的怜悯和同情。毫无疑问,这是自己的情感投射,这就给他自己的冷漠和敏感找到了一个最恰当不过的理由:不是因为我对他们有偏见,而是他们对我敌对和蔑视。

司汤达只给了于连二十三岁的生命,但他为于连提供了激情一生的充足理由,无可挑剔。于连的一生,他的希望、梦想、奋斗、失败和死亡,都反映了一个活生生的不甘平庸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法庭上,他的平民意识复苏了,他终于扯去面纱,拒绝忏悔和妥协。此时,我们面前的于连就是那个不甘平庸、勇于反抗贵族社会的人,但他形影相吊,孤独地做绝死的斗争,就像一只蜉蝣在面对猎人飞来的靴子!

我们伟大的英雄被判处死刑,此时他雄心已灭。直到最后一刻,当面临人生最后一大任务——死亡时,他的一切伪装、铠甲才全部消除。他一身轻松,面对赤裸的灵魂和真实的自我,才发觉他最后的真爱是德·雷纳夫人——他曾经一度几乎忘却并想杀之而后快的女人。他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面对死亡,他不再存有野心,不再隐藏。在监狱孤独的日子里,于连学会了思考,学会面对真实的自我。

掩卷沉思,在现代社会中,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于连”式的人物。他们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很少有求助的愿望和需求。尽管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动力,但每个人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由此便产生了人的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权力和优越的过分追求,必然或多或少地显示出对他人的攻击性,而在遭到他人的抵制或反对时,他要么致力于征服他人,要么倾向于毁灭自己。就像我们的主人公于连,当他的雄心之火已灭,他的生命之光也随之黯淡,他拒绝帮助和一切其他可能,他选择了死亡。他就像一棵大树,在暴风骤雨来临之际,以拦腰折断来应对,有的是刚性,少的是弹性。面对死亡,我们的主人公感觉就像一只渺小的蜉蝣,即使再有学问,即使再聪明,也会在巨大势力(靴子)的一击中灰飞烟灭;自己像个蜉蝣,二十三岁就结束了生命。在他寻找到真爱之时,却已是黑夜降临,死亡的脚步悄然迫近,他再没有时间品尝人间真爱的滋味了。五年的生命!即使是五个小时,能够和德·雷纳夫人在一起也是人生的奢侈!这反映了于连陷入了悲观主义。由于于连的自我分化不够明确,时常在自负与自卑之间徘徊,在有野心支持下的于连能够意志坚强、意气风发,然而在野心失败、希望破灭之后,他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悲观主义以及人格的解体。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是他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于连最终选择了死亡,这是他种种努力均失败后的绝唱!因为这种性格特征的人不可能从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他们的性格是畸形的,他们的成功是暂时的、有限的;在不能与生活和谐一致的情况下,他们的自卑感会不断强化,他们追求权力、追求优越与补偿的野心会无限膨胀,而最终只会遭到更大的挫折和失败。

假如于连没有死又会怎么样呢?聪明的读者也许会想到:他得到了玛蒂尔德小姐,也赢得了他梦想已久的荣誉和地位,一时间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他认为和玛蒂尔德结婚是他一生中最明智最得意的投资,或许他完全忘记了他曾经深爱着的女人……但是读者们,你们有没有预想到,若干年过去了,他功成名就,望着身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他在心底却想起了德·雷纳夫人。他感觉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不知自己何去何从……这种状态就是荣格所说的中年危机,面对自己多年苦心争取并且已经得到的东西,却突然发现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内在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但多数人都不能或不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方式。他们被内在的无意识力量驱使,出于自己尚不明了的心理需要而追求自己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他们的命运掌握在人格中那些盲目的趋力手中。所以,那些对自己缺乏认识的人,那些不懂得人性科学的人,那些对人性缺乏理解的人,最终往往成为自己命运的牺牲品。

为了使于连的悲剧不再上演,首先是帮助“于连”了解自己人生的目标以及树立这些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剖析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方式。有的人以控制他人,获取他人最多的爱为目标,因他小时候缺乏关爱和安全感;有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掠取财富为己任,因为他曾经为出身贫困、经历贫穷而深深自卑过……在了解自身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动机和意图,才不至于成为自己无意识行为的牺牲品。其次,培养良好的社会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包容自己劣势的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了解自身人性的基础上达到人格的整合。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教你如何化解困惑,抛开在心中积聚的忧伤和痛苦,发掘生活中的幸福和欢乐,摆脱心理的阴霾,拥抱健康明媚的阳光。翻开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内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指导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相比,《我们内心的冲突》不仅仅从理论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早期著作中,它的哲学高度也鲜有人能比。本书重点对人内心的主要冲突以及它们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矛盾间的态度和偏向进行了总结归纳,指明了受到这些冲突影响的人是如何走向失败,并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提出了这些冲突要如何解决的方法和畅想。
  • 犯罪现场调查

    犯罪现场调查

    本书选取了FBI办案史上轰动世界的21件大案,直击一线犯罪现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层层剖析,对嫌疑人的深入调查,对案件背后故事的深挖,全方位还原了惊心动魄的案发经过,让读者在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案情中,体验酣畅淋漓的烧脑破案思路,从而成为真正的破案高手。本书适用读者:对犯罪和推理破案感兴趣的读者;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热门推荐
  • Shadow of Apollo

    Shadow of Apollo

    When her gorgeous stepmother, Sylvia, makes plans to marry Glavcos Kyrou, an older, wealthy Greek gentleman, Jenny can't help but disapprove. Glavcos is domineering and arrogant--and Sylvia is clearly only after his money. Glavcos'son, Daros, is devastatingly handsome--and Jenny falls helplessly in love. But Sylvia is not immune to Daros'undeniable magnetism, and soon she has her eye on the son rather than the father. Sylvia always gets the man she wants--this time, will she take Jenny's?
  • 无缘社会

    无缘社会

    《无缘社会》系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3万2千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他们中间,有在公司20年没有迟到请假,可是一夜之间变成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有一个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巢老人,有从来只在网络上交友的年轻人,社会联系日益脆弱,连一般家庭的30-40岁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独死去的阴云笼罩。日本NHK电视台特别节目录制组,节目热播后将记者的真实采访手记合成此书,将当今社会中那些不受关注的人们的临终惨景呈现到大家面前,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因为采访到后来这些无缘死者身份都渐渐明朗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曾经几乎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 我对你过敏

    我对你过敏

    “第一次见面,穿着睡衣,顶着鸡窝头第二次见面,被一口面包差点噎死林见鹿,你是不是我的灾。”“你对我过敏。”夏妍希第n次吵架失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华山神门

    华山神门

    一个五岁男孩从一场蓄谋已久的大火里逃生,在狼嘴里救下一个孱弱的女婴。十年后,一个叫余宇的少年带着一个叫豆豆的女孩来到了一个叫圣城的地方。纵火案的复仇之路将在这里徐徐展开!(ps:此“华山”非彼“华山”)书友群:422591099,欢迎朋友们加入!
  • 时若有一

    时若有一

    时若很平凡,也很特别,时若吃了很多苦,还好时若有顾一
  •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一诗意的人生是如何起步的?《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向你绽放生命美丽与精彩的瞬间。无论是老船王把孩子带进赌场,还是在洗手间里的晚餐,或者陪他一起去罗马。因为盛装莅临过,尊严即使在卑微中也崇高,心智在颠簸中也能找到平衡。从此,蒙昧被文明开启曙色。这些故事是初始天空的一抹瑰丽。从而预示风和日丽的生命辉煌。
  • 我可能是开挂的拳皇

    我可能是开挂的拳皇

    “我天赋异禀,最快三个月提升一层斗气,厉害吧?”主角:“额,我习惯一次突破两层……”“我十岁就度过了炼体期!”主角:“额,炼体期是什么?我直接跳过了……”“我三天就修炼成一项格斗技!”主角:“额,我看一眼就会了……”“你没有斗气基础,牛什么牛?”不好意思,不牛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不牛,毕竟,我有拳皇外挂!企鹅群:109375575
  • 我主角之主

    我主角之主

    当灵气复苏之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强大的力量,你是会在这欲望里沉沦,还是超脱,走向更高?虽然我没有什么强大的天赋。但是,我,主角之主!(无限主角流)
  • 浮云悠悠

    浮云悠悠

    简悠一生只有一个梦想,就是能过得像自己的名字一般简单悠哉。当真相与谜团不断碰撞,友谊向背叛发展,简悠就可还能坚守本心,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