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600000040

第40章 陆议之涅槃(1)

刘备来了,他生气,说是因为关羽,其实我明白,他是为了荆州。就好比是两个男人同时看中了一个漂亮的女人,谁也不肯让步。荆州便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女人,当初我是如此为了得到她而辗转反侧,如今刘玄德就如何地坐立不安,情景再现,只是苦主成了他。

唯有一场决斗可以决定荆州的归属"可惜的是在决斗的前夜,我才发现手中居然没有一把好刀。周郎早巳远去,就连吕蒙也早早退场,我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一个书生。

59.坐在火山口

如果把此时的荆州比喻为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陆议所在的宜都郡无疑是火山口,西边的刘备正在磨刀霍霍,紧张的空气似乎抓住了每一个人,流言遍地,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刘备来了,他的先锋大将是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张飞!”

每当这时,陆议便从容地与孙舒城抚琴、下棋,没事人一般。那些惊惶失措的人自己折腾到没劲,也就回家歇息了。

事实上,整个公元220年,南国都是太平无事,只不过在北方,四百年的大汉帝国终于寿终正寝,继承老父权位不到一年的曹丕迫不及待地篡夺了帝位,建立起被后人称为“曹魏”的帝国。

几个月后,即公元221年的夏天,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备同样迫不及待地宣布汉献帝的死讯,登基为帝,他的王朝以汉朝的延续者自称,不过在史册上以及第三者眼中,这个王朝因为局促于巴蜀一隅而被命名为“蜀汉”。

这一年孙权四十岁,从公安迁居到江夏郡下的鄂城,立在城头眺望大江东去的孙仲谋感慨万千:“即将与刘备开战,预祝我武运昌盛吧!”由此改鄂城名为武昌。

从武昌、江陵到宜都,孙权实际上设下了三道战线,第一道是陆议,第二道是朱然、诸葛瑾,第三道便是孙仲谋自己。

可是首当其冲的陆议还未见到一个蜀军,后方已经骚乱起来。据说刘备已经出兵的流言传到了武昌,孙权一度打算派人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倒是看得很明白:

“到了这个地步,刘备怎么还会答应恢复和平?除非是将荆州割让给刘备。”

孙权大怒,吕蒙拿命换来的荆州怎么可以割让!他让诸葛瑾写信给刘备,信中写道:

“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末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倶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结果自然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转眼将由夏人秋,天气渐渐凉了,刘备的兵还不曾来,却有意料之外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令沉着的陆议惊得几乎跳起来。

“怎么了?”孙舒城从未看到夫君如此讶异的模样。

陆议的面前是一个小匣子,当士卒打开匣子,就连孙舒城也吓了一跳,原来匣子里是一个男人的首级。

“好了,封起来送往武昌!”陆议吩咐完毕,士卒带着匣子下去了,孙舒城才大着胆子发问:“是谁的首级?”

“你也想不到的。”陆议说,“是张飞的首级。”

张飞是刘备阵营中最知名的大将之一,地位仅次于关羽,在沙场上有“万人敌”的威名。然而和关羽一样,张飞也有自己的缺点。后人归纳为一句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张飞终于死在了这句话上。

这时刘备的确已经在积极备战,张飞带着本部军一万多人,从阆中南下到江州与刘备会合,谁想到临出发之际,他又犯下了“不恤小人”的老毛病,于是不堪忍受鞭笞虐待的帐下将张达、范强合谋杀了张飞,带着首级来到宜都。

这是令陆议惊讶的第一件事,至于第二件怪事,则来自内部,军中传言:“最近有一位江东重臣派出密使与刘备勾结,出卖了大量的江东军情。”更令陆议震惊的是,流言言之凿凿、指名道姓,说这个勾结刘备的“江东重臣”就是诸葛瑾。

风雨欲来的前夜,最盛的是各种捕风捉影的谣言。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已经在蜀汉帝国当上了丞相,一人下万之上。也难怪有此流言,诸葛瑾与刘备所勾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据说关于诸葛瑾的谣言终于传到了孙权耳中,起初孙权只是一笑:“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可是谣言越传越烈,最新的版本是:诸葛瑾利用他身为南郡太守的职权,已经把从峡口到江陵的沿线布防图送到了益州,刘备和诸葛亮此刻正在成都皇宫中掌灯观摩呢!

诸葛瑾会不会真的叛变?在这乱世,谁又能保证谁?如果诸葛瑾真的叛乱,第一个倒霉的便是陆议,因为他所镇守的宜都郡正好在诸葛瑾掌管的南郡和刘备势力之间。可想而知,到时候他一定会遭遇诸葛瑾与刘备军的夹攻,死得很难看。

最稳妥的办法,莫过于撤掉诸葛瑾的职务,让更清白可靠的人来担任南郡太守之职。

“写信给主公,提议撤换南郡太守如何?”

陆议闭着眼睛想了很久,否定了这个主意。大敌当前,如果江东内部互相猜,忌,必然不战自乱,给刘备乘虚而人的机会。

相反,陆议决心为诸葛瑾进言。他给孙权写信说'“诸葛瑾一定没有谋反之意,可是人言可畏,真的逼急了,说不定弄假成真。主公应该早作决断,澄清谣言,安定众人之心,也安定诸葛瑾之心。”

没多久孙权就回信了,信写得还挺长,他说诸葛瑾和自己已经相识多年,到了“恩如骨肉,深相明究”的程度。

“想当年刘备曾经派孔明到江东来,我跟子瑜(诸葛瑾)说,你和孔明是亲兄弟,做兄弟的应该追随大哥,你为什么不留下孔明共事江东呢?子瑜回答我说,孔明已经对刘备死心塌地,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不会更改,就如同我诸葛瑾不会叛离江东一样!”

孙权在信中回忆往事,动情地说:“诸葛瑾的话出自肺腑、足以感动神灵,怎么可能会叛变呢?所以我是绝对不会相信那些谣言,那些说子瑜坏话的书信,我全部都封起来转给子瑜过目!”

孙权告诉陆议,他与诸葛瑾的交情可以说是“神交”,不是外人几句话可以离间的。可喜的是你并不落井下石,反而为诸葛瑾辩护,可见你的厚意,我会把你的信转给子瑜看,让他明白你的好意。

陆议看了这封回信,倒吸一口冷气,幸好没有提议换人,要不然可就得罪大佬了。没想到诸葛瑾在孙权心目中地位如此稳固,倒显得我瞎操心了。

陆议不知,这封看似多余的信,给他带来的是逆转人生的大机遇!

60.谁能阻挡刘备

眼下的江东正如一锅乱粥,即便是一些老资格的将领,也在这迷局中辨明不了方向,关于诸葛瑾的谣言,居然蒙骗了许多人,以至于江陵一带人心惶惶。曾经得到吕蒙推荐、如今主持荆州军事、与诸葛瑾一起镇守南郡的朱然也是其中之一,他接连写密奏给孙权,声称诸葛瑾不可靠,主张立刻换人。

数日后,孙权在武昌召见朱然,一见面,孙权便喝问:“你怎么知道诸葛瑾不可靠?”

“流言甚多,都说他与西蜀勾结,所谓无风不起浪,不可不信!”

“散布流言、离间将帅乃是兵法中常见的招数,你身为一方主将,为何不相信自己的同僚而相信不明来源的流言。”

“虽然流言可疑,但是大敌当前,稳妥起见,还是将诸葛瑾调离南郡为好!”

“哦,调去何处?”

“交州如何?”

朱然居然建议把诸葛瑾调任交州(今越南),孙权真是哭笑不得。然而以朱然的立场而言,诸葛瑾万一真的与刘备勾结,一定会杀了朱然,然后占据江陵城响应刘备。所以朱然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必须排除这一隐患。

可是对于老同学恳切的建议,孙权却以一通大笑来回答。朱然迷惑不解地望着孙权,发现他一脸戏谑状。

“义封你上当了!”义封是朱然的字。

“哎?”

“所谓诸葛瑾叛乱之类的消息,其实是孤散布出去的谣言而已。”

“什么,是主公?”

“目的是看你与子瑜是否团结一致、相处无间。”孙权一脸无辜地说,“如今看来,你和子瑜不合适呆在一起,也罢,你带着本部五千人去宜都与陆伯言会合,准备抵御刘备之军。”

“那么诸葛瑾呢?”

“当然不是去交州,而是留在江陵,为你们保证后勤补给。”

原来如此,朱然恍然大悟、却又沮丧万分,自己居然没看穿这是一个迷局。不过孙权的分派倒是让他满意,以猛将自诩的朱然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去宜都前线参战。

如今在宜都坐镇的陆议说穿了不过是个书生罢了,如何能抵御身经百战的刘备大军呢?

孙权目送朱然的离去,心想这位老同学的确不是担当大都督的料。为将者,当如《孙子兵法》所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如今一句流言便把朱然搞得神魂不定,他如何能统御三军与老奸巨猾的刘备对垒!

至于诸葛瑾,孙权可以完全放心了,通过这么一折腾,诸葛瑾体会到孙权对他的信任与爱护,一定会感激得五体投地。

所谓“一石二鸟”,孙权借助所谓诸葛瑾与刘备勾结的流言,试探了将领们的心,又巩固了诸葛瑾对自己的忠诚,这一次的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然而谁能担任这大都督之职呢?若是父亲孙坚、兄长孙策一定会领兵亲征,可是孙权已经在逍遥津尝尽了苦头,有了自知之明。他深知选取一名有力的将领主持前线,会比自己越俎代庖、亲临战场好得多。

烦恼正在于此,昔日的江东英杰近几年日渐凋零,赤壁之战后,周瑜、鲁肃、程普、黄盖相继去世,袭取关羽一役前后,蒋钦、吕蒙、孙皎也先后病逝。元老级将领中,唯有韩当幸存,这位出身辽西的老将目前官居偏将军、永昌太守,素有猛将之名,冲锋陷阵、弓马骑射是他的长处,可是在统领全军、战略部署方面,显然韩当的才能略显不足。

宗亲贵戚中,与周瑜同名的孙瑜已经死了,孙皎也在荆州死了,当年死于孙翊事件的孙河倒是有个儿子叫孙恒,今年二十五岁,官拜安东中郎将,骁勇善战,可毕竟太年轻了。

中生代将领中,甘宁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是巴郡人,又是水贼出身,熟悉巴、楚一带的地形水势。可是大战前夕,他却突然染病而亡。

至于凌统、周泰、潘璋等人,都猛烈有余,统领全军的才器不足。

推算下来,孙权发现偌大个江东,号称文武人才济济,到了这最危急的时刻,居然无人可用。

然而正当孙权犹豫不决之时,刘备的大军已经敲锣打鼓地登上征程,因为张飞已死,汉军的领军大将人选尤其引人关注。

“是赵子龙么?”

“不,是吴班、冯习。”

原来刘备在东征之前,赵云曾极力反对,他认为刘备继承的是大汉基业,而大汉的首要敌人不是孙权、而是篡夺了汉家江山的曹丕。如今刘备贸然与孙权开战,双方力量相当,一旦陷入僵持,光复汉室、收复中原便成了不可实现的任务。

朝廷百官中,附和赵云的文武人数极多,可见赵云的观点绝非一家之言,然而刘备完全当做耳边风。更因为这个缘故,一度将赵云闲置不用。魏延要镇守汉中,也不宜轻动。至于马超,考虑到擅长骑兵的他在巴山蜀水间难有用武之地,所以也只好不用。

于是刘备最终选用了吴班、冯习组合,吴班是国舅爷吴懿的族弟,而冯习贝^是荆州公安人氏,熟悉荆州地理与风土人情。这两员将领的组合,也算得上是相得益彰的互补了。

对于这一切,人们注意着一位朝中重臣的奇怪态度。

“为何诸葛丞相一语不发?”

孔明的缄默事出有因,他的哥哥诸葛瑾正在孙权手下担任南郡太守之职,关系尴尬。从内心而言,他非常赞同赵云的观点,可是他也能体会刘备的想法。

“荆州很重要,不能就这样丢给孙权!”

当初隆中对,诸葛亮对刘备慷慨陈词: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霸业蓝图正是以占据荆州和益州为基础的,如今他又如何阻止刘备东征呢?孔明唯有默默祈愿:“希望能顺利夺回荆州,勿生枝节!”

关于江东可能的应对之策,诸葛亮有所考虑"听说建策袭取荆州的吕蒙已死!孙权帐下名将又相继病故,可用之人不多。所以孙权很可能会亲自到荆州御敌,这样一来在旁虎视眈眈的曹丕必然会兴师南下,袭取空虚的江东。这样一来,孙权便陷人腹背受敌的悲惨境地。

如此看来,刘备东征、夺回荆州的胜算怎么说也在六成以上卩巴!既然如此,不妨让他去试试。抱着如此心态的诸葛亮安然地接受了留守成都的安排。

61.向勾践同志学习

“投降曹魏如何?”

孙权的话一出,便在文武中掀起轩然巨波。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在赤壁与曹操死拼?”张昭微闭双眼,作出置身事外的姿态。孙权也不去管他,如今的他越来越习惯于独断,所以与群臣合议此事,不过想看他的反应罢了。

“可喜可贺!”一贯沉默不语的老实人顾雍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惊人之语。

“什么,你说投降是可喜可贺之事么?”

“不对,我说的是主公能学习勾践卧薪尝胆之义,所以可喜可贺!”

“呵呵,顾君要么不说话,一旦开口,便有惊人之语!”孙权暗喜,他的心思,居然被顾雍猜中了。

当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被迫屈膝投降、臣事吴王夫差多年后才得以归国。此后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终于复兴越国,反攻破吴。

同类推荐
  • 局中人局中道

    局中人局中道

    朕的天下绝不许人染指一寸,又怎会容他坐拥半城。我以半城之地谋你祝家江山。多年的征战杀伐,我累了!只想皈依佛门洗尽一生的善恶,然而我却依旧凡心未了,当着看客。一身抱负若无处施展岂不寂寞!我更不甘心平生所学被这平静的俗尘淹没!于是我······谁能告诉我,我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大哥若是活着,你把皇位传给大哥我无话可说;可是大哥已经死了,你却把皇位传给你的孙子,凭什么?······曾经的枭雄之子,人在江湖,谋算四方,图的什么?运筹帷幄的一代君王,甘做恶人又是为何?或明或暗的对弈,或凶或险的搏杀;谁在步步紧逼?谁又在步步为营?纷繁复杂的世界,谁是棋手?谁是棋子?一盘棋局的终了,谁在哭!谁在笑!谁又是真正的赢家?
  • 汉末大都督

    汉末大都督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字公瑾。三国英谁与争锋。新创了qq群:706094815(欢迎加入哦,才创的哦。)
  • 故国神游之吕氏三国

    故国神游之吕氏三国

    东汉末年,因黄巾之乱,使得天子失其鹿,西凉董卓造逆,天下因之诸侯并起,江山、美人、民族!我欲仁慈,奈何苍生不许,那我便以杀止杀!!!!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重生欧陆之宰执海权

    重生欧陆之宰执海权

    我不是神,我无法选择自己的穿越地方。所以我穿越到了1444年英格兰,兰开斯特家族中的一个旁支当中。我不是神,但我可以选择如何活着,以及如何死去。所以在英法百年战争,玫瑰战争期间,我偷偷的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由此进入了伦敦,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日不落帝国时代。【这是主角重生1444年欧洲岛国英格兰而走向日不落帝国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离开你守护你

    离开你守护你

    端木荇:得了绝症还不够,家族里还有人处处置他于死地,这恐怕是最悲催的总裁了吧。宋小时:本想当个护士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可偏偏遇上蛮不讲理的端木荇,成了他的专属护士。宋小时曾对天发誓,要片刻不离身,守护端木荇守护住自己的爱情。可偏偏世事难料,唯有离开才能护他周全。当爱情经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那份纯真的执念愈加熠熠生辉。
  • 我的果树园

    我的果树园

    丰文茂,男,生于1966年,当过教师,后在行政部门工作多年。现任武城县建设委员会主任。有多篇作品发表于《山东文学》等刊,著有小说集《御马园纪事》、散文集《小城漫笔》。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在我们村庄向东南500米处是我村村民灵魂的栖息地。这里也埋葬着我的大哥。他坟头的草已经很高了,但他灵魂不死。在夜深人静时,有人看见他爬起身来,在坟地北侧的田野里巡游。田野里长满青青的麦苗,大哥轻快地迈着步子,有时蹲下来仔细端详麦苗的成长。大哥看着麦苗拔节,秀穗,看着麦秸秆由绿变黄。当村里的人踏着晨光来收割麦子时,大哥悄然离去,从不惊扰他的乡邻。麦茬地里又冒出绿油油的玉米苗,大哥在夜里静听玉米秸咔咔拔节的声音。我知道在大哥的心中这片土地不应该仅仅生长小麦和玉米,他留恋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果树园。
  • 释放的凶手

    释放的凶手

    最惊悚的传闻、最离奇的真相。人骨汤、情人自首、人皮雕刻、镜里有鬼......真相只有一个,正常人的思维绝对无法理解这些诡异的案件背后所带来的真相。天才美女教授,带你走进那些犯人的内心深处。解答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在此声明:胆小勿进,激动者不适合看过多此文。请带上IQ看本小说,大胆猜测真相
  •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本书收入四种崇明地方名人著作。《秦约诗文集》是辑录了秦约的诗文作品;《海运奏疏》收录了沈廷扬关于开海运的多封奏疏;《求己堂诗文集》是清末崇明诗人施彦士的作品,乃合《求己堂诗集》与《求己堂文集》而成;《沈汝梅诗文集》则是辑录了民国著名教育家沈汝梅散见于地方报刊的诗文作品。四种著作并收入了辑录的相关生平传记资料。
  • 重生之极品宝镜

    重生之极品宝镜

    纵观徐宝镜一生,她都在与“天煞孤星”的恶名抗争:十二岁,先丧父,后亡母;十六岁,收养了她的堂叔在一场意外中落得终生残疾;二十二岁,新婚前夕,未婚夫离奇失踪再也不曾出现过……四十四岁那年,徐宝镜孤零零一人,饥寒交迫,死在了脏乱的地下室!死不瞑目的徐宝镜再一睁眼,发现自己重生到了1980年。这一年,徐宝镜11岁。这一年,徐宝镜父母俱在。这一年,徐宝镜还没有弄丢与她同名的传家宝,她白嫩的脖子上,带着一面小铜镜………………这一世,她不会再弄丢属于自己的机缘,手持家传宝镜,她一步步踏上人生巅峰:以镜探灵,在赌石界,她是断玉识翠的徐先生!以镜鉴物,在古玩场,她是声名鹊起的徐大师!以镜观人,在医学界,她是口口相传的徐神医!徐宝镜:重生一次,我要做学霸,做精英,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做个内外兼修的白富美,出任CEO,迎娶高富帅!
  • 落雪阁的风声

    落雪阁的风声

    作品大纲:《落雪阁的风声》大御王朝公主修舞爱上前朝王子李安基。李安基为了复兴自己的王朝,杀害修舞全家,并逼死修舞。预计更新100个章节……
  • 豪门契约:总裁,隐婚请低调

    豪门契约:总裁,隐婚请低调

    晏少为了跟叶菲菲破镜重圆,特地在小包子身上下功夫,从小包子处获取情报。“爹地,妈咪说要去拍电影赚钱养我。”小包子偷偷向他打小报告。“安排她演女1号,砸十亿美金把她捧红。”晏少于是吩咐助理。“爹地,不好啦,明天男1号要和妈咪演激情戏。”小包子急急火火向他打小报告。“什么?!”晏少怒火中烧,吩咐助理,“立即收购那家电影公司,删除男女1号全部激情戏。”(甜宠文,男主禁欲系男神把呆萌平凡的女主宠宠宠,宠上天。)
  • 我的怪奇酒店

    我的怪奇酒店

    末世将至,一个是身边总会发生灵异事件的女人,一个是倒霉体质的男人,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两人的相遇更倒霉。
  • 重生美厨娘:上仙别着急

    重生美厨娘:上仙别着急

    一朝穿越,成为厨房里受人供奉的(灶神)美灶娘。未曾想,名声早已臭了街。幸好身边有她有他还有他,还有师傅给的保命符,手持通灵玉,上有十方十点,点消人亡。更有师傅给的三样宝物。猫眼石;移动监视器。唤灵石;可召唤仙家,罗汉,十方大妖。有诗为证;从此人间似仙界,仙界叫苦不堪言。堪言此劫如浮云,浮云与姐不相干。————很有趣的一个故事,收藏,收藏,记得收藏呀。
  • 重生之嫡女远方来

    重生之嫡女远方来

    厌倦了现代节奏的紧促,竟然因为工作过劳猝死的蒹葭,意外穿越回了古代的,茅草屋原身,还是个只知道吃吃吃的傻子,正在哀叹自己这辈子也是个劳碌的命,老天终于开眼,对她有点优待。智障的回旋,身份的逆转,到底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是黑暗的勾心斗角。所谓的兄长,是前世的债主,这辈子却由他来还债。所谓的竹马,是渣男还是情痴?看她在这昏天黑地的世界,如何守得云开见月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