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4500000038

第38章 图书报刊

第一节图书

一、图书借阅

蓟县的图书借阅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的民众教育馆内曾附设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专门的图书馆供群众借阅,从初建时平均每天接待读者50余人次,到20世纪80年代每天接待450人次,外借图书500册次;馆藏图书从解放初期的2万余册,到现有藏书130387册,并先后成立电子阅览室、安装运行图书馆办公自动化集成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图书借阅工作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蓟县图书馆开馆时间为每周54小时,周一上午闭馆,全年无休息日。

除县图书馆外,随着蓟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县机关、厂矿、学校图书馆也有很大发展。到1994年,全县藏书万册以上的学校图书馆有:城关第二中学图书馆、城关第四中学图书馆、李庄子乡中学图书馆、东赵各庄乡中学图书馆、官场乡三屯中学图书馆、东二营乡中学图书馆、大堼上乡中学图书馆、敦庄子中学图书馆、河西镇中学图书馆、溵溜镇中学图书馆、蓟县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中共蓟县县委党校图书资料室。藏书5000册以上的有:城关第三小学图书馆、城关小学图书馆、城关镇东北隅中心小学图书馆、逯庄子乡仓上屯中心小学图书馆、蒙瞿乡中心小学图书馆、城关第二小学图书馆、洪水庄乡中心小学图书馆、草场中心小学图书馆、东太河中心小学图书馆、西龙虎峪乡藏山庄中心小学图书馆、罗庄子乡中心小学图书馆、许家台乡中心小学图书馆、尤古庄镇小学图书馆、洪水庄中心小学图书馆、别山乡小学图书馆、东赵各庄乡中心小学图书馆、东辛庄中心小学图书馆、下窝头乡南台头中心小学图书馆、东二营乡中心小学图书馆、下仓镇中心小学图书馆、安二寺中心小学图书馆。

蓟县图书馆1981年至2012年图书购入馆藏变化情况:

1981年—6146册

1982年—11674册

1983年—27837册

1984年—5770册

1985年—11645册

1986年—2323册

1987年—3989册

1988年—346册

1989年—514册

1990年—3160册

1991年—914册

1992年至2000年—5601册

2001年—4533册

2002年—9455册

2003年—6583册

2004年—2257册

2005年—537册

2006年—5425册

2007年—20册

2008年—5940册

2009年—6754册

2010年—2176册

2011年—2108册

2012年—2543册

从1981年至2012年共计购入图书数:128250册。

二、图书销售

1.国有图书销售。新中国成立前,县城有私人经营的“大同书局”。1949年4月,建立县新华书店,地址位于现渔阳古街东口路南,有草房3间,员工7人,全年销售图书15万册,销售金额3万元。1954年,城关、马伸桥、邦均、侯家营、上仓、下仓、别山、下营供销合作社在门市部设立图书柜台,代销图书,图书销售量增加。“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图书代销点增加到140多个。1969年1月,新华书店迁址到文昌街2号,1983年,由于城建改造,在原址建二层楼,总面积1401.64平方米,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主营业面积300平方米,员工26人,销售图书252.32万册,销售金额109.37万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华书店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先后在上仓、下仓、马伸桥、别山、尤古庄建立集镇门市部,经过一年的市场开发,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图书销售基层网点,销售额实现了较大增长。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图书市场也异常活跃,个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04年,由于鼓楼广场改造书店卖场缩小,为进一步适应图书市场发展的需求,将原有的店面进行全面装修、扩建,统一了外观设计,内部实行规范科学的管理,逐步形成我县具有现代规模的大型书店,使销售额成倍增长。蓟县新华书店占地面积1601.6平方米,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9万元,现有员工100名。2009年底,正式更名为天津市蓟县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由原来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性质转变为企业单位,由天津市新华书店集团统一管理。

198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蓟县图书发行事业逐步得到加强。个体书店从无到有,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的图书发行网点,形成了在县城以县新华书店第一、二门市部、机关服务部、课本门市部为主的图书销售体系;在农村以县新华书店下伸门市部为主,供销社和个体图书发行点相结合的图书发行网络。促进了蓟县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工作的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蓟县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华书店下属门市部实行租赁代销经营承包责任制,每个门市部负责5—6个乡镇的图书供应。此外还主动深入农村、学校、部队、厂矿流动供应,给读者买书提供方便。

新华书店各下属门市部建立时间分别是:

1986年建立马伸桥门市部;

1987年建立邦均门市部;

1989年建立上仓门市部、下仓门市部;

1990年建立别山门市部、尤古庄门市部;

1995年建立出头岭门市部;

1998年建立县城新华书店第二门市部。

2002年建立下营门市部;

2.个体图书销售。1987年10月,天津市新闻出版管理局、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邮电管理局、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津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天津市图书报刊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凡国营、集体单位经营图书、报刊发行业务和个体经营图书、报刊零售业务,须报上级主管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后报经区、县(含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出版、文化管理机关同意,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发给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1990年前后,个体书店陆续申报营业,截至2012年底,蓟县个体书店(屋)最高数量曾达到近100家。2012年出版物零售单位年检后,登记在册的书店51家,从业人员100多人,年销售总额170.18万元。

第二节报刊

一、报刊概况

1942年冬,中共蓟、宝、三联合县的《救国快报》在下营桑树庵村油印发行,刻写、分发均由王雪松一人负责。该报主要宣传党在抗战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军民抗日事迹,鼓舞人民斗志。1958年7月1日,县委宣传部创办《蓟县报》,宣传部长赵亚斋任主编,每周出版两期,在全县发行并与外县党报交换。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政策。体裁有消息、通讯、短评及文艺作品等,1959年7月1日停刊。1967年3—5月,县革命委员会创办《新蓟县报》,宣传、报道蓟县“文化大革命”开展情况。1971年,县文化馆创办蓟县第一份文艺刊物——《盘山红》,油印、手工装订、不定期发行,刊登业余作者创作的诗歌、小说及综合性文学作品。1973年更名为《蓟县文艺》,1979年定为季刊,内部发行,天津市报刊登记证399号,并改为铅印,主要内容是刊登县内业余作者创作的小说、诗歌、戏剧剧本、散文、民间文学、评论、歌词及其他作品。1986年,更名为《山里红》,1990年停刊。1998年,恢复出刊,更名为《芳草地》。

1984年8月,县工商局将内部发行的《市场行情》改为《市场信息报》,每月两期,到1985年底共印刷34期。为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商业信息提供了方便。此报同16个省市的67个县、150多个单位交换。1985年6月,县科委、县科协创办《科技信息》报,月刊,到1985年底,共印刷7期,每期1000份。为传递科技信息,既向县内各单位发行,又与外县科委交换。

2001年7月1日,《天津广播电视报蓟州版》正式出版,每周一期,内部刊物,全县发行,形式为四开八版,由蓟县广播电视局自筹办报经费并安排采编人员,夏庆永任总编,王玉宏任社长。同年8月13日,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天津广播电视报蓟州版》第8期改名为《天津广播电视蓟州版》。2001年9月,夏庆永任社长兼总编。

2001年12月21日,《天津广播电视蓟州版》改名为《新蓟州》,四开十六版。报纸内容由原来的提供广播电视节目信息,转变为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

2004年,夏庆永任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报社总编,王作奎任报社社长。

2004年5月11日,《新蓟州》正式加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并改名为《天津日报蓟县专版》,报纸也由原来的四开十六版改为对开八版。2005年10月,李铁刚任报社社长兼总编。2006年初,《天津日报蓟县专版》脱离天津日报集团,改回《新蓟州》,报型也同时改为四开。

二、订阅发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订阅报纸、刊物种类与数量逐年增加。订阅报纸的种类主要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天津日报》等;订阅刊物的种类除各单位和中小学生专用业务刊物外,主要有《红旗》、《半月谈》、《中国青年》、《支部生活》等。1980年以前,主要是机关、厂矿、学校订阅,以后个人订阅报刊的数量逐年增加。

1987年9月,成立天津日报蓟县发行站,隶属于县文化局,有正式职工10人,办公地点在新华书店院内,1989年迁到南关村自来水公司对面,承担着《天津日报》发行工作,负责全县各委办局、各单位和41个乡镇的党报、党刊的征订和发行。1992年1月,归属蓟县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第三节印刷企业

1955年,蓟县第一家印刷企业——蓟县印刷厂成立。初建时的企业性质是私有制合并为手工业联社,负责人佟瑞丰。占地面积约8亩,地址在现文昌街26号(物资局院),后迁址蓟县渔阳南路21号。1990年,定为省级定点书刊印刷厂。2008年,蓟县印刷厂注销。

20世纪80年代初,蓟县出现个体印刷厂。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

蓟县燎原印刷厂,1984年建厂,地址蓟县城关镇下闸村,法人代表张敏, 1997年注销。

蓟县百花印刷厂,1984年建厂,地址蓟县邦均镇西沿河村,法人代表金松林。1990年,定为省级定点书刊印刷厂。2001年,被李庄子信用社收购,法人代表变更为金付。2003年,更名为凯旭印刷厂,法人代表周志祥,地址迁至城内宾昌路增21号。同年更名为天津市凯旭印务有限公司。

蓟县三马印刷厂,1986年建厂,地址马伸桥镇政府东院,法人代表陈占才。1990年,定为省级定点书刊印刷厂。1991年,变更名称为新潮印刷厂,法人赵国栋。1998年注销。

蓟县新欣印刷厂,1986年建厂,地址溵溜镇三岔口庄,法人代表张荣国。初建厂为张荣国同溵溜三岔口庄共同投资。1997年,变更地址为蓟县商贸街,并更名为华宇印刷厂。2005年注销。

蓟县燕山印刷厂,1993年建厂,地址蓟县马伸桥镇,法人代表张学忠。2001年注销。

天津市蓟县大唐印刷厂,1984年建厂,地址溵溜镇大唐庄村,法人代表王洪海。1990年,定为省级定点书刊印刷厂。2010年,法人代表变更为王会田。

蓟县第一中学印刷厂,1984年建厂,地址鲁班庙东墙外,法人代表张义连。 2002年,因企业不能达标,经营范围从书刊印刷企业降为包装装潢印刷企业。

蓟县新蕾印刷厂,1986年建厂,地址城内塔东胡同11号,法人代表王卫东。1991年,地址变更为蓟县城关镇下闸村。1993年,地址变更为城内人民西路。2006年,变更为天津市新蕾印刷有限公司。2010年,因扩大业务规模,迁址至蓟县开发区龙山路10号。

光明印刷厂,1992年建厂,地址蓟县下窝头乡青甸村,法人代表吴佐衬,经营范围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2004年,扩大经营规模,被批准为书刊印刷企业,变更为天津市光明印务有限公司,地址迁至蓟县开发区中兴路12号,法人代表王艳丽。

天津蓟州印务有限公司,2001年建厂,地址蓟县渔阳南路。法人代表纪宗源。2005年,法人代表变更为仇俊聪。

至2012年蓟县有印刷业68家,从业人员2200人,工业总产值达33500万元;复印打印企业58家。

同类推荐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 恕我直言

    恕我直言

    《恕我直言》汇集了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来关于教育、社会热点的思考评论,比如《我们正在毁灭我们本来追求的美好》《我为郎平叫好,也为傅园慧喝彩》《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最好的学校要招最好的学生?》等,其中不少文章还引起过不小的反响乃至争议。思考必然会伴随着争议,甚至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就没有思想的诞生。他希望观点的碰撞能成为君子之交的常态。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老胡同

    老胡同

    《民国趣读 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热门推荐
  • 我老婆是后土圣人

    我老婆是后土圣人

    因缘之下,从小与后土血溶交合,缔结万古罕见良缘,从此悠哉悠哉。后土:我就在轮回之上静静的看着你鬼混。PS:祖巫后土,祖巫后土,祖巫后土!!!
  • 山海经美食宝鉴

    山海经美食宝鉴

    人人都说男宠女天经地义,饕餮说:“我就要将我家小厨宠上天,不服来战。”王大厨说:“要想获得一个人的心,先要征服一个人的胃。”饕餮谄媚的笑着帮老爷子捶背:“您老说的太对了。”睚眦说:“让你家小厨做那个108道菜给咱尝尝,咱就原谅你偷吃咱的渡劫果。”饕餮白眼一翻,“挺了挺快足月的肚子,打架请早吃饭免谈。”这真的是一个讲述了,现代小厨师穿越到山海经的世界,在神秘吃货饕餮姐姐的帮助下,收集山海经里特有的食材,研究出满足系统要求的108道满分菜谱,顺便帮助原住民提高饮食质量的故事。是真哒哦~~!请看作者真诚的眼神=。=!
  • 爆宠萌妃:妖孽王爷俏王妃

    爆宠萌妃:妖孽王爷俏王妃

    【身心干净+1V1】一朝国败,女扮男装,替兄入京,为人质子。一手医术,一张巧嘴,撩动帝王心。一开始,皇上是这样的:“秦暮云,你跑个步累成这样,像话吗!”“秦暮云,你怎么连骑马都不会!”“秦暮云,你到底是不是男人!”后来,皇上是这样:“秦暮云,你手受伤了,朕给你吹吹。”“秦暮云,你脚怎么扭到了,来,朕背你。”“秦暮云,过来,朕帮你搓背。”百官震惊,纷纷上书皇上,不可断袖。皇上大怒,提笔一挥,圣旨一下:“从今日起,朕宣布,朕要断袖!”秦暮云:“皇上,其实你不用断袖的,微臣……微臣……是女子。”皇上:“……”
  • 我的郁闷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郁闷老妈(老妈真烦)

    老妈最近总处于郁闷之中。要是别人使她郁闷,我还能动用我的“跆 拳道”功夫帮她摆平,或者用肉麻的话语去安慰她。可是……可是……招她郁闷的却是我,呃!为了让老妈不再郁闷,也为了找回自己的快乐,我花了不少的心思,想了很多的办法……
  • 彩色玻璃球

    彩色玻璃球

    日常对话顾笙:是你先喜欢我的,我可没有先喜欢上你.江白:明明是你好吗,当初是谁对我死缠烂打的.某位不高兴了:别说话,我不想理你了,晚上别想睡床了,打地铺吧你,哼!江白:别啊,媳妇,我错了…………………
  • 迷糊女王:丫头别再迟到

    迷糊女王:丫头别再迟到

    “迟到的最佳理由,就是,在上学路上,遭遇了最浪漫的爱情。”圣雨弯起眼睛,轻柔地低声呢喃。迟到女王的称号,金儿不想改变,因为有了迟到女王,才有了最佳的迟到理由,关于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发生在上学的路上。即使,没有人相信这个最浪漫的迟到的理由。
  • 非恩即情

    非恩即情

    二十一世纪某顶尖心理医生,患了抑郁症,本想跳个楼一切就都结束了,结果……她穿越了!苍天不让我死,我何必跟苍天作对。但这个捡走她且免疫催眠的某男子,天天拿着鸡汤,捏着她鼻子往她嘴里灌是怎么回事?且看她如何调教他的便宜爹娘,一言不合就催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冬暖

    冬暖

    孤单而又渴望温暖的15岁高中生程莫言,因为一场意外改变了她的命运,失语,并且诊断出自闭症,亲情友情都变得冷漠不堪,仅仅能与通过网络认识的一个名叫“消夏”的女孩子沟通。经历家庭的变故之后搬家开始新的生活,原本想平淡度过高中生活的程莫言遇见了同年级的风云人物秦歌,在接触中秦歌被程莫言的才华横溢和善良所打动,而另一个男孩韩放却因为很多年前的仇恨有预谋地接近程莫言……
  • 仙剑问情1

    仙剑问情1

    一个集市井少年、学徒,四海堂堂主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传奇少年张醒言悄然浮现在一个祥和宁谧的小镇,他平凡却智谋无双,有一点好色而又志向远大。对于敌人,他是最强劲的对手;对于女人,他又是完美无缺的情人。他拥有一支会呼风唤雨的“神雪”玉笛和一把貌似废铁实则珍贵的神剑。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加入名满天下的道教宗门“上清宫”,成为道家第一人……命运的辗轮是否会按照他的步伐平稳转动?绝美的假城公主是否会与醒言分离?误会多多的龙族之女是否会拿走玉笛“神雪”?而醒言又能否加入上清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