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6100000022

第22章 晋书

王羲之传

王羲之,表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

他的祖父王正,曾任尚书郎一职。他的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曾首先提议东晋元帝司马睿过长江。王羲之自小便不善言辞,人们也没有发现他的异于常人之处。王羲之十三岁时,曾去拜访过周颉,周颉一番打量之后,觉得他非同一般。一次在酒宴上,众人都还没有开吃,周颉先割了一块当时很名贵的烤牛心菜给王羲之,这一举动让人们开始注意王羲之。长大后,王羲之才华出众,以善于谈辩、刚直耿介称干时。精通书法,尤其以隶书见长。其隶书真可谓冠绝古今,评论家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评价。王羲之深受其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名声很大,是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羲之说:“在我们王家,你是最优秀的,和阮主簿相比,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阮裕本人也视王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才俊。当时的太尉郗鉴想找个女婿,就叫他的学生到王导家去看,王导让郡鉴的学生到他们家东厢房挑。这个学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少年都不错,但听到从他们中挑女婿,就个个矜持起来,不够放得开,惟独有一个坦胸露背,在东床上吃饭,对选婿一事充耳不闻。”郗鉴说:“这个人就是我的乘龙快婿!”去看时,才发现此人是王羲之,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开始做的是秘书郎的官职,征西将军庾亮推荐他去做参军,后他又被升为长史。庾亮临死的时候,给皇上上奏疏,说王羲之清高而有见地。于是王羲之被派去做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王羲之年纪轻轻就美名远播,朝中大臣对他又极为器重,朝廷意欲召他做侍中、吏部尚书,都被他推掉了。朝廷又授予他护军将军一职,他还是借口推辞了。扬州刺史殷浩一向都很看重他,劝他接受朝廷任命,并写了一封信给他,说:“朝廷上下许多人都以您的入仕与出仕来判断政治的兴衰,我们这些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既然你的入仕与出仕,正好对应着国家政治的兴衰,那么您怎么可以置一国存亡干不顾,而只满足您从容闲适的追求呢?但愿您能看到大家的心愿。您要是不应时而出的话,怎么能够求得朝政的清正廉明呢?如果您想通了这一点,就知道该如何行事了。”王羲之回信道:“我一向就对从政不感兴趣。当年王导做丞相的时候,曾几次三番招我为官,我誓死也不答应,到现在,我还留着当时回绝王丞相的书信。我隐退江湖的想法由来已久,并不是在您执政之际才想退隐的。自从家中儿女成家立业之后,我总想着像尚子平那样,做一个山野隐士,我不止一次地向我的知己好友说超过这个想法了。若是您看得起我,就派我出使陕西、甘肃、四川一带,我是万死不辞的。

我虽然不擅长交际应对,但能严格地遵守朝廷命令,并能将国家的威德宣于边关,一定能使自己不同于一般的使臣,也必定能让四海皆知朝廷的意思。我从这些里面得到的益处,当远远多过做护军一职。汉朝来年,朝廷派遣太傅马日出使陕西东部一带,如果您不因为我轻微,又不对我有所怀疑,那么您就让我在初冬起程赴命,我在此恭敬地等候您的差遣。”王羲之做了护军一职后,又苦苦地请求做宣城太守,未得允许,于是朝廷又任命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殷浩与大将军桓温不和,王羲之觉得国家的安定有赖于内外的团结,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殷浩,劝诫他,殷浩不听其所劝。之后殷浩打算北伐,王羲之以为此举必败无疑,于是又去信阻止他,信中言语恳切。殷浩不听,继续北伐,果然被姚襄打败了。

当时东晋的东部地区大闹饥荒,王羲之每每开粮仓,赈济灾民。然而朝廷的苛捐杂税很多,吴越一带,赋税负担尤其沉重,王羲之总是上疏朝廷,请求减免赋税,朝廷多次答应了他的请求。

壬羲之极其喜欢服食丹药,修心养性。他不喜欢呆在京城,首次渡过钱塘江来到江浙一带,便有了终身生活于此的念头。会稽山清水秀,风景极佳,许多名人雅士都居于此,谢安没有做官时也在这里居住。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人皆以文章著称于世,并且都在会稽筑室安家,和王羲之非常要好。

王羲之爱鹅。会稽有一孤身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她的鹅擅长呜叫。王羲之想向老妇人买那只鹅,老妇人不肯,于是王羲之就叫上亲朋好友乘车去观看那只鹅。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刻就到,便将那只鹅煮了,招待他。

为此事,王羲之叹息遗憾了许久。另外,山阴有一个道士,养的鹅都非常好,王羲之前往观看,看后很喜爱,便无论如何请道士将鹅卖给他。道士说:“你如果给我写《道德经》,我便把所有我养的鹅都送给你。”王羲之欣然答应。为道士书写完《道德经》后,王羲之便把鹅装进笼子里,高高兴兴地提回去了。从以上两则故事,我们可见王羲之任情率性到何种程度了。王羲之有一次去他的学生家走访,见学生家中的榧木几案很是光滑洁净,遂在上面书写,其中楷书和草书各占一半。后来学生的父亲不小心将几案上的字迹刮掉了,学生为这事懊恼了很长时间。还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上遇到一个老婆婆,她在卖六角竹扇。王羲之在她的每一把扇子上都写了五个字。老婆婆开始挺不高兴的。

王羲之于是对她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卖一百钱是没问题的。”老婆婆照王羲之说的去做了,果然,人们争先恐后来买她的扇子。不久,老婆婆拿着扇子过来请王羲之题字,王羲之只是笑笑,没有作声。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法为世人所推崇的程度。他常说自己的书法可以和钟繇的相抗衡,而自己的草书,仅在张芝之后。王羲之曾给人写信说:“张芝临池学书法,墨汁把整池水都染黑了,要是别人也像他那样沉溺于书法,一定不会比他差的。”开始时,王羲之的书法比不上庾骢、郗愔二人。直到晚年,他书法的妙处才慢慢显露出来,可谓是大器晚成。他曾经用章草给庚亮回信。庚亮的弟弟庾翼看到王羲之的笔迹后,深为叹服,于是给王羲之去了一封信,说:“我曾经收藏着伯英的十幅章草真迹,南渡过江之际,因颠沛流离,不慎丢失了。为此,我常常叹息,以为这种绝妙的书法再也不会有了。我无意中发现您给我哥哥的回信,觉得您的书法真是灿若星辰,顿时使以前的奇观再现于眼前。”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纪轻轻就已名声不小,与王羲之齐名,但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于是两人关系不好。王述原先在会稽为官,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守孝,住在会稽。王羲之代替王述在会稽做官,他只去王述家吊唁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登门拜访过。王述每每听到吹角声,便以为王羲之要来看望自己,于是就打扫干净房屋等待他的到来。二E述多年来一直如此期望着,然而王羲之还是一次都没去看过他。王述为此对王羲之怀恨在心。后来王述做了扬州刺史,就要出发之际,王述将会稽走访遍了,就是没去王羲之那儿,临走之前,才与王羲之作别。此前,王羲之总是对他的嘉宾好友说:“王述最多只能做个尚书罢了,到老可做个仆射。要想再在会稽做官,恐怕是遥遥无期了。”等到王述获得高官显位,王羲之就觉得做他的下属很可耻,于是派使者上书朝廷,要求将会稽郡改为越州,以和扬州级别相当。王羲之派去的使者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当时的名士知道了王羲之的意图,都嘲笑他。过后,王羲之心怀愧叹,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和王述比起来,才干不输于他,而职位境遇却比他差那么多,说起来,这都是因为你们比不上人家王坦之啊!”王述后来检察会稽郡,考核其刑罚与政令,负责的人几乎回答不上来。

王羲之深以为耻,于是就装病辞官,离开会稽郡,来到父母坟前起誓道:“永和十一年三月初一为癸卯、初九为辛亥,不肖儿羲之敬告二老在天之灵。羲之不为上天所佑,幼失父母,家教欠佳。在兄长的抚育下,逐渐长大,虽朝中无人,但为朝廷错爱,我上不守忠孝之节,下不遵推贤之义,每念及老庄的劝诫,便惶惶然如死之将至,我担心的是宗族的前途和命运,而非区区我自己而已!因此我辗转反侧,长叹不已,如同掉进无底深渊。从今以后,我要知止知足,断名绝利。我谨乘此良辰吉日,大摆筵席,稽首明志,向二二老在天之灵起誓。从今以后,我要是有违此心、贪恋名利,就是目无尊长,不配做人子。做为人子而不尽为人子之道,将为天地所不容,为名教所唾弃。旦旦信誓,如天日明!”王羲之辞官以后,与东晋名士遍游山水,以渔猎为乐。还与道士许迈修丹炼药,为采药石而不远千里,几乎游遍了东南各郡县,爬遍了东南名山大川。泛舟沧海时,王羲之说:“我最终会快乐而死的。”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人到中年以后,总免不了被哀乐的情感所伤,只要与亲朋好友分别,我就会难过上好多天。”王羲之说:“人老了,难免会这样的。近来我总是依赖音乐来排遣愁绪,常担心被儿孙们看破,坏了他们的欢乐之趣。”朝廷因为王羲之发了毒誓,也就不再征召他为官了。

当时刘恢做丹杨尹,许询曾经留宿刘惔家,见刘惔家的床被帷幄崭新华丽,美酒佳肴丰盛甘甜,于是对刘恢说“若是能保得住这一番富贵荣华,远胜过去东山做隐士。”刘恢回答道:“足下要是以为吉凶在人的话,我又怎能保得住。”当时王羲之也在座,他冷冷地说:“如果是巢父、许由碰到稷、契的话,一定不会这样说。”说得许询、刘悛二人愧色顿生。

王羲之游山玩水,闲来无事时,上书吏部郎谢万说:“古代的隐退之人要么披头散发,佯装发疯,要么把自己浑身上下搞得脏兮兮的,佯装痴呆,他们做得可够艰难的。如夸我轻易地得以隐逸,宿愿得偿,真是太幸运了,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恩赐吗?看来违抗天意,会招致不祥!我前不久刚从东山游玩归来,种了些桑树果树之类,如今枝繁叶茂,鲜花盛开。于是我带着儿子们,抱着孙子们,一同到果树林里来玩,一有美味的果实,便摘下来,大家分着吃,以作娱乐。我虽然不能立德以传万世,但还是很想教养好子孙,让他们敦厚谦恭,懂得退让。有人觉得我这样做不对,而要求我像汉代万石的官员一样,举鞭数马、尽心侍君。您觉得如何呢?最近我与谢安爬山泛海,并一起视察农田,而悠然自得,怡然自乐。除去生活所需,我将收成尽数用来宴请亲朋知己,即使不能尽兴而言、高声而咏,而满斟酒斗、说些田间之事以助谈兴,也甚为欢乐。这些事情,简直道不尽啊!我总是以陆贾、班嗣、杨王孙的处世原则为准则,很希望追寻这几个人的风范,老夫我一生的志愿都在这里了。”谢万后来做豫州都督,王羲之又写信劝他说:“以足下鹤立鸡群的风韵,而居于一般俗吏之间,确实是难尽如人意。然而所谓通达有见识,说的就是遇事随机应变,能届能伸,这才是目光长远的表现。我希望愿足下能多多与庸官俗吏沟通相处,那样才会尽善尽美。古人把‘食不甘味,居不甘席’作为美德,而这种俭朴的生活作风已经丧失殆尽了。然而成功与否,看的实在都是些微小的、细节方面的东西。希望足下能记着老夫所言。”谢万没有听王羲之的劝诫,后来果真失败了。

王羲之在五十九岁时辞世,在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儿子们遵从他的意愿,坚决拒绝,没有接受朝廷这一封号。

同类推荐
  •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曹操:打不死的乐观主义者

    百万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全新传记力作。曹操一生经历大小六十余战,十次死里逃生,三次遭遇兵变,两次差点被暗杀。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逆境,曹操都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用豁达的笑容感染下属,带领他们扫平群雄、奠定霸业。越是逆境,越要乐观!翻开本书,领略曹操如何用乐观心态扭转逆境。这是一部枭雄曹操扫平群雄的争霸史,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屡败屡战,扭转逆境的励志史。人们读《三国演义》,总觉得曹操是个计谋百出、百战百胜的军事天才,但如果我们纵观曹操一生,就会发现其中全军覆没、死里逃生的经历比比皆是。这些经历中的任何一次,都能轻易将绝大多数人打入绝望的深渊,但曹操每次都能重整旗鼓,用乐观的笑容面对一切逆境,带领手下扫平群雄,奠定霸业。
  •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重生大唐当奶爸

    重生大唐当奶爸

    (已有完本二百万字老书《大唐图书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大唐贞观五年,长乐公主李丽质离宫出走,皇帝遍寻全国而找不到,五年后母亲长孙皇后病危才再次回来。于此同时,一名叫杜少清的现代人离奇穿越到唐朝,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书生,身边还多了一个可爱的萌萌小女儿……简介不长,故事却绝对精彩,质量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观看。
  • 重生之为将天启年

    重生之为将天启年

    现代人林文龙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大明天启年间,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反贼兴风作浪,他是甘愿如草芥般随波逐流还是干出怎样一番轰轰烈烈,他又经历怎样的种种才能平静的说出我无愧于炎黄子孙。这是一本小说一本故事,不是写实,不是历史!
  • 丰臣遗梦

    丰臣遗梦

    文禄年间,丰臣秀长久病不治,大和丰臣氏危若累卵:丰臣秀胜病逝朝鲜,美浓丰臣氏就此断绝;丰臣秀次自害高野,近江丰臣氏彻底肃清。四年间,丰臣氏旁支尽数凋零,浮华盛世之下暗潮汹涌。少年王翎机缘巧合下来到这个乱世,成为了丰臣秀长的独子,是随波逐流,任由关原之战后德川独大,大坂之阵后全族夷灭?还是扛起大和丰臣氏的大旗,为丰臣一门留住这如梦似幻的锦绣江山?
热门推荐
  • 杀手房东美房客

    杀手房东美房客

    最强杀手,回归都市执行最后任务。买了别墅做房东,保护美女成长。招租启事:诚意招租,男女不限,美女减半!★每天稳定更新,求收藏,求评论,求兄弟们的支持。流风感谢!★
  • 台风鸟

    台风鸟

    天边泛起了霞光,抬头一看,阵阵的风吹过睫毛,温的,明明是春天,那人却说,圣诞快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因为你在这里,所以我回来寻你

    因为你在这里,所以我回来寻你

    轩辕凌:“A市,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回来了。以后我们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叶景宸:“向大家介绍,这位是我的未婚妻。你是谁?和我有关系吗?从你离开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请你搞清楚。”轩辕凌以为,她回来了,会是幸福的开始。却不曾想?叶景宸认为,你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在你的心里,可曾在乎过我。作者,他们的感情,究竟该何去何从。关微:我是平凡的人,原本以为我的一生就这样了,没想到会遇到他,我该如何选择。轩澈:我以为我不会爱上任何人,我以为这世上没有真挚的爱,一切皆有目的,直到遇见她,我该如何选择,可以相信这世上有纯粹的爱吗?
  • 除魔大师

    除魔大师

    星辰大陆,恶魔肆虐。除魔师们要做的就是迅速,果断地去解决掉造成麻烦的恶魔们。只是这年头,猎人比猎物还多,挣个钱着实不容易,特别是他们这帮并不受人待见的魔裔们……
  •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韩洛儿跟在男人身后,“你救了我,我想以身相许!”年惜墨冷声开口:“不需要,”他是个警察,他本是不会世上有重生这种事,可他亲眼看着棺材里的女孩活过来了,此后他身后总跟着个小身影,怎么赶也赶不走。韩洛儿走上了追夫之路,某日终于把他追到手,新婚之夜他开口:“丫头,该洞房了!”一听这话,她却想逃,“警察叔叔,我后悔了能退货吗?”年惜墨邪魅一笑:“退货期已过……”(灵异+重生,双洁,护短,男主外冷内热,女主,单纯呆萌!)
  • 爱妃,听说你要爬墙?(完结)

    爱妃,听说你要爬墙?(完结)

    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十七芳龄的少女竟然变成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什么妃子不妃子的,她才不想老死宫中,光是看望不到尽头的宫墙,就可想象以后自己的生活会多么辛苦,什么被毒杀拉,被下计迫害拉,或者直接被匕首插入胸中拉,无论是哪种死法,她都不要,所以,她决定出墙……三岁之时:只是,这个奶娃是谁家的?干嘛紧拽自己的裤子不放?“壹,壹……”小奶娃的手逐渐上升,借着力道他开始攀爬,“悉悉”,然后用力地吸着口水。恩?裤子竟然被他扯掉了?没关系,没关系,她也才三岁,被个吸奶的娃看下没关系。“唔唔……”奶娃的唇直接吸在了她可爱的屁屁之上。“我,要,出,墙!”她大声呐喊。十岁之时:“去哪?”他冷眼望着偷偷摸摸的鬼祟身影。“茅厕。”将包袱往墙外一丢,她开始搬梯子,利落的速度便是她七年中不断累积的经验。“去宫外的茅厕?”额头上青筋浮现。“不对,是去妓院的茅厕看看。”一身男装的她兴奋地开始攀爬。“回去睡觉。”一剑砍断梯子,抱住跌落的娇小身影,直接消逝……十七岁之时:“爱妃,梦游发作了?”他坐在软轿之上,缓缓地扇风。“啊,是这个不知道名字的王爷说要带我出墙。”她倒很干脆的推卸了责任,事不关己,还是高高挂起的好。“王爷拉去砍了,爱妃,下次可别这么明显,浓妆艳抹,谁都知道你是皇妃,本来就丑,可别出来吓人。”侧过脸,她阴狠地笑了笑。她,还是,要,出,墙!
  • 走出绝境之地

    走出绝境之地

    这是一本儿童短篇小说。主要阐述了两个主题:1.环保主题:动物世界(即文中的“灵林之地”)和人类世界本是两个互不干扰、互相独立的不同世界。但是人类世界的急速发展和膨胀,挤压了动物世界的生存空间,人类继而发现了灵林之地的丰饶资源,于是动了贪念,大肆掠夺灵林之地的资源。人类的这一举动,置灵林之地于将被摧毁的境地中。这个时候,大央、斑、紫和连,连同人类小孩,茶茶,为了守护灵林之地,踏上了拯救灵林之地的征程。而茶茶,也在灵林之地中,见识了很多新奇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威武但忧伤的森林之王、外表阴冷内心热情的沙漠孤狼、文质彬彬且拥有治疗能量的兔子、外向活泼但心思缜密的鲸鲨、会飘起来的河流、美丽又神秘的神鸟……2.救赎主题:“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这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一句名言。每颗灵魂都渴望被看见,都渴望发出的声音,能够得到回应。文中的每个角色,甚至包括关系着灵林之地生命力强盛与否的灵泉,他们的生命力和情绪,一旦没有被看见,一旦得不到回应,他们本身的活力都会被转化成消极的能量,从而拥有能够摧毁灵魂的强大力量。他们的救赎征程,不是为了拯救灵林之地而做出的简单战斗,更是每个角色,对自我生命力的拯救。
  • 她归

    她归

    “我给你讲,你要是在劈我,老子就急了,你还劈老子!”“大爷,大爷,别劈了,在劈就劈焦了,就为你干不了事了。”……“你是谁,你长的好俊啊!不如跟了我吧!我可是很厉害的呢?谁惹我不高兴我就拿雷劈他。”“你就从了我吧!”……“原来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个圈套,我真后悔,我后悔遇见你,希望来生我不在认识你,不在爱你!”“不,你不能,笙笙,不是真的,那都不是真的,我帝扶冥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你终究还是不信我啊!呵呵!那就让这世间为你陪葬好不好!”
  • 内战风云一:胜利之初

    内战风云一:胜利之初

    写在前面艰苦卓绝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寇,扬眉吐气了。战后,举国上下都渴望休养生息,建设国家。然而,和平竟是短暂的,仅仅十个月后,就爆发了全面内战。三年时间,国家腥风血雨,人民水深火热,国民党政权更是风雨飘摇,最终以败退台湾一隅结束了对中国大陆的统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从抗战胜利到内战结束,父亲张高峰做大公报记者、特派员,先后在重庆、平津、东北采访,亲历了期间诸多重要事件,发表了大量报道,特别是在内战主战场之一的东北,以及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北平的经历,更是他记者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