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3100000011

第11章 一开天辟地(10)

于是,福特买下了海兰帕克的地皮。在这里,他应用最现代化的生产理论,特别是温斯洛·泰勒的理论,使工业生产过程绝对合理化。这个理论就是把每种操作都划分为更小的单元,使每个单元可以实现机械化,提高速度,最后汇入一条生产线。从零件到组件,到成品,逐步从小变大。这里连续性高于一切。

1913年,生产过程按泰勒的理论开始运行了。在现代装配线上装的第一个部件是磁电机线圈总成。过去,一个工人从头到尾制作一台飞轮磁电机,他必须是熟练工,一个能干的工人一天能完成35到40台。现在,有了磁电机装配线,线上分为29道工序,由29个人操作。用老办法做一台磁电机要花20分钟,现在只需要13分钟。

福特和他手下的人很快在工厂的其他部门开展同样的工作,不久就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上推行了类似的办法。然后,在1913年夏,他们开始抓总装,因为其他工艺过程都加快了,总装就成了薄弱环节。过去是工人们围绕着一个固定不动的金属物体——他们正在装配的汽车紧张地工作。如果叫人不动,而叫半成品车在生产线上移动,经过工人面前,工人就可以少浪费时间。

1914年1月,福特安装了第一条自动传送带。他说,那是工业企业使用的第一条自动线,它是仿照芝加哥屠宰场输送牛肉的高架传送带制作的。在采用了这项革新之后,仅几个月的时间,福特公司装配一辆汽车的时间只需93分钟,然而在他刚生产T型车时,制造一辆车需要12.5小时,这是多么巨大的成就啊!

为了庆祝这个胜利,福特的高级经理们在底特律的庞恰特雷恩饭店举行了一次宴会。他们装置了一套简单的传送带,用一台5马力发动机和自行车链条传动,绕着饭桌输送饭菜。这充分代表福特公司早期的精神、同事间的情谊和信任。

福特仍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他的理想是,一分钟生产一辆车。他只花了12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目标,而在那之后5年,即1925年,他每10秒钟就能生产一辆车。他的名字不仅是有些汽车的标志,而且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标志,甚至出现了一个动词“福特化”,意思是使产品标准化、流水化并大批量生产,使价格降到普通人都买得起。

在生产T型车初期的一个董事会上,福特曾说:每当我把车价降低1美元,我就增加1000个新买主。于是他每年都狠狠地降低价格。1910~1911年每辆车780美元,次年为690美元,接着降至600美元、500美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降到了360美元,福特以这个价格售出了730041辆车。当时,他的汽车产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公司。

福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追求庞大的市场规模,而不是每辆车的最大利润。60年后,日本人也是这样干的。在他那个时代很少有人理解。

有一年,他的广告策划人员送给他一条新口号:“买一辆T型车——省下一笔差价。”他很快把它改为:“买一辆车——多一笔差价可花。”就这样,一个现代的工业时期——普通人受益多于受剥削的工业时期——已从T型车开始了。

在那个时代,美国的炼钢业、石油业、电气工业、金融业及汽车业一派繁荣,社会人员充分就业,方便易得的廉价能源使价钱不贵的大众汽车随之也深入每个家庭,乃至每个成员。人们充分享受T型车带给他们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

作为普通家庭一家之主的费特,刚才还在家庭餐桌上吃妻子为他做的早餐,不一会儿,他穿戴整齐,开上T型车将亲爱的儿子送到家附近的学校去读书。他本人也靠着T型车的快捷,仅用半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到达了另一个州的工作地。

在回忆起以往没有汽车以前的生活时,费特抱怨说,情况常常是这样,还没等他到达工作地,体力已经消耗一半,那是由于每天披星戴月赶火车、倒公共汽车的结果。他说,他平时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节假日只能是体力的恢复日。然而有了汽车之后,工作之余,他可以送孩子上学,可以为家里采买,而且节假日还可以带全家坐车旅游、度假。

费特望着他心爱的T型车,深情地说:“福特先生不仅使我们像富人那样拥有汽车,同时重要的是使我们的生活格局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从一个普通美国公民——费特生活的变化,人们看到,T型车的畅销决不仅仅是福特一家公司的成功,而是一次社会革命的开始。

福特的性格

亨利·福特生于贫穷家庭,虽然后来他成了美国的首富,但他仍然保持着密执安农民的本色。他仍然喜欢农村舞蹈、古典歌曲、农村的风俗。尽管他帮助人们创造了一个城市化的世界,使千百万敬神的年轻人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但他对自己的创造又深感不安,他更偏爱他帮助消灭的那生活简朴、节奏缓慢的美国。

高超的技术直觉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常常使福特对别的事物也横加臆想,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怪癖。如他认为人们戴眼镜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应当扔掉眼镜,锻炼眼睛。再如,在他的全部成年时期,他都用纯煤油当头油。他说,这样做是因为他观察到,在油田工作的人都有一头好头发。“他们手上沾满了油,他们总是用头发擦手,这就是他们头发好的原因。”他说。他的私人秘书一项任务就是,经常保存一加仑的10号轻煤油,并注意不把油弄脏,好给福特擦头发用。

公务繁忙并没有改变福特的平民形象。事实上,为了公司的利益,他也有意夸大他这种随随便便的平民作风。

当他为老友爱迪生生平纪念邮票的发行去亚特兰大市时,居然身上没带一分钱。于是,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全国首富,为买邮票而向亚特兰大市长借两分钱的一幅照片传送到了全世界。没有赶上这个镜头的摄影师们还可以拍摄他和他私人列车上的搬运夫一起掷骰子的镜头。

有一次,有人发现他的两只鞋子不配对,他回答说,每年生日那天,他就穿上一只旧鞋,提醒自己以前受过穷,今后还可能再受穷。

在他的权力和财富达到顶峰时,他拜访了摩根财团的合伙人爱德华·斯托克斯伯利的家,那所房子包括145间豪华客厅、舒适卧室及45间浴室。在他离开斯托克斯伯利的住宅时,记者们拦住他,抓住了他这样一句精彩的话:“看看富人们怎样生活,真是大开眼界啊。”

在某些方面他又是个腼腆的人。在福特的老厂办公室有个窗户,为了逃避来访者,他经常爬进爬出。尽管如此,他还注意到他的名字就是公司的名字,对他个人的宣传实际上对他的公司是有利的,发自福特汽车公司的新闻都是关于他的。有一个时期,很少有知名人物收到群众来信,而亨利·福特却每周收到8000封之多,这足可以说明福特对人们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虽然亨利·福特在事业的各方面都成绩斐然,但是他的长处到头来却成了短处。一件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他一门心思追求制造技术改进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设计方面的改进,因而他在基本车型上停滞的时间太久了。从一开始他就把所有改进T型车的企图都顶了回去。1912年,他因出差欧洲而不在家时,他的高级工程师们对车子做了为数不多的小改进,使T型车矮了一点,比原车约长12英寸,是一辆更好的、坐起来更舒适的车。他的同事们指望他回来后又惊又喜。他回来了,他们把车拿给他看。他绕车走了几圈。最后,他走到左车门,把它拆掉了,然后又拆掉了右车门,然后砸了挡风玻璃,最后把后座扔出车外,用鞋子猛敲车顶。在整个过程中,他一言不发。不言而喻,T型车是他的,只有他可以修改它。

福特赛车时的小伙伴弗兰克·库利克,已跟随他20多年,曾在一段时间里想加大发动机功率,建议加大气门。福特专门做了一台发动机,却将气门从1.25英寸减小到1英寸。气门尺寸减小,福特对库利克事先没有说明,然后若无其事地问他新发动机的功率是否大些。库利克回答说功率是大些。“拆开看看,是什么使它的功率加大的。”福特说。

当库利克看到气门变小时,脸上显出受侮辱的神情,福特则得意地盯着他。这意思很明白:不要想改我的车。以后的30年里,谁想改福特的车,都要碰钉子。

1926年,福特的T型车的销量从187万辆跌到167万辆。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8万辆上升到40万辆。美国的道路正在改善,人们要求速度和舒适。通用汽车公司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面对通用接连不断的挑战,福特的惟一对策仍然是削价,那一年就削了两次。T型车开始没落。最后,1927年5月,在生产第1500万辆T型车的前夕,福特宣布,停止T型车的生产。至此,T型车寿终正寝了。

T型车的消亡,是汽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福特本人的功过是非,人们自有公论,然而福特用他的全部热情与才智,使汽车成为普通大众都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从而开创了汽车时代这一伟大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社会结构发生变革,而且激发了美国精神在全球的扩张和美国人民的无根性倾向更加突出,年轻的一代对父辈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一旦感到不满意,便可以驱车奔向他方,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因此,美国人都自豪地称亨利·福特先生为汽车时代的开创者。

莱特兄弟开创航空时代

今天,当你首次乘坐国际航班,历经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便到达一个距离万里之遥的陌生国度,你一定会对飞机发生感慨:万能的人类,虽然你不能像鸟那样自由地在蓝天上飞翔,但你却以你伟大的智慧创造出了这样安全、快捷的飞行器,使数百名旅客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享受同样的飞行。在飞行中,旅客不必像鸟儿那样沐浴风雨,机内的一切会使你感到旅途是那样的舒适、愉快。

那么,是谁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飞上天空得以实现的呢?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莱特兄弟。他们的成功是历经无数代人的苦苦探索,用生命和鲜血所浇铸,最后又经过兄弟俩的精心雕琢才取得的。

前人的探索

早在上古时代,有关代达罗斯与伊卡洛斯的希腊神话中,人们就梦想能“像鸟儿那样飞翔”。

到了中古时代,为了逃避贫瘠的生活,一些勇士曾身着人造羽翼,企图飞往人间乐园,其结果是坠死深渊。那时的人们望着高不可及的天空,只有叹息。飞行的梦想随着一代代勇士的献身而不断地破灭着……1483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研究了鸟的飞翔,并设计过扑翼式飞机,但从未制造成功。

其后,又有几个人研究了空中飞行的机械,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1874年,德国的奥托·利连塔尔制作了装有蒸汽机的飞机,结果也失败了。其后,他开始了滑翔机的研究。

到了19世纪末,人们继续进行在滑翔机上安装动力的飞行研究。如英国的马克西姆、德国的克莱蒙·阿代尔等人,也制作了装有蒸汽机的飞机,然而,由于这种原动机过重,操舵装置等不齐备,均以失败而告终。

“这是为什么?”对于具有一定飞行经验的利连塔尔来说,这个问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利连塔尔仔细研究了鸟儿翅膀的构造,又深入研究了鸟儿的飞翔方法。他发现鸟儿的肌肉特别发达,翅膀的结构十分复杂,它平飞时羽翼呈平面振动状,它升空飞翔时羽翼呈曲面振动状,这便是空气浮力增大的重要条件。

就这样,经过多年观察研究,1889年,利连塔尔41岁的时候,出版了《鸟的飞翔方法是飞上天空的基础》一书。

1894年,他又写成另一著作《飞翔装置的制作方法与应用》。他在著作中指出,人类不可能像鸟儿一样振动着翅膀飞翔,但可以有一副不动的翅膀,利用风的浮力,像风筝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行动,并且详细介绍了翅膀的形式和构造。

利连塔尔立志要实现自己的夙愿,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1896年,他成功地滑翔了350米。然而这一年的8月,因遇狂风不幸坠落,他临死前对妻子说道:“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牺牲!”

莱特家族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都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工业城市迪顿。这一家兄弟5人,他俩是最小的两兄弟。

父亲密尔顿·莱特是一个牧师,属于一个小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他是一个有教养、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人,而且,从来不强迫他人做任何事情。同时,他也是一名书籍收藏家,并教导孩子们要好好读书。

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他的收入却很少。所以,全家养成了勤俭和朴素的作风。此外,他从小就教育孩子说,财产是毫无价值的。后来威尔伯和奥维尔都从未利用过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赚大钱,可以说这完全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

母亲是一个德国造车木匠的女儿,他们是从德国专制政治下逃脱出来,搬迁到美国居住的。母亲十分擅长干木匠活,有时在家里也干一些木匠活。但是,到了中年,她的身体就不行了,所以孩子们必须帮助她干一些家务活。

哥哥威尔伯小时候就喜欢读书,也爱好运动,是一个有名的花样滑冰能手。但是,10岁的时候,因滑冰把嘴摔坏了,上齿的门牙全部脱落。从那以后,他就不上学了,留在家里负责照顾有病的母亲。母亲于1889年离开人世。

同类推荐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本书主要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与控制、水体污染与污染物、食物污染与人体健康、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事件等内容。
  • 马赛克的前世今生

    马赛克的前世今生

    这是畅销书作家写的一本令人惊艳的小书,适合门外汉阅读,但也涉及了几个深刻的话题,以供专业人士探究。如果你想对马赛克艺术做一个简单又全面的了解,这本书再适合不过!
  • 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为英国达尔文著。1872年出版。该著是作者继《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之后,从情绪表现方面进一步论证人类和动物心理有连续性的进化论观点的名著。它使心理学从19世纪研究意识,发展到20世纪初研究智慧起源,进而发展到以研究行为为对象的机能主义心理学阶段,使西方心理学的思想主流进一步脱离哲学的束缚而成为生物科学,同时也使心理学走上生物学化的道路。
  • 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本书共分为七章,讲述的是宇宙中不为人知的神奇奥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亡命之症

    亡命之症

    海哒在下班的路上被人绑架,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深处在一座活体研究所中,身边只有一具尸体和一位人格分裂患者。在拼死逃出研究所之后,他不得不和这位人格分裂患者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精神病院,失忆,一切看似乱麻的线索其实都通往一个残忍的真相。而真相本就是如此地令人唏嘘。那就一脚油门开向绝路,这本就是一场无法到达的断港绝潢。
  • 倾骨颜,一代妖后

    倾骨颜,一代妖后

    新文开更:http://m.pgsk.com/a/1115455/皇上,臣妾要出嫁!他冷峻,狂野,又学富五车,有着万千世界集于一身的包容和冷漠;初见她时,她是他的徒儿,他教她下棋,教她写字,教她许多人生的哲理,她聪慧,活泼,俏皮却又风华绝代‘遇上她时,一股妖异的风吹遍了全身,只一眼,他便定在她的心里了,宿命般的纠缠,她此生,怎也逃不脱他,可是,她始终不知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亦不知,他为了娶她,费尽了怎样的心血和磨难,一生一世只一双人,他不负她,她亦不负他,与他子孙绵延,生生不息。深宫之中,她的容颜亦是在改变,从清纯无辜到妖异美艳,许是命运的错,又许是前世的劫,他与她,总是波折不断,又或许她心有所遗憾,因为那个已经失掉了的孩子,从此生生世世,与他纠结不断。
  •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的寓言诗虽然大都取材千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子谋婚

    天子谋婚

    某日酒后,两人同榻而眠。他醒来第一句话是:“……你又把我睡了!”她,“……滚!”智多近妖的三殿下,平生唯一爱好是时刻想着如何算计楚兰歌,既想谋身又要谋心。机关算尽,各种造作,最终能否抱得美人归?
  • 穿越之大炎倾情

    穿越之大炎倾情

    一代戏曲界大佬颜淡重生了,成为了最底层的农家女,却被迫扛下了谋朝篡位的艰巨任务。什么?需要辅助上位的男主角是个弱智?弱小可怜又无助的颜淡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她明明只想发家致富奔小康,再娶个美貌夫君。
  • 抗战之烽火兄弟

    抗战之烽火兄弟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新时代军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机智勇敢的冲破小鬼子的包围,救出十二名战士,为保守一个秘密,结为生死兄弟,在抗击日寇的不同阵营里,血染青春,演绎出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精彩篇章。
  • 烽火何处起

    烽火何处起

    古今有多少人因战而生?又有多少人因战而亡?烽火为何燃起?彼时的路早无退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烽火燃起,就得有人将它熄灭。纵使兵刃尽断,血液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