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3500000015

第15章 执着追求(6)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不仅发明了火药,而且是筒形火枪的发明者。不久,中国人的发明便传到了西方。西方人又不断地对火枪加以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在枪筒中开设来复线,以增加子弹射出枪膛的速度,究竟是谁发明了来复线,众说不一。大约在公元1500年就曾有过加有来复线的猎枪。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在枪筒中加有来复线的枪还很少见。贝塞麦首先研究的就是一种旧式的滑膛步枪。他发现,这种枪的明显缺点就是射程近,命中率低。当时英国陆军使用的就是这样的步枪。贝塞麦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制成了加有来复线的步枪,也就是在枪膛内部开设螺旋线,这样就可以使子弹在发射中旋转着前进,不但射程远,而且命中率也大大提高。

当贝塞麦把自己新研制的新式步枪首先推荐给英国的时候,他本以为会立即受到欢迎。然而,一向因循守旧的英国陆军部,对于贝塞麦的发明却毫无兴趣。这使贝塞麦大为失望,不得不将这种新式步枪拿到法国。新即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这项发明极感兴趣,很快就对这种枪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步枪改进的成功,使贝塞麦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设想,即把来复线原理推广到大炮上去。拿破仑三世对贝塞麦的这一设想也积极支持。为此,贝塞麦开始研究在有来复线炮筒中运行的所谓旋转炮弹。

1851年底,在阿萨斯诺靶场,对这种新型炮弹进行试射。军官们对这种试验非常担心。当时的炮筒还是用铸铁制造的,在炮筒内部开设来复线,是为了使炮弹旋转加速前进。为此,就必须使炮弹与炮身密切配合,不然的话,爆炸气体就会泄漏。在火药爆发时,炮筒内的压力非常之高;炮弹与炮筒密切配合,又势必使铸铁炮筒容易发生破裂。贝塞麦后来曾说,这是导致他寻找新炼钢方法的“一个火花”。

寻找新炼钢方法的火花,引发了贝塞麦探索的激情。此时,他记起了曾给予他以极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1851年,在伦敦的第一届国际博览会上,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完全用钢铁和玻璃建造了一座“水晶宫”,用作博览会的会场,以此来炫耀它的强大。也就是在这个博览会上,德国却用另一种方式显示自己的实力:它在中央展览厅展出了克虏伯铁工厂的野炮。这种野炮不是用铸铁而是用钢铸成的。贝塞麦对此特别感到惊奇。因为当时的英国虽然钢铁工业已经比较发达了,但用坩锅法炼钢,每次也只能炼出35千克铸钢,要想铸造这样的大炮,那是相当困难的。从这里,贝塞麦已经认识到,要想制造钢铁大炮,必须先要解决大量快速的炼钢问题;而要想大量快速炼钢,就必须有新的炼钢方法。

转炉炼钢法的发明

人类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开始使用铁器。但直到18世纪末以前,人类所使用的主要是铸铁(或称生铁)和熟铁,钢的产量还很少。我们都知道,生铁、熟铁和钢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看它们中间的含碳量的多少。铁中含碳量很少的叫熟铁,含碳量大的叫生铁。铁中含碳量在0.2%—1.5%之间就是钢。熟铁强度大,但质地柔软;铸铁强度小,很脆,但质地坚硬;钢则兼有两者的优点,它比铸铁强度大,又比熟铁硬度高,所以只有钢才更能满足人类对材料的需要。但要炼出含碳量适中的钢来并不容易。中国有句成语,叫“百炼成钢”,那是因为开始炼出来的是生铁,里面含碳量高,又有杂质,经过反复冶炼锻打,既脱碳,又去除了杂质,才能成为钢。当然还有其他炼钢方法,无非都是往熟铁里渗入适量的碳,或者使铸铁去掉多余的碳。

在贝塞麦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仍然要通过复杂的程序,把适量的碳渗入到熟铁里去,才能炼出优质钢。本来熟铁的价格就比生铁贵,钢的价格更高于熟铁,所以那时钢还是一种贵重金属,用量也极少。1850年英国铁的产量为250万吨,但钢的产量只有6万吨。

当贝塞麦转向研究炼钢时,他对冶炼技术简直是一无所知,但他决心学习。他很快就弄清了铸铁之所以会这样脆,是因为它含碳量很高的缘故;要获得钢,关键是要降低铸铁的含碳量。传统的方法是将铸铁先变成纯铁再渗碳,其成本太高,因此贝塞麦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用低廉的成本除去铸铁中的碳。

贝塞麦沿着这个线索继续思考。他想,要除去铸铁中的碳,就应当在熔化了的铁水中加入氧气来燃烧掉多余的碳。那么,用什么方法加入氧气并使成本最低而又最简便易行呢?空气里含有氧气,能否用吹入空气的方法来代替加燃烧而把碳烧掉呢?这种想法看来似乎很荒谬,不是增加燃料,而是吹入空气,这样做难道不会把铁水吹冷,从而使铁水凝固吗?

1855年,贝塞麦开始了他的炼钢实验。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支持他的想法,甚至连参加实验的工匠们都警告他说,不加焦炭光吹空气会使铁水在炉中凝固的。贝塞麦追述当时实验的情况时说,这次实验使他不得不和“不信任的以及深感困惑的人们打交道”。

贝塞麦没有听从人们的警告,坚持进行了实验。他把铸铁水倒入经他设计和制造的一个罐型装置中,然后从罐口鼓进空气,不久就有褐色的烟雾逸出。这时炉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原来铁水只有1350摄氏度,结果上升到1600摄氏度。这证明空气先将铁水中的锰和硅氧化,生成了氧化锰和氧化硅,同时铁水中的碳也被氧化,生成了二氧化碳。正是由于炉料的“燃烧”,出现了白亮的火焰,使炉温上升了。大约十多分钟之后,火焰消失了,又开始放出浓重的褐色烟雾。说明铁水中的磷也被氧化,去除了。贝塞麦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炼出来一炉钢水,实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接着,贝塞麦又把罐型装置的固定方式加以改进。原来是固定式结构,为了便于把炼好的钢水倒出来,便改为转动式的结构,所以这种炉子叫作转炉。

当时的英国从瑞典进口棒状铁,是用这种棒状铁作原料来炼钢的。这种棒状铁的价格每吨为15~20英镑。贝塞麦用高炉的铁水作原料,其铁水价格仅为3英镑。用棒状铁来炼钢也极为麻烦,要先将棒状铁在炼钢炉里慢慢加热两个昼夜的时间,然后再将棒状铁深藏在炼钢炉内用石块组成的隔架中,再用碳粉一层一层地隔开,大约几天之后,棒铁呈现白热状态;再经过两天,等炼钢炉冷却,才能把已经变成钢的棒材抽出来。这样炼出来的钢被称作泡钢,即渗碳钢。炼钢过程到此还没有最后完成,还要把钢棒一小段一小段地割开,放进只能容纳40磅和50磅的坩锅内熔化,每熔化一吨钢又需2—3吨焦炭。

贝塞麦在谈到自己发明的价值时说:“若使用我的方法,则只需要20~30分钟就足够了……而且用坩锅炼钢只能生产40~50磅,若是改用我的方法则每次可以生产5吨钢。以往的办法生产每吨钢需要花费50~60英镑的费用,但用我的方式则每吨只需要5~6英镑就够用了。”

为什么能作出如此巨大价值的发明贡献呢?贝塞麦在总结自己的发明经验时这样说:“比起许多研究同样问题的人,我有一个极大的有利条件,那就是我没有被长期既定的惯例所形成的观念束缚思想,造成偏见。我也未受害于现有的一切都是对的那种普遍的观念。”

发明后的悲欢

1856年,贝塞麦陆续将自己的发明分别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美国申请了专利,并得到了批准。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美国的专利申请不久便遇到了麻烦。一位叫作威廉·凯利的美国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诉,提出自己比贝塞麦更早发明了这种“无燃料炼钢法”。

原来这位威廉·凯利(1811~1888)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糖锅制造者。1847年,他在肯塔基的爱丁博罗开办了一家铁工厂,开始试验新的炼钢方法。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当炼钢炉中铁水上面没有木炭覆盖时,向铁水中吹入空气可以得到高温。从这一事实中,凯利悟出通过吹入空气可以除去铸铁中所含的碳。由此,他发明了所谓“空气沸腾法”,其特点是使铸铁中的碳迅速燃烧而获得高温,这样就可以用极为简单的方法将硬而脆的铸铁大量地炼成钢。凯利到处游说,宣传这种新的“无燃料炼钢法”的优点,然而,没有一个炼铁业者相信他的这种炼钢法。

后来,凯利一个人离开故乡,到一个偏僻的森林里继续搞他的实验,并于1851年建造了七座采用这种新方法炼钢的最早转炉。在其后的五年时间里,他一直秘密地进行生产。直到1856年他才提出专利申请。这时他才知道英国人贝塞麦在这一年也发明了与他相同的炼钢方法,并取得了美国专利。为此,他向专利局提出了申诉。

1857年6月22日,美国专利机关作出更正,承认了凯利的专利,正式认定凯利是最早的发明人,并撤销了贝塞麦在美国的专利权。实际上,应当是两个人独自发明了这种炼钢法。在发明史上,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

如果说这件事对贝塞麦构成了某种打击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另一件事则更令他沮丧。

1856年8月11日,贝塞麦在切尔腾纳姆举行的英国科学振兴协会的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不用燃料制造熟铁和钢的方法》这一论文,详尽地公布了他发明的炼钢法,并立即受到大多数钢铁厂主们的欢迎。钢铁公司掀起了建造“高炉”的狂潮,打算采用这种新方法炼钢。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法的时候,正是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际。1830年以后,随着铺设铁轨、制造机车、建造轮船、架设电报线路和生产近代武器等项事业的兴起,对钢铁的需要量也急剧增大。由于当时传统的炼钢方法效率很低,根本满足不了这一社会需求,所以迫切期望找到新的高效率的炼钢方法。这正是对贝塞麦的转炉炼钢法掀起投资狂热的原因。

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炼钢方法一经开始推广就遇到了挫折。许多钢厂用此方法炼出的钢质量极差,这使钢铁厂商们大失所望,都愤愤地指责贝塞麦是一个“骗子”。用贝塞麦自己的话说,他热诚的努力得到的却是“最悲惨的”结局,“这是一次最可怕的打击”。

贝塞麦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很快从逆境中走出来,再次进行实验,并发誓一定要找出原因。经过实验,贝塞麦终于弄清了自己的方法只能适用于含磷量极少的矿石,而不能使用含磷量高的矿石,因为其中的磷无法用氧化的方法来排除,因而残留在钢里并使钢质变脆。他第一次试验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偶然使用了含磷量极少的铁矿石,而英国本地和欧洲大陆出产的矿石绝大部分是含磷量较高的铁矿石。这就难怪那些工厂炼出的都是质量低劣的钢了。

贝塞麦把自己再次实验的结果写成报告,公诸于世。可这一次,却没有人再愿意相信他,钢铁公司则明确向他表示不想再受一次打击。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方法确实可行,贝塞麦决定自己来现身说法。他在1860年借钱在英国的谢菲尔德自办了一个炼钢厂。他从瑞典进口不含磷的铁矿石,用他发明的能倒入三十吨铁水的大转炉来冶炼。在他的工厂里,每十五分钟的时间就能炼出一炉钢,很快就生产出比其他炼铁厂便宜,而且质量好的钢。然后,贝塞麦以每吨一百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比当时任何一个竞争者都低。为了证明转炉炼钢的可靠性,在1862年的国际博览会上,他展出了用他的转炉钢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从刮脸刀片一直到大炮。

从此,贝塞麦的炼钢法又逐渐在各地推广开来,先是被英国的一些钢铁公司采用,后来又传入法国。1858年,法国的吉隆德建造了转炉。1862年,德国的“大炮王”阿尔菲德·克虏伯在埃森炼钢厂采用了贝塞麦法开始炼钢。1863年,奥地利在多乌尔拉哈建造了贝塞麦转炉。在美国,转炉炼钢技术也被大量引进,到贝塞麦逝世的时候,仅在美国的阿巴拉乌州和怀俄明州,不仅采用贝塞麦法炼钢,而且冠以他的名字的炼钢厂就有13处之多。最终,人们还是普遍把这一新的炼钢方法称之为“贝塞麦法”。与贝塞麦相比,另一位最早发明转炉炼钢的威廉·凯利,却在争到专利权后不久,即告破产。由于他对这种新型炼钢方法的技术完善化和产业化无所作为,因而便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

世界性的贡献

贝塞麦的转炉炼钢法对于使用含磷低的矿石作原料来炼钢,确实是很成功的。但是毕竟由于这种方法在炼钢中不能把磷这种有害的杂质除掉,因而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为此,应该寻找一种在炼钢中脱磷的方法。在贝塞麦之后,有很多人对贝塞麦的炼钢方法加以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其中有一位英国的年轻人,名叫托马斯。他为转炉炼钢法的全面推广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神秘的UFO(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UFO(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你了解地球吗?你知道是谁给地球披上神秘外衣的吗?你见过神秘奇异的佛光吗?你听说过缥缈虚幻的海市蜃楼吗?你喜欢冬日里堆个雪人、打个雪仗吗?……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变化万千、妙趣横生的气象大世界。这里有你闻所未闻的虚幻意象,有奇妙无穷的风云世界,有奇光异彩的美丽天空,有妙趣万千的气象知识,让你领悟酷暑与严寒的交替,带你瞬间进入不同的国度。翻开这本书,你将站在神秘天空的巨大舞台上,亲眼目睹多姿多彩的云霞,亲手触摸漫天飞舞的雪花,亲密感受绽放异彩的极光暮光和曙光,还有那惊心动魄的雷电,狂暴肆虐的台风、声势浩荡的龙卷风……它们所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妙趣横生的剧目,让你目不暇接。
  •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 战机:天空中的较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战机:天空中的较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天空中的战机可望而不可及,本书详细介绍了各式各样的战机,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 宇宙怪客

    宇宙怪客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一些人相信它是来自其他行星的太空船,有些人则认为UFO属于自然现象,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上空发现碟状飞行物,当时称为“飞碟”,这是当代对不明飞行物的兴趣的开端,后来人们着眼于世界各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但至今尚未发现确实可信的证据,许多不明飞行物照片经专家鉴定为骗局,有的则被认为是球状闪电,但始终有部分发现根据现存科学知识无法解释,本书主要介绍了UFO的一些相关知识等。
热门推荐
  • 毒液诸天

    毒液诸天

    杨简意外被死侍穿梭到现实世界时遗落的一团毒液子体附身,获得了穿梭能力,开始了诸天穿越之旅。
  • 天命神符师

    天命神符师

    【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她是天宫宫主,天之骄女,烈焰如歌,她是重活一世依旧逃不过算计而死的胆小怯懦之辈,相同的名字,当她成为她时,这一切都将不一样了!男朋友?那是什么鬼?吊打不解释!闺蜜?她有吗?撕破脸皮重伤校花不解释!她做就做到最好,低调发财,治病救人,大大一双慧眼可以勘破真实……却无意间撩到了一个醋坛子,一路走来,那个高不可攀的男人,始终伴随她左右,护她身心,小狼狗霸气的对她宣言:不离不弃,宁负天下不负卿!
  • 仗剑霸天下

    仗剑霸天下

    一剑一人一天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平凡到伟大。体验世态炎凉,品味人生疾苦,看一个平凡之人如何走出不平凡之路。————信着认为武侠已死,但我始终坚信它永远存活,武侠在哪?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99%的中国人曾经陷入用药误区!专业药师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如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等用药误区和国际上最新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故事,讲知识,全面解析30多种常见疾病和近40种非处方药,为您配备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小药箱,帮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家小姐很凶悍

    我家小姐很凶悍

    当异能特工唐云卿穿越到与其同名的废材小姐身上时;从此,人们口中的废物小姐锋芒尽现,横行天下
  • 厉少威武:狂宠小保姆

    厉少威武:狂宠小保姆

    他是厉氏总裁,也是有名的高冷王老五,而她是保姆的女儿,也是被继母欺侮的灰姑娘;他对她势在必得,她却心系他人。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她成为了他的私有情人,当一颗心逐渐沦陷,她又该何去何从……
  • 上海,国际船商大战

    上海,国际船商大战

    金秋时节数百米长的码头上,彩旗如林,气球如云锣鼓队正严阵以待,欢迎的人群云集在码头周围码头身后的一幢高楼上挂上了巨大的横幅标语:热烈欢迎“明星轮”胜利归来!今天,是明星轮试航归来的大喜日子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和风浪的考验,证明了明星轮不愧为一条世界一流的万吨货船这是东方造船厂第三艘打入世界市场的万吨货轮,买主是香港的一家颇有名气的航运公司黄浦江开始涨潮,嫩黄的江水掀起了层层波涛灿烂的阳光给江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彩衣,仿佛给远航归来的巨轮铺上了一片金色的地毯。
  • 筋门

    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告而别

    不告而别

    许多人选择穿越无人区,我选择穿过人海。首尔风物市场、墨尔本失物招领市集、威尼斯里亚托市集,以及在杭州自己组织的EX遗物市集……那么多活色生香的蔬果水果手工艺品,那么多人、事、物,他们不厌其烦地朝你打招呼“你好吗?我很好,为什么不好呢?有什么理由不好?就是今天有点儿冷对吧?”消费、赏玩、讨价还价……在人情浓烈的市集与人交谈、静观交易,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自己的城市,而他们也让我们更懂得自己。作者去到不同城市的市集,为你提供当地人的原生态生活,以及他们藏起的故事、埋伏的情感。全力呈现在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与你分享原汁原味的“别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