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3600000018

第18章 物理大发现(10)

然而,一直到1938年以前,核能库的大门始终紧闭着。人们虽然用人工办法引起了核反应,释放出一些能量,但是这些能量仅仅相当于实验中所消耗的能量的一个零头,得不偿失。

许多科学家,包括卢瑟福、玻尔、爱因斯坦这样著名的大科学家,一时都对核能利用的前景表示不甚乐观。卢瑟福在一次演讲中说:“把原子衰变看成是一种动力来源,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爱因斯坦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原子能何时能有效利用时说:“那不过是在黑夜里鸟类稀少的野外捕鸟。”玻尔在1936年还写道:“我们关于核反应的知识越多,离原子能可用于人类需要的时间越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38年,核裂变的发现,终于把核能库紧闭的大门给打开了。

发现核裂变反应

事情还要追溯到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得到了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放射性元素磷,他们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现象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对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他想中子不带电,更容易进入原子核,为何不用中子为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呢?费米领导的小组按照元素周期表上的顺序,从氢开始对63种元素的原子核逐一用中子去轰击,果然旗开得胜。他们一共获得了37种放射性同位素,同时还发现了慢中子效应——中子速度变慢以后反而更容易被原子核所获得。费米因此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费米开始轰击当时排在元素周期表上最后的一个元素铀,按照通常规律,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β粒子,变成元素周期表中下一个位置的元素的原子核。费米推测,铀吸收中子后,很可能会变成周期表中尚未有的超铀元素。果然,在他们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费米称它为铀X,认为它很可能是一种超铀元素。

铀X的发现立即引起了轰动,许多物理学家、化学家纷纷投入这一角逐,试图解开铀X之谜。其中最著名的有约里奥·居里夫妇和他们的合作者、南斯拉夫化学家萨维奇;德国化学家哈恩和他的亲密合作伙伴、奥地利籍女物理学家迈特纳。

1938年9月,伊伦·居里和萨维奇应用放射化学方法仔细分析了中子轰击铀以后生成的产物,发现其中有一种放射性元素性质很接近镧,而镧的原子序数只有57,与超铀元素相去甚远。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抓住这个矛盾深追下去,而是匆匆忙忙发表了实验结果,又一次错过了一个重大发现。

12月17日,哈恩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办公室翻阅新到的期刊,看到了伊伦·居里的实验报告,立即递给哈恩。开始哈恩因学术上成见对论文不屑一顾,斯特拉斯曼只好口述了论文最重要的地方,聪明的哈恩立即意识到,铀X之谜就要解开,他连一支雪茄烟都没有抽完,就和斯特拉斯曼一起向实验室跑去。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一连几天做用中子轰击铀的实验,经过反复精密的实验,都表明核反应产物中没有靠近铀的元素,而是两种大小相当的元素,其中之一是钡。

12月22日,他们把实验报告寄给了德国《自然科学》杂志。哈恩的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感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有必要很快宣布,一方面又感到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以往核物理实验相矛盾,他甚至在把报告投入邮筒后,还想把它取出来。

此时,哈恩想起了与他共事三十多年的迈特纳,她才华横溢,有敏锐的批判眼光。由于她有犹太血统,在德国占领奥地利后不得不逃到瑞典避难。哈恩把实验结果连同他的疑问全都写信告诉了迈特纳。

迈特纳接到信后,立即意识到哈恩工作的重大意义。当时,她的侄子、在玻尔实验室工作的弗立希正好来看望她,两人对这个实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从玻尔不久刚提出的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受到启发,得出结论,铀的原子核受到中子轰击后,分成了两半,并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估算出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得惊人。

弗立希回到哥本哈根后,把哈恩的实验和迈特纳的解释告诉玻尔,玻尔听后,拍了一下自己的前额,遗憾地说:“我们怎么能这么久没有发现这一点呢!”

当时,玻尔正动身去美国参加理论物理讨论会。当他把这个消息在会场公布后,整个会场沸腾了,会议原定的议题是讨论低温物理,现在一下都转向了核裂变。物理学家们纷纷打电话通知自己的实验室安排实验,结果都得到了证实。就这样,核裂变的实验和理论在几个小时内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哈恩因发现核裂变获得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点燃原子之火

核裂变现象的发现所以令科学家们激动不已,不仅是因为在裂变反应中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因为在裂变中会放出二三个中子,引起链式反应。

当费米得知核裂变的消息时,他一方面为自己对铀X的错误判断而深感遗憾,一方面敏锐地从中意识到更深远的意义,他立即着手思考裂变中产生的中子能否引起链式反应。

经过详细计算,费米提出,当一个中子打碎铀核时,会放出2个中子,这2个中子又可以打碎另外两个铀核,放出2倍的能量和4个中子,这4个中子又可以击碎4个铀核,放出4倍的能量,并再放出8个中子……这样一连串的裂变反应就可以自发地持续下去。

不仅费米、约里奥·居里夫妇,逃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他们投入了紧张的实验,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分别证实了链式反应不但可能,而且速率极高,两次反应间隔的时间仅为五十万亿分之一秒,也就是说核裂变链式反应一旦实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如果能控制它的速率,核能就能作为一种稳定的能源为人们所用。而如果对反应速率不加控制,它就有可能发生猛裂的爆炸,成为杀人武器。

核链式反应的发现为人们利用核能提供了可能,但要真正实现链式反应,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把它提上了议事日程。

1939年9月1日,德、日、意***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批逃亡到美国的科学家意识到核裂变将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他们说服爱因斯坦,联名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敦促美国抢在**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1942年,以制造原子弹为目标的浩大而又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开始了。

首先必须论证实现链式反应的实际条件,美国决定先建一座可以控制裂变反应进行的装置,因妻子是犹太人避难到美国的费米受命领导研制这一原子反应堆。

1942年12月2日,建造在芝加哥大学操场上的原子反应堆开始试运转。它是由一层石墨,一层铀相间堆成的蜂窝状装置,共有57层,高6.5米,长近10米,呈扁球形。上午9点45分,费米下令开动反应堆,当控制棒被抽出一点时,人们听到了计数器的咔嗒声。下午3时20分,费米果断下令:“把控制棒再往外抽出一英尺!”计数器的咔嗒声快得分辨不清,最后变成了稳定的响声,试验成功了。人类第一次有控制地释放了来自原子核内部的能量。

芝加哥大学教授康普敦给在哈佛大学等候消息的康南特用事先约好的暗语通了一次著名的电话:“那位意大利航海家已经在新大陆登陆了。”

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登上了美洲新大陆,1942年,又一位意大利探险家费米,登上了原子新大陆,点燃原子之火。

遗憾的是,核能并没有首先作为能源用到发电上,而是被用于战争。1945年,美国把两颗原子弹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原子能用于发电比原子弹要晚得多。1954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供电的核电站。

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燃煤、燃油造成的污染,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经济的新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核电已占到了全世界总电力的1/5,预计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还得上升到23%左右。

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难题,根本途径是实现受控核聚变。氘和氚聚变时放出的能量比裂变能还要大,而且氘和氚来自海水,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向着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建成热核电站的目标努力。

湍流理论的发现

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等人的名字,海内外中国同胞都非常熟悉,他们都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其中钱学森、郭永怀主持了我国航天事业和核弹、导弹的研制,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几位科学家全都师出于一位科学家,他就是西奥多·冯·卡门(1881~1963)。冯·卡门,美国航空工程学家,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太空和其他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从而获得美国总统授予的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

1963年2月18日上午,瑞雪初晴,晶莹的雪片在阳光下闪出奇异的光芒,粉妆玉砌般的积雪把大地变幻成银色的世界。美国白宫玫瑰园里宾客云集,这是华盛顿难得的雪后晴天。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的颁发仪式即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美国自建国以来,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大师,各级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曾颁发过无数科学奖章。然而,由美国总统代表国家亲自颁发的科学勋章,却还是头一次。获得这一崇高荣誉的就是现代航空大师西奥多·冯·卡门。

军乐队奏起了欢迎曲,宾客们急切地将目光转向通往白宫的礼仪门,人们都想先睹获奖者的风采。门开了,卡门和美国总统并肩步入白宫,向玫瑰园走来。

八旬高龄的冯·卡门,由于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在走下高高的台阶时,显得力不从心、步履蹒跚。年轻的美国总统赶忙上前搀扶他,老人点头报以感激之情,轻轻地摆脱了总统伸出的手,淡然一笑说:“总统先生,下坡行路的人无需搀助,惟独举足高攀的人,才求一臂之力。”

当总统把金灿灿的勋章挂在卡门老人的脖子上时,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军乐队高奏贝多芬不朽的名曲《英雄颂》。

白宫授勋仪式之后不久,老人的心脏衰竭,终于在82岁寿辰的前5天,离别了人间。这位一代传奇人物结束了他多彩的人生,但是,在那日益增多的飞行工具上,却铭刻着他征服天空的不朽业绩。

卡门1881年5月11日生于匈牙利,父亲是教育学教授,他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儿童时代的卡门,很早就显露出数学天赋。卡门的数学天赋着实使父亲感到惊奇,但是卡门的父亲从全面教育出发,不得不采取措施,抑制他在数学方面的智力发展,让他多学些人文科学知识。

9岁那年,卡门进入了被人们誉为“明星摇篮”的匈牙利明达中学。17岁的卡门,作为一名中学优等生,进入了当时匈牙利惟一的工科大学约瑟夫皇家工艺大学。25岁的卡门争取到了匈牙利科学院的奖学金后,便前往当时世界的科学圣地——哥廷根。

20世纪初,哥廷根的人口不足3万,然而,这是一座智力之城、学院之城,哥廷根在近代科学文明中颇有名望。古老的建筑,迷人的花园,幽静的街巷,一派静悄悄地庄严气氛,世纪的墙垣环抱着郁郁葱葱的林阴,哥廷根大学哥特式建筑的尖形塔,更使这里具有中世纪修道院的风格。

哥廷根大学是1734年创建的一所古老的普鲁士大学,当时是世界理论科学的中心。哥廷根也是近代流体力学的发祥地,被誉为“空气动力学之父”的路德维希·普朗特此时正在这里主持工作。

普朗特十分注意研究从复杂的工程问题中抽出基本的物理过程,再用简化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这与卡门的想法十分吻合。

在普朗特的指导下,卡门利用哥廷根良好的实验条件,对一系列机械工程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为他日后的飞机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同类推荐
  • 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锡箔切入江浙地区礼俗消费,从锡箔背后丰富的故事讲起,涉及思想观念、技术、国际贸易、税收、社会运动,对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的历史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研。
  • 此生必读文化常识系列(套装书全5册)

    此生必读文化常识系列(套装书全5册)

    此生必读文化常识系列(套装书全5册)内含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民俗文化常识、哲学常识、文化常识、国学常识等五本精彩内容。《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本书是一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文化百科图书。它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地理名胜、山川湖泊、天文历法、节日节气、民俗礼仪、科学技术、文化传媒、文学常识、教育常识、体育常识、称呼趣谈、俗语俚语、医疗卫生、交通通信、邮政储蓄、经济贸易、生物奇观、影视曲艺等19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作了简明的讲解。
  • 荒原生命的奇迹

    荒原生命的奇迹

    人类生活的蓝色家园是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在地球上,除了最高级的灵长类——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伙伴。它们当中有的庞大、有的弱小,有的凶猛、有的友善,有的奔跑如飞、有的缓慢蠕动,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自由游弋……它们的足迹遍布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海洋。和人类一样,它们面对着适者生存的残酷,也享受着七彩生活的美好,它们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热门推荐
  • 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

    本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成为我们的信仰”“问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求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之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乡土故事”等十大部分,通过主题阐述、名人访谈、基层采访和网络交流等方式,广泛深入地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今人们的信仰的理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讲述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乡土故事,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自述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顺爱上行

    顺爱上行

    富家社会女猛追高冷校草,甜蜜虐恋。“我不追了,摔疼了。”“现在起,要反过来了。”
  • 宇智波家的重瞳者

    宇智波家的重瞳者

    滴——侦测到大量负面情绪,是否吸收?“吸收,干完这一票,我也是有万花筒的男人了!”滴——吸收完成,满足条件,是否进阶?“进阶!出来吧老子的万花筒!”滴——开始进阶.......警告,侦测到未知变异,开始计算变异风险。良性变异确认,天赋【重瞳者】启动”................"宇智波夜雁看着镜中自己眼睛里闪着妖冶色彩的三勾玉的外侧缓缓浮现出的那颗新勾玉开始陷入了迷茫.........本书以火影为主世界,期间会穿越到其他位面,类似伪无限流,想全程看火影的同学还请斟酌点开。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作者手残无力,推介收藏后养肥再看...第一世界东京吃货
  • 我恨你,我爱你

    我恨你,我爱你

    林浅希望今生一刀干净利落,一刀爱憎分明,可惜看着陆泽川眼睛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刀穿心而过,一刀如鲠在喉。别人说,人分两类,迷人乏味。陆泽川这个男人当真是狡猾又可恶,在这两种之间徘徊不定,低眉浅笑的时候那么勾人,叫她把孩子拿掉的时候又多么残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鸣九霄忆湘西

    凤鸣九霄忆湘西

    波云诡谲,乱世之时。林晚晚在一次旅游途中突然离奇穿越,穿越后生活了三年的村子,遭到了逮人的大肆屠杀。为了找到凶手,拜到四大门派之一的常山派学习武功。一路上历经无数困难、认识了很多人。随着困难的跌宕起伏,身世之谜的扑朔迷离。前因后果,只是为了等到你,四个男人的誓死守护。又有什么真相要浮出水面?我林弯弯,总有一天要把欺负我的人通通揍到花田做化肥!
  • 专宠帝王恩:妖后赵飞燕

    专宠帝王恩:妖后赵飞燕

    【有一种爱,很凄美,有一种爱,注定会成为传奇】我只想好好修行做一只小仙而已,可是姐姐太过份了,竟然用媚色引诱人间的帝王,并且做了人间的帝后?怎么办呢,命运的捉弄,我竟然跟姐姐争起姐夫来了。
  • 等你爱我

    等你爱我

    那年春天,丁乙因为阑尾炎住院,结识了年轻英俊的外科医生满文方。恰逢满大夫回老家,需要找个“女朋友”,丁乙得知后,自告奋勇要当满大夫的“临时女友”。等她跟随满大夫翻山越岭来到满家岭时,丁乙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艰苦贫穷落后,她没有被吓跑,反而对从大山走出来的满大夫更加敬佩和心疼。她放下所有骄傲,以飞蛾扑火般的热情追随满大夫。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妥协后,最终,二人结了婚。满大夫事业有成学历高,但依然没有摆脱岭上那套“规矩”,古板木讷,不解风情,婚后和丁乙因为性格、习惯的不同而频起摩擦。这种状况在俩人到美国后依然没有改善,婚姻中的淡漠疏离、猜疑不安,让对爱情充满期望的丁乙一次次地跌进绝望的深渊……
  • 地下城与我是勇士

    地下城与我是勇士

    普通宅男,死与心脏病,却意外重生到了地下城与勇士的异世界中,这里像游戏又不是游戏,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个拥有者生存与死亡的挑战。拥有者世界最强的魔法天赋,却甘心修炼剑道,一心想成为剑圣的他却被逼无奈的走上了杀伐的道路,气血流身,鬼神附体,用剑圣之道,走狂战之路,行鬼神之为!!!我是王富贵,一个阿拉德的传说!
  • 你是我未曾拥有的

    你是我未曾拥有的

    这是一本记录双面混网少年乔睢璎与一个暴躁沙雕少年一起住在学校里无聊并且日常沙雕的小说。里面详细描述了乔睢璎和他的好朋友一起上学、放学、打球、聊天、逛学校贴吧,顺便去兴趣社秀一波,再装文艺去图书馆看看书,又去小树林里约约会,谈谈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