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4400000030

第30章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纽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家庭,父亲是一个马鞍匠。16岁到21岁在哥尼斯堡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曾在一个伯爵家里做过四年家庭教师。后在哥尼斯堡大学做了15年的讲师,16年的教授以及11年的校长,73岁时辞去教职,1804年2月12日以80高龄病逝。据说去世时的康德已经枯瘦如木乃伊。

在康德的墓碑上铭刻下的这样一段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段话出自三大批判之一的《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一章。这段话可以作为人们理解康德哲学的要旨,因为它告诉我们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自然和自由。

康德所处的时代,主要的哲学问题在于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洛克、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关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争论。对康德有重大影响的卢梭以激烈的方式突出了自然、自由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矛盾,促使宣扬理性万能的启蒙运动开始进行反思。而作为哲学核心部门的形而上学也在休谟的怀疑论和法国唯物主义的攻击下名存实亡了。康德体现了试图弥合两者观点的努力。他既对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提出人的认识论的局限性问题,又具备一种形而上学的情怀,以力图克服当时存在的一股虚无主义。

在康德划时代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

所谓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针对传统的认识论的主客关系来说的。康德之前的认识论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认识对象作为客体外在于人,主客体二者是对立的,借助于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和征服外部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启蒙运动以来所宣扬的人的理性逐渐被置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万能的地位之上,理性和科学被神话成为新的上帝的意志,而有血有肉的人,则面临着价值虚无主义的威胁。康德极具前瞻性的预见到科学理性的发扬并不能证明人的价值和尊严,当世界被必然性所笼罩,人也就失去了自由。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颠倒了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客体围绕着主体转,而是主体围绕着客体转,据此康德将理性区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后者即指科学理性,前者则是人的先天的道德律令。这种区分的目的在于限制理性的认识能力,突出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从而为人的道德信仰留出地盘。因为只有将形而上学的对象从理论理性的认识领域转移到实践理性的道德领域,才能以道德实现自由,在康德看来,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他同时是自然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身受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两种法则的影响。

康德也不同意经验论者,他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通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固然必要,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把经验转化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这里的理性指的是天赋的一种能力,康德称之为范畴)。

经历了少年时的狂飙突进,到中年时建立了一个知、行、意合一的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年的康德致力于考察一个合理的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尤其是经过了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康德更是看到了这个历史的、政治的和法律的问题的迫切性,因而把晚年精力都放在了法权和政治哲学研究上。康德所处的18世纪是欧战频繁的一个世纪,1701年到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年到1721年的北方战争,以及1756年到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影响几乎席卷全部欧洲国家。国家冲突频繁的现实使得康德意识到人类历史的常态并非和平而是战争。因此,进行一种人类文明从战争向和平的改善和进步的形而上学式的思考,指出人类发展朝向永久和平的和目的性的目标,上述观点便成为晚年康德思想的最终落脚点。

在康德看来,一个建立在私权之上的市民社会需要有一种公权来加以维系和保障,包括宪法、行政法和国际法等内容,公共权利不仅表现为不同的政治体制,而且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权利,并由此构成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法则。在1795年完成的《论永久和平》中,康德提出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世界宪政共和国的理想,认为个人只有成为国际社会公民体系中的成员,国与国之间才可以克服战争状态进入永久和平,一种真正的文明——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而得以摆脱野蛮,进入自由正义的理想状态——才能得以实现。尽管通往永久和平并非易事,但康德认为,大自然的机制是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最终解决的,因为大自然就是通过彼此在外部自然而然的、相互对抗着的自私倾向,使得那些心存不和的民族自身必须相互都屈服于强制性的法律之下,从而促进内部以及外部的和平。简单地说,就是“大自然是通过战争,通过极度紧张而永远不松弛的备战……”,最终达到一个“伟大的各民族联盟”。康德的世界政府的理想并不是原创,在他之前有法国的卢梭和圣·皮埃尔,但无疑康德的论证更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性,并且在20世纪得到了初步的实现。1945年,《论永久和平》中的许多原则被写入《联合国宪章》。

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再到欧盟的成立,欧盟宪法的颁布,人们正在朝着两百多年前那个智慧的老人所描绘的理想状态努力——逐步完善国际法;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在面临一些全球性事务如饥饿、疾病、自然灾害和贫困时加强合作等等,而哲学家康德,正是我们最深刻的启发者。

同类推荐
  •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我们应该修行,修行自己的内心,修行自己的心态,在修行的过程中或许你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许你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其实不用太在意,因为它们是路上的试金石,当你成功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它们,或许,一切真的都不显得那么重要,相反,你还有可能去感谢它们,因为没有它们的铺垫,你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态,受益的是自己的人生!
  • 女人的魅力与资本(全集)

    女人的魅力与资本(全集)

    对绝大多数女人而言,她们并非缺乏实现幸福的能力和机遇,而是没有掌握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如果女人打造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培植和利用好自己重要的资本,也能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获得成功。本书阐述了成为成功女性的各种方法和秘诀,帮助女性迅速提升个人魅力、打造成功资本,收获美满幸福的人生。
  •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翻新你的大脑

    翻新你的大脑

    思考力、分析力是长于逻辑思考的左脑的两项最核心思维模式。考虑到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翻新你的大脑(跟李教授学左脑思维养成法)》由李 夏所著,在结构上便以此分为两部分来分开论述。书中先是指出了人们在思 考分析问题时存在的常见误区以及不良,进而,从根本上对于思考、分析这 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样的“思考”、“分析 ”才是真正有效的,并告诉了人们一些具体的方法去提升这两项能力。另外 ,作者还对思考分析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思考分析能力与直觉的关系等进行 了论述。总体上,作者既在对思考分析能力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又在实 践上为人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法。
  • 情商高手,只要三步(套装共三册)

    情商高手,只要三步(套装共三册)

    《高情商聊天术:如何成为会表达的少数人》:99%的人际问题不是道理不通,而是感觉不通。人和人之间,只要聊好了、感觉好了,问题不用解决,问题自动消失。听说两种能力训练3大场景模拟对话10年表达经验锤炼,影响、说服、沟通、谈判,谈笑间搞定!《高情商沟通力:影响他人,收服人心的关键技能》:深度把握心理学、谈判力、共情力原理,综合提问题 说故事 潜台词 幽默感,令对方明明想说“不”,却不知不觉变成“是”!《高情商交际学:掌控在交际中的主导权》:你交往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高情商交际不决定你的努力,却一定能成倍放大你努力的效果。人脉是鲜活的会呼吸的生物,要用它需要的方式来喂养,通过价值交换,变陌生为熟悉,将深度交往的能力变成可复制的社交模式,以万变应千变,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末世天赋塔

    末世天赋塔

    手中笔,腹中墨,化繁为简,但愿初心不变。王大牛被车撞死,醒来后在奇怪的地方,被妖怪追的夺命狂奔,穿过壁障来到新世界,为了活下去,他开始抵抗怪物的一波波袭击。
  • 吴风

    吴风

    一个王侯遗腹子,如何摆弄风云,将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地实现。
  • 迟来的再见

    迟来的再见

    本文讲述的是于安来到城市里的感情成长故事,何晏是于安的室友,一直帮助于安,于安为自己拥有这么一个朋友而窃喜的时候,发现何晏是一个同性恋!她喜欢自己!本想和何晏恢复成以前的关系,但是何晏却受不了拒绝选择了出国,偶然之下认识了何晏的心理医生单俊,于安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可靠的男人,可单俊总是有意无意的拒绝自己。这让于安有些无奈,接着自己的好朋友高志远也对自己告白了……尽管对于高志远的告白心动不已,而单俊又对着自己不理不睬,于安还是没有选择放弃,在对着单俊进行糖衣炮弹攻势的时候,于安也在不断的打扮自己,单俊也在于安的努力下发现了这个女孩儿的善良单纯,渐渐喜欢上了于安,而后和于安幸福的在一起了。
  • 潮起海贼世界

    潮起海贼世界

    这是一片海洋的世界,海面之上总会有波涛的潮儿,世界的浪潮总会在不经意之间被推动着。去吧,带动世界的浪潮!这潮儿越大,世界就越乱,这潮越快,我回家的路也就不远了。(别上香了,咱回来了!怼就怼吧,有槽点才有动力!)
  • 她美貌不如她热闹

    她美貌不如她热闹

    南城的人都说,巴小三最后一定会嫁给过家老三。原因?因为巴元的大姐嫁给了过臻的大哥,巴元的二姐嫁给了过臻的二哥,巴元嫁给过臻,顺理成章啊!可巴小三本人却不这么认为,五个字总结一下过家的男人:大男子主义。巴小三发誓,这辈子一定躲着过臻走绕着过臻走。
  • 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青春是程单程票。曾活过那么混沌,错过太多美好,因此现在去做那些没做的事情。世界很大,但就在脚下。爱情很大,但你就在身边。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达到。世界太大,生命太短,我只想让一切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每个篇章都是一个故事,清新治愈,温馨动人,语言隽永,韵味悠长,内容积极健康,很适合人们阅读。
  • 晚遇明光织星辰

    晚遇明光织星辰

    【1V1+双洁+甜宠+强强+先婚后爱】上一辈子被人害惨,重生回来,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赵织心觉得这个小奶狗真的又撩又苏又甜。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把自己宠上了天。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是关氏集团的大boss。而她,刚刚重生归来还是一个废柴。一心只想报仇做任务的赵织心刚开始觉得自己不会喜欢关明泽,但真香警告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关明泽:我姓关,你姓赵。我们的名姓是绝配。赵织心:嗯,关先生,余生请多关赵。
  •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下册)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作品集(下册)

    本书汇集了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原创版》获奖的长、中、短篇小说,共7篇。包括:严歌苓最新长篇小说《老师好美》、曾被改变为热播电视剧的“中国第一婚恋写手”王海鸰的长篇小说《新恋爱时代》、《寻枪》编剧凡一平创作的中篇小说《非常审问》(同名电影正在制作中)、著名作家林那北的中篇《雅鲁藏布江》、实力派作家普玄的中篇《资源》、在2014年被选刊大量转载的著名作家尤凤伟的短篇小说《金山寺》、获得“小说新人奖”的作家向春创作的关注乳腺癌手术的作品《被切除》。全书大约75万字,其中的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在社会产生很大反响,或被多家刊物转载,或改编成影视剧,均为贴近现实生活,艺术手法成熟的作品。
  • 祸水宠姬

    祸水宠姬

    母后遭人暗害,流离到异国为质子,他曾发誓要让仇人生不如死!数年后,他只找到仇人的遗腹女,对她百般折辱,迫入红帐,扔进青楼,再送给懦弱王爷为侍姬。她受尽折辱,以为在懦弱王爷怀里找到了归宿,没想到他正是那个让她夜夜恶梦的魔鬼。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她不仅要惑乱他的心,还是祸害他的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噬天狂妞

    噬天狂妞

    {本文一对一,美男多多,欢乐多多}——————————————————————————————————一所平凡的大学看似娴静如水,暗地里却枭雄并起,龙争虎斗,处处阴藏杀机。一弯幽深峡谷,无莺歌燕舞,疑似荒芜之地,却高人在卧。一生之家,家从何来?一室闺蜜,蜜舌腹剑?一方霸权,倾谁红颜?一个唾手可得的权利却因为一个陌生男子,顷刻间化作沤浮泡影。从此,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里附上片段一二仅供观赏,切勿模仿片段一:“过来帮我挠挠背,现在。”一女人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她趴在床上,身着吊带超短裤,亭亭玉立,冰肌玉骨宛如出水芙蓉。床边坐着一个男人,听到女人话,额头上渗出虚汗,手紧捏着自己的大腿,“想我一世英明,也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心里虽这么想却不得不满脸推笑着说:“哪…哪里?”“这里这里,快点,伸手进去挠!”“哦…那个…什么…挡到了,挠不到。”“胸罩啦!帮我解开。”“啊?这…这样,不…不太好吧。”。“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叫你挠前面。”“.”片段2:暮色下,林间小道,一个女子背着一个男人正极速奔跑。“你在坚持一会,前面就是了。“女子说。男人气息奄奄没有回答。突然,一条蛇从女子侧边飞来,犹如长鞭,女子转身矫健闪过,回头来时另一条蛇已杀到眼前,血口獠牙,她急忙后倾却时速不减,看着蛇的白肚从她上空飞过。身后却传来“啊”的一声,语从心发,耷弱无比。女人问:“怎么了?”男人软弱无力地说:“我…我的…屁股。”女子才想起自己后倾时弧度太大,想是搓到他的屁股了,正想间,一条蛇又恰至胸腔,咫尺之距,女子不及多想,又再次后倾…前方屋顶上一个小男孩看得捧腹大笑,对旁边的中年男子说道:“哈哈哈,三叔,那男的真好玩。”三叔对男孩说:“石头,把蛇收了吧,再玩就出人命了。”*亲们若喜欢,此文就陪你们过年咯,嘻嘻,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