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300000005

第5章 财政基础理论(5)

二、关于建设规模与国力的关系

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这是陈云同志根据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采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陈云同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反映了基本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经济规律。特别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稳定是极为重要的。30多年的事实表明,建设规模适合国家的财力物力,不留缺口,国民经济发展就生气勃勃,欣欣向荣。比如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快,效果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反之,脱离国力,超越了客观实际的可能性,就会出现经济上的混乱。如三年“大跃进”期间,建设规模超越了国力的可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全面紧张,人民生活困难多最后还得退下来,欲速则不达。由于陈云同志的独创性见解长期没有引起全党足够重视,建国以来曾出现过1958、1970、1978年三次基本建设投资失控,建设规模大大超过国力,经济比例关系受到严重破坏的局面。1979年陈云同志再次指出:“可否发票子来弥补基建投资赤字?不可能。而且决不能这样做。因为这将无以为继。基建投资年年有赤字是不行的,因为年年用发票子来搞基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爆炸。”1981年6月党中央又尖锐地指出:“经济建设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必须量力而行,循序前进,经过论证,讲求实效。”随后,党又重申了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并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物资分配、财政信贷平衡、投资方向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基本上纠正了建设规模失控的状况,使之与国力相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还表明,通过财政信贷收支平衡来保证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陈云同志所说:“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要保持财政信贷平衡,前提必须财政自身收支平衡。如果财政收不抵支,出现赤字,实质上就是财政分配过头,支出安排超过了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资,结果必然引起信贷资金紧张,银行多发票子,物资供不应求,造成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差,战线越拉越长。我国两次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重大失调,就是从财政有缺口,基建规模过大开始的。因此,要使建设规模不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财政工作必须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这种平衡不仅要看到当年,而且还要瞻前顾后。财政收入要稳妥可靠,支出必须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那种违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搞建设的做法,必须坚决舍弃。

三、关于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

三中全会以后,党把实行对外开放规定为基本国策和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这是毛泽东同志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思想的重大发展。回顾建国30多年来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经历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五”时期,我们正确处理了内资与外资的关系,利用部分国际援助,保证了156项重点工程的建成,对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圆满实现起了积极作用。1958年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把自力更生为主曲解为孤立奋斗,以致对外搞闭关锁国,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说成是“崇洋媚外”,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说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表现,从而使我国2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利用多少外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纠正了在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左”倾错误,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党的十二大进一步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党的这些决定,明确了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地位,阐明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缺一,这就为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我国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开展同外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大胆开办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以天下之长补一国之短,实践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这是我们加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全面高涨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争取一切有利的外援,大大有助于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不是削弱自身的力量,是依靠本国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不可少的补充。

四、关于集中资金与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关系

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涉及到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列宁指出:“我们需要财政集中,需要集中我们的力量;不实现这些原则,我们就不能完成经济上的改造,只要完成了这些改造,每一个公民才能有饭吃,个人的文化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他认为,如果出现不需要集中的趋向,这是过渡时期的病态,是发展中的病态。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指出:“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从整体和大局看是一致的、统一的,但是,各自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相互取代。在处理财力分配上,在提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国家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做到“三兼顾”。如果离开“三兼顾”,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求国家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以便把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影响经济全局的现代化骨干企业逐步建立起来,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带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很显然,如果国家没有必要的财力,就难于办成几件大事,就不可能加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就不能振兴经济,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党的十二大明确规定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原则,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党提出的这个原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集中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为了既能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需要,又不影响地方、部门的积极性,党的十二大还提出了现阶段集中资金的基本点:一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发展生产,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使国民收入有较快的增长。二是在执行现行财政体制和保证企业应有自主权的同时,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财力分配比例。三是鼓励地方、部门、企业把资金用到国家急需的建设项目上来。四是扩大劳动积累,让众多的劳动力去兴办农业、矿山和交通方面的建设项目。五是照顾地方、企业的需要,让地方、企业拥有一定的机动财力去办那些适宜于地方和企业举办的事。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点,党和国家相应地采取了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征集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规定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和使用方向,发行国库券,控制财政补贴数量,规定职工平均收入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等措施。这些具体见解和规定,都是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新时期的新的理论概括,对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下放财权的同时改变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确保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五、关于财政体制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财政体制反映着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是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而服务的,应当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革。能否调动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千百万劳动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权衡财政体制是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标志。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再次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社会主义财政体制,把大部分建设资金集中在国家手中,1953年以来历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中,财政投资占80%以上,为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计划地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集中过多的财政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缺陷是财力集中过多,随之而来的是包得过多;管得过多,使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责、权、利缺乏应有的联系,造成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单位和职工吃国家的“大锅饭”,严重影响到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妨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消除这些弊端,党和国家为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的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当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赵紫阳同志进一步提出,要把财政体制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他说:“改革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利改税的制度,开征一些必要的新税种,合理调整税率,按照税种划分中央收入、地方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改进和稳定国家与企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近几年来我们在财政体制的改革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比如国营企业试行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利改税办法,文教、行政机关试行预算包干,改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为银行贷款,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等等,较好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企业与职工个人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建设的全面高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内容十分广泛,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党的有关文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概括。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我们学习的初步体会,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党和国家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健康道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的九年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翻了一番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这些重大成绩,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实际相结合,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理由说,十年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大丰富和发展的十年。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领导我国人民实现历史性转变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实践活动中,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财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过许多重要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和新的理论概括,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财政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财政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下面仅就我们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有关财政经济方面的重要论述,结合财政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

    本书共有九章,包括:人口增长的极限、农业增长的困境、过剩经济学、富饶中的贫困、无尽的黑洞、转型期经济的体制矛盾、转型经济的社会非稳态等。
  •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

    中国国家决策咨询智库专家、著名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新的力作!本书作者作为著名智库专家,主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进行专题研究。作者自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跟踪研究、长期研究,至少花了20多年的时间。基本线索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入全面研究,我们研究中国国情就是研究1949年以来的中国发展之路,主要从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与人力资源、发展与创新、发展与公平协调、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围绕着“五大发展”的五个方面展开,与党中央形成了理论互动、思想互动、观点互动。作者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评价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五大发展”源于世界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发展实践;第二,“五大发展”总结了以往的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第三,“五大发展”的提出成为五年规划设计中的重大突破,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途径;第四,“五大发展”是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第五,中国的发展理念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认为,“五大发展”既是中国版的发展经济学的新理论成果,更是当代世界发展经济学的实践。
  • 从利率失效到汇率失效

    从利率失效到汇率失效

    看待美国,我们必须摘去先入为主、冷战思维、机械思维的有色眼镜。从欧美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凯恩斯教导了我们什么使得现在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四两拨千斤——金融的杠杆。今日中美的经济博弈,不是货币战争,而是中美虚拟经济中杠杆汇率的讨论。什么是流动性陷井与汇率失效?中国应该怎么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事实上,一个好的、全球的现代货币体系,是一个双赢的或多赢的结果。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 “绝种”的历史商人(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1)

    “绝种”的历史商人(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1)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绝种”的历史商人(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1)》:回顾历史上著名的商人和商业案例。
热门推荐
  • 天朝人无敌之后

    天朝人无敌之后

    9012年,一个新兴种族的名字响彻多元宇宙——天朝人。因为一系列意外和不知名的原因,M帝联合不知名地外文明研发的针对天朝人的基因武器发生未知变异。天朝人变成了一种类似超人般但强得多的存在,可以吸收(无论是能量,空间,时间。超越想象的一切概念。以及一切的一切。)就能无限变强的存在。不过,却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所有人都停止生长,不老不死不灭,超脱一切。幸运的是,多元宇宙是无限的。PS:要是不喜欢第一卷,可以从第二卷看。应该能吸引你们。嗯~大概PS:Q群号706334771欢迎尬聊。
  • 三年破茧

    三年破茧

    请随我来!看:少女时代,叛逆青春!农村城市,各有千秋!父母子女,立场不同!学习玩耍,难舍难分!家庭教育,人人头痛!看少女成长,阅心路历程!思人在旅途,含无限风景!姚且进,艾梅好,姚晶莹带你从草长莺飞燕舞山花烂漫之地,去那车水马龙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之都……两处奔驰,演绎故事!传统道德,当代潮流,谁优谁劣?矛与盾,如何共存?且行且珍惜且成长,时代变迁……且看笔下的家长里短,品阅人生的春花秋月……
  • 威震太行的抗日名将左权

    威震太行的抗日名将左权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韶华易逝尽相思

    韶华易逝尽相思

    穿越过来就成了楚王妃!众人说:好!卫青碎碎念:好个毛,王爷冷的跟冰块一样,还有个白莲花侧妃处处算计捅刀子!既然此处不留姐,那姐就走!可为毛恨不能掐死她的王爷突然死活不肯和离了?“喂,你快松手,别耽误我的第二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陆少深情,夫人太任性

    陆少深情,夫人太任性

    爱是什么。对于宋安慈和陆霆琛来说,是两情相悦,即使命运让他们错过了三年,可兜兜转转,还是走到了一起,爱的大胆,爱之深切,爱的炽烈,以及专属于你一个人的温柔,即使外面百花争艳,可都不及你一分一毫,眼中只有彼此,谁都离不了谁。1v1,甜,男女主身心干净
  • 嵩山道观

    嵩山道观

    拿起师门的阴阳剑,少年人开始了自己的江湖旅程。意气相投的朋友,阴险狡诈的敌人,互相爱慕的恋人。明教为何会被朱皇打压,蒙古凭借什么还想入主中原。追着少年一起看看这些江湖事,江湖事了再回开始的嵩山道观。
  • 弘光实录钞

    弘光实录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守则不可破

    追妻守则不可破

    温雅,人如其名,温文尔雅;钟靳,天之骄子,腹黑霸道;他跟她青梅竹马,偏偏骨子里都有一股倔强;从分手到结婚,之后从离婚又到复婚,可想而知钟先生的追妻之路其修远兮。“民政局这个地方来一次就够了,我俩居然来了三次”。温雅不禁自黑。“重点是跟我一起来的那个人依旧是你。”碰上温雅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娘,钟靳除了哄着别无办法,这是他亲身经历所得的觉悟。本文男女主时常相爱相杀,虐中带甜,欢迎入坑。
  • 我有一座奇妙屋

    我有一座奇妙屋

    精神分裂、高智商犯罪……这世界上,每天都有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只是,你作为一个普通人,从来不知道而已……侯豖也是一个普通人,直到他继承了一座古宅……
  • 九爷请自重

    九爷请自重

    初见时,她语气轻挑:”小哥哥,我觉得你长的好像我下一任男朋友啊~“某只被强吻的大魔王一见倾心:“既你已招惹我,就莫怪我不放过。”重生前,她被明星白莲花闺蜜害的家破人亡,坠落悬崖而死。重生后,看她怎么撕碎白莲花的嘴脸!大明星算什么?抢她未婚夫又算什么?反正某只大魔王会替她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