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100000005

第5章 道 儒 法学说的交锋

司马迁十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龙门乡下,过着典型乡下小孩的生活:帮忙耕田、放牛,和带着泥土香味的玩伴们与大自然亲吻、嬉戏,当然,免不了也要接受家传的基础教育。

在龙门西南方的首都长安,就在这十年中,也就是他五六岁的时候,正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时代的来临而忙碌,比他只大十一二岁的汉武帝登基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可能还弄不清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就算弄清楚了,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长大以后,竟然就在皇帝身边做事,而且为这位皇帝做事。汉武帝是一位浪漫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一生绝对称得上是大有作为,但是却又充满矛盾。他即位以后曾经自称平阳侯,微服出巡。好笑的是,他曾被当作小偷,淋了一身尿。他为制止社会上流行的战国养士的风气,而果断地杀了关东大侠郭解。为了替先祖的受辱雪耻,他下令集中全国的兵力痛惩匈奴,但却怕死怕得像个未见过世面的小村妇,任一些江湖术士玩弄于股掌之间,然后“且战且学仙”。他说:“我要是真的能像黄帝那样(长寿成仙),那抛妻弃子对我来说,就像脱鞋一样。”他常叹人才不足,可是又往往因一点小过就滥加杀害。他常常因一时失察而酿成巨大惨案,而后又很后悔,最后则在痛悔中结束他的一生。

司马迁的一生,就是跟这样一个皇帝密切相关。汉武帝登基以后建立了中国帝王第一个年号,即“建元”。这个名词和“始皇”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登上人位之极,嫌不够,还要在历史记录上拔得头功。而事实上,透过司马迁的描述,他们两位还真具有不少相像之处。

在这里先说秦始皇的焚书,这一把火确实是令司马迁不方便,因为六国的历史典籍都被烧光了,这些是秦始皇下令焚烧的重点。唯独秦国本身的部分,由于刘邦打入咸阳时,萧何抢先去把图书资料抢救下来了,它还是完整的,所以有关秦的事情,《史记》记述得最为详尽,可以说秦国在司马迁笔下复活了。但同样地,秦国的尚武尚法精神,也在司马迁的有生之年复活了。

早在司马迁出生前二三十年的汉文帝时代,在当时的大商业城市洛阳,冒出了一位天才,名叫贾谊。他提出用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多建诸侯以削弱地方权力的“治安策”以来,道家的那件外套就显得有些无能,而儒家则有渐渐抬头的迹象。同时人们明显地发现,原来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某种意义而言只是一味地因袭,包括因袭秦所遗留下来的法律,差别只在不常用,没事时,就让百姓清静;真有事情发生,可是严厉得很。原来汉初的道家外套里,还是穿着法家的内衣,只是不常亮相而已。

贾谊要脱去道家外套并更换内衣的论调一出,马上引起那些主张黄老之术的大臣们的恐慌,可是又提不出具体的办法或从理论上去反驳贾谊,只是大骂“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然后冠给他一个“洛阳少年”的封号。这个封号今天看来好像还蛮好听,事实上,当时的意思是说贾谊是洛阳那种大商业城的小子,一个不守规矩的小混混,带有轻视鄙夷的意味。贾谊就这样被那批人阻挡在了首都之外,无法接近皇帝来施展他的远大理想。

这是企图换衣的第一回 合,儒家失败了。可是,逐渐庞大的帝国,从无为到有为的需要,使这一类的改革冲突不断地发生。

到了司马迁的少年时代,两种学说又经历了激烈的遭遇战,之所以用“激烈的遭遇战”来形容,是因为这里面有好几个有趣的巧合和冲突:第一,刚刚说的逐渐庞大的帝国,必须有所为才有办法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正好在这个时候,汉朝最有为的皇帝上台了,这是时与人的巧合。

第二,汉武帝好大喜功,想有所作为,在各家治术当中,那个隐藏在黄老外套底下,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法家,自然是最适宜不过的。可是,秦代因崇尚法家,让人们疲累不堪,终而速亡的前例,使汉朝那些受秦暴政蹂躏的百姓的后代子孙,实在不敢提倡法家之治。这个民意,汉武帝也没有胆量加以违背。想要又不敢说,想放弃又舍不得,是汉武帝这个人内心的冲突。

第三,姑不论汉武帝内心的冲突,他贵为一国之尊,当他想有所作为的时候,照理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可是按司马迁的父亲在《论六家要旨》中所说,不论什么家都没法改的“君臣父子之礼”却是汉武帝不得不遵守的。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已崩,但他的祖母窦太后还在他头上没死。如果窦太后在头上而不管事也就罢了,偏偏她在汉景帝时代就是窦氏外戚集团的首脑,诸事可是管得紧。而更令汉武帝烦恼的是,窦太后是坚决支持黄老之术的死硬派。

汉景帝时有个博士(博士始于战国时代,是政府中随从的知识分子,不负实际任务,属顾问性质,但工作内容很复杂,包括卜卦等帝王所喜好的事情,跟政治较无关系)名叫辕固生,窦太后因为喜欢老子书,有一天召他去问问题。辕固生说:“这(老子)不过是童仆之言而已(不足以治天下)!”太后听辕固生这么说老子非常生气,侮辱了他心爱的老子怎么得了。司马迁在《儒林列传》里描写这段情节,说太后愤怒地命辕固生“入圈刺豕(豕,即是猪)”,应是刺野猪。这有点像罗马人的一种惩罚并娱乐的方式,犯罪的人在一个圈成圆圈的场子里头和猛兽相搏斗。斗胜了,算是走运,可以免罪;斗输了,就让猛兽给吃了。这时汉景帝在旁看出辕固生不过是直言冒犯了太后,实在不算犯什么大罪,就命人偷偷给他一把最锋利的刀子,结果运气不坏,辕固生一刀就刺进野猪心窝而幸免于难。这样一个顽固而霸道的太后压在顶上,汉武帝实在也不敢太过于大刀阔斧,这是属于人与人的冲突及道与儒、道与法的交锋。

这三个巧合和冲突,如果再加以排列组合,那就热闹得很。这个棘手的问题,现在来看看汉武帝是怎么处理的。

他一上台就下令大臣们负责推荐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贤能人士,言明“申韩(法家)苏张(纵横家)之言,乱国政者”不在推荐之列,黄老则碍于太后,暂时不敢列入禁止范围。结果,董仲舒等儒者被选用了,可是因为顾忌太后眼色,武帝只好先把他们安置在地方政府。董仲舒被分派到汉武帝哥哥的王国里。显然,他对自己内心的冲突已有了妥当的化解办法,那就是决定改用儒家外套。为什么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有个令他害怕的诤臣汲黯,他曾批评汉武帝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这句话正好一语道破他决定尊儒的真正动机。汉武帝想利用迂阔但高谈王道并且重礼制的儒家学说,来掩饰他“多欲”的内心。一方面可获得重仁义、行王道的美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天下人“谈秦法色变”的排斥力,以行尚武、尚法之实。这真要感谢司马迁据实直书,把骂“当今天子”的话也照实写下来了,否则,要知道他的真面目还真怕证据不足呢!

到了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即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大概窦太后已经体弱力衰,事情管得少了。于是,汉武帝进行了第二个步骤,在他手下的顾问组织里,设置“五经博士”,换句话就是“儒学博士”。不过,顾问组织里本来就有的其他各家各派博士仍然存在。

第二年,窦太后一死,这个属于人的冲突因素就完全化解了。就在这一年他把不是儒家的其他博士,全部予以遣散,这就是有名的“罢黜百家”。从此,儒学成为中央政府正式标榜的正统学术,而“博士”的职务也由原来的旁门杂流加以制度化,专门研究历史和政治,而且由能够“通经致用”的学者担任。他们没有实际政务,但可以参加“廷议”(政务会议),开创了学术指导政治的通道。

不管汉武帝内心如何想,有没有诚心真正去运用,但这个制度是个建设性的制度。还有,他后来在博士底下,设有弟子员五十人,每年都进行考核,能通过一部经以上考核的,就可以派职。成绩好的则可以为“郎”(天子的侍从),从而开通了由读书通往从政的途径,为人才的吸收及人事行政立下了一条较为公平合理的制度。

也许就是受这种划时代的背景影响,崇尚黄老的司马谈,也配合适应政策环境,让司马迁接受儒家教育。司马迁自己说他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古文,古文当时是指秦代篆书以前的“蝌蚪文”,在当时已经被放弃不用。他学习这种文字,与这个背景有没有间接关系,不得而知。一般认为,在他六七岁的时候,他父亲开始担任太史令。十岁的时候他随父亲住到长安。这样一来,司马迁开始接触到京城内刚刚飘起的儒学风气,同时,在父亲身边直接受父亲的教诲。他的古文基础对他日后的考订史料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古文资料较为接近当时的时代,比较可以信赖。也因此,司马迁才有办法把秦汉以前的历史整理出来。

十岁的司马迁,乘着“儒风”来到长安。就在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渐渐地他发现,这阵“儒风”吹过以后,下的竟然不是“儒雨”,而是尚武尚法、内心向欲的“秦雨”。当他八岁那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的特使张骞,奉命出使到西域去,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这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汉帝国已经准备舒展它的筋骨。司马迁马上要进入一个热闹而且令他目不暇接的场面,他为这种事非常高兴,并对前途充满了憧憬,但也因此,他将向着他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一步一步地靠近。

同类推荐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蜀女皇后

    蜀女皇后

    《蜀女皇后》是作者奉友湘根据《宋史》中一段关于章献明肃皇后(968年—1033年)的记载创作完成的一部古代历史人物传记。书稿重塑了宋真宗时期刘皇后这个“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真实历史人物,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刘皇后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鲜活生动。令观者感叹蜀女刘娥一生的传奇经历的同时,也佩服她坚韧勤奋的品格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本书稿可读性强,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传播四川地域文化。
  •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天才画家为何割耳自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

    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

    本书是关于李叔同的传记。他从小家境优越,饱读诗书,小小年纪便跟着佛教徒吟诵《大悲咒》。15岁时便能吟出令人惊艳的诗句,其才华令李鸿章惊为天人。后其经历不圆满的初恋,醉心艺术,并培育出丰子恺等各领域的人才。而他本身,也是一个集诗词歌赋,绘画文学戏曲于一身的绝代才子。39岁那年,在功成名就之时李叔同剃度出家,弃了红尘,遁入空门。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热门推荐
  •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佛系作者,灵感是少女时期的一个梦,文笔不好,仅仅想记录一个少女梦不要问我书名为什么和内容不符,觉得句子好就用了!见谅.愿喜
  •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

    《她是他们的妻子》一书的审美世界是由阳刚血性和阴柔温婉两条河流交汇而成的。作者对军事题材的独特的富于时代水准的崭新处理联系在一起,他是新派战争小说家中的中坚。他善于写战争,他出生红军家庭,他的父亲曾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他的母亲则是蒙族,他有一半蒙族血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好斗嗜血的天性。他的小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悲壮苍凉的气息裹挟着,血性人物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审美元素。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不是操纵在历史的必然性的手中,也不是操纵在大自然的威猛之下,更不是掌握在现代理性精神和知识素养之中,而是支配在一种血性的人格之中。
  • 美人谋之皇后在上

    美人谋之皇后在上

    “我这一生所爱之人,一个说要带我远走高飞远离这是非之地到头来却是舍不得那荣华富贵弃我而走。一个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最后却逼死了所有对我好的人。你说我这样的人哪里还敢去求什么真心?”她是京城里最负盛名的贵女,与文武双全的少年将军青梅竹马羡煞旁人。她是这京城里最尊贵的女人却也背着最恶毒的咒骂,人人都说她不知廉耻传说她是帝王心尖上的女人,万千宠爱,六宫佳丽独宠之荣。传说她背叛君主,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传说她被君王赐下毒酒陪葬。这些传说最后也不过是随风吹散在历史的长河里,真假难辨。
  • 陪你到时光尽头

    陪你到时光尽头

    她是个被生活打磨得很现实的女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不艳羡童话里的灰姑娘。因为谁敢保证嫁给王子前,灰姑娘爱的不是隔壁会换灯泡、会做回锅肉的张小三?但命运偏偏让她成为他的猎物,铁腕雷霆的他步步为营,设下天罗地网,颠覆了她平凡的生活与爱情。杀死她的初恋、遣走她的闺蜜、笼络她的母亲……一步步将她带入“围城”的深处。
  • 长青追夫路

    长青追夫路

    粉面含笑微不露,醉酒抱郎春风度。混沌世界,唯有剑仙。
  • 快穿之大哥咱俩不熟

    快穿之大哥咱俩不熟

    叶绍雪是一位深度的橙光迷,在一次意外中花了999元开启了自己的恋爱之旅。某男生气道:“怎么亲了我就不负责了?”某女道:“你个大男人,我都没要求你负责,你还倒咬一趴!!!”“不行,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告诉伯母。”“大哥咱俩真的不熟。”某男坏笑道:“没事,一回生,二回熟。”只有唯一的一个男主,女男主身心干净。沙雕搞笑剧场
  • 逐妖媚影

    逐妖媚影

    神明:自古人与妖相恋就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若是人与妖相恋既是违背天规!妖怪:为何不合情理?人有心,妖有心,神明亦有心,有心就会情动!妖魔:哈哈,站在凡人的头顶,主宰世间“真理”的大人物们总是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鬼冥娘娘,你可以罚我永远近亲不了任何人、妖怪,但是你永远不能阻止我的感情。困世咒让我接受百世的孤独和痛苦,解除身上的枷锁的钥匙一直都在……
  • 后来的后来只有我们

    后来的后来只有我们

    如果不是你,我不知道痛是什么,如果不是你,我就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去经历世间万物,但如果没有你,我便不想去体验这人生冷暖。一场无知的邂逅,他们用自己的心灵的感受所堆积而成,没有谁离了谁不能活,只有谁离了谁不想活,挫折,爱情,事业,诱惑,孤独,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他们该怎样面对……
  • 蒋爷你老婆最甜了

    蒋爷你老婆最甜了

    #震惊!当红小花旦与蒋氏财阀掌权人深夜密会!#赵惊影一脸郁闷的坐在演播厅里,面前是乌泱泱的记者。怎么就被人发现了呢?怎么就被偷拍了呢?怎么就让人给堵在演播厅了呢?赵惊影无奈叹气,演播厅的门被打开,那个与自己深夜密会的男人大摇大摆的走进来牵着自己走了出去,完了,这下石锤了……另一边蒋鸿看着微博上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惊鸿影”,满意的笑了,果然公布恋情这种事还是要自己动手啊……【宠文,女主重生,甜甜甜】
  • 山村的娃,路在何方

    山村的娃,路在何方

    该作品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描述了从困苦的北方山村中走出的80后和90后在社会中的无奈和压力,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路,他们的生活都怎样了呢?山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也许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