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300000015

第15章 印度之谜(2)

女人一身也是谜。在乡下种地,在城里疏通阴沟、搬运沙石、打扫大街等等,主要是女人在干。在许多国家,男婚女嫁时,男方总要给女方可观的彩礼。但是,在印度却恰恰相反,一个女子在结婚时,需要给男方陪送大量的嫁妆,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还要送一辆汽车。一个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婆罗门如果要娶妻的话,对方的嫁妆可能要100万卢比(将近20万人民币)。婚礼的费用也由女方负担。如果丈夫对嫁妆数量不满意,会经常打骂妻子,妻子也觉得做不起人,沉重的精神压力使许多女子被迫自杀,不少穷人家的女儿因无力置办嫁妆只能终身不嫁,老死闺中。由于在印度生女孩比生男孩的压力要大得多,将来付出的嫁妆是一个沉重的家庭负担。因此,在一些城市里,一些私人堕胎诊所打出的广告语就是:“今天你花400卢比,将来可能会省40万卢比。”印度寡妇命运悲惨,以前常常自焚殉夫。马克思曾谈到英国殖民当局当年曾下令禁止殉夫,然而,在加尔各答、孟买等地,50万印度妇女当时上街示威,竟强烈要求给妇女以殉夫的权利。英迪拉·甘地夫人担任总理时,在新德里还发生过一些妇女支持自焚殉夫的游行,遭到这位铁娘子的严厉痛斥。然而,2002年8月,在中央邦又发生逼迫65岁寡妇自焚殉夫的事情,逼迫者当中,还包括寡妇的2个儿子,真是匪夷所思。当官的也一身是谜。印度人也许不怕热,即使是在印度国防部大楼里,海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和陆军参谋长这样的军队最高将领(总统是三军总司令)的办公室,也没有装空调,夏天高温常达45度左右,他们的办公室里却也只有电扇在转。马哈拉斯特拉邦邦长的会客厅和宴会厅里也没有空调。这有点怪吧?是因为印度太穷,连三军高级将领和一邦之长都没钱安空调,还是高官们珍惜纳税人的每一分钱,艰苦奋斗,与大家打成一片?此外,从印度政府总理以下,任何官员乘坐的都是同一牌子、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国产车,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以致老百姓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乘外国车、高档车的都不是当官的。印度社会上也处处是谜。印度火车里程比中国长,但没有票贩子,也没有假票。印度火车即使已经开动,你如果沿月台追赶,车上会伸出许多双手拉你一把,并会为你挪出一个待的地方。印度公共汽车没有车门,车开动后,一些人还跳上跳下。中产阶级人士开小车出门,车里能挤多少人就挤多少人,挤不下的塞到车后物品箱里,警察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车与车相撞了,只要还能走,一声拜拜走人,从未看到过因此而吵架的现象。

从历史上看,印度不仅出怪事,而且出“怪人”。释迦牟尼放着现成的王太子不做,离家出走,漂泊多年,含辛茹苦,在饥寒交迫中终于悟道,创立了佛教,你说怪不怪?筏驮摩那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却抛富弃贵,离妻别子,出家为僧。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常年一丝不挂,即使蚊子在身上咬,蚂蚁在身上爬,也听其自然,决不杀生。他创立的耆那教几千年不衰,反对一切战争的几百万耆那教徒被政府在法律上免除了兵役。印度还涌现了终生吃素,只穿自己织的布,坚决拒绝出任总统及其他一切高位的印度国父甘地。

谜,难以理解

说印度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度,是因为印度的矛盾现象太多了,这是印度怪人怪事层出不穷,怪思想、怪现象不断涌现的一个内在原因。只要稍加留心,这种矛盾性就随处可见。

第一个矛盾现象是,印度人知天乐命,随遇而安,物质生活总的来说是贫穷的,但精神生活却几乎人人是“百万富翁”。对许许多多印度人来说,发展不是硬道理,精神享受,优哉游哉,随意一点,洒脱一点,休息好一点,是第一位的选择。印度人假日太多,同这一点恐怕有关。在印度办事常常找不到人,这确实有点怪,因为按照法律或潜规则,他们都休假去了。在印度,公务员一年可以休息200天,军队一年有51个节日。某种宗教教徒过节,其他教徒照样放假,而印度的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耆那教、拜火教、佛教、基督教、锡克教、犹太教、巴哈伊教等。每种宗教又有多种节日,只要是某种宗教信徒,就经常生活在节日之中。十亿印度人,几乎人人信教,我们见到的印度人,是常常在拜神或休闲,而不是在工作,这是不是有点怪?

第二个矛盾现象是,印度人不着急,慢慢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人必然干事少,效率低。在印度,公务员和纳税人的比例是1∶92,印度某些部门的公务员确实人员少、任务重,但成效大。例如,印度的班加罗尔被誉为南亚的“硅谷”。2003年,在全球被评为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72家企业中,印度就有50余家,而在这50余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班加罗尔。如今,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印度名副其实的软件王国,但是,主管这项工作的卡纳塔克邦政府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科学技术部(相当于我国省级信息产业厅和科技厅),整个工作人员只有7人。人如此之少,工作成效如此显著,这也应当说是一怪吧?

第三个矛盾现象是,从总体上看,印度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但在一些领域里,它又处于十分先进的地位。如印度的文盲率极高,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是文盲,但它的高等教育却很发达,在第三世界国家里可算名列前茅,它培养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软件工程师。迄今为止,印度已产生了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文学、物理学、医学、经济学以及和平奖。印度人不急不慢,好像时间不值钱,但解决电脑“千年虫”问题却最快、最彻底,赢得了世界第一。有些地方至今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传统,但印度却能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并制造出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它却拥有两三亿人口的中产阶级,能养得起航空母舰。

第四个矛盾现象是,许多人虽然受的是西方教育,但价值观、行为方式却是传统的。例如,印度许多IT 精英们,应该够现代了,他们引领着印度的新经济,却经常体现出传统和现代的矛盾——穿着新潮西服、打着领带、开着轿车、住着别墅,可婚姻还是父母包办,更要顾及种姓。

第五个矛盾现象是,印度整体上虽然穷,但却能关注到弱势群体的利益。例如,除了电影、马戏,印度其他演出,对观众来说都是免费的。印度不少剧场只有发票窗口,没有卖票窗口。我曾在印度欣赏过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芭蕾舞团、南非歌舞团和许多其他演出,包括印度歌舞的演出。和其他观众一样,我从来都是凭领的票入场。孟买10多个剧场,常年免费演出,这算不算一怪?印度公立学校的学费便宜得不可思议。例如,公立中小学校每生每月学费平均仅40~50卢比(约合人民币8元),印度9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在公立学校就读。来自穷困地区的大学生一般都享有助学金。但是,既然收费不贵,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的文盲,这又是一个谜。

如今,无论走在印度哪一个大城市,麦当劳餐厅中身着牛仔装的摩登青年与大街上披着传统莎丽的妇女,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与遍布城乡的庙宇神龛,风驰电掣的轿车与高视阔步的神牛,清晰听到的上网拨号声与遐迩阵阵的祈祷声……这些矛盾现象,也许正表明当代印度正处在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历史过渡时期。中央电视台驻印度特派记者张讴对我说:“认识印度,要有勇气把相互冲突的现象拼凑到一起。”这句话真是入木三分,非常深刻。

总之,在印度待的时间越久,我就越来越感到印度怪人怪事真是层出不穷,怪思想怪现象实在比比皆是。印度之所以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家,就因为这里确实有着太多的怪人怪事怪思想怪现象;这些怪人怪事怪思想怪现象,对中国人来说,很可能一时难以理解。

谜,耐人寻味

为什么印度有如此之多的难解之谜?为什么印度有这么多中国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首先,这同印度文化的主体是宗教文化有关。第二,同印度传统哲学思想有关,这一思想主张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万物轮回。第三,同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有关。印度人认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华,离神就越近,来世也就越幸福。正因为印度倡导苦感文化,所以,即使在现代大多数人奉行素食主义,同时还不断有人加入到苦行僧的行列中。第四,印度文化是张扬个性,强调存异的文化。

印度这个文明古国与生俱来的神秘和庄严感始终是一种诱惑,或者说印度始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包容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冲突和矛盾后,这个国家整体上居然平和安静,充满人性。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当年访问印度后曾感慨地说:“印度,你只要见一眼就永远也忘不了,因为它同世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他既感慨于印度悠久灿烂的文化,也感慨于印度宗教习俗的繁杂,更感慨于其传统色彩与工业文明交汇混杂的神秘气息。也许,我感受到的印度奇怪的方方面面,也许我所谓的“印度之谜”,马克·吐温当年早已感觉到了。尽管在各方面,当代印度与马克·吐温时代的印度已大不相同,但常驻印度的外国人对马克·吐温的感慨依然有着强烈的共鸣。

“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这个国家太复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孙士海访问孟买时曾对我这样说过,这句话说绝了,他不愧为印度问题专家。

谜不等于坏事,在中国人看起来是谜的事,也许在印度人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了。琢磨印度的怪人,品味印度的怪事,解读印度的怪思想,破译印度的怪现象,是一种经历,一种升华,一种沟通,一种享受。

同类推荐
  • 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根基,对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如文学、绘画、雕塑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罗马神话(英汉对照)》节选自美国神话学者、著名作家托马斯·布尔芬奇的代表作《神话时代》,以简洁的语言、高超的叙事技巧讲述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众神与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

    俄语传统句法理论发展变化的比较分析

    俄罗斯(前苏联)科学院于20世纪先后出版了3部语法,第一部是1952—1954年由著名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主编的《俄语语法》,第二部(1970)、第三部(1980)均由著名语言学家什维多娃主编。论文力求通过对这三部语法(1952—1954、1970、1980)的句法学部分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清晰地折射出20世纪俄语标准语法思想发展与变化的轨迹和脉络,藉以本文尝试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 不舍论语

    不舍论语

    《不舍论语》是作者重温《论语》的心得笔记。其书取朱熹《论语集注》、黎靖德《朱子语类》、杨树达《论语疏证》,偶及其馀,系以宋学为宗,兼摄汉学,并重经史。每条释读仅二百馀言,却深入浅出,高妙隽雅,与《论语》原文一样值得细细品味。
  •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四辑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四辑

    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认真探索新时期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与特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辑的,已经出版了前三辑,本辑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质、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化传承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涵养、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和载体、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构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青天中道流孤月

    青天中道流孤月

    时隔多年,许子和回望自己在青天的点点滴滴,有千军万马冲杀,有诸子百家争鸣,有极道武人一拳开天,有剑仙一剑伫立天门前,有人间众生疾苦,也有仙人高坐云端。更有佳人相伴,将人间看遍。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人间壮哉!
  • 重生之夏季微甜

    重生之夏季微甜

    酸碱必中和,生成盐和水~如果再活一遍,你还会背口诀吗?花微重生回到初三时代,化身为女学霸势必与男神一较高低!没有人再嘲笑她是差生,没有人再嫌弃她的家境!然而男神真的那么冷漠吗?她揭开了生前不知道的一些事。
  • 民权素诗话

    民权素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春天等你

    我在春天等你

    该书是青春文学偶像作家夏雪缘纯爱虐恋倾力之作。整个故事的构思独具匠心,讲述了一个男女主角从偶然相遇到相互喜欢,再到分离,最后相聚的凄美爱情故事。文章语言细腻,浪漫唯美,在描写纯爱的同时加入了大量当下流行的偶像剧元素在其中,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身份代入感极强,且内容贴近读者的心理,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看,为本书增加了很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将材

    将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界兵团

    跨界兵团

    轮回的剑魔,注定的命运。低调的生存,换不来众神俯瞰众生如蝼蚁的信念。没办法,既然神们摆下了天地为局,众生为棋的大局,那么你眼中的蝼蚁只有烂命一条,陪你练练。吓唬我,没门。挑衅我,咱玩玩。敢动我兄弟,就是他妈的神,老子也要杀。
  • 古龙文集:愤怒的小马·七杀手

    古龙文集:愤怒的小马·七杀手

    狼山,一个神秘而邪恶的所在,江湖传言没有人能够活着走过狼山,小马却偏偏要过!一众江湖高手在小马的带领下,在狼山上历尽波折,闯过一道道生死劫,终于见到了狼山上的主宰“朱五太爷”——一位武功高到令世人不敢想象的神秘人物。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绝世高手竟然早已死去,而眼前的朱五太爷是一个冒牌货……柳长街,一个在江湖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被大名鼎鼎的龙五相中,让他执行一项最艰难、最重要、关系到龙五生死的任务。而在这任务背后,更有着江湖中最著名的捕快——胡力老爷子的身影。龙五身边到底谁是心腹,谁是内奸?胡力老爷子的真面目到底如何?而柳长街这个最后的胜利者,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
  • 阴阳餐厅

    阴阳餐厅

    一座传说中的黎明之城,搅得这片大地风起云涌,风云变色。一间历史中的阴阳餐厅,迫得五大家族浮出水面,再战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怎知,黄雀之上,仍有雄鹰俯视。谁会笑到最后,谁又能成为赢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斩仙一脉

    斩仙一脉

    天道不公,生灵涂炭,人间可比地狱,司马天父母为救世而死,赌在了司马天这一代,从此一场人与天斗的故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