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600000002

第2章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的世界观(1)

对四句教理解的这第三点,即是本书的由来,也是本书的纲目。

世界观,简单地讲,就是每个人对世界怎么看。其着眼点是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那么,在王阳明看来,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王阳明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呢?

几万年前的黄昏,四个人类攀上参天大树欣赏落日。落日最后的余晖在人间消失时,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万籁无声。

第一个人类虔敬地说:“感谢神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第二个人类不以为然,纠正他道:“世界是某种物质爆炸后诞生的,与神有何关系!”

“你俩真蠢!”第三个人类指着自己的心脏说,“世界是我心的反映。我心在,世界就在;我死后,世界也就没了。”

三人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一个人类从冥思中悠悠醒转,说道:“你们呀,良知不明,所以把这世界看得支离。”

三人异口同声质问他:“你认为这世界是怎么回事?”

此人回答:“天地万物本一体,无善恶之分。如果你们觉得世界万物有善恶之分,只是你们的心为它们分出了善恶。倘若心无善无恶,万物就无善无恶。这样看来,世界是什么样,我心说了算。”

这显然是第三个人的论调。前两个人类鄙夷地一笑,第三个人扬扬得意,但第四个人又补充道:“但没有这世界,我的心也就不称之为心。试想,世界万物不存在了,你的心还有什么用?躯体不在了,你的心脏还有什么用?所以我说,世界和我心,是互相感应互相依存的。”

多年以后,我们知道了,第一个人类的世界观是唯神论,第二个人类的世界观是唯物论,第三个人类的世界观是唯心论,第四个人类的世界观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一、心是万物的尺度

1527年农历八月,赋闲在家多年的王阳明被明政府重新起用,皇帝朱厚熜命他到广西剿匪。王阳明当时已五十五岁,身体状况堪忧,但他毫不犹豫地去了广西。临行前,弟子钱德洪希望王阳明允许将《大学问》刊刻。

《大学问》是王阳明对四书之首《大学》的心学解析,据钱德洪说,它是阳明学的重要教科书。王阳明对每个来学习其学说的人,都会灌输其《大学问》。可以说,《大学问》是阳明心学的入门课和心学思想精髓。

很多弟子都希望王阳明能将《大学问》成之于文字,王阳明高深莫测地说:“这种意思必须诸位口耳相传,倘若用笔写下来,让人当作文章去读,就没有意义了。”

钱德洪拒绝认可王阳明的话,他说,口耳相传固好,但流传百世之后,恐有口误,失了《大学问》的宗旨。

王阳明沉思许久,终于点头允许《大学问》成为文字。

感谢王阳明,更感谢钱德洪,使我们在今日能看到《大学问》的文字,正是《大学问》开篇的一段文字,使我们知道了王阳明的世界观:“真君子,会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把普天之下的人看成一家人,把全体中国人看作一个人。他们能把天地万物当作一个整体,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他们内心的良知使然。他们的良知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的。”

这就是“万物一体”,或称为“万物一体之仁”,其实就用“仁”来贯通自己和万物。“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一般而言就是“爱”。中医把手脚麻痹的人称为“不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仁”就是具有痛痒的知觉,以生理的知觉,不断地觉悟道德性的东西,这就是仁!

在王阳明看来,这个世界应该是以我为中心,将天地作为躯干,把万物作为四肢百骸,然后用我的“仁”来对待我的躯干和四肢百骸,使躯干和四肢都得到我的仁,并最终成仁。

这岂止是理性的世界观,简直就是动人心魄的胸怀!

为何“万物一体”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我们内心的良知使然呢?王阳明举例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儿要掉进井里时,必会自然而然地生出害怕和同情之心,这就说明我们的良知跟孩子是一体的。或许有人说,小孩儿是人类,大家是同类,看到他面临危险,会有这种心态。但是,当我们看到飞禽和走兽发出悲哀的鸣叫或因恐惧而震颤不已时,也会产生不忍心听闻或观看的心情,这也说明我们的良知与飞禽走兽是一体的。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看到花草和树木被践踏和折断时,也会产生怜悯体恤的心情,当我们看到砖瓦石板被摔坏或砸碎时,也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这就是说我们的良知与花草树木、砖瓦石板是一体的。”

很容易想象,当每个人都把别人的冷暖悲喜当作自己的冷暖悲喜时,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我要爱天地万物,因为它们是我的一部分,正如我爱我的四肢一样。而每个人也注定将如此,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

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这就是儒家苦口婆心教导世人的“仁”,在王阳明看来,“仁”就是致良知。那么,我们用良知去爱天地万物,是一股脑地铺天盖地去爱,还是有步骤、有层次、有轻重呢?

有人问王阳明:既然万物一体,那《大学》为何会说仁爱应有“厚薄”呢?

王阳明做了很详细的回答:这是天理如此,也是良知的答案。近处说,我们的头和手足就有轻重之别,如果非要舍弃一面,那肯定是舍弃手足而保留头。倘若刻板地主张万物一体,不分主次轻重,那当你的亲人和路人都快要饿死时,你的食物只能解救一个人,你解救谁?自然是你的亲人。因为天理如此,良知的答案如此。

我们要真切笃实地拥有一颗万物一体的仁心,就必须从眼前事做起,从你最亲近的人做起。然后循序渐进,真诚恻怛地致良知,最终就会迈入真正的“万物一体”之境。

但天下芸芸众生,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凤毛麟角,原因就是我们的良知被私欲隔断,不能视天地万物和我为一体,而形成了间隔,无法贯通自己和万物。

在王阳明看来,我们之所以拥有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每个人要行这“万物一体”之仁。倘若没有这个,所谓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阳明心学的一切理论、概念都建立在“万物一体”之上,它是阳明学的世界观,也是阳明学的基石。

有弟子问王阳明:“人固然有良知,草木瓦石也有良知吗?”

王阳明回答:“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良知。所以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不可以称之为草木瓦石。岂止草木瓦石,倘若天地没有人的良知,也不可以称之为天地。因为天地万物和人原本是一体的,其发生的最精微之处,就是人心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和人原本也是一体的。因此五谷禽兽之类,都可以养育人,药石之类,都可以治疗疾病。只因同此一气,所以相通。”

因为万物一体,所以王阳明极力主张“和”。“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王阳明之前的儒家世界观认为,世界浓缩成一个字,就是“和”。

它符合宇宙法则(上应天理),符合伦理道德(下合人伦),符合一切事物的自然规律(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

实际上,万物一体就是“和”,如果你真能万物一体,把天地万物都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你就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四海一家、亲密无间的和睦和祥、和乐融融;你就能深刻领悟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衷共济;你就能真诚恻怛地秉承“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信条而与人和善。

你更能发自良知地明白一件事: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站在“和”的视角就是站在万物一体的视角,把天地万物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一种全世界、全球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凡具生命之世界,甚至是瓦石世界,都是以共存为基础。人和天地万物都是平等的,小到细菌,大到海底神秘的庞然大物,都是生命世界的一分子。

谁都没有资格不分青红皂白地剥夺天地万物的生命,因为在圣贤看来,天地万物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没有人不会爱自己的身体,正如每个人都会对自己身体的痛痒有感知一样。

***先生有句名言,能为王阳明的世界观做一个恰如其分的眉批:(中华文明是)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

清人马士琼清晰地看到这点,于是说出了下面这段话:“若能将阳明学施于一家,扩之四海,则大地皆红炉,而人心无歧路,谓为王氏(王阳明)之球图(国家)也,可谓为天下万世之振铎也。”

那么,在王阳明眼中,世界是如何来的呢?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东方的盘古说:“起初,我住在一个大鸡蛋壳里,太憋屈。于是我挥出一斧,劈开鸡蛋,蛋清上升是为天,蛋黄下沉是为地。”这就叫开天辟地。天地有了,但死气沉沉。盘古咬咬牙,痛快地自戕,他的身体自动自发地变成万物。西方的上帝说:“创造个世界哪有这么难!我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我说,要有万物,于是有了万物。”

朱熹对这两种创世论嗤之以鼻,他说世界生成的过程既不简单也不难。混沌时期,各处都充盈着“气”,这个气就如同煮饭锅里的气一样,是一种物质。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从上面滚到下面。这个气只做一件事就是:滚。

滚来滚去,万物形成了。

气永远处于由静止到运动再到静止的循环状态中,这就是所谓的“动静”。气处于“动”的状态时,我们称它为“阳”;处于“静”的状态时,我们称它为“阴”。

“阳”气凝集而成为木、火两个元素,“阴”气凝集而成为金、水两个元素。而土元素很有个性,它先天地而生,并且就藏在木、火、金、水四个元素之中,没有了土,其他四个元素也就不存在。这就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物。

到此,朱熹的世界观明朗得很:作为物质的气创造了世界,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至少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但他头脑一热,扭身奔岔路去了。

他说,“气”能创造天地万物,是因为它遵循着个“理”。

“理”是理学的金字招牌,据说是程颐所创。朱熹说,它是宇宙、万物的根据,是使宇宙、万物自然而然那样存在的原理。譬如,做人要厚道,这是自然而然的原理。如果做人刻薄,那就是岂有此理?!

朱熹觉得,“理”在“气”先,有“理”才有“气”。

王阳明觉得朱熹在这个问题上跑偏了。他说:“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没有理那就不是气,不存在没有理的气;没有气那就不会有理,没有无气而有理的。”

王阳明用这段话告诉我们,世界是由物质“气”构成的。无疑,这是货真价实的唯物论。

但他同时也认为,作为物质的“气”并非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了世界,它遵循着一定的原理——理。与此同时,原理不能凭空存在,必须依附于物质“气”。

比如在各个星体未形成前,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万有引力的存在,必须要有各个星体的存在。

也就是说,“理”和“气”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可视作一体,谁都离不开谁,不可分割。

二、心即世界

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站担任站长。16世纪的贵州龙场等同于原始森林,有毒的瘴气和各种猛兽活跃其中。有一天夜里,一头熊晃晃悠悠走进王阳明居住的石洞,险些把王阳明做成夜宵。

除了残酷的大自然外,当地还有一言不合、拔刀就上的野蛮土著。更要命的是,王阳明缺少食物。他先是做采集者,大自然的馈赠毕竟有限,而且有的野生植物有毒,王阳明毕竟不是神农氏,中毒一次后就再也不敢胡乱吃了。于是他又变成耕种者,对于过惯了公子哥儿生活的王阳明而言,这简直就是地狱般的生活。

就是在这种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场所,王阳明并未丧失信心,他每天都静坐思索。静坐在当时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思索,二就是减少活动量,从而减少食量。

经过头脑中的风起云涌,王阳明终于问出了一个好问题:倘若孔子身处这样的境地,他会怎样?倘若尧、舜、周文王、周公被赶到这个鬼地方,他们会如何应对?

他这是想从心外的古圣先贤那里寻找智慧而突破困局。

后来他又想到朱熹。按朱熹的思路,此时此刻,应该去向心外寻求生存智慧。

如果朱熹是王阳明,那他肯定去找狗熊,问它你是怎么生存下来的?狗熊会告诉他,能吃到小动物时就吃小动物,能吃到人就吃人。朱熹还会去问土著,你们为什么过得如此快乐?但他和土著言语不通,所以问了也是白问。朱熹更会问龙场的一草一木,尔等如此生机勃勃,有什么生存之道吗?一草一木会告诉他,啊呀,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能如此,自然而然的啊。

朱熹从狗熊、一草一木那里得到这些信息后,肯定会跑回山洞,得到“理”:自然而然地吃小动物和吃人。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去外在的万事万物(物)上探究(格),得到(致)知识、道理(知)。

同类推荐
  • 觅宝寻藏之秘境

    觅宝寻藏之秘境

    民国,觅宝寻藏家族后代,自小练就了一身荒野求生本领的张墨与发小二宝,这两个一见面就相互死掐抬杠的生死兄弟,为了营救华西协和大学美国考古学教授的女儿,和一个身世诡秘的女子一起,阴差阳错地冒险踏入了成都以西,一片古老而荒蛮的土地。?一行数人在这片被视为禁地,路途充满各种未知危险,但景色却壮美得令人窒息的高原深谷中探险寻秘。但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他们不幸卷入了一场为了寻找并夺取明朝末年迷失宝藏而引发的明争暗斗之中。?这个磕磕拌拌、霉运不断的男女跨国组合,在令人感到无助的绝境中相互扶持,凭着主人公家族世代相习的野外生存经验,一路历尽艰险,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中挣扎求存。?在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诡异事件之后,张墨逐渐了解到,自己失踪多年的父亲,原来是为了让自己脱离仇家追杀、一雪家族耻辱,因而扮作马帮商人,深入这片外人不敢踏入半步的人间禁地,试图找回被误认为张家祖辈私吞了的,拥有一个古文明终极秘密的末代明蜀王秘藏。?不料,为找寻父亲的下落,却无意中发现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蜀神秘部族背后隐藏的真相,原来他们家族世代寻找的,并不仅仅只是让人垂涎的绝世宝藏……?觅宝,寻藏。现在,开始!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三国之争锋乱世

    三国之争锋乱世

    华夏意志的苏醒,各国意志的交锋,秦始皇与亚力山大大帝到底谁强谁弱,历史又该如何变化。。。新书剑吟太虚,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支持洋芋,谢谢!
  •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努尔哈赤年幼丧母,被后母欺压,父亲放纵继母欺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不得不离家投奔外祖父,在古勒城,他们学习了很多军事技能,努尔哈赤也有了第一位女朋友,不过短暂的宁静被战火烧毁,外祖父被俘,最终被明朝杀害,努尔哈赤兄弟再次成为丧家之犬,双双被俘,在辽东总兵府慢慢受到赏识,努尔哈赤也与二公子李如柏产生了兄弟般的友谊。机缘巧合,努尔哈赤与青娅相识,刚开始二人互相看不惯,最后却成为彼此灵魂的伴侣,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褚英,代善。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唯一活下来的舅舅阿台,重修古勒城,继续于大明为敌,最终被部下杀害,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也在劝说阿台投降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基本上痛失了所有至亲的努尔哈赤,在一夜之间站起来了……
  •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

    本书为罗马帝国的兴衰史,主要内容分为四编,包括:罗马帝国初兴、罗马帝国扩张、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和罗马帝国衰亡。
热门推荐
  • 反派男神勾勾来

    反派男神勾勾来

    【新文《宿主她能耐可大》已发布,求支持(*/ω\*)】 [甜宠1v1,希望大家喜欢!]宁夜一个不小心被无良系统绑定,开始一段又一段的攻略男神之路
  •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我夺舍了快乐风男

    我夺舍了快乐风男

    “快乐风男系统植入成功!”随着一声提示,任白穿越到了武神世界当中。这里群英荟萃,事态严峻。任白更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他要成为武神世界当中的“快乐风男”……
  • 拒绝交接

    拒绝交接

    李老汉醒得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木格窗棂上那灰蒙蒙的窗玻璃,照射到窗台下那张黑黢黢抽头桌面上时,李老汉已穿戴整齐,站在窗前沉思了好久。炕里头,蒙头酣睡的大儿子精细,不知又在做着什么噩梦,嘴里呜哩哇啦吆喝着,裹紧被子,蜷作一团。李老汉连忙匍匐到炕上,一边使劲儿推搡着那个瑟瑟发抖的棉团,一边着急地呼喊着:“精细别怕!精细别怕!爹在这里!”
  • 至尊vip充值系统

    至尊vip充值系统

    醒来世界大变,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超凡与科技并存,几十个虫洞与蓝星相连,异兽,外星智慧种族入侵……李染解决蓝星上的灾难后,前往外界,却发现蓝星与外界的完全不同,蓝星蕴藏着天大的隐秘……外界只有一种修行体系,百年筑基,五百年金丹,千年元婴,五千年出窍,万年化神!而蓝星上资质最低下的修真者,都是几个月筑基,几年金丹!仙神之境也不过几十年……直到李染与蓝星彻底融为一体,才逐渐解开它的秘密……
  • 异界魔法骑士征途

    异界魔法骑士征途

    盗贼:老大,那个哥布林身上好东西真多主角:废话,哥布林王身上好东西能少?军师:我觉得敌方危险,我们不足以应对。主角:废话,不然我们逃跑干嘛?肉盾:我们被包围了!主角:魔法师,远程火力支援下!魔法师:我被毛毛虫包围了,谁来救救我!佣兵小队……卒?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关于主角在异世魔法大陆生存的日常故事……
  • 九凤女帝

    九凤女帝

    废脉,呵从小被称做废脉的她,却是一条天凤圣脉,曾经欺骗她的人,她一定要他们,都付出代价,九世涅槃,再塑新生,无人匹敌。
  • 校园重生之学霸男神是女生

    校园重生之学霸男神是女生

    【女扮男装,1v1】重生前,她是嗜血毒辣的王牌杀手,阴冷,诡异,来无影,去无踪,瞬息间便能杀死人……重生后,她是全民公认的男神,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天才学霸,邪肆,神秘,妖娆,魅惑人心……“美人,我包养你可好?”君倾夜邪魅道。“哦?”帝御反身将君倾夜压在身下,“到底是谁包养谁?”【新人新文,不喜勿喷!校园宠文,绝对爽!超甜,无虐!1v1,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
  • 庄渠遗书

    庄渠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神的次元维和行动

    风神的次元维和行动

    一场暴雨,世界变了,回到了三天前,吴峰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维护万界和平火影-超神学院-死神-妖狐小红娘-妖尾-海贼-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