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200000001

第1章 从历史长河中寻觅源头(1)

时代概略:中国汽车工业的斑驳印迹

中国,历来被世人称作为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但,在19世纪以前,就是这样一个神州大地,还没有出现任何有关汽车的影子,连关于汽车的任何有关的记载也无处可寻,直到1901年。

这一年,也恰恰是王树增笔下的《1901年》;这一年,也恰恰是清光绪二十一年。当时的清帝国还在统治着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但清统治者一直坚持的闭关锁门的政策,也在外国列强接二连三的船尖炮砾中轰然倒塌。于是乎,外国列强在纷纷瓜分抢占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同时,也把一些让中国大开眼界的玩意带到了中国。其中,就有汽车。

一位名叫黎恩斯(Leinz)的匈牙利人,将两辆轿车带到了上海。一辆是凉篷式汽车,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坐席,车轮是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采用转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揿的。这两辆车在上海招摇过市时,引起了全城人的轰动。

当中国的老百姓们面对这样的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所见到的新鲜玩意的时候,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无比的新奇,还有一丝难以掩露的畏惧。他们不知道这种东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为何地大物博的中国却没有这种东西。他们在感受到外国列强践踏中国领土所带来的屈辱和生活的不安定的同时,或许也深深感触到了中国的衰弱和落后。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亲自坐在这种东西的上面,也如同那个叫黎恩斯的匈牙利人感受到新鲜玩意所带来的刺激和享受。

七年后的1908年,美商环球供应公司则在上海市内开始了汽车出租业务。天津、上海还在光绪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相继开通了电车。但这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属于自己制造汽车的一点点历史。

事实上,直到1929年,古老的中国才算有了属于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的足迹。这与那个匈牙利人在上海招摇过市的时间整整相隔了28年之久。

这一年,奉天这座城市刚刚改名为“沈阳”;这一年,也正是全世界大规模爆发经济危机的岁月。这个时候的张学良将军,也刚刚宣布完“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

历史所能留给我们的记忆,张学良是一位爱国将军。殊不知,也是他率先改变了中国没有也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29年5月,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试制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第一辆汽车。张学良将军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然后让工人们将整车拆卸,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他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此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各地相继开发公路客货运输,汽车进口的数量增加很快,汽车修理行业也相应出现。外商最先设立了汽车修理洋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年代,以中国银行为主筹资160万元,组建了官商合办的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计划先进口国外的汽车零部件、总成组装,再逐步从部分自制过渡到整车自制。上海装配厂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组装了100辆奔驰牌2.5吨OM59型载货柴油汽车。而抗战时期,为了满足战时的军工和民生的需要,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些计划来发展工业,其中包括建立汽车厂。1939年9月,资源委员会所属的中央机器厂在昆明正式成立,下设包括汽车厂在内的5个分厂和4个处。但由于受到日本侵略者不断干扰和破坏,中央机器厂设立汽车分厂的计划最终夭折了。

在抗战时期的沦陷区,1939年,日本成立了装备美式机器设备的满洲自动车株式会社,统制伪满的汽车制造业。满洲自动车株式会社后来又并入同和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资本增至1亿日元。至日本投降前,日本人在东北地区经营的汽车制造厂每年已能组装汽车2万辆,修车1万辆(战后,该厂设备90%被苏联军队拆走)。日本人在关内也开办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汽车企业,如天津的丰田自动车北支株式会社等。

1945年10月,交通部将日本人经营的华北自动车株式会社及17个汽车修配单位合并改组为平津区汽车修配总厂,下设天津汽车制配厂、天津汽车修理厂、北平汽车修理厂、青岛汽车修理厂、济南汽车修理厂、石家庄汽车修理厂等。除承担整修外,平津区汽车修配总厂还仿制进口配件和日本大发牌三轮汽车。三轮汽车分客、货两种,先后共生产了60辆。1946年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内战,和平建设已无可能。中国汽车工业体系的建立则有待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了。

1999年底,在中国汽车协会召开的“四届二次理事和常务理事会”上,一篇《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文章把中国汽车工业从1949年至1998年,50年间的发展划分为“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据有关史料显示,在1949年至1965年的14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之初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中列入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的背景下诞生的,其中所指的“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就是后来被人们简称为“一汽”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就是今天一汽集团的前身。

根据这些资料,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起跑线是从1953年的7月15日开始的。在那一天,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并在3年之后成功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当时,与日本、韩国等邻国相比,按照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中国汽车的起点并不算低。要知道在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本田还只会造两轮的摩托车,而韩国现代尚没有生产汽车的念头呢。

如同一汽的厂名和“解放”品牌一样,中国汽车在诞生伊始便被打上浓重的时代烙印。而这种非企业、非经济本身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责任一直贯穿了中国汽车50年的风雨历程。

起步初期的中国汽车步履还是很平稳的。1960年时,全国汽车总产量已从1955年的61辆提高到22574辆,尽管其中有“大跃进”的因素。

1958年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写满我们辉煌的一年,它属于东风、属于红旗、属于凤凰,也属于“井冈山”,在后面的20多年时间里,都没有哪一个年头像这一年一样造出了这样多有影响的“名牌”。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刚刚起步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热情和信仰让人感动。从当年制作汽车的过程来看,那时的汽车产品虽然从质量上无法同那些经过机器人的精密焊接、从现代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工业产品相提并论,但因当年工人师傅们的汗水和心血,而更像是工艺品,显得更具灵性。

但是之后的中国汽车很快就在社会的大潮中沉浮不定,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使中国汽车进展缓慢,直到1971年,全国汽车产量才突破10万辆,1980年,才突破20万辆。而那时,日本汽车正进入跳跃式发展的急增期。

在这14年里,虽然“国家对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缓慢的,全国14年生产的汽车总量,还不如当今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厂家的年生产量,可见速度之缓慢。

1966年至1980年的12年中,即被认定为“成长阶段”的12年里,中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的汽车厂,其中“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越野车近10家;改装车生产厂点近200家”。这些厂家共生产大、中、轻型客车13400辆。全国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3.9万辆。

12年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正是其从嗷嗷待哺到完成性别特征的迅速成长时期,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这个“成长阶段”却只能以“保有量”的方式统计出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9万辆,其中148万辆还是载货汽车。若按平均年产量来算,每年也不过就13万辆左右。与此同时,世界汽车工业在这一时期却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需要看清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依旧是在蜗行之中,离“先进”的头衔远得很。原机械部部长何光远在总结中国汽车50年的坎坷历程时说,1953年到1984年,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上是“中国卡车工业”。

到了1981年至1998年的17年中,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这短短的17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就完成了“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等)的升级换代,结束了30年一贯制的历史”,“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全国生产的各类汽车累计为1452万辆”。

显然,这个阶段比前两个时期的发展快了许多,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进入新千年以来几年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从1998年的163万辆和160万辆,跃升到2002年的320万辆和322万辆,几乎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4 %和19.1%;私人汽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770.78万辆,比1998年增长82%;其中私人客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470万辆,比1998年增长103.7%。摩托车产量则连续4年超过千万辆,年出口超过20%,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国。难怪中汽协一位负责人感慨地把这4年称之为“是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4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深刻变化的4年。”

然而,当轿车成为一种奢侈品时,要还是不要?

亲身见证新中国汽车业发展历史的元老陈祖涛老先生回首新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路程时,感慨颇深:“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一个影响面极其广大的行业,它是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行业的用户终端,它的发展必将带动这些行业共同发展,然后又与这些行业互相推动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当时我们国家的汽车产量很低,才20来万辆,与我们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很不相称。要使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产生支柱效应,必须达到百万辆级的规模,而要达到这个规模,就不能不上轿车。世界汽车工业是从轿车开始的,但我们国家的现实却是‘缺重少轻,轿车等于零’。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影响汽车工业的自身发展,也必然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当时就想,成立了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考虑全国汽车工业整体发展时,一定要把轿车工业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在汽车工业的历史上,轿车的诞生是早于卡车的,这就说明,人们对车的最初需求是乘坐,是把它作为生活资料来使用的,到了后来,才向货物运输方向发展,也就是向生产资料方向发展。在我们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和国外颠倒过来,先发展卡车,因为卡车是生产资料;不发展轿车,因为轿车是奢侈品,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所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重型车有济南、重庆大足、陕西宝鸡等厂,中型车有一汽、二汽以及在各地小批量生产的轻型车。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卡车供应基本上有了保障,而轿车等于零的局面却未能解决。

虽然当时认为轿车是奢侈品,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务需要,再加上当时出于民族自尊的心态,中国的领导人一定要乘坐自己生产的轿车才能行,于是开始为他们生产极少量的高级轿车,这就是“红旗”。“红旗”的年产量非常少,仅仅不到100辆,专供省部级以上干部和驻外大使使用。在那特殊的年代,它已经从一个代步工具变成了一种政治身份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中国轿车实际上是干部的车,是身份的象征,坐的车越好越高级,说明你的级别越高。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干部的增多推动了中国轿车需求的快速增长。而正是这种需求,还原了轿车的本来作用,即快捷舒适的代步工具,只不过这种快捷舒适先让干部们享受了。

“红旗”由于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不能扩大生产,到了80年代,国内只有老“上海”牌轿车,加上“红旗”年产量不到万把辆,和需求相比,远远不够,只好大量进口。当时中国的公务用车已扩大到企业,这样需求量就达几十万辆之多。这些车全靠进口,国家每年要为此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轿车成了国家用汇最多的商品之一。全国城乡公路上,到处跑的都是进口轿车,人民大会堂每逢开会,停车广场就成了“万国汽车博览会”。

在西方,家庭轿车是社会经济、文明、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前苏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他们对轿车持鼓励消费政策。二战后前苏联经济恢复以后,轿车就是发展的重点之一,所以前苏联的普通家庭一般都有一辆以上的轿车。

同类推荐
  • 订阅:数字时代的商业变现路径

    订阅:数字时代的商业变现路径

    数据显示,年轻人现在每天看视频的时间已经超过电视。YouTube平台每天的视频观看总时长超过10亿小时,这个数字还在增长。数字视频牢牢占据着人们的注意力。数字时代如何实现创意变现?视频平台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认知和广告号召力?想要在这个庞大的媒体生态中占据流量入口,你需要先了解YouTube。在过去的10年里,互联网视频平台YouTube已经像60多年前的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媒体和娱乐产业。长期以来,媒体行业主要依赖三种收入来源:广告、交易和订阅。而订阅服务在智能手机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移动经济的主导商业模式。YouTube作为订阅模式的探索者,如何推动内容创新,视频分发的逻辑是什么,如何增加订阅,如何取悦广告主又不让粉丝反感?这本书是了解数字时代新型商业模式的第一手资料。
  •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这本书,就是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的思考印记。作为共鸣三部曲的中间一本(前一本是《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后一本将是关于音乐与经济的思想共鸣),这本书记录了世俗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它也许不是你看到书名后想象到的样子,但希望你能从这里,发现不一样的经济世界,发现思考的无尽乐趣。
  •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徐丽梅等编著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现有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原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要,但也同时存在着缺陷和风险。《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考虑目前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探讨了创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做法,包括改革依据、基本特性、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等内容;其次,对于债务融资模式,分析和探讨了“准市政债券一市政债券”的发展路径,并对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政债券融资的方向提出建议。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本书从工业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生态风险治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等角度,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风险治理思想等现有理论,剖析了传统工业化破坏环境的本质,批判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书从工业化的本质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两方面,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热门推荐
  • 狐仙的掌上萌宝

    狐仙的掌上萌宝

    一次醉酒,季完完被白无常错手勾魂,魂魄附上一只婴儿大小的僵尸,酒醒后抱住狐仙的大腿满地打滚求包养。“师傅,我要吃这个!”季完完拿着玖烟的扇子就开始磨牙。“……”“师傅,我要吃这个!”季完完拿着一个红色的小球就往嘴里塞。“不可!”玖烟来不及阻止,就见季完完吃掉了他费心得来的尸元精魂,从此小僵尸炙手可热,妖魔鬼怪都想吃了她壮大自身法力。
  • 快穿万人迷之男神有点甜

    快穿万人迷之男神有点甜

    【甜度五颗星,1v1苏爽宠文】想成为万人迷吗?想勾勾手指就有一大堆人前赴后继吗?叮!万人迷系统666号为您服务!颜欢:“滚。”颜欢绑定了一个万人迷系统,任务很简单:成、为、万、人、迷!奈何男神既傲娇又偏执。(1v1甜宠,精分偏执狂x貌美不羁爱自由女主)
  • 叶罗丽精灵梦之倾城绝恋

    叶罗丽精灵梦之倾城绝恋

    仙境深处,有一位绝美的女孩站在湖边,看着湖中心的冰棺,眼角不自觉的流下了一滴眼泪,女孩对着冰棺说:“姐姐,为何你当初那么傻,我会替你报仇的,一定让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一个个还回来。”【本文纯属娱乐,有些是接着原版的,本文不支持王默,真爱粉误进】
  • 怦然心动:那七年的爱

    怦然心动:那七年的爱

    七年前,他们是令人羡慕的爱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一朝家变,她失去了一切……历劫归来,她在街头遇见曾经的恋人。原来七年的等待,不过是过眼云烟,前男友早已有佳人陪伴左右,可即便如此,她也一定要让他看到,这七年,她变得亮眼优秀了,再也不是那个任由伤害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天上掉馅饼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天上掉馅饼的事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可现实是,馅饼似乎只往某些人身上掉,抓住机遇的似乎总是极少数人;机遇似乎也喜欢回头客,幸运的人总是那么幸运,而有些人却终其一生都看不见天上掉馅饼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平凡且继续平凡着。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太上宝篆

    太上宝篆

    太上,道也。太上者,大道之主宰,至高之道祖,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源于末法世界,手持神秘玉符,降临九洲浩土,少年追逐太上位业的修行之路。本书QQ群:7-0-9-7-8-1-1-4-2(三清天)新书《玉宸金章》已发,喜欢的书友可以收藏一下。
  • 邹韬奋作品集(1933-1934)

    邹韬奋作品集(1933-1934)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重拾快乐的自己

    重拾快乐的自己

    我们需要快乐,也需要重新找回迷失了的快乐,快乐的思想令人欢愉,愁苦的思想令人难过,恐惧的思想令人害怕,而懦弱的思想则会令人后退。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都是心灵跋涉的历史。时间久了,心灵难免蒙上些灰尘。你快乐吗?《重拾快乐的自己》这本书正是教你擦去心灵上的灰尘,关于幸福的话题、关于快乐的阐述,关于人生的感悟,让你遇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快乐吗?快乐从何而来?你想不想更快乐?是的,我们需要快乐,也需要重新找回迷失了的快乐,快乐的思想令人欢愉,愁苦的思想令人难过,恐惧的思想令人害怕,而懦弱的思想则会令人后退。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都是心灵跋涉的历史。时间久了,心灵难免蒙上些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