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600000005

第5章 从手机开始(2)

“销售下滑、市场份额萎缩,这已经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了”,在经销商们的眼里,它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记者拿到的一份上半年国内GSM手机市场份额统计表也显示,前八名国产手机中,除了联想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外,其他国内厂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所谓兵败如山倒,退回到当时,谁都不可能想到两年后国产手机再次崛起,而且披上了“山寨”衣,以一种很不正点的方式完成了,至少是暂时完成了“国产手机行业的突围”。这完全是一出戏剧,我觉得是喜剧。

所以说,要想完全预测一个行业的发展轨道是困难的,内行经常看走眼,他们有太多的定式束缚了思维。在行业发展时期,乱拳经常打死老师傅。

攒手机

从结构上看,手机和计算机也是非常相似的,都由主板、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组成。在人机交互、软件等部分,手机要比计算机简单得多。

所谓攒电脑就是把这几个部件安装在一起,组成一台计算机。以中国人无限探索的热情和冲劲,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早就有人想攒手机。牌照急煞了很多大公司,但对于很小的公司而言,并不构成主要障碍,小公司无所谓,随便可以“整”个牌子贴上就可以了,这个小窍门不可能想不到。问题在于手机不像计算机那样,英特尔生产标准的芯片,微软生产软件,攒手机的人找不到手机行业的“英特尔”。

攒电脑容易,攒手机难的原因是,市场上没有这些现成的部件让小公司和个人去安装。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手机不能攒是技术原因造成的,事实上不是,手机之所以不像计算机一样可以买到分开的零部件主要原因是:第一,手机的体积非常小,分开销售零部件不会带来储存、运输上的便利,与整机相比毫无优势可言;第二,手机研发、生产等采取了一体化的纵向模式,较早进入手机行业的公司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整套系统。即使得州仪器、高通、英飞凌等公司提供芯片也只为固定的几个客户服务,同时技术门槛也比较高(又是观念的束缚)。它们提供的芯片与联发科最大的不同是手机生产厂商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因为这是惯例。以联发科的解决方案来看,高通等芯片公司提供的都是半成品;以高通等公司的观点来看,联发科做的是“超成品”,就像俗话说的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依我看,行业的风云变化有时候就是观念上的一点差异造成的。高通等公司提供芯片给大厂生产,提供到什么程度早已经成为没有必要推敲的常识了,但是有人不这么看,如果这个人有办法实行另外的方案没准就是下一个成功者。

具体一点说,一部手机的产生过程是首先要有芯片,芯片上要提供开放接口和协议栈,这些是传统芯片厂商分内的事情,手机厂商要开发软件用户接口(UI)等,工作量相当大,从芯片到手机的周期要半年到一年,而且存在技术风险,小公司自然无法涉足。联发科对这种商业模式最大的改进是提供了包括用户接口在内的系列软件,并且建立了本地技术服务机构。Design House拿到联发科的方案之后,做一些个性化的改造,比如要设计一款手表手机,就要设计一块电路板能装在这种机型内,在手表这样的空间上如何布置用户界面等。Design House和市场之间还有手机集成商,他们之间进行机型的设计沟通。纯粹的手机集成商模式基本上没有技术合量,有卖家电的、卖服装的、农民、倒卖钢铁的,等等。

山寨手机的这种运作方式从芯片到手机上市批量销售只需要1个月的时间,1个月对6个月或者一年有多么大的优势!渠道、金钱、对市场机型的敏感程度以及运气决定它们的成败。分销柜台、小代理商是最终的环节。以华强北为例,一个1.2米的柜台月租金2000多元,你的本钱少也可以租一个柜台炒手机。每个环节之间的配合并不复杂,但是非常有效、实用,这是市场逐步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自然进化出来的机制把每个环节的成本压缩到了极致,每个环节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了最合适的资源,有钱的人、对市场敏感的人、有技术的人、没有什么资源赚点小钱养家糊口的人都各得其所。

蔡明介与联发科

联发科创立的交钥匙模式对山寨手机是极为关键的,蔡明介就是联发科的领导人,他后来被称为“山寨手机之父”,这其中可能既包含尊称,也包含戏谑的成分。

“江山有待人才出,各领风骚有几年。”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是:“时势造就的英雄,非造时势的英雄也。”这个评价的确非常睿智、到位。但你要是真用梁启超的标准衡量一个历史人物时,你会发现,造时势之英雄和时势造就的英雄之间是很难泾渭分明的,任何造时势的英雄如果在条件尚未成熟时,很难真正造出一个时势来,英雄人物必须应运而生,蔡明介大概可以算做这类英雄。

蔡明介的思维方式代表了中国台湾地区电子行业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现代电子消费品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

蔡明介,1950年4月6日出生。1967年蔡明介就读于台湾大学,最初就读的是化工系。当时,化工系毕业生的前景不错,可以到台塑这样的大公司工作。不过,自从1958年美国得州仪器发明了集成电路(简称IC)之后,一个全新的产业正如旭日东升。虽然蔡明介的化学成绩比物理成绩好,但是基于萌发的兴趣,他仍然转入了电机系。

后来,蔡明介进入了高雄出口加工区内的通用公司当测试工程师,具体的工作就是看着示波器,检查产品。这一工作颇让蔡明介有学非所用的感觉。

一年之后,蔡明介赴美国留学,进入辛辛那提大学继续学习电机。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蔡明介本来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恰好当时台湾地区工业技术研究院有一个项目,目的是将美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引入台湾地区,相关招聘在纽约进行,蔡明介被录取,成为计划中5位专攻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师之一。

随着这个项目的成功,蔡明介也顺理成章地进入工业技术研究院,负责集成电路设计。事后人们认为,他是台湾地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先驱。

蔡明介在工业技术研究院这个环境下,逐渐突破了工程师的视角,认识到了两个问题:首先,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是有价值的;其次,集成电路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一味地复制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1980年5月,从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移转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实体联华电子成立,后来媒体喜欢简称其为联电,这是台湾地区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当时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副所长,33岁的曹兴诚主动争取到了去联电的机会,开始是担任副总经理,后来则是总经理,以后就是董事长。

联电开始运营后存在一个问题,因为蔡明介仍然在工业技术研究院主持集成电路设计,所以联电需要向工业技术研究院付费以获得授权。到1983年,曹兴诚鼓动蔡明介也下海,蔡明介同意了。

在联电,蔡明介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他需要获得相关技术的授权,继续同工业技术研究院保持合作关系,还要自己组建开发团队。在这一个过程中,蔡明介逐渐从技术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

在联电工作的十几年里,蔡明介逐步建立起联电的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从最初的电子表到个人电脑、通讯设备、消费电子产品一直到存储。

1995年,蔡明介再一次面临转折点。这一阶段联电改变其策略,希望全力从事自1991年发展起来的半导体代工业务,不再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原有的集成电路设计团队需要逐一剥离出去,“分灶吃饭”。

纯粹的集成电路设计其前景在当时是不明朗的,许多人仍然希望留在联电,而不是单列出去。当时需要分立的部门中有一个20多人的“多媒体小组”,于1997年5月成立了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今天的联发科。

联发科最初的主营业务是CDROM芯片。当时,台湾地区的IT产业正围绕个人电脑业务展开,CDROM芯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如果我们还有些印象的话,最初的时候CD-ROM主流速度为4倍速和8倍速机型,联发科迅速推出了20倍速的机型,从而确立了市场地位。

蔡明介有自己的“S”理论,即产品从发展初始到终结会经历“S”型的曲线。知名厂商,往往在曲线的最初进入市场,但是曲线中段才是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的时期,如果能够把握好性能价格比,将会实现迅速增长。

蔡明介进一步指出:“在产品步入S曲线中段后,需要有更佳的生产弹性及效率。在这点上,亚洲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有大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

联发科针对台湾地区厂商的价格敏感性,将最初的三颗芯片整合到两颗,后来又精简成一颗。

2001年7月23日,联发科在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适时推出CDROM之后,联发科又顺利切入到DVDROM。DVD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个人电脑外部存储,另一方面是DVD播放机。

联发科成功地将视频和解码芯片合二为一,并且为了帮助研发能力较弱的下游厂商,还提供了软件解决方案。联发科很快占据了内地DVD市场60%的芯片供应量,同一时期全球80%的DVD由中国内地提供。

2003年联发科的收入为380.64亿元新台币,税后165.22亿元新台币,每股盈余为25.96元新台币,并正式跻身全球前五大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蔡明介本人“台湾集成电路设计教父”的头衔也被叫开了。

DVD芯片业务推动联发科走上了第一个高峰。但是到了2004年,个人电脑和DVD机增长放缓,同时价格竞争传导到产业链上游的集成电路设计。2004年联发科的销售额为12.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0.5%,但是同年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总体增长率为27%。

从1999年底开始,蔡明介开始频繁造访硅谷,蔡明介当然注意到,这一阶段英特尔的复合增长率放缓至5%,而高通的增长率为26%。

他从美国罗克韦尔(Rockwell)引进了从事手机基带芯片开发的徐至强,徐至强被认为是少数可以带队开发基带芯片的人。罗克韦尔是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世界500强之一。2001年,联发科开始进行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到2003年底,联发科基带芯片研发成功。

在IC设计行业,大多数公司都是在特定领域中生存。从PC到手机存在太大的跨度,很少人相信联发科能打破这一点。

仅仅是认识还不重要,但是销售是现实的问题,国内品牌厂商对联发科心存顾虑。2005年11月底,波导总裁徐立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回忆当初的情形,“它的方案,没人用过,质量没有保证,我们正规品牌谁敢用啊……”

联发科向下延伸,投资成立了达智科技手机设计公司。随后推出iMobile多媒体手机,同时向厂商推广“交钥匙”(Turnkey)模式,即将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同类推荐
  •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翻开本书,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因此,当孩子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对卷帙浩繁的古籍望洋兴叹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埋头在历代著作中寻章索句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为翻译句子而苦恼时,也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本书实为一部写作宝典,一位良师益友。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公民意识研究

    公民意识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内涵、公民教育课程、民主与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实践、其他。
  • 任鸿隽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任鸿隽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任鸿隽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任鸿隽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6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任鸿隽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任鸿隽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科学教育与科学》《大学研究所与留学政策》《论所谓择师自由》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任鸿隽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个人的自述、关于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回顾,以及他谈科学、社会、翻译、实业等方面的文章。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热门推荐
  • 大侠逍遥行

    大侠逍遥行

    借三尺明月,衔两宿青龙,轻剑快马恣意,携侣江湖同游!
  • 从魔禁开始的穿越

    从魔禁开始的穿越

    楚星呆滞的看着面前的场景,忍不住一手指天:怕不是我出门没看黄历,一辈子没拜过天!十辈子坏事做尽的下场吧!!!落入学园都市,还莫名的身负任务,这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活着,楚星同学开始了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路,当他爬出这个世界之后才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
  • 附身天妃请火起来

    附身天妃请火起来

    管你是仙是灵,来到现代,日子一样不好混了!掌管华国直辖太安市天气阴晴的光系小神仙‘扫晴娘’,误打误撞附身到将来要成为火神新娘的凡人少女。她既要挂上‘候任火天妃’的名号,被迫与讨厌缠人的搭挡火蛇、火狗找寻失踪的未婚夫‘火天尊’;又要跟长得一副吓人脸的‘不动尊’学习开发自身法力,收伏在各处暴走闹事的火元素。更要命的是这位凡人宿主,除了是贵族高中的学生,之前竟然在女扮男装,打算作为男团成员出道!各路帅哥才子纷纷来找麻烦,扫晴娘不禁要喊一句:“都别过来……让我离开了这祸水的躯壳……不,这祸火的躯壳,再来谈个恋爱成不成?”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10(两汉传奇卷2):西楚霸王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10(两汉传奇卷2):西楚霸王

    在这本书中,汤小团三人组根据张良的线索前往巨鹿,寻找神农亲。同时,刘邦和项羽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开始了。他们三人到底能不能找到神农琴呢?
  •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面对可爱的女孩,父母大都会对她娇惯不已。其实,这不是爱女孩,恰恰是害了女孩。我们应该让女孩拥有良好的内涵气质、人品素养、好的性格,让她拥有独立的资本,等等。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把握培养女孩的重要原则——不娇不惯。本书从不娇不惯是一种教育智慧、发现女孩的成长秘密、从心灵上呵护女孩、培养女孩的好品格、对女孩进行挫折训练、教女孩学会立身、表扬批评讲艺术、培养女孩的财商、培养女孩的好性格、培养女孩的好习惯等11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更有若干实用的方法来解读这100个细节。
  • 福至深山

    福至深山

    独自住在山上的猎户发现,自家前面的庄子来了一位漂亮的姑娘。这姑娘好看是好看,就是不正经,每次把他逗得害羞窘迫,她就哈哈大笑。最可气的是,猎户发现,他好像有点喜欢那姑娘了。
  • 仙帝奶爸回都市

    仙帝奶爸回都市

    上一世,陈默登上仙帝之位,只为长生;这一世,不求功成名就,也不求万人敬仰;只求幸福美满,当个护娃萌爸!……“粑粑,我要吃大鲨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夏死书5:死亡大结局

    西夏死书5:死亡大结局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成功

    成功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库柏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一个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家里取暖,库柏常常拿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去拾煤块。库柏为必须这样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从后街溜出溜进,以免被放学的孩子们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