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6100000005

第5章 北国之春(3)

稍微年轻一些的读者,可能会对这个所谓的“教育工作组”不甚了解,然而在当年,这个名称看似温和的工作组,却可以随时给人冠以“背离党基本路线”的罪名,要知道,这样的罪名似有似无,可大可小,严重起来足以将人置于死地。果然,经过一番所谓的走访调查后,卢志民被认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认钱,不认路线,被关进牛棚进行批斗,108天后才被释放出来,荒唐的是,连党员都不是的他,一夜之间竟然成为了“党内正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被放出来之后,卢志民在家呆了两年,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要办一个翻砂厂。尽管78年的政治环境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就当时而言,人们的思想却仍然未能从“文革”的桎梏中脱离出来,更重要的是,办厂所需的条件,卢志民可以说是一样也不具备,最大的麻烦是,他的翻砂厂始终无法得到来自“上边”的支持,以至于办厂经费只有区区一百元。

卢志民办厂,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起家,工厂没有地方买设备,他就四处寻觅游说,看见哪里有块破铁板破铁皮,哪怕是挡猪圈用的,也要说服人家让出来;没有鼓风机,就蹬着辆破自行车到四平市里,在铁锹厂的废料库里买下一台报废的;没有电动机,就搬来一台碾坊磨米用的旧电机,白天工厂生产用,晚上再还给社员磨米。一切因陋就简,拼拼凑凑,然而却在年底达到了万元产值,超额一倍多完成指标。

红嘴村翻砂厂的成就,开始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反感,甚至于某个公社领导在公开场合宣布:“卢志民吃一百个豆不嫌腥,搞资本主义差点没进班房子,一解放出来,就整翻砂厂。他怎么整起来,我怎么给他平了。”此外,还有一些人给省里写匿名信,告发“红嘴村大搞资本主义复辟”。在这样的气氛中,卢志民一边想办法维持生产,一边顶着压力躲过重重暗箭,这样的日子足足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民营企业”不再是一种卑微的象征时,卢志民的命运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驶去,当然,这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对于太多人来说,1978年都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里,全国性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恢复了。

从64年开始,到79年完事,《毛主席语录》一共印了十亿九千一百万册,77年高考出了一件事,因为报名的实在太多,结果印卷子的纸不够了。然后老邓拍板,《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先不印了,拿这纸印卷子。我说这事没别的意思,主要是老胖子的书印得实在太多了,

文革期间那谁的书印了十八亿七千二百四十万册,这里面大约有十亿一千万册语录,两亿五千万册文选,五亿两千三百万册选集,八千五百万册诗词。

带着积聚了十年之久的梦想,610万考生从四面八方涌入了考场,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考试就此开始了。颇值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因为参考人数太多,加之国民经济的破坏严重,国家竟然一时调集不出足够的纸张用来印刷试卷,于是不得不做出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在当时的政治气氛当中,这样的决定意味着什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1978年全国高考有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2万人。在这次高考过后,许多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有许多在农村插队的青年,在这一年里都如同鲤跃龙门,成为了大学校园中的一员。

在杭州出生的张征宇,考上了后来的北京理工大学,在博士毕业之后于1987年自创公司,开发出了中国第一代掌上电脑“商务通”,北京176中学的老师段永基考上了后来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继万润南之后成为了四通的掌门人。更为神奇的是,有三个农村来的青年人,同时考上了广州的华南工学院无线电专业,他们的名字是黄宏生、李东生和陈伟荣,这三个穿着解放鞋走进教室的农村青年,日后分别创建了创维、TCL和康佳三家彩电企业,不需要任何数据来帮助,我们都对这三家企业极盛之时的名声记忆犹新。

事实上,当这些青年人刚刚开始他们的学业时,已经有那么一批人,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了一年的时间,早在此前的1977年,高考制度已经部分恢复,这批青年人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了最早一批的体验者。在当时,大学生是拥有干部编制,并且可以领取相对于工人来说不菲的工资,许多大学生在外出校园时,大都会戴上校徽,以彰显自己的特殊群体身份。大概是过于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在日后的下海大潮中,77乃至78级的大学毕业生,仍然舍不得丢掉这份宝贵的待遇,这也是今日著名民营企业家中,77、78两届大学生极少的原因。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其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感到熟悉的名字。

和全国所有大学一样,江苏工学院也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在动力工程系中,一位名叫顾雏军的18岁男孩并不显眼,每天只是倔强地钻研课程,尽管这与当时的学风吻合,但更多的则来自于顾雏军惯有的气质;少年时代的顾雏军就酷爱读书,在那个时代,农村的娱乐活动极为稀少,每逢电影放映队下乡的时候,总是会引得全村人围观,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热闹场面,顾雏军也从来不参加,他总是会选择躲在家里安静读书。更有意思的是,少年时代的他对机械设备也同样感兴趣,曾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把村里唯一一台柴油机拆开,再原封不动地装好。

不出意料,当1977年部分恢复高考的时候,18岁的顾雏军一举从所在公社的37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在四年之后,他又考入了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里,他发明了一套热力循环理论,直接命名为“顾氏理论”,在这个时候,顾雏军倔强性格中的自傲成分发挥了作用,他对师弟放言:“我搞的东西,导师能明白一半就不错了。”

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类报纸、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他的发明消息,并且配上了一篇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评论《快抢财神顾雏军》。然而,尽管受到了媒体的一致赞誉,这项发明却不被当时蓬勃发展的电冰箱行业看好,找不到合适买家的顾雏军一怒之下,找朋友东挪西借了10万元,下海创办了一家注册资金为10万元的小公司。

在10年之后,顾雏军所创办的格林柯尔公司,最终成为制冷家电龙头企业科龙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手中握有的电冰箱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台,在全球行业中仅仅逊于伊莱克斯;然后又在数年之后,从创利6亿元到巨亏36.93亿元,在这里面,他那种倔强而强势的性格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此中的跌宕起伏,以及与其相关的另外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将会在后面的篇幅中一一记述。

和顾雏军同一年进入大学的还有黄鸣,这位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创始人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的机械设计系,在第一节课上,听到教授告诉他们:“世界的石油大概只够用五十年,中国的则会更短。”闻听此言的黄鸣异常激动:“难道等不到七十岁,我学的专业就毫无用处了?”此后黄鸣在能源利用领域的成就,以至于成为中国能源环境立法的推动者,实在不能不说与此大有关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像上面这些人一样幸运。

在江苏常州,后来成为中国英语培训教父的俞敏洪,在1978年的高考过后黯然失利,英语只考了33分的他,不得不选择回家种地喂猪;在复习了一年之后,颇具信心的俞敏洪再次参加了高考,孰料那一年的分数线水涨船高,满怀希望的俞敏洪不得不再次铩羽而归,落寞地回到村里,继续着一边务农,一边复习的生活。

对于上面这些人而言,高考给各自命运带来的变化,其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是否成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他们的着眼之处更远,要求改变命运的愿望也更为强烈。

公元1978年6月的一天,一个普通而又与众不同的中年人,悄悄地踏上了香港中环码头。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只带了简单行装和一张单程通行证,和一般人别无二致;与众不同的地方则是:他叫荣智健,来自曾经显赫百年的无锡荣家。

无锡荣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始终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商贾大户,荣家的印染、纺织工厂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囊括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大半。在1949年之后,和共产党关系密切的荣家,自然在政治上熠熠生辉。1953年开始的公私合营运动里,荣家所持股的广州第二纺织厂,成为全国第一家递交公私合营申请书的私营工厂,其示范作用非比寻常,而这更是让荣家第三代掌门人荣毅仁仕途坦荡。

在1957年的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作为工商界报喜队代表的荣毅仁,被赞许为“民族资本家的首户”。随后,荣毅仁参选上海副市长,曾任上海第一任市长的陈毅亲自为之助选,其中意义不言自明,荣毅仁的当选也自然不在话下,两年之后,荣毅仁又担任了纺织部副部长。自此,荣家在政治上已经达到了工商界人士中一时无二的顶峰。

然而在“文革”期间,一切却急转直下,荣毅仁被当做“资产阶级头面人物”,成为当时的专政对象,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全国工商联机关打扫厕所,与他一起遭此噩运的还有同为民族资本家、时任工商联副主席的经叔平,此人在后来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形象代言人”,我们在后面还会说到这个话题。

受到父亲的连带,荣智健的遭遇自然不会太好,他被流放到四川凉山的一个小水电站做抬土工。在六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地图上都难觅踪迹的荒山野岭中艰难度日。而在四人帮下台之后,尽管荣毅仁重新在政治上恢复光芒,但荣家在大陆的资产却早已不复存在,于是,每天无所事事,却又不安于水电部工作的荣智健将南下香港,当成了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选择。

在荣智健后来的回忆中,到达香港那天,是一个潮湿而又平淡的夏日,来迎接他的,是他的两个堂兄弟,荣智谦、荣智鑫。当他们建议荣智健先到国外深造一下,学成之后再来香港创业发展时,他的回答是“已经三十六岁,不想再虚度光阴。”于是,三兄弟决定合资办厂,股本占三分之一。

两位堂兄自解放后一直在港,筹集资金自然没有问题,唯有荣智健两手空空,不得已之下,一封求援信写到了父亲荣毅仁手中。

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所著的《荣毅仁》书中这样描述:“1949年后,荣毅仁留在大陆,他的钱在工商业改造中都合营给了国家。但是,荣智健创业的钱从哪来?他们家在香港有一些股份,30年没领过股息,30年后儿子要创业,荣毅仁让他去算一算,结果算出来还有600万港币,也就是说这钱是他的,30年都没挪窝,30年后还是他的。”

就这样,荣智健在父亲的指点下分别结算,靠着这笔不菲的资金,荣智健开始了激荡香江的生涯。在这一年的12月,总股本100万元港币的爱卡电子厂开业,具体的业务则是将香港的电子表、半导体等廉价电器向大陆贩卖。

在今天看来,以爱卡这样的规模,这样的业务范围,根本算不上一家入流的企业,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对于一家港资企业而言,能够获得“大陆贩卖权”,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在这个过程里,荣智健的官方背景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清。

果然,三年之后,这家“荣记”小电子厂就被美国的Fitelec公司以12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从100万港币到1200万美元,荣智健只用了三年时间,此后他一路高歌,直至荣登“中国首富”的宝座,回首历程,起点当始自那个潮热的夏天。

在儿子闯荡香港的同时,担任了全国副主席的荣毅仁,则开始了他商业人生中的第二次辉煌,在这一年,荣毅仁向邓小平提议:“从国外吸引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似有必要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中统一吸收国外投资,按照国家计划、投资人意愿,投入国家建设。”于是,这家即将创办的公司名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即为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中信。

比起儿子,荣毅仁对政治资源的利用更加彻底,你很难分清楚,他究竟是一个官员还是一个企业家,他是政协的副主席,是国家领导人之一,是为数不多的能决定这个国家命运走向的人,在中信的成立过程中,邓小平“人由你找,事由你管,由你负全责”的托付,无疑令他几乎可以毫无限制地拥有一切权柄。与此同时,他又是一家国有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中信从开始时的十几个人发展到后来集生产、技术、金融、贸易、服务五位一体的国际化超级央企,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而在另一方面,无疑是制度与资本结合的果实——中信所拥有的开发权,拥有的资金渠道无可比拟,我们很难用普通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类型的“下海”,也无法说这是否符合“创业”的定义,在很大的程度上,它就像是一个社会改革的试验场,直到今天,这种能够集权力与资本于一身的角色,都是中国企业家在内心深处羡慕并暗自追求的对象。

同类推荐
  • 重在执行

    重在执行

    工作重在执行、难在执行、赢在执行。本书从目标计划、端正态度、言出即行、尽职尽责、服从命令、相互沟通、团队协作、统筹时间、不断学习、用对方法、排除万难等11个方面阐述了快速提高执行力的具体做法,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扼要。它能切实帮助企业的员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高团队和个人的执行力,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
  • 管团队,管的就是执行力

    管团队,管的就是执行力

    帮你成为卓越的管理者,打造强悍的执行团队。执行力决定了团队的生死存亡,决定了团队是否能够发展壮大,更决定了团队的价值。本书从执行力的10个关键环节入手,告诉你轻松带出高效团队的秘密。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

    本书通过深刻的管理理念结合全球最优秀企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新一代总经理们如何汲取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结晶出新的成果,打理好自己的公司与企业。
  •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好四兄弟在四川老家开始创业旅程,他们用拼凑起的1000元钱,从养鸡、养鹌鹑做起,在三十年间打造出中国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其中刘永行刘永好两度被评为福布斯榜的中国首富,二人也先后成为CCTV2001和2006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四兄弟的成功是中国式“白手起家”的典型,他们的创业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也因此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起伏跌宕,而他们一路走来,三十年屹立不倒、蓬勃长青,的确称得上一个难得的奇迹。
  • 看谁在瞎忙

    看谁在瞎忙

    你做工作,还是工作在“做”你?“天道酬勤”是一句古训,它告诉人们:只要你勤劳付出,上天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但许多事实证明:天道有时未必酬勤。相反,一些看起来并不勤奋的人,却比别人更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享受着更多的人生乐趣。轻轻翻开这本书,您将惊奇地发现您手中二十四小时能如此巧妙地被利用,有限的时间内驾驭繁琐的工作游刃有余并非传说中的神话。本书将为您揭开成功。
热门推荐
  • 灵兵战尊

    灵兵战尊

    玄兵大陆,以兵为尊。少年叶凡被贼人打落山崖,侥幸获得一枚方鼎融入体内,从此修为一跃千里,拳打恶狗,脚踢神佛,做那最强的无敌战尊!
  • 拓人间

    拓人间

    一片龙鳞,一片竹叶,丹田损毁后的绝地反击,修行大道上的尔虞我诈,神国仙域中的似水年华,锦绣河山里的仗剑天涯!少年想看看这繁花似锦的背后,是怎样的人间?
  • 我有一个欧布之环

    我有一个欧布之环

    毁灭传说第一部即将完结。第一部主要介绍主角王文莫名获得一个欧布之环系统,然后穿越到了神土世界的故事。谢谢各位的阅读,更感谢那些可以全部看完的人。无论你们是否喜欢,能看完就是对我的支持,谢谢!!!
  • 一数封神

    一数封神

    数学专业的少年萧默,在一次考试时穿越到了一个用数学修炼的世界。本以为是王者,没想到是青铜。这世界的数学水平要不要这么低?什么?能做出四则运算的都算天才?一本主神赠送的天书系统,一个个以数学公式命名的奇葩武学。我这水平,岂不是封神绰绰有余?(ps:欢脱脑洞向,不是一本正经的数学书,而是一个反杀数学的故事,学渣小伙伴也能放心食用。书友群:696815280
  • 绝对成交:销售人员话术内训手册

    绝对成交:销售人员话术内训手册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说话的产物”,这是美国的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30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熟练和过硬的说话技巧是销售员征战销售市场的必杀技,销售员只有练就无敌销售话术,才能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客户,拿下每一笔订单,达成每一笔交易。本书针对销售工作中最常见的说话难题,总结出了开场话术、演示话术、攻心话术、诱导话术、提问话术、赞美话术、化解异议话术等各种销售情境中要运用的话术,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这些话术的要点及其运用之道。
  • 冲破最后幽禁

    冲破最后幽禁

    辽宁省政协的友人在春节前曾经向我诉说了关于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他于不久前前往美国夏威夷,在夏天的大海边上,他再次见到这位靠轮椅代步的老人。张学良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失去自由以来,在羁押和幽禁中生活了五十四个冷暖春秋,直到一九九〇年进位东北军少帅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才有了公开祝寿的自由。他的这一自由是如何得来的呢?多年来在海内外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也许有人会以为给张学良以真正自由是台湾当局的良心发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要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

    2019年苑子文全新个人作品集重磅上市,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你找到自己,冯唐、桐华诚意推荐;图书附录20个苑子文亲答疑问,希望这些回答可以帮你找到前行的力量。我们好像总是在不满,在遗憾,在后悔,在做错决定后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别太难过,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不可能在人生的考场上把每一道题都选对,与其对往事耿耿于怀,不如为明天多做一些改变,抛弃世俗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你要相信,你也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可以给予陌生人善意与光明。你要相信,短暂的失败是为了迎接新的起点,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你要相信,你最珍贵,总有人连你的缺点都觉得可爱迷人。我们自卑,我们胆怯,我们勇敢,我们蜕变。亲爱的,你要好好的,岁月还长,别太失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恶魔公主遇到恶魔王子

    当恶魔公主遇到恶魔王子

    上官凝雪是全球首富的小公主,她是家里的宝贝,上面有三个哥哥,平时父母宠,哥哥疼,每当想到好的整人方法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她的三个哥哥,调皮可爱的恶魔公主,平时以捉弄别人为乐趣,无奈之下被父亲送到了美国接受特训,在美国她和她的三个好友成立了自己的帮派,还瞒着家人有了自己的公司。学成回国之后的上官凝雪在学校遇到了冷酷帅气有着恶魔般霸道的欧阳夜,而上官凝雪却为了一个座位的和冷佳丽结下了恩怨,经过欧阳夜的努力,哥哥的帮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是就在他们订婚的当天上官凝雪遭到毒手,受伤醒来之后的上官凝雪失去了和欧阳夜在一起的那部分记忆。特教团长的死让上官凝雪对欧阳夜愤怒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