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00000019

第19章 带着思想工作,用思考提升业绩(2)

终于,2003年2月,王英杰把完成的设计图纸交到了用户手上。年底,这套产品就被陆续发往了德州华鲁恒升厂,由厂家进行现场安装。

2004年8月18日,4万空分压缩机组终于平稳度过试车极限,试车成功了!中国大型空分压缩机依赖进口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五朵金花”依靠集体创新的精神为企业、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团队中,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而只有大家都积极创新,团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左脑服从,右脑创造

“你们只有一个脑袋,必须要有两种功能,我要求你们用左脑去服从,用右脑去创造!”将服从与创造完美结合,寻找最佳方式,漂亮地完成任务是美国每个海军陆战队员的目标,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员工的目标。

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学校中有一项升旗任务,非常有趣。通常,教官会给未来的军官布置升旗任务,并指派两名士兵和一名军士做他的助手。如果你是这名未来的军官,你会怎么做?是自己做升旗手,让两名士兵护卫,一名军士做护旗手?还是指导手下如何绑旗,如何按照音乐节奏升旗?标准答案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你只需告诉你的手下“升旗”,然后走开即可。这就是海军陆战队的行为方式——只告诉下属“去做”,而不是“如何去做”!长官的任务只是下达命令,而且命令只含有他所希望的结局或效果信息,至于如何完成任务则是命令接受者的事情。你还会发现,每个陆战队员在接受命令时,都毫不犹豫,他们脚下的皮靴被磕得“咔咔”作响,像他们的回答一样清脆、果断——“是!长官!”接受命令之后,他们往往会千方百计寻找途径自主完成任务。可以说,当一个陆战队员被动接受任务时,他同时也在主动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他具有创造性。这体现了海军陆战队的又一管理风格——“左脑服从,右脑创造”。

同样,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是“左脑服从,右脑创造”。在服从企业管理的同时,还要学会用变通的头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麦当劳拓展印度市场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具有特别饮食风格的国度,他们的饮食习惯单调而保守,全国有一半人只吃牛羊肉,另一半人则敬牛为神物,禁止食用牛肉。而且他们对舶来食品向来缺乏兴趣,很少问津。麦当劳最初打入印度市场时,与其他外来快餐业一样,运营情况非常糟糕。后来,有一位员工主动提出了解决办法:既然印度的咖喱和香料举世闻名,那么在麦当劳的传统快餐中加些香料会怎样?结果,正是这个员工的创造性想法让麦当劳在印度牢牢站稳了脚跟。再后来,麦当劳还根据印度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开发出了多种具有印度风情的快餐,很快打开了市场。

张瑞敏曾说:“创意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工作中加入创造性思维。在你每天面对的各种看似平凡的经营活动中,其实潜藏着许许多多的创意。

一家酒店水管中一年四季流出来的热水,令顾客很诧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为了弄清楚缘由,顾客找到宾馆负责人。经过了解,发现原来这都源自酒店的一个小小的创意。工程部的员工将酒店供应洗衣房的锅炉产生的用不完的热能,废物利用了起来。他们将这部分多余的用不了的热能,转换成热水,并接在管道上,输送到酒店的每一个房门。

这家酒店是一家四星级酒店,要求给客人提供18小时洗衣服务,故而酒店的锅炉基本上是一直处于燃烧的状态,因此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了。

工程部的经理上任伊始,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能不能把余热也利用上呢?他左思右想,终于拿出了一个锅炉余热利用方案。把水管接到各个楼层的房间里,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客人用热水器烧水的现象。

这样一来,宾馆一年四季都有热水供应,而且还不多耗费一点能源!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任何一名陆战队员,即使是普通士兵,他们都必须同时兼有两种身份:一是被领导者的身份;一是领导者的身份。作为被领导者,他永远是下级,他必须“毫无保留地服从”长官的命令,服从就是他的职责;作为领导者,他必须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决策、主动行动,这时,创造就是他的职责。服从让团队目标统一、步调一致;创造让团队积极主动、充满活力。陆战队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如此,即使是刚入伍的新兵。昨日的陆战队员、今日的商界精英、巴克斯特国际公司董事会主席维纳·洛克斯说:“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在命令链条的任何环节都充满领导者的组织,那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在执行任务的决心、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激发下属的领导能力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同理,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像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一样,既是下级又是上级,既是员工又是老板,既要服从又要具备领导力。如果一个企业到处都是这样的员工,企业就会像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样,所向披靡!

主动思考,做问题的“终结者”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 of stop 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老板心目中最善于解决问题的员工。实现这一点的唯一途径就是思考并解决挡在眼前的问题——做问题的“终结者”。当你真正开始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时,问题就不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棘手。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当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处理时,这些问题只会让你积极地思考,这些问题在你的思考面前势必要低头。正是这样,你如果能努力地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它,你会发现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是那样的敏锐,同时,你还会发现自己永远拥有无穷的活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动思考是通往解决问题的必要之路。面临问题,如果你不能积极思考,将之妥善解决,那么问题就会成为你工作的负担,这样,不仅是你本人的不幸,更是企业的不幸。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这个字的精粹,是IBM创始人华特森创造的。

有一天,寒风刺骨,阴雨霏霏,华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次销售会议。会议一直开到下午,气氛沉闷,无人发言,大家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这时,华特森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

从此,“Think”成为华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铭。

著名的微软公司也十分重视思考的价值。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多次说道:“如果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新闻记者史卓斯在与微软公司接触了3个月后写道:“据我观察,微软不像昔日的IBM那样,在墙上挂着训斥员工‘要思考’的牌子,而是将‘思考’彻彻底底地植入了微软的血脉。”

微软的最高管理层研究院的核心大约由10来个人组成。他们管理关键产品,组织非正式的监督组来评估每个人的工作。许多在各项目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了研究院的外围。其中一些人还是公司的元老,从微软建立之初便一直在这里工作。微软公司就是靠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和公司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竞争中走向成功的。

思考让IBM、微软这些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对于员工个人来说,善于思考也是获利提升的重要途径。有人调查过很多企业的成功人士,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

三菱经济研究所的所长町田一郎氏曾说:“现在是用头脑思考,而不是用身体决胜负的时代。”有些人则会说:“我太忙了,连考虑的时间也没有!”“以前的人也都是这么做啊!”这些人总爱找借口躲避工作中的困难。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名声大噪,也能让一个成功的企业扩大战果,再创辉煌。所以,每个公司的老板都很重视员工思考能力的培养,将是否善于思考当成衡量一个员工能否晋升的重要标准。一个不能在工作中主动思考的员工是无法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当然他们也无法跨入优秀员工的行列。

厂长让小王就第一季度的工作写份工作总结,并且嘱咐说“越详细越好”。小王调查情况就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把90天的工作事无巨细都写了出来。厂长看了洋洋万字的报告,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原来厂长的意思是上级要来检查工作,上季度工作面牵扯的比较多,包括产品质量、更新设备,甚至在工厂的福利待遇和环境卫生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希望总结得详细一些。可是小王却连厂长开了几次会,副厂长出了几趟差,厂里有几次请客吃饭都写得清清楚楚。厂长面对这份报告怎么能满意呢?其实,小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了,工作中没有自己的创意,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所幸这一次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可是,小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思考是通往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要想让自己得到老板的器重,就应当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将问题妥善解决。

实干加巧干,才能获得成功

生活中,有人日出而作,夜深而息,一天甚至埋头苦干十一二个小时。但结果呢?一生平庸,碌碌无为。

小东总是抱怨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忙得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吃一顿饭、睡一觉。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同事们发现小东虽然整天忙来忙去,但是没有做出像样的成绩:他的工作业绩在公司里排名最后,他从来没有被老板赏识过,他经常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地出现在同事面前……

小东误解了勤奋工作的含义,他认为勤奋就是不停地工作,就是加班加点,其实这并非勤奋,而是苦干。在快节奏的今天,这是因为不具备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工作的能力,也是低效率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总结经验,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用巧干来引领自身更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正所谓“实干加巧干,才能获得成功”,工作上只要用心,总能找到更简单、更轻松、更快捷的方法,也就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了。

当亨利·福特还是少年时,就发明了一种不必下车就能关上车门的装置,当他成为闻名于世的汽车制造商时,他仍在继续巧干。他安装了一条运输带,从而减少了工人取零件的麻烦。在此问题解决后,他又发现装配线有些低,工人不得不弯腰去工作,这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所以他坚持把生产线提高了8英寸。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提高,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力。

历史上,无数新发明、新创造便是如此诞生的。人们眼中的“懒汉”,常常是老板青睐的对象,成功者大多懂得巧干,而且善于抓住机遇。

联想老帅柳传志的经典名言就是:“撒上一层新土,夯实,再撒上一层新土。当确认脚下是坚实的黄土地之后,撒腿就跑。”柳传志还说:“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也不能干。”

正是因为柳传志知道革命不能胡干蛮干,所以保证了联想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经济运行过程中没有跟风,并因此抓住了其他竞争对手实力下滑的时机一跃而出,从此一路领先。

张瑞敏曾说“世界上长盛不衰的百年企业,不变的是其创新的精神”。为了使巧干在海尔形成一种风气,提高员工巧干的理念与能力,让每个员工多谋创新之策、多出创新之招、多做创新之事,海尔给每个员工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对管理、技术、工作等任何方面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而对于合理化的建议,海尔会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者还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0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海尔却始终保持着高速、稳定发展的势头,秘诀只有两个字:巧干!

不错,当别人都认为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做下去的时候,偏偏有一些优秀的人会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将效率更快地提高,将问题解决得更好。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才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了大众认可。

“推磨子不如打碾子,干活儿不如想点子。”实干不是傻干、蛮干,巧干也不是乱干、胡干,否则要么事倍功半,要么一事无成。带着思想工作就得“狼狈为奸”——既要有狼的勇敢、团队精神,还得有狈的鬼点子、好主意。

同类推荐
  •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内而外的。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心理的成功。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在有人问他为什么比上帝还富有时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原因不在智商,而在于心理素质。”当时在场的比尔· 盖茨深表赞同。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必有良好的品性,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必有伟大的心性。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更是使一个人富有一生的资本。一种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战胜别人从战胜自己开始。在个人整体素质中,处于基础、核心与归宿地位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因素,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热切关注。
  • 世界如此浮躁,心静即完美

    世界如此浮躁,心静即完美

    记得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人能否成功,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后面的这个“谁”字,包含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要遇到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等;二是,还应该有一个好心境,也就是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当人们把财富积累、事业成功、职务晋升,作为体现自我价值与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时,却忽略、限制,甚至压抑了内在的心灵成长与负面情绪的释放,从而导致失衡的心智结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事业和人际关系,各种烦恼与痛苦也因之而生。
  • 抓住好运的人生秘诀

    抓住好运的人生秘诀

    这是一本讲述运气与机遇的成功励志书。有着近50年律师工作经验的西中务,通过平实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有关好运气和坏运气的经验,将其对于运气神奇之处的经验总结为感谢、报恩、利他、慈悲、谦虚、人德、天命等七个要素,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六个经验法则:运气、罪恶、恩情、品德、语言、善念,并分别从这个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指导读者通过适当的改变和合适的策略追求好的运气、摒弃坏的运气,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 玩转人生的秘诀

    玩转人生的秘诀

    人们都在追求快乐,身上却常常背负着各种枷锁。名利之鞭的抽打,你争我夺的拼斗,心事重重的阴霾……总是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其实,快乐很简单。她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一种重负之后的轻松,一种雾散之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只有让心灵自南放飞,我们才能够拥有玩转人生的可能。
  •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好心态,收获一种好思想;播下一种好思想,收获一种好行为;播下一种好行为,收获一种好习惯;播下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种好性格;播下一种好性格,收获一种好命运。
热门推荐
  • 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经历,从学习、专业、生活、交际、情感、消费、社会实践、择业等方面,总结出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为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迈入大学的学子提供了关于人生和成长的经验与指导,引导他们读懂大学这部社会书,在大学阶段适时作好人生的选择,汲取知识,锻炼才干,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完善自我,稳步迈人社会,朝既定的人生方向扬帆前进,收获成功和幸福的硕果。
  • 莫念我

    莫念我

    这个家庭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儿子——莫逸。从小到大,莫家的人就偏爱莫小念,而常常忽略了莫逸,尽管如此,莫小念却和莫逸有了比亲兄妹之间更深厚的亲情。莫逸有一个长达五年的女朋友祁雪,祁雪因为莫逸不会接手其父亲的公司,觉得没有继续交往的价值并与之分手,而后便和同校一个优秀的男生顾凡交往,给莫逸的借口便是莫逸和莫小念在乱伦,因为这惨无人道的分手借口,莫逸故意和莫小念疏离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拯救世界太累了

    拯救世界太累了

    “拯救世界的感觉怎么样?”面对这个疑问,园田风呈大字型躺倒在地,帅气的脸蛋上满是疲惫,如释重负地说道:“拯救世界太累了,所以我要好好休息了!”这是一个莫得感情的全能杀手,重生在综漫世界,邂逅一个个打开自己心扉的珍视之人,为了他们拼命拯救世界的故事!
  • 狂狮部落2:王者归来

    狂狮部落2:王者归来

    瑞蒙家族沸腾了!一只雄性非洲红喉蜂虎——伯德带来的消息打破了瑞蒙家族的平静。伊恩即将被人类带走!情况紧急,一旦被带入人类居住地,回归卡布莱特的希望几乎为零。临时组建的救援小团队正式成立,并迅速踏上了救援之路。蹩脚的“向导”伯德几近迷路,辽阔的卡布莱特草原危机四伏!满怀仇意的野牛群、烈性刚强的鬣狗、神秘的沉睡沼泽……漫漫长路,何时能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截住那通往人类居住地的车辆……
  • 灵魂的两面

    灵魂的两面

    肉身如灰尘微渺,灵魂却渴望飞升。在生活的嘲弄面前,诗人干净的眼睛瞥见了温柔的神秘,用语言搭建起通往诗心的桥梁,唱出细腻的感动。本书由树才诗歌选《这枯瘦肉身》及其译诗选《红色的饥饿》两部分组成:前者点化日常,一只蚂蚁一缕风皆可入诗;后者译介阿多尼斯、勒韦尔迪等多位诗人的优秀诗篇。树才试图通过写诗和译诗两种行动显现灵魂众多面孔中的两个。他满怀真挚与谦卑,在时间永恒的洪流里,依赖悟性之光,写下灵动而明澈、纯洁而温柔的诗篇;眼含泪水仰望天空与月亮,无限辽阔,无比虚静,唱不尽诗人的苦心。
  • 哆啦A梦世界里的魔法师

    哆啦A梦世界里的魔法师

    写在最前:本书不是纯粹的哆啦A梦世界观,所以可能有其他动漫和非动漫角色乱入(对主角队不会有影响),请大家食用时注意。在古代,神族用常人无法理解的方法,利用自然的力量统治世界。在那时,人们称之为魔法。在未来,科学家以凡人的智慧改造自然,用于造福世界。而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科技。当古代的魔法乱入了哆啦A梦的世界里,魔法与科技,过去与未来,究竟谁更胜一筹?平凡的少年无意间被卷入了神与妖的仇怨,破碎的世界,伪善的诸神,他能在哆啦A梦世界中书写怎样的奇迹?(主角用的不是东皇太一的力量体系,只不过是来源于妖族)(本书已建群,交流作品的来:609564041)
  •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幸福教育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本书是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三小学项莉校长办学理念的论述。共分四章:办幸福教育,做幸福儒娃,做幸福教师,做幸福百姓。本书的出版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
  • 张乖崖集

    张乖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