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1400000002

第2章 文化

文化、学校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

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从文化学的观点来说,你是不是有“文化”,是不是“文化人”,取决于你的生活,取决于你想干什么和正在干什么。学校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责的专业化组织,它能否有效地完成自己的社会职责,取决于师生员工们的所思所想和他们正在干些什么。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积淀、变迁息息相关,学校体育文化亦是如此。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之所以说熟悉,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没有一个人不能对“什么是文化”发表他的意见,因为他的意见本身就是文化;为什么说陌生?是因为“文化”是一个复杂体,一个需要创造性、带有个性化的复杂体。它是那么的难以捉摸,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以至于不少人用毕生的心力都难以获得真正的文化。所以说,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关于什么是文化,虽意出多门,虽浩如烟海,虽难度颇大,虽无有定论,但终有“官方印迹”可循。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是: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③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在其他的文化概念的界定中,比较被认可且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感的是当代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张荣寰在2008年3月重新界定“文化”: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张荣寰阐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在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的综合研究中,文化代表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与实际,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和表达,这种表达就是文化。

二、文化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一)西方观念

在西方,英语中“文化”——culture,源于拉丁文的“cultus”和“cultura”,其本意是指为敬神而耕作所获得的一切东西。主要指人类物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是相对于自然存在的事物而言的。【1】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哲学家西塞罗提出“哲学心灵中的‘cultura’”,认为它具有改造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意思。从而把它的含义由物质领域引申到人类精神活动中。当时,文化还被理解为公民参加社会政治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这样,西方文化在最初的演变中就具有了物质和精神活动产物的双重规定,被归结为人类所创造的产品。随着18世纪人类学的兴起,“文化”一词逐渐被重视和广泛使用。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1832—1917)。泰勒于1871年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中将“文化”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泰勒的文化定义,被认为第一次给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并为后来的文化研究者奠定了基本的范畴,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之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迅速发展,掀起了文化研究的狂潮,并深刻地影响着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纷纷对文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东方观念

在古老的东方,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古老文明中唯一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并承传至今的文明。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有关文化的观念同样源远流长。

从汉语字源学的角度看,“文”字,由线条交叉而成。文者,纹也。《左传·隐公元年》:“仲子生而有在其文手。”“文”,一方面表明世间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试图用这种富有变化和装饰的花纹,来证明万物的复杂性和易变性。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天文”指自然的秩序,“人文”指人事的条理,二者各有所司所指——可谓客观的自然,主观的人生,相互包容,相互印证。《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于是,有人在此基础上将“文化”解释为,圣人在考察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以“天地之心”,儒家的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构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与制度框架,使社会变得文明和有序。因此,我国古代“文化”概念的内涵与西方古代“文化”概念的内涵大相异趣:中国侧重“人文”——“文化化人成文化”;西方致力“天文”——“文化化人成天文”。而与其转义大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丰富完善人的内心世界,提高人的德行和教育程度的含义。

然而,汉字的“文化”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看作“纹(文)—人+匕(化)”。即:人以武力(匕首)留下痕迹(纹)。

在浩繁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诸种文化形成及其研究。新中同建立以后的三十多年中,学术界对文化学的研究显得孱弱,文化学、人类学实际上被取消。所幸的是与此有关的“民族学”一息尚存。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社会学等学科后才有所改变。

三、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有许多种,视乎于其分类的依据。比如,从范畴上来分,有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从可见度来分,有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从结构上来分,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再有,按历史时期来分,有史前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甚至后现代文化等;按地域来分,有黄河流域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玛亚文化、尼罗河流域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等;按国家来分,有古希腊(罗马)文化、古波斯文化、古印度文化、古代中国文化等;按宗教流派来分,有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可见,分类依据的不同,在分类上的表达就有所不同。在此,我们简单的谈谈常见的分类。

根据文化的范畴可以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c)。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类。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根据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把文化分为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它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由于文化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的、清晰的分类标准。因此,所有对文化的划分,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是一种尝试。因此,学校体育文化,从范畴上来说,是狭义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从结构上来说,学校体育文化包含了物态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那么我们也不难理解,从可见度上来说,学校体育文化具有显隐兼备的特点。

四、文化的特点

(一)共有性与不一致性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

(二)学习性

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与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三)系统性

文化是一种架构,其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

(四)强制性

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动并参与文化的创造的。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文化是人类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

(五)支配性

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与动物不同,支配是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支配人的行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于人的事物及其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们必须转化为知识、价值、意义才能内在地控制人的行为。前人、他人的生存活动对自己的影响也是如此。

(六)稳定性

文化一方面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不断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文化是寓蕴于某一特定时期的生存活动中相对稳定、成熟并规范、调节、控制、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知识、价值、意义。

(七)独立性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与我们分离,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与我们分离一样。我们无法逃脱地站立在我们创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像我们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样;尽管文化只是源于人类,而且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为承担者使用文化,并用文化来充实自己。但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事实上,文化可以与承担者分开,并可以由一个承担者向另一个承担者转化。

(八)象征性

文化的基础是象征。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肢体动作(如握手、吐舌)、行为解读(送礼)等,我们几乎可以说整个文化体系是透过庞大无比的象征体系深植在人类的思维之中,而人们也透过这套象征符号体系理解解读呈现在眼前的种种事物。因此,如何解读各种象征在该文化的实质意义便成为人类学和语言学等社会学科诠释人类心智的重要方式之一。

同类推荐
  • 智慧中国

    智慧中国

    十二五期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国家在智慧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将投入大量资金,各城市正在加紧研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具体的实践。但目前国内尚缺少系统地介绍智慧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内容与实践的书藉,本书主要阐述了如下内容:智慧中国的定义、内涵、建设现状,智慧中国的总体架构;智慧中国基础网络建设;智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慧中国各系统的建设(智慧政务协同平台建设、智能医疗建设工程建设、智慧中国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最后介绍了智慧中国建设发展展望。
  • 名师基质

    名师基质

    《大夏书系 名师基质》是教育专家成尚荣教育文丛之一,主要讲述了大格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主题——做个好教师、教师要做研究以锻造科学品质、签一份阅读的契约以提升人文素养、做心中有地平线的人以永葆青春。名师成长除却个人经历、经验、文化背景、心智模式外,是有基本的共同特质的:对职业价值的执著追求、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安静与不安分的心理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才情、敏锐独特的见解等。这些共同特质、基本规律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成长密码,也是名师的“根性”与核心特征。
  •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相互爱慕,并且反抗其子亨得利的专横暴虐。凯瑟琳因为和希斯克利夫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自己的虚荣心,接受了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的求婚。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发现凯瑟琳已嫁埃德加,便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残酷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得利的家财,使其儿子哈里顿成为奴仆,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未从中获得幸福。
  •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自地球出现生物以来,经历了约30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如今地球上大约有500~1000万种生物。物种灭绝本是生物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物种灭绝和物种形成的速率也是平衡的。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兴起以后,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其中仅高等植物每年大约灭绝200种左右。
热门推荐
  • 我磕的cp一定要在一起

    我磕的cp一定要在一起

    我一个平凡的女生,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心中一直有一对cp占据我的心,一直心心念念希望他们真实在一起,为此我不断努力走近深水般娱乐圈,只为了让我的cp能够在一起。我的宣言是:我可以单身,但我磕cp一定要在一起!!!却不料,被人给羁绊一生,留下了伤痕累累,是的!我们为这样的爱,会做出丑陋、疯狂、艰辛、悔恨的事情。这种爱会灼伤你、伤害你、扭曲你,这是可怕的爱,把我们都变成了魔鬼。所以不靠近你则是爱你保护你的一种方式。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真实寻宝游戏

    真实寻宝游戏

    一款名为R寻宝的网络游戏由于出色的自由性和极高的互动性,导致了“全民寻宝”热潮,腾远x电子科技公司主办了一场“寻宝之王”的竞赛,故事由此开始,人心的测试,智商的考验,以及巨额奖金的诱惑,寻宝者能否克制住自己,人性,将是本次竞赛的重要砝码!
  • 仙山如此多喵

    仙山如此多喵

    被迫嫁给妖皇的白薇,却遭到妖皇的嫌弃,她誓要搅得妖界鸡犬不宁!可是,为什么她发现自己的心慢慢沦落了呢?一只伪装成喵的凤凰美人,失忆的。一枚土匪本质的腹黑妖皇,无间的。一杯领衔客串的忘情之水,过期的。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奈何红线太坑爹,白薇表示,妖皇大人,你还能再难搞一点么?
  • 洞天(卫斯理珍藏版)

    洞天(卫斯理珍藏版)

    攀山专家布平相约宾客到他家叙旧,分享他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圣母峰的经历。席间,布平向卫斯理提出一个普通但甚具意味的问题:「当我们不看着的时候,一个瓶子是什么样子?」这引申至布平在阿玛达布兰峰上桑伯奇喇嘛庙内的一段奇遇。一块奇石带来来自灵界的信息,可惜集合多个教派的高级上师仍未能领悟当中信息。那块奇石究竟有什么与别不同之处?那块奇石在不被看着的时候,仍然是石头的模样吗?著名天文学家李天范委托布平帮忙寻找他失踪的儿子,李一心。经了解,李一心失踪前到达的地方便是桑伯奇喇嘛庙。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一般的青春年华

    花一般的青春年华

    人人都知苏家的小女被四个哥哥宠成了小公主,却不知小公主身患绝症,已无药可治
  • 明月台

    明月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