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1600000005

第5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作用与意义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与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和新颖的教育活动,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95年在捷克召开的一次国际教学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这样的观点,即心理健康是与教学工作一样不可或缺的,推动现代学校教育这部车子前进的两个轮子之一。由此可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

近20年来,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无论是学术界、大众媒体,还是社会公众或学校实际工作者,都一直存在着称谓混乱的问题。这不仅表明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尚未取得一致认识,而且事实上也反映出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某些理解上的不同。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虽然各地区乃至各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大同小异,但在提法上却有相当大的不同。比较常见的、迄今仍在使用的称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称谓,如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另一类则是沿用了传统的临床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等。在这些凌乱的称谓中,目前最为常用的当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使用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舶来品”,香港、台湾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也领先于祖国大陆,因此我们早期使用较多的称谓就是舶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这从早期发表的大量相关文章的标题中便可以得到证明。此外,受素质教育提法和传统德育工作的影响,“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也是这一个时期内使用较多的称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术语和名称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事实上,从1999年1月起,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和法规中,就一直固定使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词。特别是1999年8月和2001年4月教育部分别针对中小学和大学专门颁发的两个专题文件中,都正式使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名称。2002年8月5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更是明确指出:各地应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对此项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应该看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称谓的政策指导,而且也可以认为是近年来对这一概念不断进行科学辨析而趋于认同的结果。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我国心理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表述,但从本质上来讲,他们都能反映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如陈家麟认为,所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而叶一舵则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从素质与素质教育说起。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一词的涵义,辞书上的解释一般是指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特点,即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包括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在学术界,尤其是在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为遗传素质,亦称“禀赋”。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是广义的素质概念,是指人通过先天遗传与后天经验(包括环境影响与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整个人在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客观现实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状态。

素质教育的提出从根本上扩大了上述传统素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把传统的素质改称为“禀赋”或“自然素质”,而把在此基础上经由环境与教育影响所形成的性质或品质称为“素质”,即将素质看成是人们先天自然性和后天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综合。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素质定义是: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心理潜能,又指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既可以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以指人的群体素质。

人的素质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有它特有的结构。就个体而言,人的素质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素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的发育状况、生理机能水平、运动能力、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等四个方面;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三个方面。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整体结构。

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顾名思义,“素质教育”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涵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但从本质上来讲,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注意把握三点:①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发展个性与特长的教育。因此,目前最典型、被人们广泛引用的素质教育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学生顺利地接受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在现代教育学中,德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德育既包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本来意义的道德教育,这两方面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德育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性,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道德意识倾向性即道德需要的各种表现,如道德动机、道德目的、道德理想及道德信念等;道德心理品质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方面的特征。培养上述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心理品质以及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的交叉重叠,反映了二者横向上的密切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这种密切关系最集中地体现在人的性格上。普通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个性的核心,性格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与品德有相似的结构,统一在一个人完整的个性之中。培养良好的性格与形成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性格,就谈不上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不注意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德育工作才能有牢固的心理基础,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2.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其智力的活动。我们认为,智力工作的任务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弗兰德森(A.N.Frandsen,1982)曾经指出:心理健康与学习中的成功是极其密切相关的。在它们之间,或在它们的反面,即在情绪的适应不良和智力低下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在关于有效学习的各种基本条件的一些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许多理由,说明一些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业成就会超出或落后于我们通常可预料到的具有同等智力的个体,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健康。我国学者陈家麟(1985)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中,正常学生高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反之,在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高于正常学生;在学业成绩“中”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中,有品行障碍的学生高于正常学生。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由于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障碍,使10~40%的儿童在学习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确实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校智育工作来说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之间,除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之外,两者之间还有交叉之处。例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等,既是智育工作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又可以为学校体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和功能方面有某些交叉重叠之处;②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③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必须依赖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最后,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关系的具体论述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

4.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端正审美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情绪反应,它主要由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构成。审美意识主要表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两种形态: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有兴趣和评价倾向;审美理想则是审美主体对至善至美的生活目标的期望和追求。美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运用某些专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心理结构,亦即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感知能力,欣赏美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评价美的判断能力等。从上述对美育任务的概览中,我们不难发现,诸如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等,既是美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是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的一个方面。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的另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的基础,没有心理基础的美育是不健全的美育。此外,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本身就是美的基础和条件。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素质教育的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也应该有其自身的位置,它应该成为与德、智、体、美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横向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就纵向联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各育的基础。这一结论告诉我们,心理素质就像血液渗透在人体各器官与组织内一样,渗透在人的各种素质之中,是提高人整体素质的最佳载体;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一道,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辨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中介和基础,它为学生形成思想品德、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美感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抓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于抓住了素质教育之纲。纲举目张,对于推动整个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其他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可以起到“牵此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这一切,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所在,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所决定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看,这种必要性主要源于以下几种需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学生时期是长身体、增知识的关键时期,身心健康对他们至关重要。当前,就全国范围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总体上是好的,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加之青少年学生自身身心的急剧变化,都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易对心理健康构成威胁,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精神疾病成为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目前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者比例较其他人群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致命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这一严峻事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实施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

心理素质是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诸种心理品质上的特征,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状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自我认识能力、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因素,构成一个复杂的综合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所必需的内在条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Terman)从1921年起对智商在135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的成才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30年后,他从研究对象中选出800名男生,对其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明显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结论很好地证明了心理素质与成才的关系。因此,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学生成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要保证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作为一个基础工程,作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来抓。原因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为德育工作创造和谐、融洽、相互信任的良好心理氛围,使青少年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德育的要求,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佳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是智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条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兰德森指出:“心理卫生与学习中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在它们之间,或在它们的反面,即在情绪的适应不良和智力的低效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心理卫生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在有效学习的各种基本条件的一些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了为什么一些青少年儿童的学业成就会超出或落后我们通常可预料到的具有同等智慧能力的个体的许多理由,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健康。”上述一段话,非常精辟地说明了心理健康因素对智力及学业水平的作用。

3.心理健康是体育的基础

人们开展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体质,维护和保持身体健康,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公认。而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合起来方构成健康的真正内涵。日常生活中许多身体疾病的产生与心理健康有关。我们把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疾病称之为心身疾病,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有利于身体健康,从而完成体育工作的目标。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心理基础。它不仅可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也为各类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适应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快节奏、高竞争、高压力、全球化、多元化的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立足于教会学生怎样在现阶段更好地求知和做人是不够的。纵览全球风云,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竞争的基点已由军事、经济转向综合国力,其实质就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掀起,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重视提高人的素质。

如前所述,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的是人的心理素质。国内外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无不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其成功的基石。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调查了世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詹纳作了类似的表述,他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确实,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诸如超群的智慧,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完善的个性,适应环境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的要素。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满足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竞争和挑战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

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迎来了一个教育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发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旧的教育思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于是促使人们反思历史并变革现实,在世界范围涌现出一批代表现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学说。如美国学者布鲁纳(J.S.Bruner)的“学科结构”与“发现法”原理;布鲁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C.R.Rogers)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德国学者瓦根含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前苏联学者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学”理论;保加利亚拉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思想等。

上述这些教育思想观点和理论学说尽管在理论基础、认识方法和侧重点等方面各有千秋,但无不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亦即在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表现出某种相似之处。而上述这些教育思想的大变革也促使人们重新确立新的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质量观,并据此确立教育发展的新战略和新目标。

同类推荐
  • 我真是车神

    我真是车神

    富二代李想在新车试驾活动时发生意外,他重生了,从此他决定走一条与前世不同的道路,打造自己的神车,在赛道上成为车神。
  • 柔道小子

    柔道小子

    一个退役运动员教练,一群练柔道的小子,当今时代,各国运动员新人辈出,人才济济,奥运健儿齐聚奥运,一较高下,金牌花落谁家?中国柔道,加油!
  • 全篮传奇

    全篮传奇

    走出老东家的苏宸重入全篮网游世界,一入“江湖”便化龙,旦夕之间便在新区凤凰城掀起万重浪...在他的带领下,家道中落的向家姐弟、三十九家连锁网咖大老板陈数、上限极高和下限极低的辣条、三旬老汉张超、差点退役的新秀顾诚、球场老流氓陈方元等人以全篮的名义聚在一起,向高高在上的总冠军发起了冲击!------只要你愿意,你就是传奇!---苏宸
  • 明日传奇

    明日传奇

    普通的人,巨星的梦,今日轮回,明日传奇!看主角如何在NBA努力的树立起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文体两开花!新书《现在我想做个好人》3月15日在都市区开始连载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聚光灯背后的篮球

    聚光灯背后的篮球

    能清晰看到球员在球场上的心理变化可以带来什么样不可思议的效果?一群问题球员组成一个队,能爆发出多大的战斗力?聚光灯背后,又有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内忧外患之下,又将如何带领球队荣登冠军的宝座?一样的篮球,不一样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江山如有待

    江山如有待

    家国天下事,得失寸心知。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称始皇帝。天下之巅,他一人孤寂而立午夜梦回,他是否会忆起那些经年过往?他曾对她说,天下大势所趋,我大秦必会一统六国,平定天下!江山易得,一爱难求!你可愿一直陪着我,陪着我打下属于我们两个的天下?亦是他对她说,江山早已时不待我,这天下必定的寡人的!谁都不可以染指,连你也不行!国仇家恨波澜诡谲,刀光剑影爱恨抉择,谁都没有错,只是…江山如有待,红颜应犹在。
  • The Death of why?

    The Death of why?

    In this impassioned critique of America's growing disengagement from civic life and ideals, Drum Major Institute Executive Director Andrea Batista Schlesinger dissects the forcible erosion of our youngest generation's capacity for inquiry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 苍茫太墟

    苍茫太墟

    李华看着背后的地球,自己正快速的离它而去,转头看向迎面而来的一个星球。李华捡起地上的一块石碑,吹开灰尘,看到上面写着字。“荧惑?荧惑是什么意思?”“正在检查身份……身份正常,正在绑定系统……绑定成功。
  • 神灵级人类

    神灵级人类

    【宇宙强者条约第1条,所有诞生神灵级的智慧种族,都不可被入侵。】行星上的生命种族,气态巨星上的超大怪兽,恒星上的元素思维生灵,波澜壮阔的宇宙网内,无数神灵之间的交战,是否有人类一席之地。灾难降临,外星入侵,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成神!PS:暂无女主。
  • 我的中二修仙群

    我的中二修仙群

    在人群之外,城市之间。有着这么一伙人,他们维系世间不收妖魔侵害,平衡世间阴阳,不过他们不是什么道士术士,他们只是一群拿钱办事的公职人员。
  • 我随身携带地下城

    我随身携带地下城

    二十一世纪某女口中的死肥宅李安穿越了,灵魂穿越到修仙界一大宗门的弟子李成身上。当他发现他还把那个毁一生的强化炉也带来的时候,他震惊了!再当他发现那个毁三代的增幅炉也出现的时候,他倒吸口气!最后他发现他居然随身携带着整个地下城,他终于忍不住发出驴叫:“套你猴子!!!爸爸要成为修仙界中的强化王、增幅王、至尊太上皇!!!”PS:本书无论有没有玩过游戏都不影响阅读。(求收藏推荐!)
  •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卡在手

    一卡在手

    各位亲爱的对手,上辈子我用努力和天赋战胜了你们,我知道占尽先机的你们让我一路逆袭,心中肯定非常不爽,我保证这辈子再也不会了!这辈子我决定换一个姿势,全程躺赢你们!
  • 罪匿

    罪匿

    无论何等的光明之下,总有暗角,在法律与秩序之下,仍旧有着罪恶在滋生。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的笑脸,却无法看清面具背后真实的人格。怪人秦沧偏偏是那个不戴面具的人,并且用自己的天才头脑拆穿一具具的假面。再丑陋的真相也是真相,再美好的假象仍是虚无。是狐狸尾巴,就终究会露出来的。
  • 这个校草又傲娇了

    这个校草又傲娇了

    从互相看不对眼到后来的更加看不对眼,两人完全是个奇葩!从冤家到情侣,大魔王表示,情敌真特么的太强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竹马,温柔体贴的学院男神,战斗值真心太高!小白莲儿?心机女?薄未晚表示,这都不是事儿!薄未晚一手擀面棍,一手拉着狗霸气侧漏地宣布:“大恶魔是我薄未晚的!谁敢不服,关门放狗!”【男女主身心健康,纯洁无误会,绝对甜宠不虐恋(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