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500000002

第2章 晏几道——傲慢痴情的豪门公子(1)

终宋一朝,倡文抑武,因此宋词的兴盛也就有了天然的土壤。词的类别并不仅仅在于词牌的区别,还在于体裁的多样,小令、慢词等,其中小令就是宋词的最初样式,比如着名的词牌《如梦令》就是小令的一种,平时常见的还有《三字令》、《调笑令》、《十六字令》等。慢词的兴盛,始于柳永,他开辟了宋词的新篇章。那么,爱作小令的词人中谁又影响深远呢?想必大家已经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晏几道。

世间人事,纷杂无常,熙熙攘攘的人们往往因各自的遭遇而变得不同,有的人成了蝇营狗苟、不辨是非的名利客,有的人则成了颠沛流离、茫然无措的迷梦人。而在宋朝,面对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一众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便是金榜题名,出将入相,这一类人便是所谓的名利客。当然,也会有人对此并不热衷,晏几道便是后者中的一员。他出生于北宋,其父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晏殊,因此我们可以称他为高干子弟。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呢?正是因为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在年轻时候对人间疾苦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又生性高傲,带着一丝完美主义者的偏执,实实在在的书生气,所以他一直坚持着高贵的做人原则,宁愿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徜徉,也不愿低声下气的在现实中谋食。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为人清高,文才出众,小小年纪便才气纵横,深受长辈的喜欢。可正是因为这样温暖的环境,让他很少触及人情冷暖。他只愿按照自己的原则生活,不喜世俗约束,更不愿低下高贵的头颅,利用他父亲的权势或门生来谋取功名,这就导致了他晚年时家道中落。晚年的他忆及往昔的锦衣豪宅,面对如今的锱铢必较,内心有了很大转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成了一个家道中落、盛年难复的老人,从他最爱作的小令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改变。从曾经的缠绵典雅转为沉挚悲凉,他的词不再是消遣作乐的把戏,而是他对人生的感悟。从人人追捧巴结的对象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吏,使他对人间的冷暖了解得更为深刻。虽然,他和他的父亲晏殊并称“二晏”,但是父子二人的词风却有很大区别,晏几道传承其父的文采华丽、庄重典雅的同时,又在思想上深刻了许多。他专攻抒情,其婉转,其纯熟,其真挚,都要比他的父亲高出一筹,这不只是生活遭遇的磨炼,也是其痴狂性格的影响。

在他辗转各地为官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人间疾苦,世态炎凉,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那高傲的个性和天真痴狂的姿态。黄庭坚所作的《小山词序》对晏几道的性格作出了最佳的评价:“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己信之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晏几道可以为了别人而委屈自己,也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愿意相信朋友的永不背叛,他不会求人,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晏几道的“痴”不是俗人能够理解和做到的,他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这份高贵不仅仅是他的出身,更是他那忠纯真挚的人格。

动荡中的现实生活

晏几道作为出生于名家望族的富家公子,他的生活从小就与寒门文人不同,锦衣玉食的生活赋予他天生的贵气,却少了许多痛楚的磨砺。虽然他的身份地位高人一格,却有着不谙世事的柔弱和矜持。由于晏殊对晏几道在教育方面的良好培养,晏几道从小对琴棋书画等造诣就很高,终日与这些艺术为伴的他,眼界自然也很高,而那颗心更是被浸泡得晶莹剔透,不染纤尘。

晏几道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这个分水岭便是晏殊的去世。晏殊在世时,晏几道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甚至是充满浪漫味道的,没有风霜,没有失落,有的只是花前月下的吟诗作对和放舟纵歌的轻狂洒脱,而那时他的词也跟他父亲的词作极似,极善言情,却庄重典雅,并不流于俗艳。这并非是他故作清高,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经历那些生活的沉重,所以他写不出市井的色彩。此时,他会写“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临江仙》)这样细腻的句子。他在意的东西除了他自己那个小小的世界,恐怕实在是容不下更多的世俗和功利。其实,宋代官僚体制会给官宦家族相当的照顾,给予他们的子弟大量的恩荫资格,但是统治者又怕会因此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所以经常会对世家子弟的科举之路严格管理,有时甚至会故意不让他们中第,晏几道的才华就是因此遭朝廷冷遇。读书人都有一定的理想,作为从小就受到贵族全面教育的晏几道来说,想必他也有过强国富民的大志,可是因为他的父亲是晏殊,所以就注定了他在科举仕途上的不顺。可也正是因为他父亲是晏殊,他完全可以通过人脉关系来谋求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只要晏殊不倒台,他就会很轻易地得到那些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可是,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晏家父子的崇高人格,父亲没有安插儿子,儿子也没有依傍父亲。说穿了,他们都是清高的读书人,不齿于做那些为了名利却遭人诟病的龌龊事。

而晏几道本人对此也更是不屑,他甚至高傲到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比如那个很有名的故事说,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在晏几道的眼下。据《砚北杂志》记载:“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这个故事说,苏轼因为黄庭坚的关系想要拜见晏几道,可是晏几道却找理由推辞了,要知道当时的苏轼正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这里并不是说晏几道有多大的架子,只是说他是个蔑视权贵的人。他不愿意和权贵太多交往,其原因可能有二:一、非我族类。晏几道虽然出身高贵,却从未把自己当作权贵。这可能与他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生于宰相家,每日拍马逢迎的人络绎不绝,他看透了这些官场人物的嘴脸,所以他对权贵有本能的排斥。晏几道厌恶虚伪,或许他所喜欢的,是抛弃一切,品性相投,意趣相和,无论贵贱,只求真实的情谊。二、孤高自赏。晏几道也可能认为你苏轼正是当红,而我又不想求你,免得外人说我晏几道要依附于苏轼,扰我清名,因此还不如不见。无论是哪个原因,都能看得出来晏几道是一个清傲高洁的人,他的高傲不仅仅出于本性和睿智,也出于对当时那个混乱社会的抵抗。不管社会如何污秽,我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只能保证自己的内心不被改变,永远怀着这颗赤子之心。

正是因为晏几道的性格,让他在晏殊去世之后无法把持家业,他的高傲让他不肯低头去向曾经的那些“奴才”们乞食,但是他的天真让他无法掌握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技巧,而且政治嗅觉不敏锐的他又在此时受到了“郑侠案”的牵连,自己被贬官下狱,于是晏家的衰落也就成了必然。在这段时间里,想必晏几道一定尝尽了人间的冷暖和辛酸。他从此只是“晏几道”,而不再是晏宰相家的“七公子”。可晏几道的词作生涯此时才算真正开始,从前的晏小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刻和沉郁的晏小山。褪去华丽的装饰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从前的晏几道是眼高于顶、过着云上的日子的公子,因此他看事看情都是隔着云雾的。可当变故忽来,让他从云端坠落地面的时候,他才真正地呼吸到了泥土的气息,他的那颗诗心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与其后期的作品相比,晏几道前期作品的绮丽和典雅都显得有些苍白乏力,缺少能打动人心的内容。

所谓文如其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作者的作品来判断他的性格,性格越张扬的人作品特色也就越鲜明。而晏几道的词也处处有着自己性格的影子,情痴、压抑、迷惘、怀念种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晏几道词作的独特气韵。晏几道因为阅世不深,以至于一生仕途不顺,他从太常寺太祝这样的肥差被贬为了颍昌府许田镇监官,而到了晚年更加凄凉,只做了开封府推官这样的小官。晏几道的才华其实也仅限于文学方面,如果这份才气中需要包含生活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技巧,那晏几道也仅算是平庸之人,所幸的是,他一直把自己那份高贵澄明的赤子之心保留到了最后。他的词作也因为这些际遇慢慢地改变了风格,这是必然的结果。可是他的词作中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那一如既往的深情和真挚,似是絮絮情话,似是谆谆梦呓。他没有厌世,即使再迷惘,再痛苦,他都坚韧地抱着回忆前行。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阮郎归》

这个时候感慨深沉已经彻底代替了痴情天真,他的词作最大的价值也是在此,这真不知是对晏几道的讽刺,还是对这个世态炎凉的世界的讽刺。“天边金掌”借用了汉武帝铸仙人采露的传说,也从侧面告诉了读者此时处于深秋时节,因为露已成霜。“云随雁字长”虽寥寥五字,却包含了许许多多的隐喻,北雁南飞,“云随”二字多像那曾经逝去的青春和记忆呢!这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可是每个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除了感到凄清的气氛,也都会展开这样的联想吧,这其中实在是有着词人太多欲吐还休的苦楚。又是一年重阳时,孤孤单单流落他乡的他不禁感慨良多。在这个时候,他不禁遥遥地想念着那个曾经的家乡。“露成霜”中可以看出天气已经渐冷,词人的心也在渐渐变冷,希望那远去的大雁,会将他的思念带给远在故乡的朋友们和爱人们。当然,这个遥远的异乡也是有聚会的,也有人可以和他一起唱和,但是他们却不是陈君龙、沈廉叔那样的知己了。词人在努力地让自己融入这欢乐的气氛中,他想纵酒狂欢,他想兴高采烈地过节。但是,这种冲动已经随着自己的饱经风霜和流离失所变得不再热烈,他现在只会在想到彼时的快乐和现实的凄清,以致“欲将沉醉换悲凉”,可是却总是喝不醉,悲伤已经如跗骨之蛆一样附在了他的心头,除了悲凉和缅怀,他似乎什么也得不到。即使丝竹声声,即使红袖翩翩,他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但是,残酷的世界冰冷了一个善良温暖的心,却改变不了这个高贵脱俗的灵魂。在这篇《阮郎归》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晏几道晚年言词的深沉诚挚,也可以看到人情冷暖、世事沧桑对他的影响,词人在经历了无数人生变故、悲欢离合之后,天真的心性已变得老成深沉,而这种今昔对比、欲说还休的笔法,使得词作抑扬顿挫,也显得更加厚重和沧桑。

流落他乡的游子们想必都知道,人在异乡即使过得再好,也始终找不到归属感。哪怕自己的家乡没有高楼大厦,哪怕自己的家乡到处是泥泞和愚昧,但是它却始终像一道光芒,在游子疲惫的时候为他带来丝丝回忆安慰。晏几道也是如此,他怀恋着过去的一切,始终不肯放手,相比如今四处碾转的奔波,他更加不愿意从那些记忆中抽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痛楚想必每一个游子都深有体会。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晏几道在各地奔波的同时,时时记挂着过往,时时怀恋着曾经,那些亲人、那些故友、那些恋人、那些故事都是组成“晏几道”这个名字的骨骼和血肉,而此时潦倒的他只能凭借对过去的回忆聊以慰藉。

再来看看他的《临江仙》吧,或许在这里我们能依稀看到他怀念的东西,还有那些支撑着他的脆弱的东西。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

他乡流落的无奈,坎坷人生的磨难,把晏几道的晚年生活摧残得昏暗而破碎。有人说过,生活中遭逢大不幸,并不是生活对人最残忍的一面。生活的最残忍之处是在于那些琐碎的、漫长的小磨难把人的壮志和豪情都在不痛不痒的平庸中碾碎,和着血泪,化作回忆的点缀,使得过往的灿烂和拥有都在时光中变得一文不值。而晏几道正是有着这样遭遇的人,他的一生似在云端的鸿雁,却实是沧海中的沙鸥,太多的磨难和凄凉让他不得不在幻想中惊醒。虽然他愿意生活在幻想中,但是却不得不在晚年的时候越来越多感怀和醒悟了。“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这样的句子,从他这样一个高傲、浪漫、痴情的人口中说出,是一种莫大的悲凉。

同类推荐
  • 罗马神话

    罗马神话

    本书所选辑的故事,都是罗马神话故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了神的诞生、神的家族、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英雄传说等。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生动诱人;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语言幽默精练,耐人寻味;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编者还选取了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将一个浪漫动人的神话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加深读者对神话故事的认知,让读者在阅读故事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轻松的阅读体验。科学的体例、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图片,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想象的王国。
  • 我是传奇(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我是传奇(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罗伯特·内维尔,人类的最后一名幸存者。但他不是一个人。“它们”很奇怪,一到白天就躲着不敢出来,它们怕大蒜,它们会被尖木棍杀死,它们怕十字架是出了名的。而且,它们无法抵御吸食人血的渴望。白天,他在死寂的城市中寻找食物、供给和幸存者。天一黑,他就把自己反锁家中。“滚出来吧,内维尔!”此刻,它们正在屋外穿梭徘徊,窃窃私语。它们在等待……理查德·马特森描述的,不是一个仅仅充斥着恐怖和吸血鬼的世界,他开创了用科学手段、医学定义来刻画吸血鬼的写作方法。同时小说中弥漫着的对人、对世界的反省与思考,这是一个有点悲伤的故事,但将让你因人类面临绝境的挣扎、勇气与希望而感动。
  •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杜甫论

    杜甫论

    《杜甫论》是研究杜甫的为人,包括诗人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诗人杜甫是中国的极为伟大的人物,主要的原因是他接近人民,他的生活,表现在诗里的他的思想感情,都是与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的。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在当时那样用功,作为千古后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感到他的一枝惊人的笔,读了他的诗真喜悦,而且能够推知他是怎样下功夫的。杜甫的价值和杜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古及今,可以说是得到普遍的承认的,杜甫继承而且发挥了我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 在荒原上寻觅的灵魂:朱自清诗文精选

    在荒原上寻觅的灵魂:朱自清诗文精选

    本书是朱自清作品诗文的精选集。全书分四个部分,收录的都是他的名篇。如《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热门推荐
  • 这个武者有亿点点厉害

    这个武者有亿点点厉害

    异域入侵,武道崛起。这是两个世界的融合,这是两个文明之间的碰撞。是选择握手言和,和睦相处?还是兵戈相见,胜者为王?少年顾宁,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大变,本以为可以轻松练武,走向人生巅峰,却不知家人已深陷阴谋之中……看他如何冲破险阻,杀神证道,最终成就武道传奇。
  • 八零娇妻逆袭记

    八零娇妻逆袭记

    重生八零末,静姝的目标很明确:学习学习学习,赚钱赚钱赚钱什么……渣男贱女还敢来那就一句话:干翻丫的!
  • 梦落花开之瑾瑜

    梦落花开之瑾瑜

    昨夜风雨花残落,今日吾身梦难眠。试问花落花开时,梦里犹见落花开。情爱悠悠本天长,无奈相思愁断肠。啼莺梦里常相伴,枯藤已无双飞翼。梦里花落花又开,是梦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此真实?如果不是,那又偏偏如梦般?尹莎莎本以为自己的人生要开挂了,却没有想到,这只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什么?天宫中的瑾瑜公主?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好奇怪的人设……
  • 我曾疯狂爱过你

    我曾疯狂爱过你

    她爱上他的时候,他不爱她;等她决定远离他,嫁给别人后,他却又开始折磨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你一生情深不悔

    许你一生情深不悔

    周繁霜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嫁给了沐烨寒,就能够逃离周家这个让她痛苦难过的地方,可谁知,新婚当天,才是她苦难的开始。
  • 何必珍珠慰寂寥

    何必珍珠慰寂寥

    腼腆的书呆子周青盟选择的是迎难而上,许愿在夜里从芦苇荡里捡起的五块字母,拼在一起是Te Amo!周青盟和许愿在一起,时光像蜂蜜。他想好了自己的未来是赛跑,慢慢地完成零距离,与她并肩而相爱,一生仅此而已。然而,她什么时候有一个像他一样穷的妹妹赵珍珠?她为什么害怕爸爸许南望?哥哥许渊又有多少种手段来折磨?他越来越量不清两人的距离有多远,而懂她的只有胡珀,一个流氓系的组织委员。事已至此,已经相看两相厌,可又相思入骨痛。到底是要等下去,或是转身离去?爱下去,或是切断思念?恨下去,或是忘记一切?未到尽头,谁都不知道抵在心头的到底是一粒沙子,还是一颗珍珠?
  • 爱情往东

    爱情往东

    世界上最浪漫的爱情有两种,一种惊艳了时光,一种温柔的岁月。简西何其幸运,这两种她都遇到了。我想喜欢你,如此而已。而你却不知道,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是在简西的记忆深处,那双琥珀般的双眼,成了岁月唯一带不走的东西。有时候,一个人的一辈子,就是为了遇见另一个人。虽然兜了好大一个圈子,他们终于还是走到了彼此面前。我爱你,始终,依然,永远。作者简介叶紫,人气作者,出生于江南水乡,爱做白日梦的天秤座女子,交友广阔且豪气干云。年少时羡慕律师卓绝口才立誓以此为奋斗目标,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终日与ABCD为伍。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并且乐此不疲。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温暖所有人的心尖。
  • 御风者游记

    御风者游记

    当莱恩找到易大师的时候,他震惊了:提莫在唱歌:“你掀起破烂,抛起了我~”;猴子对他说:“中美合拍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总梦见这个词儿?”扎克说:“我~的~烤面筋,让你吃到真正的石灰,不一样的滋味。”远方,ap剑圣在和利刃华尔兹切磋。正在此时,来了一位转校生:“在下ez,有何贵干?”(终于可以开始轻松一点了)
  • 秋思之追忆录

    秋思之追忆录

    人来人往,人生短短十几春秋,若能得遇知己,夫复何求?!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