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5700000010

第10章 转型与第一桶金(2)

刘汉元很难得这样回忆细节:“当时何志林管一部分生产、采购,兄弟刘汉中管生产,一段时间大姐、二姐都在厂里工作,标准的家庭作坊,各自分工。1985年开始赚了点钱,兄弟亲戚们都分掉,全部按人头分。只有两个人不分钱,老父亲和我不分钱。会计倒是有,但是我每个月都亲自盘存。我要去核算原料总共消耗了多少,实际使用的原料又是多少,要比较这部分消耗是否合理,是否按照计划需要按不同配方生产,原材料消耗和成本是不是合适,每吨的利润是多少,这样每个月的账都是我在算。”几年下来,刘汉元又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专业财会人员。

自助者天助之。1986年一投产,刘家饲料供不应求的旺销景象立即呈现,省市和中央部委相关领导纷纷光临,成了刘汉元最无可争议的活广告,“科力牌”鱼饲料顿时成为抢手货,远近养鱼户蜂拥而至,过去一向冷清的永寿小镇变得一片繁荣,常常车水马龙阻塞交通。前来拖饲料的有货车、拖拉机、自行车、板车,甚至人们肩挑背扛,排队排到了厂门外很远的地方,还有人竟然排了7天7夜的队……赊销、代销,还是买断经销?

生产顺利上路了,刘汉元却遇到一个销售方面的难题。

1986年,乐山高中水库养鱼场的宋大发率先与渔用配合饲料厂签订了正式的饲料供销合同,成为刘汉元的第一个大宗稳定的用户。不久,乐山人联合与刘汉元签订经销合同,成为他最早的经销商,为以后通威的经销模式打下了基础。

但是经销商们却提出了一个要求——赊销。因为这时国家政策让物价放开了,什么都在涨价,经销商资金周转压力太大,他们希望卖完再结账,听上去要求挺合理;还有一个理由是,农村市场历来都是这样做的。

面对不断增加的经销商和养殖户,刘汉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销售政策呢?

是赊销、代销,还是买断经销?

其实,中国农村古往今来一直呈现一种分散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特征,赊销是其中一大特点,特别是生产物资领域,能赊就赊,你赊农民才买,你不赊?好吧,我到别家赊去。这里固然有物价上涨,农民手里钱少,只好采取赊来物资生产出农产品卖了之后再还钱的做法,但也源于农民多年来被低质劣质产品害苦了,同时还有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性的原因。对于养殖户来说,你卖饲料给他们,他们会在心里盘算:“万一你的饲料有问题,我好不容易积攒了这么点钱都付给了你,养鱼亏了我找谁去?”农村人平和老实又胆小怕事,出了事往往只能吃哑巴亏。因此他们就盘算着,怎样才能不吃亏?那就赊。到时“赚了钱我自然会一分不少地还上,如果你质量有问题让我损失了,对不起,赊的账我就不还或少还,你的质量问题是你的责任”。

面对这样的心态,刘汉元有段时间很是头痛。

虽然自己的鱼饲料优质紧俏,但其他小作坊为了竞争,偏偏有一些短期内愿意赊销,给刘汉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怎么办?现在就得定规矩,定了就不能变。

最后他决定:“现款现货,绝不赊销!”

刘汉元自有他的理由:一是市场本来就供不应求,现款现货天经地义;二是自己产品优质有目共睹,地方和中央领导的认可是最大的质量信誉保障;三是自己也没多大实力,大家都来赊,资金链肯定会断,最后大家都没戏唱;四是万一农民养鱼养出问题了,自己哪有时间精力财力去扯皮打官司啊;五是自己是公职人员,一旦闹出动静来,这“资本主义尾巴”问题就大了,没准还会被扣上欺农坑农的帽子……所以绝不赊销,你要去赊那些质量无保障的小作坊产品,也只好请便。

农家出身、天天和养殖户打交道的刘汉元,其实对他们的心态再清楚不过。他知道养殖户也不傻,心里都有一把算盘,他们会算,如果为了省那几个小钱,赊小作坊质量不稳定的饲料,最后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那岂不亏大了?而且小作坊不一定干得长久,为了赚钱,他们想的是如何降低成本,最后质量还是不可靠。

那些不赊销的小作坊,刘汉元也不怵他们。他们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刘汉元的饲料供不应求,养殖户买不到才去买他们的,只要刘汉元扩大产能,就能把市场吸引过来。

而养殖户买刘汉元的饲料,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饲料,按3.22:1的饵料系数算下来,年底鱼的产量是多少,可以事先计算得清清楚楚。只要每天按培训的方法来喂,就可以踏踏实实安稳睡觉。中国农民讲的就是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年底的产量和你算给他听的差不离,他就信你。

因此对刘汉元而言,保持饲料营养配比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每一批原料的质量都必须仔细检测,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稍有偏差,最后都会在养殖户那里体现出来。专业学淡水养殖的刘汉元很早就建起了化验室,所以原料的偏差,自己必须事先掌握。刘汉元后来常说:“我们一直是按照搞高科技的方式来生产饲料的。”而这些,小作坊哪能做到?

产品质量没得说,但是怎样做好增值服务,才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掏钱呢?

农民们从来不需要讲天花乱坠的大道理,他们相信眼见为实,相信真诚、信用和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因此刘汉元以诚信为本来面对用户,坚持对用户负责,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送到用户面前。

他总是骑着摩托车,带着人员深入养殖场和养殖户开展市场调查,深入最偏远的地方去卖饲料送饲料,让养殖户们感受到他的真诚;同时对养殖户进行现场指导,现场培训,提供咨询,遇到问题就地帮助解决;还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需要,生产不同规格、不同价格的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针对性地满足用户;还生产出防治鱼病的“科尔乐”系列药饵,方便用户选用。当时,集约化养殖初起,养殖户经验不足,鱼病困扰很大,刘汉元就对大宗饲料用户定期配供预防药饵,把大客户牢牢地和自己捆绑在一起。

最后,上述种种原因再加上刘汉元的好人缘,经销商和养殖户们很快接受了他现款现货的要求。

就这样,积极因素促进,天时地利人和,各方皆大欢喜,刘汉元的销售问题很快就理顺了,接下来一路凯歌高奏。

——刘汉元的转型,就这样水到渠成。

技术才是第一核心竞争力

在各种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市场上,谁拥有更大的产能谁就能占领更大的市场。刘汉元当仁不让,他的渔用配合饲料厂一上马就是四川全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第一家专业生产商品鱼饲料的工厂,规模不大,却产销两旺,1986年生产620吨鱼饲料。

这里有一道算术题,很有意思,能看出刘汉元面临的市场状况。1986年眉山全县公开建立的62只网箱产鱼15万公斤,按当时饵料系数长1公斤鱼需3.22公斤饲料来计算,15万公斤鱼共需483吨饲料。这个数字远低于刘汉元的产量,可见刘汉元当时的生产能力足以牢牢控制眉山市场,同时说明,刘汉元的发展速度快于市场的发展速度。这意味着他转型饲料生产跨出的第一步,取得了完胜。

而供不应求和其他众多作坊式小厂的不断出现,则意味着网箱养鱼和其他方式养鱼的面积在迅速扩大,刘汉元要继续实现转型成功并继续独占市场鳌头,也必须更加迅速地扩大饲料产量。1987年养殖季节结束时,全县网箱养鱼总产量50万公斤,计算下来消耗的鱼饲料达1610吨左右,而刘汉元的工厂该年生产鱼饲料仅1100吨,市场的实际饲料消耗量比他的产量大510吨,这意味着,这一年刘汉元的产量增长速度没有跟上养殖面积的增长速度,换言之,刘汉元的发展速度已经比市场慢了——同时意味着,其他众多的作坊式小厂正在迅速瓜分市场。

虽然这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好生意,刘汉元却明显感觉到自身发展太慢。

他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但就是这个小麻烦最后成就了一项了不起的成绩,奠定了通威未来高速发展的基石。

怎么办?23岁的刘汉元,怎样才能在无法快速扩大产能的情况下,赢得这场竞争?

思来想去,还是科技。正是这一推动了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使中国四川乡下某个角落里毫不起眼的刘汉元和他的小工厂,赢得了这场水面下的战争,并最终赢得了全国市场。

换个角度看,他的竞争对手其实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当别人采用刘汉元的养鱼方式和他创造的饵料系数生产饲料来同他竞争之时,刘汉元只要超越自己,进一步研制出更低饵料系数的饲料,也就是用更少的饲料养出同等产量和品质更好的鱼,就能为养殖户大大节约成本,他就能战胜竞争对手。这是铁定的市场规律。

而科研,正是他之所长。而且他一直是以科研之名介入养殖和生产的,因此他必须在科研上有新的建树,方能名正言顺地把厂继续办好办大。

以上多种因素,促使刘汉元作出了决策。

一方面,面对厂门前排队争相购买“科力”饲料的人群,刘汉元强化了“现款现货”的销售政策,以保障自己良性的现金流。同时以此为基础积极扩大产能,1987、1988两年进行了两次扩建,增购了多种机器设备和粉碎机、锅炉等,日产饲料从两三吨增加到十七八吨,最高达到日产20吨,以满足用户需要。1988年产量翻番达2200吨,1989年为3100吨,1990年达到了4500吨,远销到了省内外。

通过这组数据的变化,还可以看出四川省和全国水产养殖面积增长的曲线,即全国人民对鱼的消费增长的曲线,五年之间消费增长了六七倍!

而这些都是刘汉元发明渠道金属网箱流水式养鱼激活了市场之后带来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从那时至今,全国最终大规模实施的水产养殖方式,并非流水式网箱养鱼,仍然是遍布各地的天然和人工的鱼塘、水库网箱。

能进行流水网箱养鱼的自然条件,毕竟有限。

另一方面,生产和销售理顺之后,刘汉元全力以赴加大了科研力度。

1986年他就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对饲料转化率的研究和对动物生物化学的研究上。1987年开始更是加大了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投入,全力以赴就四川地区的养鱼问题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案。这就引出了当时长期困扰刘汉元和更多养殖户集约化养鱼的三大问题:

一是养出的成鱼脂肪过多;二是内脏比例过大,品质退化;三是体形体色与自然河鱼差别太大。

搞科研,首先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刘汉元怎样才能做到?

1986年开始,刘汉元除了发展,赚到的钱都投到了科学配方、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和大面积试验上。怎样才能实现技术创新,提高饵料系数?

他多方请教专家,认真学习国内外最新技术,经常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地工作,每一项重要的试验都要放到实际养殖中去检验,证明成功后才正式投入饲料生产。1987年,年仅23岁的刘汉元就成了中国整个水产行业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以这样的年龄获得这样的职称,在现在看来,完全不可思议。

“天才行其所必行,人才行其所能行。”那时刘汉元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方向,他知道哪个方向必须去走,虽然他一时半会儿看不清未来,但他一直坚持着。那时乐山水产站、水库,仁寿的水库等都是刘汉元的试验基地,一个接一个排成一列列的网箱里,养着采用不同营养配比饲料分别喂养的鱼,一群人还要定期捕捞进行观察、解剖、分析,在生长快慢不同的季节,尤其是在不同的水温、水质、气候条件下还要不停地对不同喂养的鱼进行研究,调整配方……同时,还要着力做好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5年的研究,对配方的改进,最终使饲料的效率成倍提高。

一次又一次地试,一年又一年地坚持,终于,到1990年时,人们突然发现使用“科力牌”鱼饲料养出的鱼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腹便便了。这一年,科委对新的饲料配方正式验收,鉴定报告一公布,“一不小心就搞成了!”内脏占鱼的整个比重从1986年的25%~30%降到了6%~12%,鱼长得结实了,干物质比其他饲料养出来的鱼提高20%~30%,体形变长,外形和自然河鱼开始接近了,长距离运输也不像过去那样容易死了。

以至于当时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主任王维四高兴地说:“刘汉元的饲料解决了网箱养鱼的最大难题——个体品质退化的问题。”

同时,饵料系数降到了1.11~1.54,单位面积产量由过去的每平方米26公斤,到1991年猛增到每平方米300公斤,最好的甚至达到每平方米350公斤!已经完全接近世界水平。当时日本的系数在1.1到1.6之间,德国为1.3。整整5年,刘汉元几乎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但饲料的科技含量在国内同行中已遥遥领先。

然后,刘汉元采取了配方保密措施。

这是一道完全不识字的农民也会计算的算术题——花过去不到一半,甚至只有1/3的钱买过去1/3量的饲料,就可以收获和过去一样多的鱼,而且比过去的鱼品质更好!刘汉元成为川西农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傻瓜才不买他的饲料。一时间,买饲料的人蜂拥而来,多得让人意外:“原来有这么人养鱼啊!”

刘汉元无形之间扩大三倍产能,俨然已成为这一水产饲料市场巨头。

在他的高效、优质饲料冲击之下,一两年内,眉山当地和附近绝大部分市场,最终被吸引了过来。曾经风光一时的作坊小厂们最终销声匿迹了。刘汉元再次一枝独秀。

同类推荐
  • 一生三会: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

    一生三会: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

    会说话、会做事、会为人,是现代人不可不学的三大本领,是立足于世的关键资本,没有这三种智慧,你将永远到不了高层次的人生。本书阐述了练就卓越口才的途径与技巧,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各个领域的说话艺术;阐述了种种做事的方法与手段,帮助读者掌握做事的艺术,迅速提高做事能力;揭示了独到的为人方法和规律,让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策略与变通,从而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本书作为一本为人处世的经典指南,最全面、最系统地向读者讲述了说话、做事和为人这三方面的人生智慧,帮助你轻松到达更高的人生层面。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过得幸福、快乐、富有,有的人却一直生活在烦恼和贫困之中呢?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本书告诉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远离消极的心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本书从心态的重性开始,分别探讨心态与职业,心态与人际交往,形象与心态,心态与健康……包罗万象,而又深入具体地分析了心态的特征以及影响,是一本参透人生哲理,把握心态脉络的智慧之书,希望能助你揭开心态的神秘面纱,洞悉人性的弱点,调整自我,改善自我,走出心态的误区,踏上成功之路。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不好意思”是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本书主题切中要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很好的实用性。“不好意思”的本质,是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很多人都受过“不好意思”的苦,或因此而招惹麻烦,或因此而蒙受损失。现在的社会竞争愈发激烈,这本书利用案例和理论,让我们学习如何正视并克服“不好意思”这个看似普通却十分顽固的难题,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自我。
  •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的男人,创造了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今天的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也许乔布斯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也无需去复制别人。因为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中,乔布斯已经告诉大家收获成功的秘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通过阅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你会认识到,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专注和付出。所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努力付出的人都可以收获了不起的成功。
  • 淡定的智慧

    淡定的智慧

    淡然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所把持的基调,它决定着你在生活中是忙忙碌碌、惊慌失措,还是悠闲自得、怡然自乐。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幸福永远是当下的体验,无论其内容是对过往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自己充满自信,关注当下的感受,可以让灵魂跟上脚步,让内心的幸福感溢出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离云辰殇

    离云辰殇

    本尊为天族天女,却被云帝与闺蜜联合陷害,被贬灵士界;本贵为天族三皇子,却为寻回爱人自愿转世入凡俗,怎料记忆被篡改;当有一日封印被解开,她与他误会终解,谁知闺蜜又作妖;昔日竹马身份匪浅,带走她重当前两世人;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当我们终是阴阳两隔……来世,再见……
  • 我为上苍

    我为上苍

    璀璨大世,究极大能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为为棋子……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妖蛇小新娘

    妖蛇小新娘

    她只是出门散个步,居然也会遭遇危险,但还好,她邂逅了一个极品美男。美男虽然救了她,但他却乘火打劫,不止要求她嫁给他,还要求……拜托,她虽然只是一个小蛇妖,但她不是白素贞,而他呢,也不是许仙,她才不要来那种老套的以身相许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球正义:国家主义与全球平等主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正义:国家主义与全球平等主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考察全球正义争论涉及的问题,指出支持全球平等主义的一些理由,探讨全球平等主义的可行性,目的是说明全球正义应超越国家主义和全球充足,追求全球平等。
  • 猎户家的小悍妻

    猎户家的小悍妻

    穿越成被父丢弃的小可怜肿么破?顾南乔表示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原身因不愿嫁给继兄,被爱子心切的后娘暴打一顿,奄奄一息,怕惹上人命官司,亲爹用破草席一卷,把她丢弃到深山。好在山里猎户把她捡了去。既来之则安之,望着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农家,顾南乔撸起袖子努力干,势必要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一手种田,一手经商,从两袖皆空的苦菜花到家财万贯的富家翁,顾南乔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名有了,财有了,该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她对着人美、心善、脾气好的猎户哥哥笑了笑。啊喂,别生气啊,猎户哥哥,你不要误会,我就是认错了人,表错了白。
  • 梦境玲珑

    梦境玲珑

    人性分2面,有善良的一面就会有邪恶的一面,善恶共存,就看谁厉害点!人之初性本善……
  • 明明很爱你

    明明很爱你

    她,是一个冷酷美丽的女主角—皇甫静,他是一个冷酷帅气的男主角—尹泽少。他们因为一场吻的比赛而对对方产生了感觉。他们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呢?幸福就在其中……
  • 怒海余生

    怒海余生

    《怒海余生》是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在1897年出版的儿童题材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哈维·切尼的15岁男孩的冒险故事。哈维从小家庭富裕,父母对他百般宠爱。一次跨大西洋的航行中,他不幸落水,后被一个葡萄牙渔民救起。这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渔民不为他许诺的财富所动,没有立马把他送回家,而是给了他一份工作。他不再衣食无忧,整个夏天都必须在船上劳动。于是哈维在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