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7700000016

第16章 向后转!向前走!(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连接缅甸和中国的通道才真正建成。各种战时物资源源不断地装上火车或汽车,从仰光运往曼德勒,再从曼德勒翻越群山,经过眉苗到腊戍。从腊戍到昆明,是一条新修的将近1000千米的滇缅公路。为了修建滇缅公路,中国调集了20万名劳工。这些劳工中,青壮男子很少,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背着背篓,拉着石碾,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修出了这条抗战时期的生命线。1941年,日军迅速侵入东南亚,1942年3月切断了滇缅公路。盟军一边用飞机“飞跃驼峰”,从印度飞过青藏高原向中国运送物资,一边加紧修筑另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从印度东北部的雷多出发,经过缅甸的密支那,然后分成南北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连接。这条公路被蒋介石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但史迪威公路通车不久,盟军就将日军赶出了缅甸。再过几个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就结束了,史迪威公路也逐渐被废弃,成了深藏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幽灵公路。

二战之后,中缅关系非常友好,缅甸是苏联阵营之外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缅两国一度交恶,直到中国结束了“文革”,中缅转为更为务实平和的外交政策,两国关系才有了好转。缅甸在军政府统治下长期对外封闭,西方对其实行了全面经济封锁,来自中国的援助,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缅甸的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对缅甸的影响,就像一滴饱满的墨汁掉在了宣纸上,很快就浸洇成一大片。尤其在缅甸靠近中国的边界,更是热闹非凡。在掸邦北部聚居着果敢、佤族等少数民族,果敢其实就是生活在缅甸的汉人,佤族也和汉人生活习性相仿。这些地区尽管在缅甸是偏僻的边疆,但到了这里,尘土飞扬的土路就变成了平坦开阔的公路。这些地区的用电,是中国的电网供应的,手机使用的也是中国电信的网络。在仰光都用不了的黑莓手机,在这里信号畅通无阻。仰光的街道上跑的是破旧的二手汽车,在这里到处能看到各色崭新的SUV。人民币是最流行的货币,反而很少有人用缅币。

但是,对中国来说,缅甸真正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是熙熙攘攘的边境贸易,不是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柚木和玉石。缅甸是中国破解“马六甲难题”的关键。

在马来半岛的南部,是全长1000多千米的马六甲海峡,最窄处只有37千米,主要的深水航道不过两三公里。全世界1/4的油轮不得不途经马六甲海峡,全世界海上贸易的1/5~1/4不得不途经马六甲海峡。中国进口原油的4/5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这里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海上生命线。但马六甲海峡自古就不安宁,19世纪海盗猖獗,20世纪周边战事不断。可以设想,只要切断马六甲海峡,就可以牢牢地扼住中国的咽喉。

要想破解马六甲海峡的困局,就必须找到新的通道。曾经商议过的方案包括从巴基斯坦直达中国新疆的中巴输油管道,从孟加拉国通往西藏的中孟输油管道,在泰国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以及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输油管道、中国和哈萨克之间的输油管道等。在这些方案中,最简单有效的莫过于中缅石油管道和铁路方案。

想象一下,如果这一方案最终能够实施,将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中国和缅甸。和美国不一样,中国只在东部有海岸线。中国没有自己的加利福尼亚,而美国历史学家特纳曾说,美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西部拓殖史。美国的经济扩张,甚至民主制度,都得益于西进运动。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西部开发,要想给西部开发带来活力,离不开西部的对外开放。仅仅通过陆地对外开放,辐射范围有限,如果打开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才能形成中国的“新边疆”,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都能得到更广阔的新天地。发展经济学指出,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契机就是和一个强大的增长极联系起来。和中国联通,也是缅甸经济破茧而出的第一步。受到和中国经济合作的强烈刺激,缅甸和印度的经济联系也会更加紧密,缅甸和东南亚联盟其他国家的合作也将加快。一个火花,引燃另一个火花,缅甸将会从一个落后地区,发展成亚洲的枢纽。仰光将再度挑战新加坡,成为一个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印度之东

只要中国人来了,印度人一定会随后赶到。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竞争关系。

印度刚独立之后,尼赫鲁总理奉行的是一种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他坚持认为,印度和中国将成为风起云涌的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但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纠纷始终没有解决。1962年,中印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印度军队只接受过平原作战的训练,根本没有想过还会在寒冷的高原打仗,而中国的军队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场战争以印度惨败告终,也给印度军方带来了长久的心理阴影。1958年,尼赫鲁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中印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两个国家都是刚刚独立的“新国家”,而且,“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次在边界线上相遇”。尼赫鲁谈到,中国和印度之间自古都有缓冲地带,他指的是西藏。但中国和印度真正的缓冲地带是缅甸。

尽管中国经济对缅甸的辐射力大大超过印度,但历史上,缅甸和印度之间的联系远比中国密切。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曾经是印度的行省,直到1937年才从印度分出来。当年,大量印度人迁移到缅甸。1931年,印度人已经占缅甸总人口的7.5%。在1941年日军侵略缅甸之前,居住在缅甸的印度人大约有110万。缅甸刚独立的时候,印度和缅甸的关系处在“蜜月期”。印度的尼赫鲁总理和缅甸的吴努总理都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导人。但缅甸军政府执政之后,双方的关系急转直下,上万名印度人在缅甸独立的时候离开了。1964年,又有40万印度人被驱逐出境,昔日穿梭如织的加尔各答到仰光的航班也停运了。

印度和缅甸的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略有好转,1987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缅甸。但世事难料,一年之后,缅甸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抗议、民众示威。印度随后对缅甸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政策。这里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印度一向标榜自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政治国家,所以一直支持亲西方的缅甸反对派,这里面也有豪族之间的亲密联系。拉吉夫·甘地是尼赫鲁的外孙,他们一家和昂山家族是世交,和军政府推翻的缅甸前总理吴努也关系甚好。缅甸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昂山素季是昂山将军的女儿,她的母亲曾任缅甸驻新德里大使,昂山素季小时候在印度上学。1993年,印度政府授予昂山素季一项最高荣誉:尼赫鲁国际理解奖。印度对待缅甸的政策比西方国家还要强硬。西方国家不过对缅甸实行经济制裁,印度还直接对缅甸的反对武装组织提供资金和其他支持。

但激昂的外交政策到头来还要服从于惨淡的现实,印度无法负担和缅甸彻底交恶的代价,这要从印度的国内政治说起。

英国人离开的时候,把英属印度殖民地分成了两半。中间是印度教徒居多的印度,两边是穆斯林建立的巴基斯坦。到20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又分裂为西部的巴基斯坦和东部的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兄弟阋墙,几乎耗尽了两个国家的精力。

中国是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印度则恰恰相反,西部地区发达,东部地区落后。由于印度的主要精力被西边的巴基斯坦牵制,东部印度逐渐开始衰落。印度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有两块,一块从首都新德里南下,到达南边的海滨城市孟买。另一块是在印度南部的金奈和班加罗尔之间。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已经是世界有名的IT(信息技术)业外包中心。但过了班加罗尔,再往东去,就到了印度的落后地区。加尔各答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但印度独立之后逐渐衰败,如今已经和仰光差不多一样落后。

比东部更落后的是印度的东北部。印度东北部主要包括较大的阿萨姆邦(Assam)和其他几个邦,其中部分地区和中国仍然存在领土争议。这里山高谷深,地势复杂,混居着各个民族,大多过着贫困的生活。印度独立之后,这里更是成了一片被遗忘的荒凉之地。孟加拉国从印度独立出去,几乎切断了印度东北部和外部的联系。从孟加拉国的达卡或锡尔赫特(Sylhet),如果能直接修铁路或高速公路到阿萨姆邦的首府高哈蒂(Gauhati),也许要不了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如今,要想从印度东北部出海,必须绕一个大圈子,先向西走,经过一个狭长的咽喉地带,最窄处只有30千米,然后折向南方,到达加尔各答。坐火车走完这段路程,至少得需要18个小时。印度东北部就这样被囚禁在落后之中。往北,是罕有人烟的喜马拉雅山脉,往南,是贫穷且人满为患的孟加拉国,往西,是印度落后的农村,往东,是几乎一样封闭和落后的缅甸。

印度东北部原本就不属于印度,阿萨姆邦过去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世纪初期,缅甸占领了阿萨姆邦。后来,东印度公司打败了缅甸皇帝,阿萨姆邦才到了英国人的手里。一开始,英国人也不知道拿这块偏僻的土地干什么。后来,英国人偶然发现了山坡上的野茶树,才发现了阿萨姆的经济价值。1835年阿萨姆茶叶公司成立。大批印度人随后涌入,充当管理人员和劳工。印度独立之后,印度东北部从来就没有被中央政府重视,任由这里的人们在绝望的贫穷中挣扎。当地的人们越来越不满意,反叛武装应运而生。除了势力较大的阿萨姆独立军,在其他各邦,如曼尼普尔、那加兰地,也有各种各样的游击队和地方武装。这些反叛武装聚集在印度和缅甸接壤的地方,活跃在深山老林之中。为了遏制反叛武装,印度不得不调整政策,加强和缅甸政府军的合作。1995年,印度军队和缅甸军队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印度也逐渐看出,经济落后是导致东部、东北部政局动荡的深层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印度提出了“向东看”(look east)政策,希望通过加强和东南亚各国的合作,推动印度东部、东北部的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并不顺利。东南亚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离印度都很远。离印度近的国家如缅甸、老挝,是东南亚各国中最贫穷的。印度和缅甸之间的贸易并未对东北部印度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影响。事实上,印度和缅甸之间有时候甚至难以直接完成贸易结算,大部分印度和缅甸的贸易要通过新加坡中转。到了21世纪之后,印度官方对“向东看”政策也渐渐冷淡了。他们看重的是“向东南亚看”,印度东北部再次受到了冷遇。大部分印度人对印度东北部都很陌生,很少有印度官员访问过东北部,了解东北部的实际情况。在印度政府的计划中,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是设计一条铁路,从基里巴穆,连接缅甸的摩里,直通河内。对印度来说,要想从西到东打通通向太平洋的通道,缅甸将是最重要的一个棋子,但这枚棋子,迟迟未能落下。

中国想要从北到南,印度想要从西向东,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怀抱举国腾飞的宏大梦想,注定要在缅甸交汇。实现这一宏伟梦想的困难在于,缅甸是个落后的国家,连接的又是中国的落后地区和印度的落后地区。缅甸的经济发展,注定不会是“被邀请的发展”,不是得到赠送的舞会门票之后,直接入场狂欢就行。只有拿出当年修筑滇缅公路那样的血汗,才能铺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通道。

政治拼图

有了天时和地利,还需要人和。稳定的政治秩序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但是,缅甸的政局会出现动荡吗?在西部和东部的偏僻山区,反政府武装的枪声此起彼伏。昂山素季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了世界知名的政治人物。知道昂山素季的人,比知道缅甸到底在哪里的人都多。继1988年缅甸数十万群众上街游行之后,又出现了2007年的“袈裟革命”和2008年的“纳吉斯革命”。民众对缅甸军政府的不满在慢慢地积聚,一开始是文火慢炖,到最后会不会突然沸腾?

缅甸不是朝鲜,也不是古巴。一方面,尽管缅甸有150多年的殖民历史,而且西方长期对缅甸实行经济制裁,但是,缅甸不像朝鲜和古巴那样,有一个清晰可见的敌人。缅甸周围的国家没有哪一个会对其发动侵略。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缅甸军政府,都出现了一些政策的松动。如果一个社会出现慷慨激昂的民族主义,要么这是一个普遍贫穷的国家,比如朝鲜和古巴,要么这是一个经济快速扩张的国家,比如印度和土耳其。但缅甸是一个既贫穷又有严重贫富分化的社会,社会内部对阶级之间的矛盾的焦虑,远远超过对“帝国主义敌人”的关注。

同类推荐
  • 镜厅

    镜厅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趣味经济学100问

    趣味经济学100问

    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仅仅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本书帮你找到了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全书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突出趣味性,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本书将为那些希望轻松学习经济学的读者提供愉快、轻松的阅读体验,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座美食屋

    我有一座美食屋

    一觉醒来,世界变了!欧美饮食风靡世界,日韩料理称霸亚洲。中华料理需要从零开始。【轻松向系统美食文】【新人新作,每个收藏、推荐票,都很重要!】【欢迎加群催更、吹水:5-3-0-1-8-1-5-6-8】
  • 穿越庶女当嫁

    穿越庶女当嫁

    穿越成了杜如晦的女儿,杜软玉不想掉脑袋,急着把自己嫁出去。李德琅有了心上人,经年不忘,却被老娘逼着娶亲。同床异梦的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 你的大明我做主

    你的大明我做主

    他穿越到崇祯朝的时候,发现自己剧情的打开方式不对!明明是社会主义五好青年,居然成了欺男霸女的第一恶少!家中还被红娘子按了李莫愁版的血手印,成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且看他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大明的命运,平内乱,拒满清,下西洋,一步步匡扶起“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成功舞台

    成功舞台

    一个人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他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敢想会使人施展全部的力量,尽力而为,超越自我,那比做得更好还重要。一个人走在通向梦想的途中,他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梦想做什么,在你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以后,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可能花上几年,甚至毕生的时间去追求。这就是人生的乐趣所在。
  •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青春就是一场又一场不离不殇的经历。总会有一些人念念不忘,总会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总有一些开始没有来得及说再见,总有一些结局是再也不见,当然也还有一些是相见不如怀念……这些横贯青春岁月的五味杂陈,没有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常常会伴随成长销声匿迹。
  • 治愈系人气作家无处可逃温暖套装(共8册)

    治愈系人气作家无处可逃温暖套装(共8册)

    青春言情界“治愈系天后”无处可逃经典代表作。全新修订,高口碑人气之作,收录全部番外。套装包含:《醒来时的一记阳光》一场酣畅淋漓的考古盛宴,一次十二分深情的无悔守候,倾心演绎张小娴式哲学爱情。《当我遇上你》无处可逃转型力作。我从未想过人生能如此美好,直到我遇上你。《桃花知我意》醋坛学霸VS呆萌少女,冰山VS欢脱,撩VS被撩,别扭CP开启校园高甜模式!《如果梦醒时还在一起》冷静从容心理学女博士VS喜怒无常的商界巨子。一个局,两枚棋,最终都掉进爱的陷阱。《时光若能重新来过》她是经验丰富的敦煌壁画研究者,他是驰骋商场的俊美商人。他们在爱情里经历种种甜蜜,却又不得不因为现实远离彼此。他们有过温暖,也有过伤心,相爱至深却争吵不休。爱情能否支撑他两走到最后?《有一种爱谁敢言说》与千万读者共鸣的一场心事,回忆埋藏在青春年华里的青涩爱情!《那么认真喜欢你》治愈系天后无处可逃极具争议的情感力作,揭密现实中最隐秘危险的都市男女关系。《御繁华》无处可逃再绘古风凄美画卷。权谋、宫廷,战争、沙场,谱一曲肝肠寸断的阴谋与爱情挽歌。
  • 重生之惊世亡妃

    重生之惊世亡妃

    大婚当日被诊出身怀有孕,人人艳羡的静安王妃,转眼间被休弃,紧随而来的暗杀,让一切看上去仿佛是精心谋划的局!当死局逢生,她挟恨归来,与从前一模一样的面孔,惊才绝艳,震惊朝野!。曾经的夫君爱悔莫明,三国皇子倾心相付。她皆冷笑置之。人若辱我,我必辱之。人若毁我,我必毁之!彼时,她含冤逼泪,斥问:“王爷可愿信我?”他神色冷酷,大掌直挥,用最残酷的方法证明她的清白!此时,他惊悔交加,痛说:“我相信你!”她冷冷一笑,“我永远不再信你!
  • 农家贵女

    农家贵女

    重生到农家,爹死娘嫁人,日子很艰难,文瑾都不怕,种田采摘加经商,致富道路有办法!遇良人,甜甜蜜蜜好生活!
  • 神曲·地狱篇

    神曲·地狱篇

    《神曲》是但丁的划时代巨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全面描绘了西方文明,既有情节、寓言、神话、象征,也讲人类的罪恶和救赎,寓意灵魂的进修历程,表达了执着追求真理的思想。《地狱篇》讲述作者人到中年,在梦中由维吉尔引领游历地狱的过程。
  •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直接载体,是高校发挥文化建设示范作用的重要窗口,是高校发挥文化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本书从历史发展、现状、功能、文化指导意义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