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7700000007

第7章 一场再也不会有的改革(1)

“高尚者”的通行证

1947年4月15日,夜已深沉。一辆轿车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开出,穿过空空荡荡的阿尔巴特大街,开进了克里姆林宫。车子经过守卫的检查,继续向里开,经过高耸的塔楼、雄伟的东正教教堂和空旷的广场,停在一栋小楼的门口。客人们从车上下来,坐电梯上了三楼。他们经过一条狭长走廊,越过一道沉重的双层门,走进一间铺着橡木地板的办公室。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斯大林起身走向他的客人们。

斯大林在这里等着见乔治·马歇尔将军。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那一天,马歇尔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美军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1944年,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时代》周刊将马歇尔评为“年度人物”,称之为“祖国的托管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马歇尔就递交了辞呈,打算回家务农。但不久,杜鲁门总统又恳切邀请他出任国务卿。马歇尔在1947年1月就任国务卿,并于同年3月9日来到了莫斯科,和苏联、英国、法国等一起商议二战的善后事宜。马歇尔的谈判对手是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丘吉尔曾经说,莫洛托夫是用冰冷的西伯利亚花岗岩雕刻出来的。在外交界,莫洛托夫是著名的“不”先生。他外表谦恭,仪表端庄。他热情地招待西方客人们享用鱼子酱、鲟鱼、野鸡和香槟,邀请他们到莫斯科大剧院看芭蕾舞《胡桃夹子》,但对马歇尔提出的战后重建计划毫不感兴趣。一个月过去了,莫斯科的积雪都已渐渐消融,但谈判仍然毫无进展。马歇尔决定走出最后一步棋,他要见他的朋友斯大林同志。

马歇尔认为自己是斯大林的朋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次重要会议上,马歇尔见过斯大林,并对他有很好的印象。他觉得斯大林为人豪爽直率,一见就有种亲近感。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Harriman)告诉马歇尔,斯大林亲口对哈里曼说过:“我信任马歇尔,就像我信任自己。”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战友之间,难道不就是这种默契吗?

简单的寒暄之后,马歇尔直截了当地讲到,他对谈判毫无进展感到很悲观,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美国人民真心愿意伸出援手,也希望苏联能够和美国合作。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斯大林静静地听着,一边抽烟,一边用红墨水在纸上心不在焉地画着狼头,时而抬头,深沉地望着马歇尔的眼睛。等到马歇尔讲完了,斯大林同志说,苏联当然会和美国合作,但是美国方面总是拖延。困难总是有的,当谈判双方最终精疲力竭的时候,总会达成共识。不要悲观,我就比你乐观。天色不早了,美国朋友该休息了,送客。

马歇尔既不了解斯大林,也不了解苏联。马歇尔或许没有料想到这样的结局,但是,乔治·凯南一早就料到,谈判的结果一定会是这样的。1946年年初,苏联突然告诉美国,他们不会参加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这让美国财政部非常困惑。苏联到底想干什么,他们还是不是美国的盟友?1946年2月份,财政部给驻苏联使馆发电,请求得到一个解释。当时,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正好外出度假,出发之前授权驻莫斯科代办乔治·凯南,可以全权向国内发电。接到财政部的请求后,凯南马上向国内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谈到,苏联的领导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对外国势力的警惕思想,并把国内的敌对力量都视为外国势力的代言人。苏联不可能和资本主义世界同一条心,暂时的妥协一定是为了忍辱负重,寻求最终消灭对手的机会。共产主义是苏联领导人在不安全中服下的镇静剂,这一信念就像宗教信仰一样,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且将不断扩张。凯南提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应该是“长期、耐心、坚定而警觉地对苏联的扩张倾向的遏制”。

如果说苏联让马歇尔感到失望,那么战后的西欧已经让他感到绝望。在去苏联之前,马歇尔先到了法国和德国,亲眼看到战后的欧洲变成了人间地狱。欧洲各大城市中,50%以上的建筑物化为瓦砾,上千座桥梁、上万千米的铁路坍塌破败。1939年到1945年间,欧洲死于战争的人口约达3650万,活下来的人们还要忍受更残酷的煎熬。1946年欧洲大面积歉收。1947年又遇到罕见的冰雪和风暴,这是70年以来最坏的天气。运河封冻、铁路停运、道路无法通行、工业生产停顿、配给供应比战时还要紧张。丘吉尔曾警告杜鲁门,说欧洲已经成为“瓦砾场、骸骨堂、瘟疫与仇恨滋生的渊薮”,美国人还以为他是危言耸听。一位美国记者到了欧洲,悲哀地写道:“欧洲就像一条被搁浅的鲸鱼,在阳光下渐渐腐烂。”美国政治家罗伯特·兰兴1918年曾经说:“饿肚子意味着布尔什维克,饱肚子意味着非布尔什维克。”在饥饿和贫穷的折磨下,共产主义力量在欧洲如火如荼。1945年,在法国战后第一次选举中,共产党得票最多,有500万张选票。在意大利,共产党得到的选票高达40%。

马歇尔为看到的这一切痛心不已。他指挥美军,带领盟军,苦战五年,战胜了**德国,换来的就是这个结局?难道就这样作壁上观,眼睁睁地看着欧洲再次陷入动荡和战争,或是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马歇尔主意已定。他从莫斯科回来,马上就把凯南叫过来,让他在两周之内草拟一个援助欧洲的计划。马歇尔的指示简洁明确,他要求凯南:“不要太琐碎。”接到命令,凯南颇有难色。他的专长是研究苏联,对欧洲并不了解,对经济问题更是一窍不通。凯南马上找来了一批专家,包括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罗斯托,政治学家小布莱斯戴尔(Thomas Blaisdell Jr.),经济顾问保罗·波特(Paul R.Porter)等。但真正的幕后英雄是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克莱顿(Will Clayton)。

克莱顿和马歇尔同年出生,早年在美国棉花公司做管理人员,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专门做棉花交易,被人们称为“棉花大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克莱顿开始为政府效力,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欧洲的盟国沟通,确保它们能得到及时、充足的供应。企业家出身的克莱顿深知,大多数的战争源于经济问题。自由贸易能够鼓励世界和平,但保护贸易很可能带来更多的猜疑和敌视。如果商品不能自由地跨越国界,士兵的靴子就会踏过国界。

当马歇尔计划的雏形出现之后,就要找一个对外发布的机会了。马歇尔写信给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詹姆斯·柯南特(James Conant),说愿意参加哈佛的毕业典礼,还想借此机会向毕业生们讲几句话。柯南特校长感到有些受宠若惊。哈佛曾经提出,要授予马歇尔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但两次都遭到婉拒。这次,马歇尔终于要来了。

1947年6月5日,哈佛大学举行了第286届毕业典礼,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一次毕业典礼。这天中午,在哈佛园招待校友和贵宾的午餐会上,马歇尔看着稿子讲了大约15分钟,介绍酝酿中的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在战争期间一向因口才好深受记者欢迎,他喜欢拉家常式的即兴讲话,不习惯规规矩矩地念稿子。他在哈佛的这次讲话中声音很低,人们几乎听不见他说了什么,听得清楚的人们也搞不懂马歇尔到底想说什么。《纽约时报》和其他大报根本没有报道这次马歇尔的讲话。就连英国大使馆也觉得不重要,不值得花电报钱送回国内。只有一个人很清楚马歇尔说的是什么,他就是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t Bevin)。他说,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演讲。

贝文当然很开心,但那些听到马歇尔讲话的美国人会怎么想呢?美国一向有孤立主义传统,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为欧洲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难道在战后还要继续为他们奉献?美国助理国务卿艾奇逊说,美国公众的外交政策就是:第一,把孩子们送回来;第二,不要当圣诞老人;第三,不要到处惹事。在美国人心目中,失业这样的国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说,美国人想的就是看电影、喝可乐。

怎么样才能说服美国人民?克莱顿说得好:“要让美国人震惊,只需要告诉他们真相,告诉他们全部的真相。”他在欧洲时,给国内发回的报告中写道:“成百万的人正在慢慢地饿死。”他说,要想在未来十年避免战争,援助欧洲是唯一的选择。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最著名的记者。在他刚25岁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就说,他是全美国的年轻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个。李普曼经常和克莱顿、艾奇逊和凯南交流,他从1947年4月和5月起,开始连续在报纸上呼吁,欧洲经济已经濒临破产,美国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欧洲统一起来,迅速实现经济复苏。公众舆论和国会政治很快发生了转变,各大报刊都开始热议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

经过国会的讨论,哈里·杜鲁门总统在1948年4月签署了欧洲复兴计划。美国从一个只关心自家门前雪的化外之国,渐渐变成了世界的领袖。就连在国会里反对马歇尔计划最厉害的塔夫脱议员,也认为美国不能退回到孤立主义了。杜鲁门是在罗斯福突然去世之后,作为副总统被扶正的。这个来自密苏里州的农家子弟年轻时在家务农,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兵,战争结束后做过买卖,后来一路误打误撞地进了政坛,出人意料地给罗斯福当副总统。当他接任总统一职之后,没有人期待他能干好总统这份工作,而他也的确缺乏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和雄才大略。但杜鲁门知道时势造英雄,马歇尔计划的推出,让美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和魄力。艾奇逊引用莎士比亚《亨利五世》中的一句话说,在国际危机最黑暗的时刻,杜鲁门表现出“黑夜里哈里的一点英雄形象”,他使盟友们放心,让敌人们胆寒。

从1947年6月到1951年年底,马歇尔计划大约提供了130亿美元的援助。按照今天的美元计价,援助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按照当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当于今天的5000亿美元。在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几年间,欧洲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从1947到1952年,欧洲的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马歇尔计划是有史以来最慷慨的一次援助。之所以能有马歇尔计划,是因为首先有了马歇尔将军。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涌现出了那么多功勋卓著的将领,但是没有一位能够像马歇尔那样高贵。当马歇尔将军刚刚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时候,美国军队还不足20万人,在全世界排名第19位,屈居葡萄牙和比利时这些小国之后。军官们还在练习骑马作战,士兵们没有足够的武器,演习的时候扛的是硬纸板剪出来的步枪。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无人能够匹敌的超级军事强国。但马歇尔将军从不居功自傲,他把指挥诺曼底登陆这样的历史功绩让给艾森豪威尔。美军进入欧洲战场之后,马歇尔提醒艾森豪威尔,一定要给蒙哥马利留足面子,因为他是“英国唯一的英雄”。鉴于马歇尔的卓越功勋,美国国会曾决定授予马歇尔最高军衔“陆军元帅”,却被他拒绝。马歇尔反对的理由是英文中元帅Marshal的读音和他的名字相同,“Field marshal 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听起来很别扭,实际上是因为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军衔高于提拔他的潘兴将军。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

波茨坦会议期间,有人给马歇尔捎来一篮子土豆、莴苣、胡萝卜、蚕豆、卷心菜,这是他的妻子凯瑟琳的无字家书——该回家种花务农了。马歇尔在战争一结束就递交了辞呈,但退役不到十天,就被杜鲁门派到中国,调停国共两党。当马歇尔被任命为国务卿的消息传出,杜鲁门的支持率马上大幅度提高。马歇尔计划能够被美国国会和公众接受,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马歇尔将军身上的这种凛然的高贵气质。

原来高尚也可以成为高尚者的通行证。但是,历史从来都不是单色的,而是杂色的。如果说马歇尔计划纯粹是一种利他主义的崇高行为,那么为什么这一计划的结果反而是冷战呢?尽管马歇尔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公开和透明,但是,就连国会议员们都不知晓的是,马歇尔计划也资助了中央情报局(CIA)最早的秘密行动。可要说马歇尔计划不过是披着利他主义外衣的扩张政策,那么美国为什么心甘情愿帮助欧洲,哪怕欧洲国家迅速成长为美国的竞争对手?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后,接受了美国礼物的欧洲国家,很快就出现了反美情绪。法国公开禁止销售代表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美国驻欧洲的使馆经常成为示威抗议的目标,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装防震玻璃窗。

高尚者和卑鄙者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通行证,但能走出去多远,要看你有多强大。当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时候,你想干好事就干好事,想干坏事就干坏事,管他的。

同类推荐
  • 深圳经济特区年谱(1978~2018)(全集)

    深圳经济特区年谱(1978~2018)(全集)

    本书记录的是一座年轻而充满创造力的城市——深圳的不同寻常的令世人瞩目的成长历程。在中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她那样,以其自身的诞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她那样,以其自身的发展体现、引领着整个国家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创造着一种崭新的富有绩效的社会发展模式;更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她那样,以其自身的不断变革书写着社会转型的奇迹,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创造着创新的观念、精神和理念。
  • 国际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全球价值链与失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全球价值链与失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全球化经济模式出发,借鉴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的分析体系,从基础理论建设出发系统剖析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以此为条件进行了一次探索与尝试,试图借助成熟的公认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全球化经济学提供微观基础与宏观证据。
  •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阅读本书,可以跟踪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动态、政策与趋势。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热门推荐
  •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唐玄侠录

    乱唐玄侠录

    魔由心造,妖由人兴!五浊恶世的是非纷扰,无非世人的爱憎仇怨所积聚;异界非人的魔欲横流,便是俗子的三毒业力所引发。乱唐玄侠者,处乱世,解恩仇、于异界,化冤孽;看似虚妄却以侠行玄功如实载录矣。
  •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言无畏

    言无畏

    那怕只是一句话,一段小故事,也能勾起你我的共鸣,这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生活随笔,我们探讨人生,探讨未来。
  • 情何依

    情何依

    这是一部叙述男女知己情谊的长篇小说,全书约100万字。宋犀县文学爱好者舒梦临奇遇梅梢琼,不知不觉间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来到省城楚都工作后,只要回到故乡县城,总要聚一聚。几年后,又结识了笔友姜婉然,一起畅谈文学,甚至帮他共同构思,还聊个人情感生活,每天都要网上说话到深夜。但因对方是人妻,年龄相差悬殊,只能望而却步,最后连一般朋友都做不成。
  • 中藏经

    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P惹不起的东方巫师

    HP惹不起的东方巫师

    新坑《超能魔法高校的劣等生》已经发布!请支持一下(???ε???) 《HP惹不起的东方巫师》正文已经完结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 “知道吗?”(不黑老邓等人,正常CP)“那个来自东方的巫师不用魔杖也能将巨怪打倒!而且她还能召唤巨怪!你说她把巨怪召唤出来为什么还要打倒它?”“嘘!难道你们不知道她还能召唤出蛇怪吗?!还记得二年级吗?我听到潘西看到那只猫“死”了,她就立马说了一句:艾特!蛇怪真被阿斯特瑞拉召唤出来了。“……”说真的阿斯特瑞拉也很心累!她一个东方穿越者也很烦啊,因为她知道哈利波特里的结局和细节,她也不想啊┐(─__─)┌。那位来自东方巫师的阿斯特瑞拉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简时。她来自中国法术学院,原本好好的,就穿越到这个学院的几十年前,还被校长这个老狐狸给卖了,没错!就是将她卖到霍格沃兹去了。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本书主要讲述的爸爸带孩子进行的一场永不褪色的旅行,旅行内容包括丛林探险、野人奇遇、草原篝火、牧场抓羊、宝贝带娃、黄河降魔、悬崖“跳水”、宝贝创业等,参演人员包括:演员吴镇宇父子、演员黄磊父女、演员陆毅父女、歌手曹格和一对儿女以及运动员杨威父子。
  • 快穿之宿主每天都在躲cp

    快穿之宿主每天都在躲cp

    第N次把老板打了以后,白荼靡成功被老板送到了敌对公司。就像一个吃货被餐厅老板免单给了两百块钱然后求去对面餐厅一样,白荼靡本以为自己会被“隔壁餐厅老板”给五百块钱再请回去。没想到……某人:“来了还想走?是我钱不够还是长得不好看?”白荼靡:“我可能更喜欢你哥……”某男脸一黑转身就走,第二天,她原老板的公司倒闭了……莫名其妙公司被亲弟整倒闭的洛泽:“???”懵逼。白荼靡一脸无奈:“我其实是想说我更喜欢他哥公司的制度啊!!”某男:吃醋+10086(本文1v1,男主性格多变,女主不定时抽疯,阅读需谨慎!)
  • 玩家养成

    玩家养成

    咸鱼一条的林奕即便可以召唤玩家也是一条咸鱼的故事。偏向轻松但主角偶尔也会热血?以及挖坑埋坑欢乐沙雕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