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1100000017

第17章 傲视危机,绝地求生(4)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过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有个铁匠把一根长长的铁条插进炭火中烧得通红,然后放在铁砧上敲打,希望把它打成一把锋利的剑。但打成之后,他觉得很不满意,又把剑送进炭火中烧得透红,取出后再打扁一点,希望它能作种花的工具,但结果亦不如他意。就这样,他反复把铁条打造各种工具,却全都失败。最后,他从炭火中拿出火红的铁条,茫茫然不知如何处理。在无计可施的情形下,他把铁条插入水桶中,在一阵嘶嘶声响后说:“唉!起码我也能用根铁条弄出嘶嘶的声音。”

奥格·曼狄诺说:“如果我们都有故事中铁匠的心胸,还有什么失败和挫折能够伤害我们呢?”

安徒生有一则名为《老头子总是不会错》的童话故事: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惟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烂苹果。

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得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三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的钦佩。

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样好喝。”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烂苹果,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而且,你才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人在失望的时候如何自处?爱德加·伯根的方法值得借鉴。有一次他邮购一本摄影的书,从此他满怀希望,天天等着邮差上门来。最后,邮差总算送来他的包裹。爱德加打开包裹,满腔欢喜却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包裹里面装的不是他订的摄影书籍,却是一本关于腹语术的书。

爱德加马上又把书包起来,准备寄回去,可是转念一想,既然这本书就在手上,何不看看再说呢?你也许猜得到结局如何了,爱德加后来变成了知名的腹语专家,他创造了许多可爱的角色,广受世人的欣赏。可以说他是大大的成功了。

爱德加·伯根的信念其实很简单——他拿到一个柠檬,于是就榨了一杯柠檬汁。只要凡事往好处想,好处就会到来。

每一个问题之中都藏着解决的方法,只要真正拿出行动,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事情就终有解决的时候。

李·艾柯卡曾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座右铭是:“奋力向前。即使时运不济,也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他1985年发表的自传,成为非小说类书籍中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印数高达150万册。

艾柯卡不光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的懊丧。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苦乐掺半”。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但他对和机器做伴、做技术工作不感兴趣。他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搞经销。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由一名普通的推销员,终于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但是,1978年7月13日,他被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二世开除了。他当了8年的总经理,在福特工作已32年,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工作过,却突然间失业了。昨天他还是英雄,今天却好像成了麻风病患者,人人都远远避开他,过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抛弃了他,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击。“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是这么说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

艾柯卡,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当了8年总经理的事业上的强者,凭他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面额高达8.1348亿多美元的支票,交给银行代表手里。

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二世开除了他。

对于那些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每一种逆境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种子。有时,那些似乎是逆境的东西,其实是上升的好机会。

在危机与失意面前保持坦然,正是一位强者的宁静致远的将帅风度,保持坦然,必能重振雄风,再造佳绩。

8.竞争的游戏

“认真捕猎,认真游戏”,这是狼群的生活方式。小狼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它们的游戏方式很少受到限制。身体上的接触,能增强狼族的团队意识,游戏锻炼它们在沟通、合作及捕猎方面的技能。狼族还可以借着游戏建立族群秩序,并经常评估修正。通过实验性的游戏,狼学会如何获取食物维持生计,它们的身体也因此更为强壮、坚韧,因此对狼来说,游戏并非是玩玩而已,它不是生活的副产品,而是生存的凭借。

软件巨子CAI公司创办者王嘉廉说:“我四周的环境与人们都充满了挑战的乐趣,我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拼命地工作,我认为自己是在‘努力游戏’。对我来说,工作的乐趣就在于竞争。工作是游戏的一部分,你想要成为最好的,你就要竞争。”王嘉廉是一个坐不住的人,从而他的管理哲学也是走动性的哲学。他喜欢与人走着交谈,即使在办公室里,他也常常是端着咖啡来回踱步。而冒险精神则使王嘉廉极具挑战意识,CAI的每一次收购都可看作是一次挑战。王嘉廉不服输但也从不过高地估计自己,因此他自信而不自傲。

王嘉廉,1944年8月18日生于中国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之后考取了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大学毕业后,王嘉廉从事编写计算机软件程序的工作,于1976年5月在纽约创办CA公司,后发展为国际电脑联合公司——CAI。

王嘉廉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才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商品市场,什么叫市场竞争。他的书生气很快被激烈的市场冲得荡然无存。王嘉廉和伙伴亚兹一同走向市场,充分了解客户之需求。从一系列反馈信息中,王嘉廉得出这样的认识结论:“电脑界最大的弊端是仅靠技术为驱动力,工业界依靠科技而发展,但科技人才却从不聆听客户的需求。如果有人愿意听取客户的意见,必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今天看来,王嘉廉的认识并不算高知灼见,但在那个时代,企业界人士却太少这种思维方式。

王嘉廉运用“整合创新”模式,利用被收购公司在技术上的优势,让CAI开发出更令市场刮目的产品。王嘉廉亲自深入到研究开发部门,与专家们一起切磋探讨,这种精神深受大家钦佩。有位工程师说:“王先生平易近人,率先垂范的作风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力!”1987年5月,CAI推出的新产品CA——UNICENIE倍受市场青睐,半年工夫,就拥有500多家客户。

对于研究开发部门,王嘉廉显得特别慷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在这方面的投资自然会得到很好的回报。

王嘉廉始终不忘给CAI投放添加剂,每当有一项新产品投放市场,就立马想到CAI的明天与后天。

就这样,王嘉廉以研究开发为CAI的运作中枢,源源不断地生产适应市场的产品。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在内部创造团结和谐、民主友善的气氛,使人人都参与管理,献计献策,充分调动起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王嘉廉心胸宽广坦荡,从不以董事长自居。王嘉廉从无官僚作风,他说:“当公司规模逐步扩大时,我最害怕的就是被官僚作风侵袭。我们的公司建立在追求卓越之上,不合时宜的僵化程序,或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的工作心态,在CAI无立足之地。重要的是,我们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集中精神贡献给CAI。假使我们失去了创造力与工作热诚,或是我们对过去的成就感到满足,我们即失掉了CAI的真精神。”王嘉廉经常告诫属下,官僚作用是事业发展的蛀虫,他自己也能身先士卒地破除官僚作风。

CAI的工作常处在一种弹性状态,主管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人们只有紧迫感而没有优越感。有员工说:“假设你手头的计划与某个人有关,你可以直接找他去交涉,不管他的职务多高,像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你随时可以走进他们的办公室谈事情。”

在美国,众所周知的一句哈佛名言是:“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明智的企业家总是抓住人才这个万物之源,千方百计地收拢人才,实施智能开发战略。

有人曾问及王嘉廉的用人标准,王嘉廉回答说:“贵在因才施用。”这话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含义。王嘉廉用人才首先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他说:“我的人才观与一般人很不同,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在我的眼中就是人才。关键要用人之长,一个研究太阳能原子核的人若是进了CAI,那他第二天就可能背着行囊离开CAI。相反,假使一个花工来CAI谋差,我可能会留他下来帮我经营花园。”

王嘉廉识才、爱才,认为人才是企业成功的最大资产。他爱重复那句话:“在CAI,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无论你的族裔、性别、年龄如何,只要有事业心与能力,都会得到重用。”王嘉廉对人才有独特的看法,他不重文凭,也不管你毕业于何种学校,关键看你是否有敬业精神,挑战精神,是否适应CAI的工作环境。他说:“拥有高学位或名校出身者,并不就是最适合在CAI工作的人。”

王嘉廉就是以工作竞争与游戏相融的心态,带领CAI打造不断的成功。

同类推荐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为什么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呢?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工作时间长了,对一切都渐渐地感到麻木了,该怎么办呢?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提升呢?当人已步入中年,回首往昔,会不会幡然醒悟,如果能在20几岁时懂得这些道理,现在该有怎样的成绩?《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提供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以及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策略,让年轻的职场中人从中领悟最值得铭记的职场真理,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哈佛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佼佼者,关键不是因为它的规模宏大、学科众多,而在于它先进的办学理念、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和三百多年沉淀下来的闪光智慧。读这本书,你会感觉到几百年来的哈佛智慧就像涓涓细流在你的心头流淌,它将让你获得成长的智慧和心灵的激励。浓缩哈佛智慧的励志书,折射人性光辉的多棱镜!本书共分六辑,介绍了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全书以故事贯穿始终,为青少年呈上了一道美味的心灵滋补汤。本书能让青少年的个性和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可以说,这是一本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人性培养书。
  • 哈佛女孩气质课

    哈佛女孩气质课

    本书运用哈佛的理念,从内涵、才情、品位、智慧、仪容、气韵、心态、自信、性格等方面,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女孩由内而外提升自己的气质,以真实生动的案例帮助女孩认识自我、完善人格、提升魅力,掌握诸多打造气质的方法,以睿智风趣的笔触,教会女孩如何打造优雅之美、气韵之美、成熟之美、情调之美。本书的观点和思想是深刻的,同时也是实用的,每个女孩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导和精神启迪,精心雕琢内在与外表,修炼足以倾倒众生的气质,自在从容地释放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热门推荐
  • 史记故事(导读本)(下册)

    史记故事(导读本)(下册)

    本书首先介绍了《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以便于小读者在后面的阅读中进一步领会《史记》独特的艺术性;然后按朝代顺序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使小读者可以在具有趣味性的阅读中了解各个朝代的历史。书中还对提到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选择了一些传说、民间故事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 灵宝净明大法万道玉章秘诀

    灵宝净明大法万道玉章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ld Bachelor

    The Old Bachel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请借一句我爱你

    请借一句我爱你

    你是我的全世界,是我的满天繁星,只可惜那是曾经
  • 企业管理之道

    企业管理之道

    中国的《易经》、《道德经》是宇宙间最大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企业的管理无非是人道当中的一个分支。如把现代企业管理比喻成一棵树,中华文化精髓是树根下看不见的滋养,而西方的管理则是树叶、树枝、树干。作者根据多年研修易、道,结合自身的商业实践,以《道德经》为主线,将老子的智慧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十二个方面,并找到一条从根源上提升领导力的途径……
  • 夜殿驾到请站住

    夜殿驾到请站住

    从游戏回来,夜渊开始解放封印。当男神,霸气总裁,宠老公。“我的生活就是肆意不妄为!你能拿我如何?”(本文虚构)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Once Taken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2)
  • 明月依旧照洛阳

    明月依旧照洛阳

    一些以前打游戏时的短篇。凭记忆而写,对号入座概不负责。
  • 蝉音袅袅

    蝉音袅袅

    我大哥在没有进去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几乎是从不理会我的,哪怕是带着丁点情感朝我多瞧一眼。他一定以为我还是个“愣青”,我们理应活在两个不同世界里。以年龄区分一切,似乎是任何缺少标准的年代里再简单不过的标准了。可不是嘛,除面向爸妈时稍有点儿例外,他那原本就带着冷光的脸从没对哪个孩子起过多少变化。那时候,他的父亲、我的大伯刚刚去世,他从老家跑出来投奔他的叔叔、我的父亲,住在我们家。可是谁曾想,不过一年光景,他竟在我们那片儿混出些名堂,对我更是目中无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