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7000000003

第3章 修炼内心,强大心灵百毒不侵(2)

罗城百废待举,于是,于成龙一边着手消除内忧外患、安定社会,另一方面又开始招募流民,恢复生产。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康熙六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省惟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

后来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陆道道员,驻地湖北新州。在湖北期间,无论地位和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然心清如水,保持了异于常人的艰苦生活作风。

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离湖北时,依然一捆行囊,两袖清风,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虽然官阶越升越高,但他的心却没有被宦海中的各色欲望所腐蚀,仍然是那样清澈,没有混杂,始终活泼地流动着,充满了盎然生机。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在官场上,最开始时的那片清正廉明之气是很难保持长久的,是很容易就被官场上的一些恶习所污染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够清净,如果都能像于成龙那样,心如水质一般的清澈,便是有泥沙倾倒下来,不过是晃上几晃,泥沙尽可沉底,水质仍是一片清明。

所以环境的恶劣混浊并不是理由,一个人若是真正想要坚持内心的原则,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是动摇不了他的。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现代生活中处处可见名闻利扬,但是我们可以禀持自己内心的清正,让自己如流水一样澄澈明净,不被混染。虽然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但是却可以让所有尘埃都沉到水底,只留水一样的清净。

做自己心神的主宰者

道寂静无声而没有形迹,变化万端而没有常规,它与生死相依,与天地并存,与神明同往!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包罗万象,不知归宿,古代的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庄周听说道术就喜好它。他以悠远的论说,广大的言论,无拘无束的言辞,常放任而不偏执,不持一端之见。他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严正的话,用无心之言来敷衍,引用格言使人觉得真实,运用寓言来推广道理。独自和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是非,与世俗之人和睦相处。

对于庄子的道学,王阳明认为他多了一点神秘色彩。王阳明的理解是: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超出万物的范围之外,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庄子同时也在这个观念里告诉我们,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也可以转化成无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王阳明说:人们无必要去论庄子是唯物还是唯心,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却值得欣赏。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做一个伟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独立,顺应天地之道,在有为无为之间,顺其自然,平和地看待万事万物,清不喜、浊不嫌,不去责备世间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与大众融洽地相处,身处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

其实,一个人要达到王阳明所说的这种境界,他的心灵就能获得大自由、大自在。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调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因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缺乏,苏东坡身为知州,还时常挖野菜做口粮。人们都认为东坡先生过得肯定很苦,不快乐。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不但长胖了,已有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

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这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我还可以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

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过着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境界呢?在王阳明的哲学里,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观点:

第一,以平等心态看待每一个人。中国有过数千年专制统治,人们习惯于用高低贵贱来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这就难免经常心态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与众人平等的地位,就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但是,人处在社会上,财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能获得平等的心态呢?

人生也是如此!有时候,这拨人浮上来,那拨人沉下去;有时候,那拨人浮上来,这拨人又沉下去。社会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其实,无论这只红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红薯,大同小异;无论这个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真正获得平等的心态。

第二,宠辱不惊,淡然处之。每个人的修养不同,有的人修养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养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养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对待;在修养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对待。为此沾沾自喜或愤愤不平,毫无必要。一个人只要确定自己所言所行没有过错,不论别人的态度如何,都不妨淡然处之。

第三,不执着于对和错。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人们习惯于争论谁对谁错。有时候,这种争论只会错上加错。所以,与其执着于对错,不如考虑如何改正错误。只要能使事情好转,即使一言不发又有何妨?

第四,保持内心的平静快乐,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顺有逆,把它们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着顺境时得意洋洋,逆境时垂头丧气。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游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毫不在意,有名无名也不在乎,贫富得失淡然处之,怎么会不快乐呢?

不被身处的环境所束缚

生活,有时绚丽得美不胜收;有时却又残酷得让人不寒而栗。当面对顺境,喜不自持,而面对逆境,却又悲观苦恼。正所谓境由心造,当心得到净化,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能不为所动,从容面对。

生活充满了种种偶然与不测,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因此受到影响,使得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忐忑不安之中。而要沉着冷静地去面对,则需如王阳明所说的“涤荡内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静心不动,静心即净心。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动了。

提示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

王阳明说,有意去找寻宁静,这个时候已经不宁静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净化自身。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称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称猴从东西南飞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称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蚌蟒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称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的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契入。

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呢?主要是因为真心被掩盖了。就像一面镜子,布满灰尘,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没有显现出来,妄心就会影响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尘所诱惑,也不会被六识所蒙蔽。

实际上,顺境跟逆境不过是一体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失意忘形,都是不对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就得不到解脱。要想真正解脱,并不是去崇拜偶像,也不是迷信权威,而是要心无所住,心不为动。这样,面对任何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外面再美的景致,也无法使我们的心得到真正的休息,反而白白浪费掉精力。王阳明启示我们,把浑浊动荡的心澄清,不要刻意去欢喜、悲伤。就好似看一池生长于污泥中的荷花,池边的观赏者有人欢喜有人忧,可是一池的荷花却在那里,不动,不痴,也不染,荷花只是荷花。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如果也能像荷花一样,不被外物牵绊,活出真我,心便能回归寂静,生活也就不会被境遇随意差遣。

一定要做一个“富心人”

“家有良田千亩,一餐不过几碗白米;房有大屋百间,一夜不过三尺床榻”。这个世界虽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致命诱惑,然而占据财富的快感只是外在的、短暂的,而一个人的品行、才智、志趣、节操,才是内在的和长久的。贫富显示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并非是一种生活质量,更无法反映内心的强弱与否。因此,与其向人展示财富的多寡,还不如昭示心境修炼的高低。

王阳明曾经在《何陋轩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阳明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

同类推荐
  •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本书第一次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左传》、《国语》、《尚书》、《史记》等史书以及《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诸子书中的有关记载,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人物)进行系统研究,每个人物有“传”有“评”。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热门推荐
  • 洛阳花

    洛阳花

    一年一度的毕业生离校的日子到了。我在校园里走,空气中弥漫着离愁。三五成群的送行的人们簇拥着要离开的那个人,往校门口的方向走。队伍里有人忍不住了,便哭了出来。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伴们,现在要面临一场离别。他们可能永远都不再有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了,明日天涯,怎能不伤心惆怅呢?那个先行要走的同学手里还拉着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着的是这四年来的所得。要上路了,用这所得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可是路在哪里,也许心里都还没底。但是也没有办法,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亿万娇宠:总裁,狠强势!

    亿万娇宠:总裁,狠强势!

    曾经的深信不疑,如今的物是人非。他软:你求我,我就将这个女人送走。她硬:对不起,我从不求人!他硬:这是我的孩子,你必须生下来!她软:生下来可以,但你必须给我三千万……
  • 两小不猜之我只喜欢你

    两小不猜之我只喜欢你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才是最美好的,往往人们所需要的也正是那样不虚伪的感情,在这个世界里,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和喜欢你的,很难,所以找到了,就好好珍惜!毕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收获满满!
  • 快穿系统:反派Boss入我怀!

    快穿系统:反派Boss入我怀!

    霸道总裁?病娇公子?腹黑呆萌?傲娇王爷?玄幻古风?武林传奇?任君挑选~<宠文1v1>只有没有的,没有办不到的。本是一个个攻略渣男(女)的界面。但自从碰上了反派大Boss是神马回事?一只傲娇病态大Boss整天阴魂不散!苏瑾沫叫苦不迭,系统:“……”竟然无言以对。“苏儿,过来。”邪魅Boss指尖一勾,笑的邪肆。“滚远点。”“.......”所以,到底是谁先撩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信仰造神

    信仰造神

    信仰成神,真理成圣。世上本没有神,信的人多了,便有了神。现代孤儿穿越到一个古代世界,凭着脑中的《神道真经》创立神道,带领远古先民驱赶鬼怪,抵抗妖魔,建立轮回天庭的故事。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
  • 当鬼才租客遇上怪物房东

    当鬼才租客遇上怪物房东

    当陶文溪和陈堇澄成为了房东与租客的关系后——第一阶段:冰箱一人一半,晾衣杆一人一半,能待在房间绝对不会去客厅。陶文溪不敢穿着睡裙去客厅,睡觉还要锁门,陈堇澄不敢在家放飞自我。不小心遇到了,就点头微笑问声好。第二阶段:当两人都在家时,不会再感到那么的拘束了,一起吃饭,一起在客厅看电影,偶尔无聊还会结伴出去玩耍。第三阶段:陶文溪可以不用交房租了,可以使唤房东了,因为连人带房都是她的了。抱抱亲亲,躺在一张床上睡觉这种事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
  • 挺美妙一男的

    挺美妙一男的

    “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行为?”洛森收回自己的手。趴在课桌上的女生睡着了。男生安静地看着她的睡颜,缓缓抽出枕在头下的手。略微偏白的指尖触到女生的发丝,将她额前散乱的发轻绕到耳后,他有片刻的怔愣,猛然收手偏过了头。脸颊漫上绯色,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