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7100000031

第31章 成败淡定,顺应天道做到处变不惊(2)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人一点一滴的言行组成的,如果我们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成为了行为,我们有自己的行为组成的命运也就会使我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即使破产也淡然处之

胡雪岩由于涉足官场,最后成为了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朝廷革职抄家。又由于投资千万两白银的丝茧以垄断洋人收购生丝的价格,而被外国商人联合抵制,最终生丝烂在仓库,自己也血本无归。

接踵而至的就是钱庄被挤兑,最终关门歇业。他建立的由钱庄、票号、典当行、药局组成的商业王国也在短期内迅速颓倾,造成了晚清最为重大的金融风暴。经历了这样的巨变,好像一夜之间从富可敌国到一贫如洗,一般人可能承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就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恐怕也会惊慌失措。但是胡雪岩没有,他说:“本来我什么都不是,现在有钱了,吃过,见过,玩过,乐过,最多赤条条来,再赤条条去。”他能够在失败看淡成功而安然回归曾经的一无所有,不愧为一代商圣。

胡雪岩死于1885年,终年62岁。他死时家财已经散尽,陪伴在他身旁的没有几个人。当朝廷派人来抄家的时侯,他刚好在前一天逝去,只留下七尺薄桐棺,租来的小屋中一灯如豆。原来的富丽堂皇的住宅与胡庆余堂已经易主,连抄家的官员都说道:真是人亡财尽,无产可封。而他最后葬在何处也一直是个谜,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被人发现。

胡雪岩得到的称誉和名号实在太多,有的人称他为“经营之神”,有的人把他和古时候的陶朱公并论,称他为“商圣”,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名投机家。

当代企业家王石在造访《红楼梦》故事中的发生地荣德生故居后,在博客上写到:“胡雪岩从未致力于投资新式工厂、改良工艺、提高质量,而是留恋于囤积居奇、大进大出的生丝投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并不算是一个企业家,而只是一个丝业流通领域的商人。”

后来,2006年的夏天,王石去杭州旅游,在专门拜访了杭州城中的胡雪岩故居、以及一直营业到现在的胡庆余堂后,他对胡雪岩的评价却发生了变化。

看到胡庆余堂中的“戒欺”牌匾,他看到胡雪岩作为一名经营者济世救人的决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道德上的高尚。正是由于这种道德的存在,胡雪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训言成为了胡庆余堂的店规,从而制造出了一批批价真货实的良药。他还常常教导店中伙计:顾客乃养命之源。意思就是顾客是衣食父母。在120年前的社会中,他就能提出这种“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真是令人佩服。实际上,现代的很多企业家都做不到胡雪岩的那种水平。

胡雪岩虽然曾经拥有世人无可匹敌的财富,但是对于钱财却也看的很轻。在他事业发展的时期,他涉足官场,并渐渐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因为他的政治后台左宗棠一脉,从而被无奈地卷入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政治斗争之中。巨大的商业王国一夕垮台,还被革职抄家。在家财还未散尽时,一直陪伴他走到最后的罗四太太劝他将家中各房中的现银、金条、珠宝、古董等约价值二百三十万两银子的金银珠宝先行藏匿,以便作为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胡雪岩没有同意,他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属于我的终究会得到,既然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又何必这样劳费心神呢。”

王石对于胡雪岩看淡钱财的态度十分佩服。他在博客中评论道:“他生意上虽然失败了,对待钱财还能如此坦荡,令人景仰!”如此来看胡先生,信奉“信用,商德”,虽败犹荣。

《菜根谭》中有云:顺境逆境,淡然处之。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中。否则的话就无所谓逆境了。在顺境中能够积极进取,而在逆境中则要安之若素,努力转变现有的局面,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生活态度。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当我们处于辉煌或低谷时,要学会让它们进行有机的转化,笑对人生的每一次转折,淡看每一次得失,才能勇敢地走完下一段路程。简而言之,想要让内心处乱不惊,就要保持平淡之味。

“一代商圣”淡化身后事

自古至今,很多有钱人在还没去世的时候就开始谋划自己身后的事情了。中国人注重死得其所,并且注重坟地的风水,因为他们认为坟地的风水关于自己的后代。所以很多富人都会买一块风水宝地,死后用来安葬。

就是穷人,如果有条件和能力的话,也会注重坟地的风水。胡雪岩也没有逃脱这种情况。

他在自己最风光的时候已经把祖坟迁到了一块风水宝地,还给自己买了一大块“寿地”。古代人们死之后埋葬的地方叫坟地,而人活着的时候买下的埋葬之地就做寿地。这块寿地风水很好,是请高明的风水先生来看过的。但是当时他已经不能再用这块寿地了。他的钱庄已经倒闭,自己的官也丢了,家产也被超去了,由于自己给朝廷向外国银行贷款时收受回扣的事情也被揭发了出来,所以他知道不久之后朝廷肯定会来抓他,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他身前那么出名,财产有那么多,就算被抄家之后也还有人觉得他有钱,如果他被埋在了身前买下的寿地里,到时候肯定就会被一些别有居心的人给挖出来。

既然已经不能再做以前的打算了,那么胡雪岩就吩咐家人自己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后来,左宗棠死了。左宗棠在世的时候还能力保胡雪岩不被抓,现在却不能了,朝廷在外国势力和朝内一些大臣的压力下下令将胡雪岩抄斩。而在朝廷公文到达胡家时,胡雪岩已经早一天离开了人世。

胡雪岩死时才62岁,不算是一个长寿的人。他在59岁时出事,当他辛辛苦苦又支撑了两年之后,结束了他富有传奇的一生。而他没有死于狱中,好像也是冥冥之中上天对他生前所做的善行的回报。

胡雪岩由一贫如洗到富可敌国,又从富可敌国到一贫如洗。可以说是从原点又回到了原点。但是胡雪岩并不觉得自己很悲哀。他说过一句话:“我十几年的所得,到最后几乎成了一场空,但是我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可见他真的是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了。其实说道后悔,他唯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学春秋战国时的范蠡,在帮助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功成身退。也就是登上了高峰,却没有为自己以后的人生留条宽敞的大路。

胡雪岩宠辱不惊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他淡化身后事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也值得我们借鉴。当今社会中很多人在自己的父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不孝顺,而在他们死后大办丧事以表示孝顺的做法真是可笑。

胡雪岩最后葬在了哪里没有人知道,直到最近才有人发现他的墓碑。

可见胡雪岩真的是对自己的身后事真的非常淡化了。

元稹在他的《遣悲怀》中写到: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的意思是,当日开玩笑时曾经说起,假若她死后该如何料理;那时只不过说着玩玩而已,如今却真的来到眼底。妻子生前的衣裳已经施舍掉,眼看已很少;只是针线盒儿依然在,不忍把它打开来。意指一旦打开来,陡然添悲哀。只因想起夫妻的旧情,从而对家中的婢仆也更加怜悯;梦见妻子说泉下少钱花,我便焚化纸钱送给她。夫妻生离死别的恨事,世上人人都会记心窝;但是一同度过艰难岁月的夫妻,可悲哀可怀念的事情尤其多。

这首诗字字句句肺腑之言,更为缠绵悱恻和感人。让人觉得伤感无限。胡雪岩死的时候家眷中十二房姨太太差不多已经都已经遣散了。只有元配以及罗四夫人不曾离开他的身边。还有他的母亲胡老太太也比胡雪岩活的时间长,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感伤。而由于元配和胡老太太伤心过度,胡雪岩的丧事是罗四夫人一手操办的。没有了男主人,没有家财万贯,又没有了身前那些那么熟悉的人,可以说,一代商圣的后事让人觉得感伤无限。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不管一个人曾经是多么的成功,都逃不过天道盛衰循环。最终的归宿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所以,在生前给自己留下好名声,这样就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了。

同类推荐
  •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从小众经济诞生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揭示了小众经济的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结合生动详实的案例分析了诸多小众生意的得失成败。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间市场的陷落、小众经济的兴起、社群经济的崛起,弹幕视频、小众游戏、虚拟偶像等文化潮流引领下小众文化的兴起,差异化定位、重度垂直的行业壁垒等新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商业机遇。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扩张的历史,也是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准则逐步形成、国家行为得以规范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力图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区块链自提出至今已经历10年的发展,而在大众眼中,它似乎仍是加密数字货币的衍生概念,始终与“币圈”捆绑在一起。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本书在阐述区块链技术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以通俗化的方式全方位介绍区块链技术在中国金融、商业和生活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其未来跨界融合的趋势。
  • 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这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连接无处不在的变革时代。这个时代与启蒙运动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完全不同。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要感知现实世界——拥有汽车、学校和战斗机的现实世界,又要看清虚拟力量——拥有人工智能、DNA数据库、计算机病毒的虚拟世界。在这个时代,各种信息、应用、通信数据及出乎意料的事情充斥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存状态,我们已经无法以固有的感知来理解和认识这个蕴藏着巨大潜能和冲击力的网络连接时代。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通过隐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人类的行为。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密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寓言和经济学是共通的。 本书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道理。
热门推荐
  • 圭峰集

    圭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火(中国好小说)

    香火(中国好小说)

    作者从一个产妇的视角出发,记述了自己及身边的亲戚、同病房的产妇的生产故事、人生故事。这些故事有喜有悲,折射出社会人性的多样,人和人命运的多样。
  • 死亡之邀

    死亡之邀

    这是一个由国外的真实科学实验——“濒死体验”虚构出的离奇故事,悬念迭起,险象环生。年轻帅气的男警官罗峄城在一天夜里突然收到一封名为“死亡邀请”的电子邮件,告知他将在一个月后自杀,并邀请他加入名为“阿尔法7号”的“濒死体验”。之后不久罗峄城就收到了一份快件,里面有他的基因图谱和一张他在一个月后的自杀现场照片。他经过技术鉴定发现,该照片并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的痕迹……这一系列离奇事件的根源——“阿尔法7号”实验,到底是一场大规模的科学实验,还是一个巨大的黑色阴谋?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目的各异的人们能否摆脱生命威胁,逃离恐怖世界?
  • 恋此欢颜醉余生

    恋此欢颜醉余生

    小时候,最大的努力就是记住她的样子,情起却不自知。多年后重逢,他说:“你好啊!老同学。”某人一把揪住他衣领:“谁是你老同学,赶紧给我换个称呼。”他顺势身子往前一探,气息交融。“未来媳妇怎样?”“……”“未来好像有点远……那叫媳妇吧!”“滚……”【暖宠?每日微/喂糖?很皮~~】
  • 子曰论语(套装共2册)

    子曰论语(套装共2册)

    《子曰论语》所阐述的《论语》有别于程朱以来的旧批注。《子曰论语》作者许仁图先生为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亲传弟子之一。爱新觉罗·毓鋆说:“一个人至少要读懂一本书。”《论语》就是其中之一。爱新觉罗·毓鋆在台湾成立私塾,教学六十年,训诲学生要学会造就苍生,读古文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许仁图先生遵师命,用笔代读,完成《子曰论语》。《子曰论语》解读的是孔子所说的《论语》,也是毓老所教导的《论语》。书名“子曰”,是“孔子曰”,是“毓老曰”,也是“作者曰”(即文中自称“小子曰”是也)。
  •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者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者

    生命不息,竞技不止!“总有一天,我会让五星红旗,在电竞赛场上迎风飘扬!”——秦洛
  • 平苗传

    平苗传

    我们也曾尝试,在一片废墟中构造曾经不可一世得庞大史诗。
  • 顾客为什么会埋单:乔·吉拉德的销售哲学

    顾客为什么会埋单:乔·吉拉德的销售哲学

    乔·吉拉德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的销售方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入。王刚所著的《顾客为什么会埋单(乔·吉拉德的销售哲学)》从不同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乔吉拉德的销售经验,并为读者整理出了这位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销售思想。语言平实易懂,描述浅显生动,指导性和实操性强。
  • 绿茵精灵

    绿茵精灵

    为了心中的足球梦想,在小小的年纪远赴欧洲,生活的窘迫没有压垮他,职业的压力没有打倒他。他叫程子川,他是中国足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