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9000000014

第14章 控制负面情感,你需要时常和情绪搏斗(3)

比如,你正在和一个难缠的客户进行谈判,因为客户态度比较恶劣,你觉得很生气,特别想劈头盖脸骂对方一顿。但是你想一下,当你骂完对方之后,这个谈判极有可能就此失败,而你因此会让公司以及自己失去一笔收益,并有可能让公司的形象受损。而你想要的是谈判成功,为公司谈成一位客户,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为达到这个目的,你所需要的是一个冷静、友好的沟通氛围。这样,你的负面情绪就会相应地消失。

除此之外,注意力转移法、深呼吸放松法都是情绪调节的方法。不管我们在情绪控制中利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使自己的负面情绪消失,让自己变得冷静,或者使消极情绪被另一种积极的情绪所取代。

情绪控制依靠的不只是意志力

在生活中,有时候意志力会显得无力有些人好像没有脾气、很好相处;有些人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经常出现生气、愤怒等情绪;有些人则比别人更消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灰心丧气、烦闷不已。自尊心强的人很容易因为小事生气,或者与别人发生冲突。与这一类型的人相处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很敏感,受不了一点委屈。他们很可能因为一个玩笑而觉得别人瞧不起他,然后非常生气;或者因为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觉得气闷不已。

个体本身的一些特质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表现。对于这些因为个体特质而出现的情绪,光是依靠意志力进行调控,似乎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意志力对于这些情绪没有多大的控制作用。比如对于因失恋而产生的难受、悲伤的情绪,就不是单靠意志力便可以控制的。

那么,意志力对于我们的情绪管理究竟有多大用处?我们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管理这些情绪?

哈佛大学教授欧文·迪曾做过一项实验,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者。首先,欧文·迪先把被试者带进实验室,测量其自控力的基础水平。然后,欧文·迪让被试者们完成一项自我控制任务。接着,欧文·迪再对被试者的自控力进行测量。通过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了解被试者在任务中所消耗的自制力。

随后,欧文·迪将被试者随机分成四组,并分别布置不同的意志力锻炼任务,并让他们回家后按要求进行锻炼。

第一组被试者,实验者要求他们在接下来两周内,注意自己的身姿。每当他们想到自己的身姿,就努力地坐直或者站直。因为这些被试者基本上都习惯懒洋洋地坐着或站着,所以让他们注意自己的身姿,违背了他们原有的习惯、意愿,会消耗他们的意志力。由此,欧文·迪猜想,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被试者们的意志力会逐渐增强。第一组被称为身姿调整组。

第二组被试者,欧文·迪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将自己所吃的任何东西都记录下来,但是他们不需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过在记录的过程中,被试者们可能会自行进行调整。这一组被称为饮食监控组。

第三组被试者,欧文·迪要求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调整自己的心情,让心情保持在良好状态。假如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难受了,情绪变得消极了,他们需要及时努力地调整自己,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第四组作为控制组,欧文·迪没有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进行任何自我控制的有关训练。

两周后,欧文·迪将被试者们召回实验室,对被试者的自控力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结果与两周前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之后欧文·迪发现,第一组裤试和第二组被试者自控力测验的得分都比两周前高,且显著高于第四组的得分。其中,相对于第二组被试者,第一组被试者两周前后的得分差值更大。但是,第三组被试者的自控力测验得分与两周前没有明显变化。

欧文·迪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第三组被试者的自控力没有得到改善的原因,是因为情绪调控需要的不仅仅是意志力,让自己的情绪变好,不是单靠意志力就能够做到的,更多时候还需要认知等方面的技巧。

欧文·迪从实验结果中,获得以下结论:

1.并不是所有自我控制的过程,都会让意志力得到锻炼。

2.相对于自我监控,练习控制自己的身姿能够让意志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3.练习情绪调控,不一定会有增强意志力的效果,因为情绪调控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技巧。其实,欧文·迪设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想探索“什么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增强个体的意志力”。但是,这个实验似乎还能告诉大家:情绪调控需要的不仅是意志力,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情绪调控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都认为,情绪来自其他人或事物。因此,当情绪出现时,他们很容易把情绪的原因归结在别人身上,导致和别人产生冲突,但却忽略了对自身情绪的管理控制。其实,决定情绪的是个体自己的内心,因此,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身的调控很重要。

其次,个体的信念、价值观、所坚持的原则等,都会影响某件事给人带来的情绪。这也是同一件事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情绪体验的原因。

由此可知,调整我们自己的认知信念、价值观等,都能够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如果将钱财看得非常重要,那么他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钱财受损而生气,哪怕受损的钱财非常少。这种类型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来调整情绪。他只要将钱财看得轻一点,生气的情绪就会有效地降低,甚至消失。

前文中曾提到过,错误的认知信念很容易让个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调整自己的认知信念,也是情绪调控的一个重要方法。假设你在评先进的活动中落选,你很气愤、沮丧,因为你觉得“评先进是时辛勤工作的必要回报”、“考没评上先进是对你工作的否定”。在这个情境下,你只要将自己的信念进行调整,认识到“评先进是对团队中表现最为优秀的人的一种精神奖励”,你的这些负面情绪就会降低或者消失,甚至让你变得更自信。

内心的敏感和你的意志力相关

意志力耗竭状态下,个体自控力下降的部分原因,同时也进一步证明,自我控制过度会导致个体的自控表现变差。那么自我控制过度除了会导致个体的自控表现变差之外,是否也还存在其他负面影响呢?

有一些人在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情绪就会变得烦躁易怒。这些人经常会在工作繁忙阶段向周围的人发脾气,比如上下班途中和他们产生小摩擦的陌生人,他们的家人等。

对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个体自控力下降所导致的。但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自我控制过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自我控制过度会使人们的情绪变得更敏感,欲望变得更强烈。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自我控制会让个体产生一部分负面情绪。这在前文中曾描述过。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感知,来判断自己的意志力状态。当这些负面情绪很多时,说明意志力可能已经处于耗竭状态。

不过,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由此提出了新的观点:“因为自我控制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与正常状态下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基本没有差别,个体无法分辨。所以个体难以通过这种方法发现自己的意志力耗竭状态。”于是,很多心理学家展开了更多关于意志力耗竭状态特点的研究,并试图从中获得发现意志力耗竭状态的方法。

为证实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实验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他们做的实验。

凯瑟琳·沃斯是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她曾经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

实验中,凯瑟琳·沃斯先将被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凯瑟琳·沃斯让实验组完成一些自我控制任务,让他们的意志力资源被消耗掉。使他们在进入下一个实验任务时,意志力处于耗竭状态。

接着,凯瑟琳·沃斯将每组被试者都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实验处理。

凯瑟琳·沃斯让第一组被试者观看一些悲剧短片;凯瑟琳·沃斯让第二组被试者观看能够让人产生愉快情绪和能够让人感觉恐怖的图片;凯瑟琳·沃斯要求第三组被试者将自己的手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冰水中,并评估水的温度;第四组被试者被实验者带进一间放着曲奇饼干的屋子,并被告知: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第五组被试者从凯瑟琳·沃斯那里收到了一些包装成礼品的包裹。

实验过程中,凯瑟琳·沃斯对被试者的行为反应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束后,凯瑟琳·沃斯对各组被试者的情绪和感受进行了测量。

凯瑟琳·沃斯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被试者,实验组被试者在看到悲剧短片的时候更加悲伤;看到令人愉快的图片时更加高兴;看到令人恐怖的图片时更加害怕。在同样的冰水里,实验组被试者通过自己的感受测量到的温度比控制组低。在放有曲奇饼干的屋子里,实验组被试者吃掉的曲奇饼干的数量也比控制组被试者吃掉的饼干数量多。在面对礼品包裹的时候,实验组被试者打开包裹的欲望更加强烈。

综合来看,实验组被试者比控制组被试者的反应更加敏感,欲望的表现也更加强烈。

凯瑟琳·沃斯从实验得出的结果中得出:意志力的消耗与耗竭反应更加敏感、强烈;意志力的消耗与耗竭让个体对情绪刺激以及环境刺激的让个体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实验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关于发现意志力状态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周围环境刺激、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某些事物的渴望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意志力状态。意志力耗竭时,个体的情绪变得更敏感,欲望也更强烈。而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得敏感时,他因为受到刺激而出现的反应就会变得强烈,从而极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或者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情绪困扰。

这种敏感、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个体人际交往和工作都存在极大的消极影响。比如,破坏个体的人际关系,让个体无法安心工作,影响个体的决策等。

可见,自我控制过度造成的意志力耗竭状态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们需要警惕自己陷入这种状态。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陷入意志力耗竭状态,我们还是需要从这种状态的外在表现入手,比如情绪变得敏感、感知觉变得敏感、欲望更加强烈等。比如,经过一天的工作之后,走进小吃街,你感觉到非常饥饿、周围的食物特别诱入。这种状态显示,你有可能已经进入了意志力耗竭状态。

当我们根据这些外在表现发现自己进入到意志力耗竭状态后,需要做的是:避免刺激源,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意志力状态。

不过,因为人们都是根据自身感受来判断自己的意志力处于何种状态的,所以这种PI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一个人的感受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们自己的潜意识愿望、生理状态等,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所以很多人对自己的意志力状态的意识和判断都不够准确。

当一个人内心不想坚持某件事时,就很容易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在自我控制过程中为自己找一些理由来放松自我控制,而“累了”就是很好的一个理由。因此,在判断自己的意志力状态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是否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否则,意志力耗竭就有可能成为偷懒的理由。

同类推荐
  •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的方式。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讲,你想成功地影响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吗?你想成功地说服你的同事、上级、下属、客户及对手吗?你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交明星”吗?
  • 解离的真实:继续与唐望的对话

    解离的真实:继续与唐望的对话

    本书记录了卡斯塔尼达在《巫士唐望的教诲》出版之后重返墨西哥,继续存唐望的指导下学习印第安巫术的经历。在本书中,卡斯塔尼达极戏剧性地在凋零的美洲印地安文化中揭露出一种秘密的神圣传统,这个传统能产生极具性格及奇异精神力量的人物。他的理性使最为怪异的经验都具备着科学数据般的精确威力,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唐望是人类学文献中最特殊的角色;一个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智者。他的书帮助我们从这片被我们占夺的大地上,感受一份充满智能的神秘礼物。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否拥有好人缘,在其一生中能否取得巨大成就,跟这个人的情商、气场和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们都有拖延症

    本书详细讲解拖延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文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使读者易理解并能够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事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事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事》讲述了35岁的玛丽亚在经历了两次恋爱挫折后搬回小时候的家,碰巧遇见了给父亲修屋顶的约书亚。这个总穿着工装的木匠英俊、谦逊、博爱,对《圣经》里的篇章典故信手拈来,可是他却连西红柿、披萨都不认识。也许是玛丽亚太过渴望爱情,她对约书亚的种种怪诞行为浑然不觉,也没有料到自己将和这个独一无二的男人发生些什么……
  • 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学,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主题为“怀念青春,回味温暖”。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在曾经的得与失中反复纠缠,到底是一件太过累人的事情。但看到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至稿纸上,忽然领悟到记录的意义。即是让那些曾经温暖过自己的人事,不至于全然湮没于黑夜之中。
  • 暗香访幽兰

    暗香访幽兰

    一个在现代都市里打拼的平凡女性,终于在年近三十时迎来了她的第一段恋情,他富有,帅气,更是她多年前唯一一次参加相亲的相亲对象。那个男人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体验和生活。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真的是上天的眷顾,他真的是她的真命天子吗?历经感情的历练,她才发现,摒弃浮华,抛去一切物质,平淡的快乐才是她所追求的真爱……
  • 弃妇种田

    弃妇种田

    一朝穿越,穿成身世成谜的田园弃妇,种田养娃,发家致富,陈安安干劲儿十足。一旁的小娃娃忽然拽了拽她的裙子,“娘亲,你,是不是忘了给宁宝找个爹?”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神剑化魔传

    神剑化魔传

    本部小说是【天山化龙剑】的延续,江湖武林中流传的天下第一宝剑化龙神剑,却被西域沙海龙门客栈的老板娘凤落雁从天山派盗走,继而被江湖武林中人所争夺;朝廷东厂的势力如日中天,皇权渐渐被阉党所暗中掌控,魔爪开始疯狂的伸向江湖武林;化龙神剑却被化魔,成为一柄沾染邪气的魔剑;一时之间,江湖武林被搅动的天翻地覆!
  • 重生后被偏执莫总盯上了

    重生后被偏执莫总盯上了

    “你敢不要我,我就死给你看。”“…………”重生前,她被他威逼成了他的“皇后”,天天一哭二闹三上吊。重生后,她最大的使命,死守好后宫,坚决不退位,打倒一切想成“妃”的小三。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