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000000013

第13章 政治民主化 (5)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使国家富强,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各种障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使之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最终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的政治价值目标就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是优越的。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说来,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具体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也不能动摇或怀疑我国的社会主义历史选择及其发展信念,而恰恰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惨痛教训最根本一点就是离开了社会主义原则,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瓦解。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就是完善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历史发展时期才能建立和完善。

二 政治民主的制度保障

政治民主已经是文明社会的一种基本原则和制度。我国早在2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即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认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奋斗目标。政治体制改革不只是在表面上改变一下行政官吏的录用、任命和退休的方式(那只是行政制度改革),而是政治制度根本性的民主化。对这一点同样不应当有什么怀疑或动摇。然而问题在于: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民主?民主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需要基本制度的保障。

1公民多数议决的根本制度

就本来意义而言,民主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一个社会的最终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少数人,而是特定人群或人民全体中的多数。在古代希腊的共和国,民主是贵族与自由民中多数议决的体制。就形式而言,民主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前者是指多数直接参与政治决定的制度,后者则是公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进行决策的制度。“自由民主”在西方政治词汇中指的是这样一种政治体制,它赋予个人权利以特别的宪法保护,以防止以多数人的名义进行的侵犯;“社会民主”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它在通常意义上的自由权利之外,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集体行动以创造社会和经济平等。

民主并不是书斋里供人玩味的抽象符号,而具有一些经验可检验的特征。尤其是在20世纪世界政治发展过程中,人们通常认为民主至少具有三大经验特征:一是定期举行公共权力机构首脑的选举,其结果可实质性(而不是表面上)改变政策及其制定者;二是采用普选方式,即公民一人一票进行的直接选举;三是保障对选举过程具有实质意义的公民自由权利。这三者缺一不可。先说第一点,统治者是否遵循人民的意志,不在于其口头上的宣示,而在于在制度上是否允许人民通过真正的定期的选举来表达自己的意志。

而且,真正的选举必须是有竞争者的选举,是不同观点间的竞争,从而使得选举的结果能够改变政策及其制定者。再说第二点,一个国家如果出于道德或其他的理由而否定了相当数量的公民参与选举的权利,比如不允许少数民族和妇女参与选举,则算不上政治民主制度。第三点则是民主制度区别于简单的多数统治制度之处。因为后者只是在一切政治问题上由多数人的选票,或由得到多数选票支持的官员来决定。但少数人的权利有可能在这种滥用的多数选票中遭受侵犯。因而宪政主义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保护少数人权利的问题,宪法和法律必须防止一个社会以多数人的名义随意干涉和侵害个人的基本权利,也就是说,在个人信仰、言论自由和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真正的民主制度设定了不予多数决定的界限。

人们通常把民主与法治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已经看到了民主的制度保障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没有法治的民主是缺少制度基础的空中楼阁;反过来,法治的真正体制基础是民主,很难设想一个专制的政治体制之上可以建立法治。尽管法治与民主不是一回事,但法治中的立法民主即说明了两者的紧密联系。如果不是由人民或其代表在自由表达意愿的基础上提出并通过立法,法律本身的民意基础便很成问题,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开明君主的专制,而更坏的结局则可能是少数寡头或君主以法律的名义进行的残暴统治。因此,法治与民主息息相关。当然就基本含义而言,法治说的是一个社会的统治手段和最高权威是一整套法律制度,而民主说的是其政治的最终决定方式在多数而非少数。

2宪政民主的制度设计

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个人领导,全国各级党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这种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这相当清晰地剖析了严重的官僚主义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积弊之深刻的制度根源。

事实上,行政官员的自然趋势是不断地集中自己的权力,缺少自下而上的批评、监督和制衡,以致权力日积月累,成了一种瘾癖。上下级关系成了猫和老鼠的关系,党委的委员并不享有平等的一票,而是一切由第一把手说了算,其他人都是唯唯诺诺的陪衬,稍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便被穿上小鞋,赶走了事。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多元民主制度的前提之一就是社会生活和决策体系的多元化。中国自秦始皇开始即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员任命制度,这在今天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的要求。应当通过宪政改革有意识地、有步骤地把权力转移到地方和社会,除了经济的民营化以外,媒体、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的非官方垄断也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政府官员可以从多元化的社会各界产生,在任职一两届以后又回到社会,否则多元民主的社会基础就难以实现。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是邓小平长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他认为这与封建主义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同中国共产党一直没有妥善的退休解职办法有关系。“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能是无限期的。"事实上邓小平晚年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不是因为权力斗争被迫而是主动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不仅在复出之后不再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务院的总理,而且在90年代初不顾众多党内外人士的劝留,主动辞去了党和国家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他以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榜样,而在他之前毛泽东等领导人都是在职位上辞世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最高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十年),这是一项重要的进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余年执行了关于领导任期的宪法规定,在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必须看到,由于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的特殊历史状况,而没有在1982年宪法中规定国家军委主席的任期限制,邓小平本人由于自觉地辞职而没有超过两届国家军委主席的任期。今天显然是到了明确规定国家军委主席任期限制的时候了,否则在宪法规定的最高职位任期限制中便维持着例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对于最高职位没有任期限制,包括总书记、党的中央军委主席、常委均没有任期限制。对此显然需要认真地加以探讨。一般来说,西方政党对主要召集人有的不设任期限制,有的只能任一届,甚至还有一年任期的规定,并不存在统一的规定。

同类推荐
  • 税收的逻辑

    税收的逻辑

    从过去大众普遍对税收和财政预算漠不关心、一无所知,到现在“税痛指数”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可见我们已进入税感时代,财税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几年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财税类时评、随笔文章和接受的一些媒体访谈,延续了作者平实严谨的行文风格和人文视角。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发生的实质性进步,了解与我们切身相关的财税制度,从而积极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 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我们今天看到中国的实际情况,绝对不是一切都很美好,而是有很多需要重新平衡。外国人看中国真的是很美好,每年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率,但是我们生活在这边的老百姓的消费其实很低。对中国人来说,加入WTO、对外开放,是造就过去十年经济成就的主要原因。而这也使得通胀率升高和房价上升,造成老百姓生活上的困扰。过去三十年历史发展是很简单的。前十五年我们在处理国有企业,之后利用垄断、法律保障禁止别人的竞争,把大的国有企业还是把在手上。然后对外开放,鼓励跨国企业到中国加工贸易,通过这样把中国制造推向全球,使得老百姓有很高的就业机会。以后增长模式要开始改变,不要再老是在追求对外卖东西,我们应该国内生产再自己卖,这次“十二五”的规划也是在做这件事情。
  •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你想了解当下的经济动向吗?你想把握时代的经济脉动吗?跟随知名经济学教授或商界巨擘在趣味横生的案例中学习那些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本书从供需、消费、厂家、财税等方面,采用趣味案例引出经济理论,以经济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脉动,进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
热门推荐
  •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传世经典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传世经典

    本书是林徽因的经典文集,收录了林徽因唯美、精致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她的诗颇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恬静、飘逸、清丽、婉约,富于智性之美,饱含着深沉的哲思。她的散文笔调从容明快,文情并茂,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春风。她的小说总共只有6篇,但大多充溢着社会关怀和机智的议论,萧乾甚至称她是“京派的灵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林徽因都被湮没在梁思成和徐志摩的影子里,湮没在关于她的美貌和爱情的传说里,而真实的她,有着远比传说更为鲜活的姿态、更为丰富的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品庶女:贤妻惹邪夫

    一品庶女:贤妻惹邪夫

    前世,安晓晴被小三推进湖中淹死,穿越重生,她成了不被承认的私生女。嫡母狠毒,庶姐霸道,父亲自私自利。哼,不发威,你们拿我当病猫?斗嫡母,夺回小姐身份;打庶姐,报夺命之仇;治恶奴,为生母出气;使手段,立威夺权!他贵为皇室贵胄,却爱上奴生的她,装疯卖傻得她怜惜,想方设法娶她回家,谁欺负她,他就恶整,明明宠她无下限,却要天天气得她跳脚,抛却万里江山,只为赢她芳心一片。
  •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陆费逵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45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陆费逵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灵魂与教育》《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陆费逵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回忆《辞海》的编纂、青年时期,及谈孝道、勤俭、实业、读书等方面的文章。
  • 厉少,暖婚吧

    厉少,暖婚吧

    房东摇身一变成了K集团的总裁,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唯独宠她上天。
  • 王爷盛宠,蛮妃横行无忌

    王爷盛宠,蛮妃横行无忌

    一觉醒来她竟穿越与冷王成婚为了保命她谄媚卖笑用尽浑身解数王府之中处处陷阱她被人诬陷冷王却不听解释要杀她泄愤她虽与世无争,但仍要绝地反击她运筹帷幄给证明自己清白冷王知错对她百般恩宠她手握大权从此在王府横行无忌…
  • 迷失的视点

    迷失的视点

    那是一个只有七八平方的封闭空间,空间里黑漆漆的一片,没有丝毫的光亮,空间的周围,洋溢着霉气和湿气,让人感到极不舒服。此时此刻,我便呆在这空间里,我已经很久没有喝水了,唇舌干裂,我的大脑已经开始缺氧了,极不清晰,我的头部隐隐作痛,那是一种被利针所刺的痛!意识越来越模糊了,眼皮缓缓地垂下。迷迷糊糊之中,我的身体似乎在慢慢地变小,甚至变成了一个点,我的思想似乎逐渐离开我的躯体,飘向远方。终于,在真幻交织的怪异感觉中,我彻底地失去了知觉。
  •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

    高科技位面的某饲养员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小说中。到了后发现,这里缺吃少穿的,条件非常艰苦。不过,不怕不怕,咱能力强着呢,本事大着呢,性格乐观着呢。啥?太穷?不是事,咱有手有脚的,多赚点就是了呗。啥?吃不饱?那更是扯淡,赚来的钱是干啥用的,不买粮把自己喂饱饱的还留着下崽儿啊!老公公:“老大媳妇,你娘病了,住院钱你们拿了呗!”老婆婆:“老大媳妇,娘心口疼,你给我买点好东西补补身子呗!”二叔子:“大嫂,你侄子娶媳妇差点彩礼,你给掏点呗!”小叔子:“大嫂,我买房子差点钱,你给凑凑呗!”小姑子:“大嫂,我出嫁还没嫁妆呢,你给出点呗!”……某大嫂瞪大眼睛看着伸到自己眼前的几只爪子,抄起她的杀猪刀,狂吼一声:“都给我滚,哪凉快哪待着去,再敢到我面前伸手,把爪子都给你们剁了。”本文架空!本文慢热!本文男主中间才会出现!
  • 少年篮球说

    少年篮球说

    作为一个不怎么听课也能考高分的学神,徐浩一直以为自己对篮球是不感兴趣的。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比赛改变了他的想法,女孩对他的期许和系统对他的判断让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一条道路。他囊括了每一个在校园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代表着每一个篮球少年心里最大的梦想。如果说有什么是篮球运动基础中的基础,那一定是校园篮球,徐浩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有梦就去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