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700000015

第15章 侵害名誉权 隐私权 肖像权的精神损害赔偿(1)

1、夫妻一方散布谣言致另一方名誉受损的,离婚时是否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宣讲要点】

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侵权行为法》与《婚姻法》均作出了规定,但侵权行为人承担两种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具体内容以及法律适用条件均是不同的。《婚姻法》中的规定系婚姻无过错方主张有过错方的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应承担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对于根据《侵权责任法》主张侵犯人身权要求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则应视侵害的过错程度、侵权的具体情节、侵权后果等因素,考虑对方是否需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确定赔偿的数额。《婚姻法》中有关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应视为特别规定,离婚诉讼中,对于符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纠纷的,应优先适用《婚姻法》中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属于《婚姻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规定范围的,但属于《侵权责任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应适用后者的相关规定。

【典型案例】

2008年3月,杨某(女)与被告董某(男)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原告杨某与前夫(已于2006年去世)生育有一男孩,被告董某与其前妻未生育子女。2009年11月,杨某与董某生育一个女孩董某某。自2009年开始,杨某与董某开始时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有时相互打架,矛盾愈来愈激烈。2010年3月,双方再次发生冲突,董某动手打了杨某,导致杨某胸部外伤,全身也多处受伤。2010年4月,杨某起诉到法院要求:1、判令双方离婚;2、董某某由我抚养,董某每月给付抚养费人民币600元;3、董某赔偿因打我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人民币30000元。

董某称,同意杨某的离婚请求,但请求对董某某进行亲子鉴定,因自己可能患有生育方面的疾病,董某某是否为自己与杨某所生值得怀疑。如果董某某是自己亲生的,同意每月支付抚养费人民币300元;如果董某某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不同意支付抚养费,并且要求杨某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80000元。因为离婚一事给自己也造成了伤害,不同意支付杨某精神损害赔偿金30000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董某申请对其与董某某之间的亲子关系进行鉴定。2010年5月,某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出具法医学检验报告,该报告的检验意见是“支持董某为董某某的生物学父亲。后董某表示放弃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人民币80000元的诉讼请求,并表示愿意自行抚养董某某或由杨某抚养,其每月支付抚养费人民币300元。杨某表示因董某在离婚诉讼期间未经核实便到处宣扬董某某并非其亲生,在当地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导致其名誉受损,精神上收到伤害,故向法院增加诉讼请求,要求董某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60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杨某虽然尚处于分娩后1年的期限内,但其主动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与董某离婚,董某亦表示同意离婚,故法院准予双方离婚。双方所生之女董某某未满1周岁,尚在哺乳期,一直跟随杨某生活,且杨某表示愿意抚养董某某,对此应予支持;因杨某要求每月600元人民币的抚养费,而董某同意每月支付200元人民币抚养费,对此由法院根据当地人均生活消费水平酌定每月董某应支付的抚养费数额。双方均认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两人有事发生相互肢体冲突,但均未达到需要治疗的程度,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仅能说明双方的感情破裂,不能以此认定双方之间存在相互的家庭暴力,因此不符合离婚诉讼中损害赔偿的情形,故法院对杨某要求董某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30000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于杨某要求董某赔偿因其怀疑董某某非自己亲生女儿并散布谣言导致其声誉受损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60000元的诉讼请求数额过高,由法院酌定相关数额。最终,判决杨某与董某离婚;董某某由杨某抚养,董某每月支付抚养费人民币500元(至董某18周岁止);董某赔偿杨某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8000元。该案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且董某及时履行了判决。

【专家评析】

本案中,法院对于杨某因双方打架引起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并未支持,但支持了因董某散布其女董某某并非亲生,侵害杨某名誉权要求的精神损害诉讼请求,并酌定了相关数额。对于该精神损害是否属于婚姻法上的离婚精神损害还是属于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则是本案例重点探讨的问题。

学界通常认为精神损害是指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规定可以以金钱赔偿作为救济方式的狭义的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疼痛或其他严重精神反应的情况。对于法律或司法解释上没有明确规定的,虽然也会有精神痛苦或一定的精神反应,却不属于法律上的精神损害。

在《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前,有关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之前规定与该法没有冲突的,也应予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可见,该法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是:一方侵害另一方的人身权益,且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第46条确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的相关规定,《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现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内容是:1、责任主体只能是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受害人不能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2、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是婚姻当事人中的无过错方,受害人无过错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3、当事人只能在离婚时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不承认婚内精神损害赔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能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4、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不仅适用于判决离婚也适用于调解离婚。《婚姻法》第46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除此以外,当事人即使有精神上的痛苦,也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与侵权责任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区别:1.主体不同。侵权责任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没有特定性,婚姻法中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主体为夫妻中的一方;2.侵权的客体不同。一般精神损害赔偿侵犯的是权利人的人身权,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不仅侵害对方的人身权,同时侵犯配偶权;3.侵权后果不同。离婚精神损害的后果之一是导致婚姻关系无法持续,而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则无此要求。本案中,法院判决董某承担精神损害额赔偿责任的依据显然不是《婚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而是《侵权行为法》。在鉴定结果出来之前,董某肆意散布董某某是杨某与他人所生,考虑到董某与杨某系夫妻关系,双方的生活圈子一致,董某散布谣言的行为必然给杨某造成伤害,法院酌定判令董某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是合理的。

【法条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二十八条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2、正当行使申诉控告权的一方是否应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宣讲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也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在行使这些权利时,必须实事求是,绝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主张他人借行使批评建议权和检举控告权之名侮辱、诽谤自己并以名誉权受到侵害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法院应当受理,但原告有责任举证证明他人的行为具备名誉权侵权的行为要件。

【典型案例】

原告刘某(男)于2007年被委派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分管行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刘某发现单位员工葛某(女)思想波动比较大、情绪不稳定,便以领导身份多次与其沟通。但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葛某认为刘某不是以领导身份与自己保持沟通,而是见自己软弱可欺,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对自己进行骚扰。2012年4月19日,葛某向公司纪检部门递交了控告刘某的申诉材料。公司专门成立调查组,对刘某作出停职检查并最终解聘的处理决定。原告认为,被告葛某多次找原告吵闹,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被告还采取极端的方式,向原告的工作单位、上级单位等多个部门递交所谓告状信,声称原告利用职务之便强行与其发生关系,对原告的声誉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要求判令被告就此前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行为进行公开道歉,消除恶劣影响,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100000元。

法院审理过程中,原告刘某称葛某曾向其工作单位、上级单位等多个部门递交告状信,但并未就此提交证据。被告葛某认可其曾经向公司纪检部门递交控告刘某的申诉材料,并表示其行为并不构成对刘某名誉权的侵害。

法院经审理认为:名誉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本案中,被告葛某以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的方式向其所在公司纪委对原告刘某进行控告,其行为并无不当,不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损害。原告刘某不能举证证明被告申诉材料的具体内容,亦不能就其主张的损害事实向本院提交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故对于原告刘某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之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专家评析】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可见,《宪法》同时赋予了公民人格权和申诉控告权。名誉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在法律地位上与申诉控告权是平等的,均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从行使权利的方式上来讲,名誉权属于消极权利,即非权利人主动行使的权利,而只有在受到侵害的时候,由权利人请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从某种程度上讲,无侵害即无权利。相反地,申诉控告权则属于积极权利,即权利人主动行使的权利,在行使过程中需要受到相应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讲,无行使则无限制。故而,积极行使的申诉控告权和消极行使的名誉权形成一对矛盾。就权利保护而言,两种权利此消彼长。应当如何最大限度地对两种权利进行保护,成为本案争议的核心问题。

就本案来看,原告刘某的诉讼请求主张保护的权利系名誉权,那么我们就从名誉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申诉控告权行使的限制界限问题。我国《宪法》在规定申诉控告权的同时就确定了该权利的限制,即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那么,是否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任意行使申诉控告权呢。笔者认为还不够。当申诉控告权行使过程中与名誉权发生冲突时,基于对名誉权的保护,对申诉控告权的限制内容也应相应的增加。

就名誉权的保护范畴而言,从理论上看,名誉是社会对公民、法人声誉的综合的、积极的评价。之所以成为权利,是因为这种评价是积极的、有益的。对名誉权的保护,也应着重强调这种积极有益的评价不被恶意影响和破坏。《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可见,保护名誉权是禁止以侮辱、诽谤等方式进行侵害。此外,笔者认为名誉权的保护还应当结合名誉的本身特点,即名誉的社会性进行。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应当着重看是否在社会上对他人的声誉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同类推荐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而是采撷生活中的真实法律事例,用生动的笔触和精彩的语言,描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遇到的法律关系,并给予深入的解析,让人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哪儿?去哪儿了?怎么办?使法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是老百姓掌握法律知识的读本,大众维权的利器。
  • 环境污染赔偿责任

    环境污染赔偿责任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基本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问题出发,结合《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解答了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本书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的结构方式编写而成,内容循序渐进,易于理解,既让广大读者了解了法律的知识点,学习到了相关法理;又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排疑解难的法律帮助。
  •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由梁治平将其近三十年学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编为自选集,偏重于法的历史和理论。梁治平先生一向立足于“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的法律文化观,拒绝套用流行的历史分期和法律分类去撰写历史,更反对对历史作教条式的裁断,而是将法律现象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 内陆开放区生态化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内陆开放区生态化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内陆开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示范园区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内陆城市对外开放度的重要举措。内陆开放区不同于以往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理念、基本制度在理论界还没有系统研究,相关的法制保障研究也很缺失,尤其是内陆开放政策应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进行探索和完善。本书稿对内陆开放区的法制保障进行全面的探讨,弥补该方面的理论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热门推荐
  • 神秘校草:天子大人,求放过

    神秘校草:天子大人,求放过

    她,是慕氏集团的千金,杀手组织的老大,拥有一双能控制人心的血眸。他,是帝氏集团的太子爷,传说中杀伐果断、狠戾、手法狠辣的阎王。数万年前,天神与恶魔相遇,最后却恶魔死,天神伤。数万年后,在这个混乱的世界,妖魔并存,而人类却毫不知情。几经轮回,象征着光明的天神与象征着黑暗的恶魔再次相遇。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样貌,他们还会认得彼此吗?(本文架空,在一个玄幻的世界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1v1爽文)
  • 昆明酱园传奇

    昆明酱园传奇

    昆明筑城简史昆明这片群山围住的坝子,汉时就建了城池,当时叫郭昌城,因为那座遥远的古城,由西汉一个叫郭昌的将军所建。西汉是中国扩充疆土成就最大的朝代,今天广阔的中国疆域,大致在汉将的东征西讨中形成。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郭昌曾跟随汉朝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元封四年(前107年),他以太中大夫身份当了拔胡将军,驻军朔方。后领兵攻打昆明,无功而返,被汉武帝夺印罢官。当时昆明是一片滇池边河道纵横的荒地,郭昌纵马领兵,远道而来,虽然疲惫,却人多势众,武力强悍,掠地夺疆不在话下。正因为如此,他才率兵建起城池。
  •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还剑奇情录

    还剑奇情录

    本书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通过朱明王朝与张士诚后代的矛盾、朝中奸宦与忠臣义士的斗争以及中原与蒙古之间的民族冲突,表现出爱国保民的主题。小说精心塑造了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世仇,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屡建奇功的大侠张丹枫的生动形象。其间穿插了张丹枫与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爱情波折,有机地与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深沉蕴藉,凄怨动人,表达出作者“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的创作思想,交织成一个豪侠浪漫美好绝伦的传奇。
  • 千金易得,神医难娶

    千金易得,神医难娶

    我要的是一个可以陪我仗剑走天涯的人,而你却有你自己的使命。哪个才是真正的你,冷漠孤寂,还是温婉贤淑,可以为我停下脚步吗?
  • 欢乐颂(第一季)

    欢乐颂(第一季)

    五位女孩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住进欢乐颂小区,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心怀梦想的大龄“胡同公主”樊胜美、大家闺秀闷骚文艺女关雎尔、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综合体邱莹莹,在海市合租一套房,与高智商的海归金领安迪、做事从不按出牌的富二代小妖精曲筱绡,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档小区的22楼,上演着22楼版的“老友记”。她们齐心协力地解决了安迪的身世之痛的问题、曲筱绡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争家产的问题、樊胜美沉重的家庭负担的问题、邱莹莹的有处女情节的男朋友的问题、关睢尔的警察男友是不是在家庭背景上撒了谎的问题……
  • 醉千宠

    醉千宠

    人如果背负了仇恨,除了灰色,还能有其他的色彩吗?裴贞婉自从走上了复仇这一条路,便只能摒弃情感,只身入宫,只为能在异国的权谋之中,为父兄宗族争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她以为她已经心如铁石。可为什么,那个明明野心勃勃的帝王,却喜欢没事调侃她来玩?不征伐天下了吗?不整顿朝纲了吗?且看一个千算万算的谋略女子,如何一步沉醉于另一个年轻帝王的人生之中。本文说明:1.纯正剧,文风古朴,重人物心理;2.虽然是权谋宫斗,但是追求三观正,大局观的格局;3.伏笔铺垫的一般比较早,有兴趣看的可以翻一翻前文来找线索。
  • 半劫不渡

    半劫不渡

    她是祖桃树费劲心血养育的一朵黑色小桃花,生来懵懂,不识人性。祖桃说:“替我灭了这六界,让着生灵涂炭,让六界再无生灵!”“好。”对小桃花而言,这就是她生来的使命,她存在的意义,南辞,经脉堵塞,不得寸进。只得如那凡人一般,蹉跎百年。她不甘心平凡,她想成就那无上的大道!“若想接受莫雁老祖的传承,必须复活莫雁老祖。”这是她的交易。她欣然接受。对小桃花来说,世间重要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桃媚,一个是南辞。“若论世间,最最不会伤害欺骗你的,只有小桃花。”她睁着黑色的大眼睛,精致的小脸满是严肃。而对南辞来说,心中最无法割舍的,一个是小桃花,还有那无上的大道。“就论前古至今,小桃花,你知道,情是什么吗?”她盘膝而坐,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不知,不想,不沾。”小桃花回到。墨色的长发微微扬起,她站立在那儿,黑色长袖随风而摆,只是定定的站着。然...她却没说。若情而起,不知何以,牵一发而沾其身......————————不百合,cp看情况。
  • 龙城人家

    龙城人家

    通过一个龙城人家,从清末民初到近代的兴衰,感受小人物在历史浪潮中悲欢离合。故事主角童蛮牛在龙山学武归来,在斗狮子中武圣上身,飞跃三张八仙桌,为族群抢得头灯。女主角秀巧家富甲一方,但后被打成地主,嫁入深山不卑不亢,最终成为改革开发之初的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