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200000010

第10章 国内篇(8)

优秀的文学作品给电视剧提供了丰厚养分,作品被改编成反特/谍战剧的作家中比较高产的有:麦家、张宝瑞等。麦家可谓当代谍战小说的领军人物,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有4部:《暗算》《风声传奇》《风语》《刀尖上行走》,几乎每部剧都引发热播,《暗算》尤为被业内人士赞誉有加。张宝瑞被称作是我国悬疑小说开山鼻祖,作品有《梅花档案》《秘密列车》《敌特在行动》和《告密者》等。另一个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后屡次引发轰动的作家是龙一,红得发紫的《潜伏》就是脱胎于其同名小说,而《借枪》也凭借扎实细腻剧情和人物设置而别开生面。还有的作家不仅写小说还兼顾编剧、导演,例如创作《冰是睡着的水》的刘猛就是集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一批网络作家的作品被制片公司青睐而改编成反特/谍战剧,张海帆即为其中突出者,他的《青盲之越狱》获得新浪原创作品奖,被慈文影视公司投拍成《青盲》,在荧屏上也掀起了一阵热潮。

三是根据经典电视剧和电影改编或重新演绎的反特/谍战电视剧。绝大部分是根据同名老电影改编,例如,《保密局的枪声》《永不消逝的电波》《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和《英雄虎胆》等。根据电视剧改编剧比较少,典型代表是《敌营十八年》,1981年制作播出时仅为9集,而20多年后全新的《敌营十八年》系列剧的集数增加了约10倍。这类题材来源改编的电视剧播出数量,2007年占12%,2009年占15%,2010年占14%。随着原本容量有限的老电影资源逐渐被挖掘殆尽,2011年此类电视剧的播出比重猛降至6%,2012年进一步萎缩到5%。

3.近代谍战是主流

反特/谍战剧由于内容需要,镜头往往聚焦于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按目前我国荧屏上晚间黄金时段所播出的谍战剧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背景阶段:

阶段一:1927年南昌起义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涵盖了抗日战争、国共合作、解放战争等波澜壮阔的诸多历史事件,其间共产党、国民党、日伪政府、苏联等各路情报势力错综交织,斗争极其激烈,可作为故事的内容也异常的丰富。因此,反映该时期的反特/谍战剧占主流,部数也越来越多。2007年反映该时期剧目的播出比重为53%,此后以每年约4%的幅度递增,2010年达到65%,2011年又激增约10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了79%。表现该时期谍战斗争的剧目内容一是侧重于展现我党情报人员与日伪势力的谍战斗争,例如《永不消逝的电波》《悬崖》《旗袍》等;二是侧重于描写我党情报人员与国民党情报人员斗智斗勇的故事,像《敌营十八年》《密使》《军统围猎下的女人》和《51号兵站》等。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此时,国民党虽然缩居台湾,但在大陆上潜伏了大量特务从事破坏活动,我党进行了尖锐的肃反工作。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反特/谍战剧2007年占比37%,随后以4—5个百分点的速度逐年减少,2008年约为30%,2011年是15%,2012年进一步减少至12%。《梅花档案》《羊城暗哨》《冰山上的来客》《一双绣花鞋》《冷箭》《飞虎神鹰》和《告密者》等为其中代表作品。

阶段三:改革开放至今。主要反映国际上敌对势力派遣间谍潜入我国,窃取军工、航空航天、核武器等各类国家机密,进行破坏活动,威胁国家安全等内容。此类电视剧包括《谍战深海》《密战》《落地请开手机》《苏菲的供词》《天敌》等,播出比重一般在5%—8%之间,2008年有一个小高潮,播出比重达到9%,随后有所减少,2012年为4%。

还有约4%—8%的反特/谍战剧所展现的历史跨度很长,例如《江城令》就讲述了抗日战争末至解放战争初敌我双方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此外还有《误入军统的女人》《暗算》《黑三角》《夜来香》《地下地上》《誓言今生》等剧。

4.题材类型多元化

30年过去了,根据观众收视口味的变换,我国的反特/谍战剧与时俱进,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从原来简单、直白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逐步发展为目前的题材丰富多样,制作类型化发展。

按其所展现的最为突出的内容元素,反特/谍战剧大体可分为历史故事类(《密使》《黎明之前》《与狼共舞》),谍战/情感类(《借枪》《潜伏》《悬崖》),悬疑推理类(《一双绣花鞋》《国家机密》《谍战深海》)和武打动作类(《五号特工组之偷天换月》《飞虎神鹰》),等等。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我国的反特/谍战剧已开始从不同的内容、形态和表现角度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例如,加入大量感情戏和生活戏的谍战剧就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观众,《借枪》《青盲》的女性观众比重就略高于男性观众,《密使》《飞虎神鹰》等充满阳刚之气的剧集则是男性观众居多。

5.拉动收视主力剧

反特/谍战剧收视效果如何?笔者统计了80个城市近几年晚间18:00—24:00时段收视率前20位的电视剧,反特/谍战剧所占比重逐年增长。2009—2010年进入收视前20名的反特/谍战剧的比重不足10%,2011年达到11.4%,2012年接近15%,日益成为拉动电视剧收视的重要类型剧。

地面频道近年都有哪些反特/谍战剧收视表现较好?在2011年表现好的有《旗袍》《飞虎神鹰》《黑狐》《毒刺》《借枪》等;2012年表现突出的有《绝杀》《致命名单》《孤岛飞鹰》《最后一枪》《黄金密码》《铁血使命》《一门三司令》《蝴蝶行动》和《平原烽火》等。

中央台是反特/谍战剧一个重量级的播出平台,自2007年至今,晚间黄金时段共播出了21部反特/谍战剧,其中中央台一套播出了7部,《51号兵站》《密战》和《特殊使命》的平均收视率都超过3%;《数风流人物》《敌营十八年》第一部、《利剑》《黎明前的暗战》《英雄虎胆》和《永不消逝的电波》平均收视率均超过2%。2012年中央台一套播出的《誓言今生》、中央台八套的《强者风范》《博弈》等平均收视率也都超过了1%。

反特/谍战剧也是省卫视不可或缺的热门节目类型。2011年平均收视率达到1%的剧目仅有3部,2012年则有6部,江苏卫视播出的《与狼共舞》凭借逼近2%的收视率拔得省卫视年度头筹。

6.专业、规模显不足

对许多制片机构而言,反特/谍战剧是市场的热门,但很少有公司将其作为唯一或主要的生产类型选择,而是众多题材类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2年,在晚间18:00—24:00时段,播出比重较大的反特/谍战剧制作公司有:广东南方电视台(代表作《潜伏》)、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作《黑狐》)、贵州电视台(代表作《女子炸弹部队》)、北京大唐辉煌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代表作《密使》),电广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武汉青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金天地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成都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浙江长城、重庆润视、西安天河、北京橙天嘉禾、东阳诸侯、慈文影视等公司制作的反特/谍战剧播出量也不少。

从各制作公司反特/谍战剧的收视情况看,竞争相当激烈,偶尔涉猎此类剧型的制作公司制作的反特/谍战剧能够跻身优秀电视剧圈子的数量不多,相对表现比较好的有:武汉青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作的《飞虎神鹰》和《借枪》,广东南方电视台的《潜伏》和《绝杀》,北京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战后之战》和《青盲》,华谊兄弟的《黑玫瑰》和《最后一枪》,上述剧集都曾进入80城市19:00—21:30时段收视率前5名之列。

由此可见,反特/谍战剧题材竞争激烈,制作公司相对杂、乱,能够有一两部优秀作品的已属难得,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航母”或“大佬”级别的反特/谍战题材的制作公司。

(二)反特/谍战剧之类型化发展

1.类型化发展是趋势

类型化是反特/谍战剧“进化”过程中非常显著的特点。所谓类型化,是指具有相似性的惯例和规则,相似的叙事背景、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情节走向、镜头语言、价值立场等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从而形成电视剧的相对模式化剧目类型。反特/谍战剧类型惯例和规则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观众观看经验的积累和制作商生产量的积累导致质变的过程。

观众最初从反特电影中体验到惊奇、震撼、神秘、恐惧等观影快感后,不可避免地对下一次观影有类似期待。21世纪以来,几部谍战剧在保留早期反特片的故事背景、神秘感、人物关系等基本模式基础上,去脸谱化地融入更多生活、情感、社会元素,让谍战剧在叙事上更加多元化,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立体丰满,从而很大程度上丰富、扩展了电视观众的视听体验,进而产生更大规模、更强烈的群体期待。

在观众群体期待和利润前景的召唤下,制作商对反特/谍战剧这种类型趋之若鹜。强大的群体期待意味着大片的市场空白,相似的生产运营模式又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甚至可以进行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反特/谍战剧目数量的激增又反过来积累观众的观看体验,当然,随着观众的期待在大量观看下得到满足,也就意味期待心理越来越淡化。这时候就需要反特/谍战剧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重新激发观众的期待,让反特/谍战剧类型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2006年的《暗算》、2008年的《潜伏》、2010年的《黎明之前》都是在反特/谍战剧类型化过程中以独特视角不断重新激发观众新的观看期待的代表作。由此看来,类型化是在观众的满足—厌倦—满足—厌倦和制作商模仿—创新—模仿—创新螺旋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同质化怪圈须克服

既然反特/谍战剧类型化过程是在观众的满足—厌倦—满足—厌倦和制作商模仿—创新—模仿—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那么,反特/谍战剧类型成熟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大量跟风和高度模式化的困境。在《潜伏》大获成功之后,中国的反特/谍战剧经历了一场甚嚣尘上的跟风潮。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上半年就有将近50部谍战剧在播出,同时还有30余部谍战剧等待档期。荧屏上这种没完没了的“谍影重重”不断挑战着观众的期待,而由期待转变为厌倦感的审美疲劳也不断考问着谍战剧市场。

大量反特/谍战剧的跟风生产是逐利行为的正常表现,也在类型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量的积累作用。但过度地积累和无节制地重复将会破坏模仿—创新的发展生态,让反特/谍战剧在观众无可救药的厌倦感中走向衰败没落。

3.变革创新者生存

解决反特/谍战剧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地创新。创新不仅仅是表现元素的杂糅和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选题、视角、表演、表现形态和类型上的突破。比如,性别视角的颠覆。无论是《暗算》《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男性。《暗算》中的黄依依虽然被塑造成数学能力超群的破译高手,但在剧情设置中必须在精神上无比依恋男一号安在天,这无疑表达了能力再强的女性终究要归顺男人的不平等的性别话语。如果我们在一些剧集中用女性视角来展现,一定会别开生面的。又比如,科技视角的运用,例如热播美剧《别对我说谎》就充分展现了利用现代测谎技术来进行科学的罪案突破,让观众感到更加新奇和可信,就很值得我国同仁学习。

综上所述,反特/谍战剧是全球电视市场上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它在我国近年来风头也正劲,无论是播出量还是收视表现目前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成为拉动电视剧收视的重要发动机,出现了几部堪称经典的精品剧目。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反特/谍战剧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跟风同质化较为严重,题材还相对狭窄,制作也不够专业化,创新力度还有待加强等等。总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反特/谍战剧发展的永恒主题。

五、军歌嘹亮——军旅剧热播现象扫描

对于“军旅题材电视剧”,学界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定义。根据CSM媒介研究的划分,大致有三个范畴:第一是军事斗争,指的是我军精英在各个时期与敌人各种殊死斗争的故事,如《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第二是军旅生活,以军人生活为背景,表现各个时期军队建设、情感生活的故事,如《和平年代》《突出重围》;第三是战争剧,展示我军在重大战役中的英勇奋战故事,如《红日》《解放》《长征》等。

(一)发展沿革与市场概况

如果以1959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出的第一部电视短剧《火人的故事》为诞生标志,军旅剧已在中国大陆走过了50多个年头。它历经萌芽、发展和繁荣,走到了今日的辉煌。遥想军旅剧的第一个收视高峰,是1981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生产的《敌营十八年》,该剧也是大陆电视连续剧的开山鼻祖,播出时万人空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7年的《和平年代》代表着当代军旅剧的转型;2005年的《亮剑》以14%的收视率将军旅剧推向了新的高度。

同类推荐
  •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气神

    本书主要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甘肃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近百年历史沿革进行了检索性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第三部分对甘肃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过程和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选择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原兰州炼油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全面介绍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手册”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47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声明的是,办学理念、校训等排列顺序重新进行了逻辑规范;第六部分对甘肃教育强县——会宁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农村基层工作政策法规问答

    农村基层工作政策法规问答

    本书紧紧围绕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结合中央纪委、监察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出台的有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以问答的形式,从党的基层建设及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土地使用管理、筹资筹劳管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三资”管理、村务监督、廉洁履职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农村基层工作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 泛在环境下高师院校网络课程的构建研究与教学实践

    泛在环境下高师院校网络课程的构建研究与教学实践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泛在环境下高师院校网络课程的构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研究专著,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高等院校网络课程理论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其目的是力求用系统论的观点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热门推荐
  • 论如何在铜器时代修理笔记本电脑

    论如何在铜器时代修理笔记本电脑

    这是一本小说——没错,虽然这小说奇怪的书名中有个“论”字。铜器时代和电脑,貌似没有什么关系……好了,先不说书名了,这是一本讲述科技与文明发展的小说。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书名是什么意思?那……赶快来看这本小说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代神偷之捡个将军来压寨

    绝代神偷之捡个将军来压寨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小偷,但我还是有职业道德的啊。就算没办成大事也罪不致死吧,为何要用穿越来惩罚我?!不过没关系,就算这么一个乌烟瘴气的时代,我也一样能玩出花来,毕竟人活一辈子,不能死得太随便了不是!等等·······前面那个书生,别跑,我好像看上你了······
  • 不负一间

    不负一间

    他喜欢她,却从未跟她说过,默默守护她,不让她不受到任何伤害温柔也只对她一个人有一天,他对她说一句话“你二十岁的那一天,能借几分钟吗?”
  • 误踩老公底线

    误踩老公底线

    三个月后。“不准跟他好,别忘了你是我的人!”“这段日子我和他,该怎样就怎样。难道和他在一起恋爱的细节,你也要过问?”转身,在他惊愕的目光中,毫不留恋的离去。
  •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本书对世界上下数千年重大历史事件做了全景式的扫描,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经济的改良与变革, 进步与保守的争斗与冲突, 新旧体制的毁灭与诞生, 理论学说的创立发展, 科学发明的艰难突破等等。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梦幻丛林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梦幻丛林

    在某块大陆上的某一处,有一座大型的围墙,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直到有一天……灰太狼失踪,大家便开始展开了寻狼之路。旅途中,它们探索着其中的秘密以及关于羊性、狼性的善恶。小剧场。现实——“我爱灰太狼!”“红红!我更爱你啊!来!么~”图像——“我不爱灰太狼!”“切,我怎么会娶一个这样的老婆?真是倒八辈子血霉了!”【已完结,放心入坑,此文为小短篇】下一本,为《终不过一缕云烟》是武侠的,男主是双重人格,可甜可咸,也是等完结之后再发,敬请期待,为长篇。
  • 金刚经鸠异

    金刚经鸠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遮丑布

    遮丑布

    这并非是一本友善的读物,却是一本相对公平的小说。简略介绍:英雄以英雄为对手,智者与智者相对垒。智者会如何看世界?拔高眼光、拓宽视界,其实每个人,都能与智库齐平。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有耐心的读者。有耐心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聪明人。
  • 万界建道门

    万界建道门

    自从平凡的陈凡有了一个系统后,他的一切都变了。什么?有人要和我比武?那个张三丰,你去教他做人。什么?有人要和我比兵器?那个谁,你去把我的诛仙剑拿来。什么?有人要和我比兵法?那个诸葛亮,你去和他比划两下。这是一个人有了系统后,不断召唤强者,穿梭万界建立道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