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1000000014

第14章

戴高帽

——俞樾

大家把奉承别人说成戴高帽。

有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被派到外地当官,于是他去向他的老师告别。

老师嘱咐说:“外地做官不容易,要谨慎些。”那人说:“老师请放心。我已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逢人就送他一顶,这样就安全多了”老师听了生气地说:“我们要以正直的行为来待人接物,怎么可以给人戴高帽子呢?”那人说:“老师息怒,我认为天底下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正直的人了。”

老师听了心中很舒服,点点头说:“你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从老师那里出来后,那个人对别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两个活宝

——王士祯

古时候,有一个花花公子是宰相的孙子,他好吃懒做,把家产全挥霍完了,生活很窘迫。

有一次,他向朋友借了一袋米,可他从来没有背过东西,背到半路,就背不动了。他看见前面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穷小子,就叫那小子替他背米,讲好工钱——把米背到家,分一半米给穷小子。

穷小子同意了,就替他背米。谁知没走几步路,穷小子跌倒在路旁,说:“太重了,我背不动!”

宰相的孙子埋怨说:“我是宰相的孙子,从来没有背过东西。你是穷人出身,为什么也这样不中用?”

那穷小子叹了一口气,半晌才说:“说来惭愧,我原先还是尚书的孙子呢!”

贾胡买石

——王士祯

西域有一个外国商人来到南京做买卖。他发现了有一户人家的几案上有一块怪石,想买下来。几次到那人家里,主人故意抬高价钱,西域商人没有买成。

有一天,主人想增加价格,重新把那石磨洗了一遍。第二天,那外国商人来了,一看便惋惜地叹气说:“没磨之前还是宝贝,可惜现在已经没有用处了!”说完,扬长而去。

势利狗

——吴研人

狗最势利,欺贫敬富。看见穿得破破烂烂的人,便向他狂吠,甚至要扑上去咬。看见衣着华丽的富贵人,就摇尾乞怜,献媚讨好。

一天,狗独自在郊野上走,忽然看见一只金钱豹迎面而来。狗远远看见,就高兴地说:“他满身披着金钱,必是富贵人,我应该热情地去欢迎他。”狗很快来到豹面前,摇着尾巴表示欢迎,做出各种亲热献媚的样子。

金钱豹几天没吃东西了,见有一只狗主动送到自己嘴边,张口就吃掉了那只摇尾巴的狗。

草书大王

——惠洪

张丞相爱好书法,尤其喜欢草书,但他的笔力不到家,写得很潦草,有时简直就是胡写。有很多人讥笑他,可他不以为然,照写不误。有一天,他得到佳句,便要来纸笔,迅速写出,满纸龙飞蛇舞。写完之后,就叫他的侄子去誊写。誊到笔画乖僻的地方,侄子迷惑地停下来,拿着草稿去问他:“这是什么字?”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最后责怪他的侄子:“你早不来问,晚不来问,偏偏等到我忘记了来问,真是岂有此理!”

何大师

——惠洪

唐高宗李朔年间,有一个名叫伽的和尚在长江、淮河流域游历,行迹非常奇特。

有人问他说:“你姓什么?”他便回答说:“姓何。”又问他:“你是哪国人?”他又回答说:“何国人。”

后来,唐朝李琶给他写碑文,因为听不懂和尚的话,就在碑文中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

州官放火

——陆游

田登做太守,忌讳别人说他的名字。要是有人敢冒犯他,他决不轻饶。他的很多手下大都因此而遭受鞭打。

因为“灯”与“登”同音,于是全州的人都把“灯”说成“火”。元宵节要放花灯了,他的手下不敢写“放灯”,只好在布告上写:“我们州按照老习惯放火三天。”并且把它贴得很高很高。

丘浚打和尚

——沈俶

丘浚到杭州去拜访一个很有名望的和尚。这和尚对他很傲慢。一会儿,杭州武官的儿子来了,和尚恭恭敬敬地走下台阶去迎接。丘浚见了,心里愤怒得很。等那武官的儿子走后,便问和尚说:“你接待我很傲慢,但是迎接那武官的儿子却很恭敬,这是为什么?”

和尚说:“迎接是不接,不迎接是接。”丘浚听了,忽然跳起来,用手杖狠狠打了和尚几下,不紧不慢地说:“和尚莫见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囫囵吞枣

——白珽

有个客人说:“梨子对牙齿有益处,却损害脾脏;枣子对脾脏有好处,却损害牙齿。”

有一个傻乎乎的年轻人为这句话冥思苦想了很久,猛然醒悟说:“我如果吃梨子,就只嚼不吞,那就不能损害我的脾脏了;我如果吃枣子,就只吞不嚼,那就不会伤害我的牙齿了。”

另外一个客人风趣地说:“老弟呀,你是囫囵吞枣,有一套嘛!”其他人都笑得喷饭。

鸲鹆鸟

——《叔苴子》

南方有一种鸟,俗称八哥。很爱跟人打交道,所以很容易被人捉住。捉住了就把它的舌头剪圆并教它说话,它也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话,整天叽里呱啦叫个不停。

有一天,一只知了在庭院里鸣叫。八哥听见了,轻蔑地笑起来。知了对八哥说:“您能像人一样说话,这很好。但您所说的不再是原先自己的话了。哪能像我这样按照自己的意思说话呢!”八哥被知了说得满脸愧色,觉得知了说得有道理。

假人

——《权子阿俎》

有一个人养了很多鱼,鱼塘很大,但经常有水鸟啄他的鱼。他对那些水鸟恨之入骨,便扎了一个草人,给它披了蓑衣,戴上斗笠,拿着竹竿,然后安放在水地里,用来威吓水鸟。

有一群鸬鹚开始时只敢在草人头顶盘旋,不敢轻易啄。没过多久明白是个不会动的假人,便依旧下池子啄鱼,慢慢地飞到草人的斗笠上休息,悠闲自在,一点也不怕。

这人见到这种情形,便悄悄搬掉草人,自己披蓑戴笠,一动不动地站在地里。鸬鹚仍然下到池中捉鱼,并飞到斗笠上休息。这人顺手一把抓住了鸬鹚的脚。

鸬鹚挣扎不脱,拍着翅膀大叫:“假人!假人!”这人说:“原先是假人,现在还是假人吗?”

打草惊蛇

——《七修类稿》

南唐王鲁做了当涂县令,整天不是想着治理好当涂县,而是想着搜刮民脂民膏。平民百姓检举了他贪赃枉法、以公谋私。王鲁说:“虽然你们打的是草,我却像藏在草里的蛇一样,已经受惊了。”

奈何姓万

——《指月录》

从前有一个财主,家财万贯,但大字不识几个,他为了让儿子有出息,考取功名利禄,便花钱请了一个老师教他儿子读书写字。老师才叫他儿子握笔描红,写一画说:“这是一字。”写两画说:“这是二字。”写三画说:“这是三字。”他儿子便高高兴兴地把笔一丢,跑到父亲那里说:“我已经会了,我已经会了!可以不必麻烦先生,多花费一些学费了。还是辞退他吧。”他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了他的主张。给了老师一些银两打发走了。

没过多久,财主准备请一个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很久了还没写完,他父亲去催促。他儿子大发脾气说:“天下的姓多得很,为什么他一定要姓万?我从清早写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呢。”

财主不怒反喜:“辛苦你了,你慢慢写吧。”

慢性

——《指月录》

子啴子和他的朋友同坐一条凳子烤火。他的朋友伏案看书,下衣拖到了火盆里,衣服着火了。子啴子慢条斯理地起身,站在朋友前拱手施礼,不紧不慢地说:“刚好有一件事想告诉你。但我知道你性情急躁,恐怕激起你发怒;想不告诉你,那就不够朋友。希望你宽宏大量,不要生气,只有这样我才把事告诉你。”朋友说:“说吧,我洗耳恭听。”子啴子又谦逊了一番,一而再,再而三,才慢慢开口说:“这火烧到你的下衣了。”朋友站起来一看,下衣已经烧出了一个大窟窿,愤怒地说:“为什么不快点告诉我,现在衣服都烧坏了,怎么办?”子啴子反而说:“说你性急,果真如此!”

解铃系铃

——《指月录》

金陵清凉寺有一个和尚法号法灯。法灯禅师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他经常不恪守佛门法规。当时大家都看不起他,只有法眼禅师对他另眼相看。有一天,法眼问大家:“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大家都答不上来。这时,法灯正好进来,法眼又提出这个问题问他。法灯回答说:“系上去的人能解下来。”法眼对大家说:“你们可不能小看他了!”

迂公坐凳

——《迂仙别记》

迂公家里有一张板凳,非常低矮。迂公每次坐它,都要拿瓦片砖头来垫高它的四只脚。没过多久,迂公感到这样太麻烦,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叫一个仆人把矮板凳搬到楼上去。等到他再去坐时,还是像以前一样低矮。迂公长叹一声:“别人都说楼高,现在也不过如此,这个板凳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迂公叹雨

——《迂仙别记》

迂公家的房顶破旧极了,但他没有修葺过。有一次,天下起雨来,大雨一连下了十来天。迂公家房顶漏雨漏得很厉害,根本没法住人。他的妻子、小孩都埋怨他。迂公不敢再耽搁,请来了一个匠人来修补房屋,花了不少力气和金钱才把房修好。修理完毕,刚好雨停,整整一月都是晴天。迂公整天都仰望着屋顶叹气说:“我的命运怎么如此悲惨,花了很多钱修房子,现在倒不下雨了,这不是浪费我的钱财吗?”

吝啬师徒

——《雪涛谐史》

有一个人吝啬得要命,但觉得自己还不算是一个吝啬的人,便想学得更吝啬,于是他去拜别的吝啬的人为师。他去拜见老师时,只用纸剪了一条鱼,又装了一瓶水当酒,作为学习吝啬的见面礼。正好那吝啬老师出门去了,只有师母在家。师母知道了他的来意又看了看见面礼,便叫一个丫头把空杯子端到他面前说:“请喝茶。”其实并没有茶。然后自己用双手比划出一个圆圈,对他说:“请吃大饼。”那个人也不客气,张嘴就吃。

那人刚走不久,吝啬老师便回家了。妻子告诉他刚才有一个家伙想拜师的事情,吝啬老师一听,铁青着脸说:“太浪费了,太浪费了!”随即用手画了半个圆圈说:“那家伙吃半个饼就够了。”

前途亦雨

——《笑笑录》

天下着大雨,有一个人在路上淋着雨走得很慢。有人劝他走快点不然会淋湿的。那个人反而劝别人:“喂,老兄,你别走快了,要知道前面也下着雨呢!”

死错了人

——《广谈助》

有一个人的岳母去世了,他要去祭奠,便请书塾里的教书先生写篇祭文。教书先生找到一本古代祭文刊的印本,误把一篇祭岳父的抄给了他。有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告诉了那个人。那个找教书先生论理。那先生说:“这本书上的祭文都是经过仔细校正过的,哪里会错呢?会不会你家死错了人?”

鲁国少儒士

——古代民间寓言

战国时,鲁国文风很盛,儒士云集,当时国君鲁哀公也因此很自豪。

有一天,鲁哀公与庄子闲谈,他说:“我们鲁国的儒士不少,但学习先生的道术的却很少。”庄子摇头道:“鲁国的儒士其实并不多。”鲁哀公说:“您莫非没看到到处都是文人雅士吗?可能您没留意。”庄子又摇了摇头,说:“满街皆是的所谓儒士我当然看到了。我也早就听说过,儒士是讲究服装打扮的:通晓天文的,头戴圆形礼帽;通晓地理的,脚穿方头礼鞋;才智过人,足智多谋的往往身佩玉块,等等。但是,事实上,身穿儒士服装的人未必是有识之士,而真正的儒士,指那些腹藏乾坤,却不注重外表的人。”

哀公听了庄子的一番话,想了想,似乎有理,但也未明确表示同意。

庄子于是对鲁哀公说:“大王可愿意做个试验?”哀公说:“不知如何试验?”庄子说:“大王如果想确认我说的是否有理,可在全国下一道旨令,明确规定凡是无真才实学的人均不可穿戴儒士服装,倘有附庸风雅,招摇撞骗者,杀无赦!如此,便会一目了然。”

哀公想了想,同意了,于是便在全国发布了命令。

命令发布三日后,街上穿儒士服装的便寥寥无几了。又过两日,鲁哀公派人到大街上巡视,整整一天,却只看到一个敢穿儒士服装的人。

鲁哀公得报后,立即召见此人。此人应召来到皇宫,哀公见他的确气质不凡,便出了许多难题考他。

此人沉着应对,侃侃而谈,所提问题无不对答如流。庄子见状,对鲁哀公说:“这个试验如何?您还认为我国有那么多真正的儒士吗?”

贵在自强

——古代民间寓言

魏文侯胸怀大志,发誓上报国家,造福黎民,为得治国大计,他决心向孤卷子请教。魏文侯对孤卷子说:

“请教先生,若完成治国大业何人可依?比如说,父亲是有识之士,可否依靠之?”

孤卷子摇摇头:“否。”魏文侯又说:

“如果自己的亲兄弟很有才智,可否依靠?”孤卷子又摇摇头:

“也不可以。”魏文侯又说:

“那么,亲生的儿子如果很有才能,一定可以依靠了吧?”孤卷子仍然摇头:

“也不可以。”魏文侯见孤卷子再三否定自己的观点,心里很不痛快,他强压心中怨恨,对孤卷子说:“我不明白,刚才我说的都是嫡亲之人,这样的人不能依靠,还有什么人可以信赖、依靠呢?”孤卷子镇定地说:

“我说的不可以依靠,并非是不可以信赖。这是两码事,我指的是不可以仰仗于他人,而要靠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业的。”

同类推荐
  • 穿越四百年来读你: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读·爱之隽永

    穿越四百年来读你: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读·爱之隽永

    《穿越四百年来读你》是一本集译诗、诗歌解读或随笔,及名家译诗欣赏于一体的合集,收录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读20首,以清新唯美的方式,打开经典的莎氏十四行。这既是藉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之际对莎翁的致敬,也是对经典的创新,更是对一份优雅的深情的回归和倡导。
  • 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

    本书是英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所著的小说艺术赏析,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欣赏小说这门艺术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学术理论的入门书,和写作技巧的指南。本书分为五十个篇章,从五十个方面,对小说艺术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每篇引用一到两个小说片断,在对文本作细读分析的基础上,展示了小说技巧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小说中的开场白,细腻的人物刻画手法,也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小说特有的意识流、元小说等理论。书中的大多章节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作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英语小说史上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萨克雷、奥斯丁、亨利?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贝克特、米兰·昆德拉等。行文既浅显易懂,又专业准确,可以作为小说学习和写作的教科书、参考书;作者风趣幽默、兴味盎然的文笔,又使之也适合于大众读者的口味。《小说的艺术》九十年代出版时,曾上榜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著作。”
  • 茶馆(经典译林)

    茶馆(经典译林)

    三幕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社会背景下的芸芸众生相。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幕话剧《龙须沟》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二春、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热门推荐
  • 重生成为噬界兽

    重生成为噬界兽

    千万年来,千尘大世界,人族兽族两大族群斗争不断,恒古不变。 白羽前世为人,穿越之后重生为兽,从名为山磊的小小部落开始,一步步陷入这场大战之中…… 这是一个人类穿越异世成为兽的故事。……
  • 凤鸣古城

    凤鸣古城

    为了父亲的心愿与自己所爱的人,他不惜追随她一起完成理想。那些被黄沙掩埋的故事,又在谁的身上续写……
  • 凤谋乱天下

    凤谋乱天下

    被关押了三年,靠一幅画卷重见天日,只有三年的时间,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以美貌倾江山,以谋略乱天下,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步步惊心,事事谋划,云破日出时,凤梓彧发现自己站在悬崖边上,她是否能全身而退?又将何去何从……
  • 旷世风云录

    旷世风云录

    统治中原近三百年的大夏王朝土崩瓦解,藩镇趁势各据一方。北周王重迎统一契机,却突遭宫廷剧变……山村迷案,道观血案,天竺佛骨,道家奇书……秦皇殿,东瀛鬼隐……暗流涌动,乱局又起……
  • 梅间雪

    梅间雪

    十年前杀人成魔,十年后救人成佛。雪掩白梅,倾世风华。千秋功过,谁与评说?“檐梅,这一生,我不信神,不信佛,只信你。余生寥寥,若能救你,虽剑树山刀,亦可倾身已赴。”“请你代替我们,活成梦想,活成信仰,活成这浑浊天幕上,众星拱卫的北极星。”
  • 玻璃唇

    玻璃唇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火影之千手的梦想

    火影之千手的梦想

    下对了副本,却下错了时间。少了熟知剧情的优势,承载原身的梦想,该何去何从?写之前准备写爽文,没想虐主,但好像不知不觉有点虐。新人新书,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谨慎入坑……
  • 何以为天

    何以为天

    天下割据,群雄角逐。大陆灵气衰竭,宗派势力逐渐瓦解,薄弱。皇朝势力再次走入世人眼中。无天皇朝护国公府世子何云也,一朝出世,便掀起了大陆波澜。修行路,只能一板一眼,苦踱向前?不!乱世称雄,时不我待,唯有剑走偏锋才是王道!
  • 我有一个侦探聊天群

    我有一个侦探聊天群

    “你就是凶手!”“证据呢!”“呃……这个……等我问一下……”她只擅长动手,不擅长动脑。但这不要紧,有侦探聊天群做后盾,她也能成为智勇双全的神探。只是在这个侦探群待久了,发现身边的人、事、物,都没表明那么简单,就连这个侦探群也暗藏玄机。【女主文,无男主,N个优质神秘男配环绕身边、轻推理,重悬念搞笑】
  • 星海生涯

    星海生涯

    作为地球一份子的林星海正因为坐公交错过站点而匆忙下车。天正下着暴雨,林星海冒雨埋头赶路,跑着跑着就被换了个地方。。。入目是有些沙质化的松散土质地面。‘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补充版简介:这讲述的就是外来者--林星海,到了异界,魔幻之星,开始他的异界人生之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