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1500000044

第44章 清代儒学(12)

这样,既能把握经学发展的大势,又能对经学发展的个别环节有一“个案”的了解,扩大了传统经学史的涵盖面,给人一种高度概括的总体感观。

作为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我国经学史,《经学历史》有其优点,但由于受作者学术立场的限制和时代的局限,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甚至是错误。

具体表现为:该书对经学史上各阶段的重要经学人物的评价有失偏颇;对于经学史上某些重要流派甚至避而不谈。

《清儒学案》

《清儒学案》是中国清代学术思想史著作,近代学者徐世昌及其门客僚友吴廷燮等集体编纂。1938年刊刻行世全书共208卷,分为正案、附案和诸儒案。

列入《清儒学案》正案者有儒学家有孙奇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戴震、龚自珍以及曾国藩、张之洞等179人,列入附案者有傅山、惠栋、刘宝楠等922人,列入诸儒案者有费密、唐甄等68人,共1169人。

在编撰体例上,《清儒学案》参照《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的做法而有所折衷。正案一般以学者字号为标题,凡曾为宰辅者或两人以上合案者,则称其县籍。

列入附案的人物,则称为正案中人物的家学、弟子、交游、从游、私淑等。列入诸儒案者,以省籍分编。编排上,除居前11名是封建朝廷规定从祀孔庙者外,一般以学者生故先后为序。每人先列传略,后载专著、文集。所采著作都在传中标明。

本书搜罗人物众多,材料丰富,收录清代学者著作在万种以上,但编撰不精密,内容也很芜杂,可供研究我国哲学史参考。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考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康有为著,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该书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

《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

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创“改制”的孔子,实际上是用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其变法造势,以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

康有为在书中以历史进化论附会公羊学说,宣称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顺序演变的,相对应的是君主专制时代、君主立宪时代和民主共和时代,以此论证变法维新的必然性,要求因革改制。这被反对派视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无父无君”的叛逆行为。

《孔子改制考》表达了康有为作书的目的,用大同社会代替封建专制统治,向封建社会提出了挑战,振聋发聩。其次,在书中,康有为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

该书对当时的政局和儒学都产生了很多的影响。但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不用说康有为,连光绪皇帝也是自身难保,《孔子改制考》也和它的作者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被清政府禁毁。

《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14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儒学“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

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清代的今文经学家刘逢禄、龚自珍、魏源、邵懿辰等早就对刘歆及一些古文经传发动过攻击,清末的廖平更撰《古文学考》、《知圣篇》、《辟刘篇》,主张今文经是孔子的真经。

古文经是刘歆窜改过的,而康有为继承和发展了廖氏的学说,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学术上,攻破了古文经学“述而不作”的旧说,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新学伪经考》在广州出版后,各省纷纷翻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考》,而禁粤士从学”,两广总督李瀚章令康有为将此书自行焚毁,戊戌政变后,又曾两度被禁,由此可见《新学伪经考》在政治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了。

《礼运注》

《礼运注》是清末康有为撰。康有为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影响很大,尤其是他提出“大同说”并以此作为他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礼运注》就是康有为为阐发他的“大同说”及维新变法思想而写的一部重要著作。

《礼运》,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康有为认为,既然万世之师的孔子就认为应该因时而改革政治,那么在当代的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家处于危亡之际,面临亡国灭种,被帝国主义各国所瓜分的危机时刻,为什么不可以变革呢?康有为托孔古之名,找到了他维新变革的理论依据。

总之,康有为通过给《礼运》作注。表明他的政治观点,阐发他的关于“大同”的政治主张,并托孔子之名,找到了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这也正是他之所以作《礼运注》的目的。

遗憾的是,康有为虽然找到了“大同”和“变革”的依据,他所领导的维变法运动却因为其阶级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终于失败了,而这次失败、使他的著作也难逃厄运,均被清朝政府禁毁。

《大同书》

《大同书》是清末康有为撰。该书始作于光绪十一年,而主要成于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康有为避居印度期间,后又屡加增补。初稿名《人类公理》,后改《大同书》,书名取自儒学典籍《礼运》“大同”说。

康有为为曾受学于朱次蒲,而欲自创一学派,归于经世致用。光绪十年起,他开始构想“大同之世”,这是他“经世”的最高理想。

康有为依据儒家公羊家说,把社会发展分为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结合《礼运》小康、大同说,又以公羊“泄”说解《礼运》小康、大同说,称升平世为小康,太平世为大同。

康有为又参考佛学慈悲、基督教博爱、卢梭天赋人权、达尔文进化以及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设计了他的大同世界,撰为此书,进行阐述。

全书分为人世界观众苦、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业、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等十部,以十天干标序。

康有为在书中认为我国目前处于据乱世,必须向已进入升平世的欧美各国看齐,然后才能进入太平世,即大同世界。

康有为继承了明清之际大儒王夫之、清戴震等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的观点,而辅以西方哲学家的人性论,强调“人生而有欲,天之性”、“去苦求乐”、追求大同乃人性之自然要求,以此为其大同理想之理论基础。

其所描绘的大同之世、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至平,至公,至仁,治之圣,抨击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指出根源在于私有财产,“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主张公工、公农,公商。

必须以不忍人之心为基础,通过改良渐进的分法。反映了维新派对资本主义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作者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熟习的人,真的就是的确如此吗?有没有一颗时刻澄明的心能够去随时随地看透任何一个流转不息的人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呢?当这样追问自己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执著于自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幻象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认识的主体在迁流变化,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在迁流变化;我是有限的我,你也并非全知全能的你,那么为何那么确实地相信这个虚妄的、流动的自我呢?
  •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去极端化”普及读本

    本书系统论述了新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表现形式、传播形式和危害,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如何成为爱国爱教的合格穆斯林。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人民群众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肃清思想,普及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祛除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沈先生,与你有染

    沈先生,与你有染

    景苒觉得嗓子里就像有一把火,烧得她火烧火燎的疼。她想咳一下却咳不出来,只能闭着眼睛默默……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 种田文里的野猪今天也在艰难求生

    种田文里的野猪今天也在艰难求生

    穿成种田文里男女主动不动上山就能抓到,比极品炮灰出场次数还多的感动种田十大人物之一——“野猪”。秦娅撂下蹄子表示:滚你家苞米地了?
  • 灵浮生

    灵浮生

    “疯子”、“怪人”、“神经病”这三个词语几乎是伴随着沈云今整个童年。一个金融学博士,毕业后每天除了诵经就是打坐,这谁顶得住呢?母亲气得病倒,沈云今便在母亲榻前为她祈福,摇头晃脑之时,再睁眼,世界没了!吓地昏迷了七天七夜,再睁眼,沈云今变成了真正的通灵巫师。“我一定是睡得太狠了,竟然出现了幻觉。”当这些东西真正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沈沉今当然是接受无能啊,可谁知一股寒气直顶脑门。“云今,等了你这么久,我们才得以重逢,你怎能弃我而去?”……高冷蛇精女主沈云今×看似纯情实则老得不行的男主司夜瀛
  • 穿越异界从种植开始

    穿越异界从种植开始

    赵值身为新世纪的富二代,享受宝马奔驰,村内的村花,以身相许,谁知夜深人静竟然掉入井中,穿越异界农家人,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 末世诸天降临

    末世诸天降临

    我是古锡,亚太生物研究院、基因工程小组组长。研究院突发爆炸,量子冲击、兽能因子我都扛了过来,整个研究院似乎就我一个人还活着。这时我发现,被我们研究院“复活”的特殊人员集体消失,这个世界彻底乱套了!我的世界观……不断的被刷新。
  • 七宝玲珑凤盒

    七宝玲珑凤盒

    一只被誉为神赐之物的宝盒将吴缘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意识混沌之下他忘记了自己的原本的记忆。一次拍卖会中,他发觉自己对那些奇怪的古董竟然有着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熟悉,这让他找到了寻回自己记忆的途径,于是他走上了致富之路,为的是收集那些古董。
  • 浮生一场通天梦

    浮生一场通天梦

    天上有空中楼阁,人间有通天之塔。千古已降,有多少人为了通天而走火入魔,以身试险入魔道。而所谓的正道。修通天塔,筑高台,搭仙路,迎仙降……而不计其数的天上楼阁,时隐时现,显得神秘莫测……
  • 尹少求名分:爱上小逃妻

    尹少求名分:爱上小逃妻

    一场背叛,让自己的新婚夜成为灾难,但是,却遇上了命定的他。从此,她与他纠缠不清。失踪一年,当他找到她时,她居然带着孩子在相亲!......“女人,想要回孩子,那就跟我走!”他把车钥匙丢给她,自己抱着宝宝走在前头。
  • 盲点心理学

    盲点心理学

    生活中,我们有着太多视而不见或者考虑不周,有着太多的心理盲点,这些盲点大多是因为我们不自知造成的,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人性盲点有着两面性,如果我们了解不够,我们可能就会深受其害;如果我们能充分了解并运用它,那么,它将让我们的人生收益。本书从人生、生活、人际、思维、成功、工作、恋爱七个方面出发,列举大部分人在每个方面常存在的盲点,让我们做事少出错,并且减少因为不当与不自知的言行造成的各种错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又深刻的故事,揭示了大部分人可能存在的盲点,帮助读者透视自我、改善人际,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的心理修养,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