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300000012

第12章 隋唐五代小品(2)

【译文】

渭川的首领兼淇园贤才臣修竹跪拜叩首。我听说割除杂草把它聚拢在一起,这是农民保护禾苗的好方法,不让杂草滋生蔓延,这是铲除坏东西的好计划,没有对蠹食禾苗,侵害庄稼的坏东西不加以彻底铲除的。姑苏台前有一丛将近八尺高的甘蕉,平素浸染着露水,随着时间渐渐地流逝,不觉茎干已长满八尺,垂下的蕉荫有一丈见方,特别是姑苏台阶沿下边蕉荫特别浓厚。那些花草能在这里生长全由它挑选,给花草留多少阳光留强留弱也由它来决定。它常常贪上天之功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对此传闻纷纷,随处都可听到,消息也不是来自一个方面。开始我还认为是由于爱憎不同才出现了不同的议论,所以才说得那样的严厉。可这月的某日,又有台西阶的泽兰、萱草一同到园中诉苦。他们亲自说:“自己虽然比不上杞梓这样的优秀之才,但和蒿蓬比起来也有很大不同。从前沐浴在阳光里,从来没有什么遮掩隔阻。可这月的某天,巫山峰上的云彩收了起来,秦楼妆镜里反射出了日光,太阳普照大地,没有看不见的幽暗地方,而甘蕉却将粗大的茎叶聚集在一起,布下阴暗的影子,我们独独被它所遮蔽,即使处在台的边沿处,竟也如同在深谷一样。”我认为一面之辞难以相信,便去调查情况是否属实,于是立即找甘蕉左近的杜若,江离寻问,杜若,江离所说情况,和泽兰、萱草所诉一模一样。台西台东的花草各有处所,生长的位置不一样而回答却一样的相同,真实可信。既然有证有据,可见对甘蕉的控诉不是捕风捉影。八尺高的甘蕉,出自药草,本来没有芳馥的香气,也没有茎枝可以利用,更没有松柏后凋的心态,尤其缺乏葵藿倾向太阳的意识,只是凭借喜庆宴会上的交往,叩求遍了同类同辈的帮忙。才得到人们不恰当的赞誉,这样公正的颂扬声就再也听不到了,遂使得有忘忧作用的萱草,其忘忧作用没法施展,芳香无比的泽兰,却被当头遮蔽掩住。它妨碍贤能败坏政务,其祸害谁能超过此物?如果不把它铲除掉,那要典章制度还有什么用?请根据现有材料,拔掉它的深根,剪除它的叶子,把它驱逐出台外去,希望能以此警告以后的效尤者,告慰这些受委屈的众多花木。

帝京篇序

【说明】

太宗总结历史经验,认为帝王好巡游,奢侈浪费,终要导致世乱国亡。所以他力主简居京都,不必纵欲巡幸天下,因此写了十首歌咏京城宫馆楼台,景色风物的诗歌,定名《帝京篇》,本文是诗的前序(有删节)、它道出了接受历史教训的道理和意义,大有圳诰遗响。惜其晚年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役苛重,未能坚持始终。

【原文】

余以万几之暇,游息艺文,观列圣之皇皇,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征税殚于宇内,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瞻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呜呼!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

【译文】

我在繁忙的政务之暇,浏览典籍,观瞻先代君主的伟大圣明,考察他们当时是怎样处理政务的。轩辕、伏羲、尧、舜、禹、汤这些帝王身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至于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魏明帝等,大兴土木,建造高大的宫室,雕梁画壁,极端的奢华和壮丽,全国的人力财力全都用尽了,运送材料的车辙遍布天下,全国之大,没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江海之阔,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这样,引起社会动乱甚至自己覆灭败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唉嘿,小沟小渠可以玩得愉快,何必一定要到大江大海的边上去?宫内的麒麟阁可以赏玩,何必一定要到郊外的两陵之间出游?忠良之臣可以交接,何必交接海上的神仙?人间京都可以游览,何必到仙人的瑶池之上?放弃实实在在的人世而去追求虚浮缥眇的仙境,依照人的意志,顺从人的欲望,扰乱大的道理和原则,这是有才德的人所感到耻辱的,所以编写了《帝京篇》这组诗,用以表明自己正确的志向,如此而已。

苏涣访江浦序

【说明】

杜甫(712~770年),唐代伟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生于巩县(今河南巩县)。少家贫好学,有远大政治抱负。曾漫游吴、越、齐、赵各地。举进士不第,玄宗时以献赋待制集贤院。安史之乱起,冲破敌围,由长安奔至风翔肃宗行在,拜左拾遗。官军收复长安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流落剑南依剑南节度使严武,在成都西郭筑草堂以居。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武死,携家出蜀入湘,大历中,病逝于衡阳至耒阳的湘江旅途中。由于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年代,经历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其诗反映了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语言精炼,风格沉郁,内容浑涵汪茫,被称为“诗史”,创作为后世所宗,又称诗圣,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

苏涣,蜀人,青年时好打抱不平,劫取富商地主财物。后读书,中进士,迁侍御史,故杜甫敬称他苏大侍御。大历四年,入湖南,为湖南观察史崔瓘的幕僚,所以杜甫说他旅于江侧。这年秋末,苏涣在长沙和漂泊两湖的杜甫相遇,向杜甫朗读了自己的诗作,得到了杜甫很高的评价。

【原文】

苏大侍御涣,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矣。肩舆江浦,忽访老夫,舟楫而已。茶酒内余请诵近诗,肯吟数首,才力素壮,词句动人。接对明日,忆其诵思霈出,书箧几杖之外,殷殷留金石声,赋八韵记异,亦记老夫倾倒于苏至矣。

【译文】

苏大侍御苏涣,是位爱安静的人,寄居于湖南作幕僚,不交结州府的客人,人事往来完全断绝已经很久了。一天他乘肩与来到江边,突然访问老夫我,是来周济我的。喝茶饮酒之间,我请他吟诵近来所作诗篇,他表示同意并吟诵了好几首。因他平素才智能力雄厚,所以诗句文辞非常动人。在我们会面交谈的第二天,我想起他涌泉般的思想感情,看到他赠送的书箱、几案和手杖以外,耳边还回荡着殷殷的金石一般铿锵有力的吟诵诗歌的声音。于是我便作了一首八字韵的诗歌记其特异的才能,同时也记老夫我对他的佩服达到了极点。

唐亭记

【说明】

据元结《浯溪铭序》云:“浯溪,在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结又筑台曰峿台,在溪口石上筑亭曰亭,称为三吾。浯溪,水名,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本文脱尽窠臼,卓尔不群,当与柳州诸记并驾。

【原文】

浯溪之口,有异石焉,高六十余丈,周回四十余步,面在江口,东望峿台,北临大渊,南枕浯溪。唐亭当乎石上,异木夹户,疏竹傍檐,嬴洲言无,由此可信。若在亭上,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零两;方暑厌者,清风。呜呼!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命曰:“亭”,旌独有也。

【译文】

浯溪的溪口有一块奇异的巨石,高六十多丈,周围四十余步。石面正对着江门,东望浯台,北临深潭,南枕浯溪。亭就建在这巨石之上,奇异的花木夹着门户,疏俊的绿竹傍着亭檐,要说有的景致海上瀛洲也没有,从这里可以得到证实了。如果在亭上,眼睛所饱以享受的,是远山绿水;耳朵所饱以享受的,是水声松声。洁净的早晨饱以享受的是蒙蒙细雨,正暑天所饱以享受的是清爽的凉风。喔嗬!饱以享受,就是不讨厌;饱以享受,就是非常热爱。亭子取名叫“亭”,就是表明亭子为我所独有的意思。

为人求荐书

【说明】

这是韩愈代替别人写的一封求荐书。所求荐举者,是一位公卿大夫;求荐者,是一位“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的亲戚。两者对对方都是非常清楚非常了解的。求荐者平时未能得到荐举,可见其才平平;这位公卿大夫此次也没有主动荐举的意思,可见不是把不识英文字母的小姨子安排做“翻译”者之流。别人请求代写,拒之不恭,可此种文章写起来也实在难以下笔。好在文公高妙,抓住“伯乐一顾,增价三倍”之意铺叙开来,至于“顾”还是不“顾”,那就在这位公卿大夫了。

【原文】

木在山,马在肆,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以某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也。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已。然执事其知某何如哉?昔人有鬻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伯乐一顾,增价三倍。某与执事颇相类,是故始终言之耳。

【译文】

树木在山上,马在集市上,从它们身边经过而不斜看一眼的人即使每天成千上万,它们也算不得不材之木和下等马。可等匠石经过而不斜眼瞧一瞧,伯乐经过而不回头看一眼时,然后就知道树不是栋梁之材,马不是跑得极快的千里马了。因我在先生庇护之下并非一日,而且又是姻亲关系,这就是说我是生活在匠石的园林里,成长在伯乐的马厩里呀。在这种情况下我仍没有被人所了解,假如有了解我的人,成千上万的人又哪里值得一提呢?如今幸好靠天子每年诏令公卿大夫推荐人才,像我这样的人,都在荐举上报之列,因此我冒昧地向您谈出我的看法来麻烦您,我这也是不自量啊。但是先生您对我的了解又怎么样呢?从前有人在集市上卖马卖不出去,他知道伯乐善于相马,于是就前去求他、伯乐到集上把马看了一眼,那马价钱就提高了三倍。我和您之间也很类似这件事,所以才把想法最后告诉您。

蓝田县丞厅壁记

【说明】

崔斯立是位有才干、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唐德宗贞元四年中进士,贞元六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官至大理寺评事。宪宗元和初年,因言得失被贬官,后转到蓝田县任县丞;县丞,是县今的副职,县令为独揽大权,不希望县丞参与县里的事情,而县丞怕有侵犯县令职权之嫌,也不敢尽职多做事情。县吏们为巴结县令也借势作弊,欺凌县丞。文章通过县里官场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污浊庸俗黑暗的官场生活。锡周评曰:“斯立作丞,已如九尺丈夫坐矮檐下,况又噤不得施用耶?不哭而哦,以哦当哭耳!昌黎乃更以谑浪笑傲之致,状寂寞无聊之况,迸作血泪,染成杜鹃。”

【原文】

丞之职所以二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警。丞之设,岂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于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则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钜竹千挺,俨立若相持,水朋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哦其间。有问者,辄回答说:“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同类推荐
  • 以诗抵心

    以诗抵心

    本书甄选最动人心扉的40首唐诗,将唐诗的体悟之美、韵律之美,巧妙地融入生活之美中,释义出一种唐诗原本的独特的意境美。跨越千年时光,猛然发觉,你我今天的爱恨嗔怨都已在唐诗中抒写过了,那些绵密入心的至美诗篇,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和安宁。至美唐诗,最有情,最可忘忧。
  • 蒋子龙文集4:空洞

    蒋子龙文集4:空洞

    本书通过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山西运城市安国中医结核病医院创始人献身抗痨事业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作者蒋子龙1972年3月入党,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编审。蒋子龙,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作为着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为什么要读文学

    为什么要读文学

    《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青年、学生撰写的小册子,文笔简洁。有学者认为此书“有传教的热情,却无传教的气味,因此特别可爱”。细读其文,认为此言可信。
热门推荐
  • 傀儡村事件

    傀儡村事件

    以制作傀儡闻名于世的弇山村,一夜之间,所有居民竟然悄无声息地集体消失!没有暴力的痕迹,没有任何理由,数百人就此人间蒸发,为后世留下难解的谜团。此后,邻村的居民称弇山村为"被傀儡诅咒的村庄",每每提及都噤若寒蝉。事隔多年,在网红废墟探险家蒋超的带领下,韩晋一行人来到了被视为禁忌之地的弇山村。写满咒语的古碑,四处散落的傀儡人偶,接连不断的离奇死亡事件……再次身陷危机的韩晋,还能在超自然的诅咒之村中,等来陈爝的救援吗?
  • 越走越荒凉

    越走越荒凉

    下乡知青洛阳插队落户在藏族小寨子。在这里,他遇上了把他当亲儿子看待的藏族老阿妈阿意白玛、父亲一样严厉的多吉队长、在生活上给了他不少帮助的像哥哥一样的阿嘎。他与本地女知青美丽清纯的达瓦拉姆相知相遇,使刚刚步入生活的洛阳,感受到了灵肉相融的美好爱情,可是,面对空潆的人生理想,年少的洛阳第一次品尝到了惆怅的滋味。达瓦拉姆成了公社小学教师。她认识了嘉措格老师,找到了她的真爱,希冀有一个可以终身停靠的港湾。在一个狂风四起的夜晚,达瓦拉姆为寻回偷偷溜进沼泽地套兔子的两个孩子,陷进了深深的泥淖里……生性顽强的苗二,不惧权势,同心爱的姑娘翁姆私奔,流浪他乡……
  • 古尊重生

    古尊重生

    大罗天尊证道失败,天罚之下被雷劈而亡,身体却穿越到新的世界,一切重新开始!筋脉尽断修为全失,一夕之间沦为废人!他不甘于命,逆天而行,终究重回强者巅峰!
  • 嫡女重生:王爷,慢走不送

    嫡女重生:王爷,慢走不送

    刚刚诞下皇子的顾芷被自己的深爱的皇帝和同父异母的妹妹顾宁杀害,连同一并被杀的还有她刚刚出生的小皇子。不甘死去,一朝重生,她回到了所有的事情还没开始之前,从此,虐渣女,斩渣男,发誓从此不轻易交费自己的真心,却蹦出一个无盐王爷逗比告白,说我不嫌你身份低微,你也别嫌我样貌丑陋,咱们凑合着过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 春风十里入酒曲

    春风十里入酒曲

    作为一个失败的女配,小酒娘赵爰清重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上一世她以贵人的身份离开,而这一世成了他朝的掌酝女官,富甲一方的酒商。她决定这一生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渣男,好好过她的日子。
  • 十九间房

    十九间房

    林建法主编的《十九间房》是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系列之一,《十九间房》收录了他的部分代表作品,他的小说大都呈现出优雅、阴柔而又凄清、冷艳的风格,美丽的意象下面是死亡的气息与令人不安的阴谋。它可以视作苏童所有小说的样本。这是苏童作品的秘密,如女巫般带来厄运的美丽舞蹈。
  •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本书编写方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与方法结合,传统管理与新的经验结合,目的是帮助商业经理掌握较深厚的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功底。因此,本书不仅辅导应试,还是商业经理和其他商业干部的日常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包括各种业余大学)商业专业学生的辅助读物。
  • 平书订

    平书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