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400000020

第20章 历代祭文(8)

感叹母亲的逝去已经如此,铭记去年的今天。那里风波万里,扶着黄肠外棺而经历江湖;形影相怜,穿着丧服而从京城返回。心中不宁,坐不温席,心中还悬念着表彰母亲的事。盘算着到人间走了一趟,只是佛寺中的半个瞬间。如果这样能够像逍遥的西天净土的宝树,那么迦陵仙禽也能够取笑人了;倘若有人漂沉于情欲之下,即使是雪衣娘也可以念佛了。惟有希望西方净土能够记得我的母亲,垂念我这南国失去母爱的儿子。世间万事万物变幻和消灭如同浮云一般飘忽不定,缥缈寄居在外的灵魂住在什么地方;容纳和接受都聚集于大地,惟有慧目能够知道在哪里。还有如虞氏这样的侍姬,与母亲的灵魂同往。已经是与长夜同眠,哪里还会有黄泉之下不同的道路。

升天的都升天了,离佛境已是不远;离去实是没有离去啊,魂啊归来吧!

【赏析】

按照古代的礼仪,在父母死后的第十三个月,要进行“小祥”的祭祀。这篇祭文就是袁宏道在母亲李氏死去后的第十三个月(1608年)写出的。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的沉淀,袁宏道对母亲的情感更加醇厚地在这篇祭文中流露出来,读之使人感动。

祭文从祭祀写起,进入对母亲音容笑貌的记忆及母爱的情感之中,说是虽然“遂隔九京”,但“音容之如在”。想到母亲一生艰难,难免与尘垢牵缠,又十分的感叹。由此引起下文。祭文接着写道,去年的今天,曾经扶着母亲的灵柩回故乡,穿着孝服从京师返回。从此是“坐不温席,心尚悬旌”,始终记挂着母亲的养育之恩。但是如果找到母亲已去的西方净土的证据的话,那么迦陵仙禽也可以耻笑人了;如果能够不漂沉于母爱的情欲之下的话,那么雪衣娘也可念佛了。所以,只能是希望佛国记得住儿子的母亲,垂念我这失去母爱的儿子了。母亲的死去已变灭如浮云,不知道她缥缈寄居在外的灵魂住在什么地方,惟有大地知道,通天的慧眼知道。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祭文最后写道,守着母亲的祭祀,想到将有虞氏侍姬的灵魂与母亲同往,想到母亲已经与漫漫的长夜同眠,心中哪里还会想到黄泉之下有不同的道路。该升天的已升天,离佛境已是不远,离去实际还是没有离去,母亲的灵魂归来啊!

这篇祭文虽短,但却言简意深。佛教典故的运用,更增加了理解这篇祭文的难度。需仔细琢磨,才能体会到袁宏道写这篇祭所表达的深厚感情。

告中郎文

【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5—1630),字小修,为“公安三袁”之一,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在文学上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对后世影响甚大。有《珂雪斋集》。

【原文】

万历壬子五月初一日,弟中道以葵蔬之具致祭于六休兄之灵曰:

哀哉吾兄!去世之期,已历三纪,而弟尚无一言哭吾兄也。弟非不言也。自兄庚戌九月初六日下世,弟于初九日得血疾,几至不起。医者云郁极所致,一哭必大呕不止,有性命忧。弟以兄为命,相随地下,快矣!何更求生,而又有不得不求生者,则以堂上有大人也。大人年已七十。初丧伯修,既丧吾兄,弟又溘先朝露,令老人何以为怀?弟是以勉强排遣,药饵不效,则走之玉泉山中,看山听泉,期日久日忘,以消此苦怀。庶宿疾不发,凡一年余,弟始有生望。而大人以哭子断肠逝矣,痛哉,痛哉!大人既逝,弟料理后事,及营功德完,始念子职粗尽,乃敢为一言以哭吾兄。哭吾兄而触旧病儿死,随大人于地下,犹羽化也。

呜呼!吾兄三不朽事业已成,而浸浸乎其未有涯也,乃遽逝耶?以出世则得千古不传之髓而尽离盖缠。以用世则图不见不闻之功,而尽泯朕迹;以垂世则传古人修词之神,而尽去剿袭。此弟所深知,而兄所自负者也。学问兼悟修矣,而或疑其道不胜;习营综兼明胆矣,而或疑其懒不耐事;诗文极清新矣,而或疑其以才轶法。此亦弟所深知而兄所不自白者也。

自己酉冬,庚戌春秋半载,时时聚首论学,则常云须以敬持,以淡守;论用世,则常云须耐烦生事厌事等病;论诗文,则常云我近日始稍进,觉往时大披露,少蕴藉。此则弟独知之,而兄所为日新而不已也。不息者道,无尽者生,经历诸位,磨炼习气,天上人间,随意寄托,何憾何憾!

世间父子兄弟,宁有异情,但兄于弟知己感恩,更自不同。追思种种誉弟之语,或以溺爱溢美,弟不敢遽信,而亦不敢不勉。顾资学俱劣,百分不及兄,而懒不耐事之迹则肖之。近日家难体复多病,双眼以出泪过多,不能看细字;略思虑,心中怔忡不宁;如人捕状,权膝常苦寒;夜则恃鼠子为伴。每应酬少劳,则火从两颊起,满大宅间,发血疾,结习所使。惟看山色听泉声,则沉疴为之一洗。以此遵兄遗命,于玉泉修一兰若祠兄而巳。修静其中,念种种业缘,于此生总似啖剑吞椒。近更欲留色身,救养后生,有所阐发,补二兄最后一段光明。

故急走入山,玉泉精舍已有次第,尚平平耳。清溪水色如碧玉,鹿苑诸山如破云裂霞,宛如向所见。李大将军青绿山水,视吴越诸山,便如妖姬之视老妪。鹿苑尤奇,有七渡流水,至寺即陆。法和旧邸,因山为墙,前后有山穴,为门户,使得兄寓目。赉以妙墨,不知山川作何等映发,惜不令兄见之。彭年诗文,大有惊人语。虽微有冶习,无损英特。第二男已作虎子跳地矣。家计粗安,无可虑过者。

今束装入山,玉泉旧传为诸仙翔集之处,幽明虽隔,兄必来止,弟尚不寂寞也。呜呼哀哉!

【译文】

万历壬子年(1613年)五月初一日,弟中道,恭敬地准备了果品菜蔬,致祭于已经安息在地下的兄长的灵前:

哀哉!我的兄长,你去世已经过了三年,而弟还没有一句话来哭悼我的兄长啊!弟不是不愿向你诉说的。自从兄于庚戌九月初六日去世后,弟就于初九日得血疾,几乎卧床不起。医生告诉我,这是忧郁过度所致,只要一痛哭就必定大口吐血不止,有性命之忧。弟愿以兄性命为命,相随兄于地下,那是痛快的啊!为什么还要求生,而又有不得不求生的原因,则是因为高堂之上还有老父亲。父亲年已七十,才死去了大哥伯修,又死去了二哥你,弟如果又忽然死去,会让老人作何种感想呢。于是弟因为父亲的这个原因,勉强排遣悲痛。药物医治无效,就走入玉泉山中,看山听泉,期望日子长了就会忘记,以减轻我思念的痛苦。弟原有的疾病已几乎不再发作,前后有一年多,弟才开始有了生的希望。这时父亲因痛哭儿子,伤心欲绝死去了。悲痛啊悲痛,父亲已经死去,弟料理后事,等到做完功德,才开始想到我的职责已尽,才敢以一言痛哭我的兄长。如果哭我的兄长触发旧病而死,那么,随父亲与兄长于地下,也就好像是羽化成仙了。

呜呼!吾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已经完成,而润泽扩展这些事业还没有边际,你就突然去世了啊!兄以出世的态度则得到了千古不传的精髓,而完全脱离掩盖着的世俗的缠绕;以用世的态度去图谋不显著不闻达的功效,而完全脱离自我的踪迹;以流传后世的态度传递古人文章修辞的神韵,而完全去除掉剿袭模拟的风气。这都是我所完全知道的,也是兄所自我得意的。你对学问研习兼探究了,而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坚持的观念不能胜任;你研习综合兼明示胆魄了,而有时又会疑惑因懒惰而经不住事;诗文极清新了,而有时又会怀疑自己的才能是否已经超越了诗的法度。这也是弟所深深知道而兄是不明说的。

从己酉冬至庚戍秋的半年时间,我与兄时时相聚讨论学问,兄常常说必须恭敬地坚持,以静守;论用世,兄则常常说必须耐烦得住无事生事、厌烦事务等毛病;论诗文,兄则常常说近日才开始稍有进步,觉得往日太过暴露,少深入含蓄。对于这些,惟有弟知道,而兄所作诗文是日新月异并且不停止前进步伐的。不停止者是道,无穷无尽者是生,经历诸多磨难,磨炼性情气质,天上人间,可以随意寄托,何有遗憾,何有遗憾!

世上的父子兄弟,哪里有情谊不同的呢?但兄对于我的知己之惰,弟对于兄的感恩之情,更自有不同之处。追思种种兄赞誉弟的话,有的是厚爱溢美,弟不敢立刻就信,但也不敢不勉励自己。回头看看自己,资质才学都很差,不到兄的百分之一,而懒惰行事没有耐心的形迹则与兄相似。近日家难事多,我身体又多病,双眼因为流泪过多,不能看小字;稍微激动,动点脑筋,心中便惊慌不宁;如被捕的犯人一样,双膝常常为寒所苦;夜里难以入眠,就依靠与老鼠为伴。每逢应酬稍有劳累,内火就从两颊升起,满脸通红;就要发血疾,这是老毛病所致。只要看看山色,听听泉水声,那么旧疾就会为之一洗。因此遵照兄的遗命,在玉皋山上修建一座寺庙为祈祷兄而用。静修其中,考虑种种业缘,想想我这一生总是如同吃下剑刃吞下辛辣的山椒。近来更希望留住身体,救养后生,有所阐发,用来弥补二兄生前最后的一段光明。

所以赶快进入玉泉山中,玉泉精舍已有次序,虽然还一般化。清溪河的水色如碧玉,鹿苑等山的山色如破云裂霞,完全如同兄向来所见到的。如果用李大将军的青山绿水,来比较吴越之间的山水,便如妖娆的女孩来看老婆子。而鹿苑山尤为奇特,有七次穿过的流水,流到寺旁即是陆地。法和的旧宅,依山筑墙,前后有山穴为门户,兄可以凭依寓目。赏赐美妙的笔墨,不知道山水的光辉作何等的映照,可惜不能令兄长见到了。彭年的诗文,大有惊人语。虽然他微有贪玩的习惯,但无损于他的英俊特出。第二个儿子已经像小老虎一样在地上跳着乱跑了。家计还平安,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现在我整束行装入山。旧传玉泉山为诸仙翔集之处,阴世与阳世虽然有阻隔,但兄一定要来止步观赏,弟才能不太寂寞也。呜呼哀哉!

【赏析】

这是一篇袁中道深情悼念兄长袁宏道的文章。

袁中道最崇敬二哥袁宏道,称之为“海内第一知己”。袁宏道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病逝,年仅四十二岁。这对袁中道感情上是个极大的伤害,曾为此悲伤欲绝,吐血晕厥。这篇悼念文写于袁宏道去世三年以后,从其中仍可感受到他对兄长去世的极度悲伤和思念之深的情感。

文章首先说明为什么三年后才写出这篇祭文的原因。这是因为对于兄长的死悲伤过度,三天后即“得血疾,几至不起”。然而又要请医生医治,“不得不求生”,主要是还有七十岁的老父在堂。于是勉强排遣痛苦,一年后“始有生望”。直到父亲因思念儿子悲痛而死后,这才“敢为一言以哭吾兄”。

文章接着对二哥的“三不朽”事业即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孜孜追求的精神做了概括与评价,说袁宏道是“出世则得千古不传之髓”,“用世则图不闻不见之功”、“垂世则传古人修词之神”。丈章说,虽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成就,但袁中道并不满足,而是认为自己坚持的却不能胜任所悟到的学问,也“懒不耐事”,而且在诗文清新的追求上是“以才轶法”,即以自己的才华超越了诗歌创作的法度。因此,无论在“论学”、“论用世”、“论诗丈”等方面都日有稍进,做到了“天上人间,随意寄托”,没有什么遗憾了。文章对袁中道的评价是准确深刻的,并且充满着深深的敬意。

文章第三部分写袁宏道对自己的帮助和自己多病痛苦的情景,字里行间,表现出希望对于二位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的事业“有所阐发”的愿望。

文章第四部分说明兄在玉泉山修寺庙的遗命已经实现,而玉泉山的山色幽静,希望“幽明虽隔,兄必来止”,以及报告家计粗安,稚子诗文“大有惊人语”,第二男“已作虎子跳地”的情景,希望兄长不必思虑。这也可以告慰兄长的灵魂。

《告中郎文》整篇以悲怆的呼告一气贯穿,以深情怀念的心情写出,一唱三叹之声可闻,悲痛思念欲绝之状可见,是一篇优美生动的祭奠文章。

芙蓉女儿诔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67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汉人)。自曾祖父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曹家因受清宫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被革职抄家,全家迁往北京,从此一蹶不振。曹雪芹经历了从封建贵族大家庭富贵奢靡的生活到没落贫苦、极为困顿的人生巨大变故。但他凭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艺术才能,苦心孤诣,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巨著。他为人放达,性格坚强,多才多艺,能诗善画。他在《红楼梦》中给我们留下了二百余道诗词曲赋。《芙蓉女儿诔》是其中奇妙精绝的一篇。

【原文】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毂、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同类推荐
  • 志摩的诗

    志摩的诗

    桑楚主编的《志摩的诗》收录了徐志摩的经典作品,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部分,“诗歌篇”精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集子中最唯美的作品,“散文篇”精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意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意其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相信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 请你马上就开花

    请你马上就开花

    本书是范小青作品自选集,包括中篇小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嫁入豪门》,短篇小说《浦庄小学》《路边故事》《请你马上就开花》《我在哪里丢失了你》,散文《梅花驿站》《苏州小巷》《感悟江南》《看茶去》《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范小青忠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浓郁的江南风情。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生活内涵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有助于青少年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只是小草般渺小,但我们仍然要用顽强的生命力努力地歌唱,做人生的主角。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情韵流渡

    情韵流渡

    该书是作者的一部随笔集,涉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验、从政期间的经历提炼、做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和探讨等等,分为“修养篇”“哲理篇”“做人篇”“处事篇”“事业篇”“情感篇”“人才篇”和“智慧篇”,共八个篇章。
热门推荐
  • 重生嫡女之药妃天下

    重生嫡女之药妃天下

    她是皇室内定的太子妃,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师智囊,精医毒,擅谋略,却因错信了人,被挚爱的枕边人和嫡妹联手设计,腹中儿子惨死。惨死睁眼,苏梁浅重生回到了命运转折的十三岁。身怀绝世医术,知过去,晓未来,脱胎换骨,仇恨加身,别人眼中初回京城什么都不懂的乡巴佬。一枚金针,她是能枯骨生肉起死回身的绝世神医。运筹帷幄,她是从从不让自己吃亏没有败绩的战神。这一世,她不但要报仇雪恨,治病救人,还要医这乱世天下。愚钝的面纱才被揭下一角,她成了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苏家的门槛被踏破。有婚约的太子:“嫁给我,本宫保证今后不随便撩小宫女,独宠你一人。”上辈子的渣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浅儿,我一生只为你一人。”一心为她的兄长:“我若战死,不要把我埋的太深,我怕大齐受到入侵,百姓流离,你被欺负,我起不来,就算化成灰,我也要吹进敌人的眼睛里。”他呵气如兰,“江山归你,你归我!”【女主重生,男强女强,苏爽宠文,作者有数本完结文,坑品保障,欢迎跳坑】
  • 极品魔王养成

    极品魔王养成

    动物园的驯兽师学徒工陆禹,被赶鸭子上架表演节目,没想到受到千夫所指,意外掉进了鳄鱼池奄奄一息。魔界的大魔王附身在了陆禹的残躯内,开始在都市红尘中历练,逐渐修成了极品……
  • 大丹篇

    大丹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觉醒后我养了个反派妖君

    觉醒后我养了个反派妖君

    要说修真界,论倒霉,盛意称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出生后死了娘,身负双灵根的资质,说不上太好,却也不算太坏,可是修炼速度却连杂灵根都不如。继承了她娘的美貌,长的倒是貌美如花,找了个青梅竹马的小师兄当道侣,却在大婚前夕丧了命。后来又经历各种玛丽苏狗血时间后,成功被赶出宗门。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人生如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她那死了四五年的前夫,上窜上跳惹出的麻烦,全都报应到她身上了。无时无刻不在被人追杀路上的盛意:“秦琢玉,你大爷的。”表面清冷内心丰富的女道君vs不断作死傲娇妖君殿下。非正统修仙,内有私设。
  • 生活再难都是对的,拼到想哭也就笑了

    生活再难都是对的,拼到想哭也就笑了

    有人说岁月是消磨人的东西,磨平了兴趣,磨光了棱角,最终所有人都一样,忙忙碌碌在过活。其实并不是,始终有一些人在吃着火锅喝着酒,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简书人气作者、晚安少年常驻作者米德首部作品。写给所有为了梦想不遗余力、逆风狂奔的年轻人的青春成长之书。46篇生动活泼、触动心灵的深度好文倾情为你讲述:从来都没有毫不费力的精彩。放下玻璃心,粗糙的水泥心才能经得起赞扬和打磨。
  • 第二阴影

    第二阴影

    诡异的龙藏搅动天地风云,万灵复苏惊醒沉眠的古族。仙宗对决,域外入侵,巨头降临,灭界战争……平静而低调的古陆,成为风暴中的一叶扁舟,渺小的人物古川,在地摇天晃中逆风前行,欲战出一方煊赫的大世……
  • 天瑰堂

    天瑰堂

    一面是歌坛当红天后,一面是赫赫有名的黑帮老大,完美的双性面孔,两种身份、两种生活。她视男人如粪土,却爱上了一个视女人如衣服的花花公子,恩怨纠葛……看过《古惑仔》的人都会为那江湖道义所吸引,因为它真实,因为它热血,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年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又有这样一代新人深深地被他们影响着,视他们为前辈崇拜着,从而谱写了新一代古惑仔的篇章,那就是——天瑰堂……
  • 一品神医倾城

    一品神医倾城

    “宝贝,天冷了,不如热热身子?”妖孽搂着腰缠上来。“拒绝,我有大白。”“宝贝,我比大白有用,不信试试……”“大白有毛你没有。”她一代绝世魔女,却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体,容貌尽毁,丹田被废,家也被屠杀殆尽……乖乖女变大魔女,她风华无双,手染仇人血,虐渣打脸专业户……上古神兽、灵丹妙药信手拈来,千金难求的进阶丹药拿来喂狗……世人流泪悲叹:活得还不如狗!第二天,大白变成了一条没有毛的大狗……(女强爽文宠宠宠!女扮男装!)
  • 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各位书友可以加群讨论:736020426)
  • 无限曲面世界

    无限曲面世界

    “死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冰冷的死亡后,迎来的是…答案是成为适配者??在无尽的任务中求生挣扎…博取那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与力量…一切幻想在这里都将成为现实,但相对的,你先要有足够的胆量与勇气活下去。进入世界完成任务获得空间币与勋章,在中枢内兑换增强自身的道具装备血统,几周后再次进入下一个世界…这就是曲面世界!现实世界中隐藏的秘密,通过其他方式进入曲面世界的人,适配者小队之间的碰撞,以及来自寰宇界的强敌,还有那些扭曲可悲的存在。热血的精彩与求生的悲剧,还在继续……ps:新人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前段部分如果觉得尴尬可以粗略观看或者跳过,更新随缘,一周必定一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