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400000004

第4章 历代碑文(3)

这是一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铭文。文章在极写剑阁“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一人荷戟,万夫趑趄”的形势的同时,回顾了历史上据险而胜和据险反遭灭亡或失败的事例,得出了“兴实在德,险亦难恃”的深刻结论。山河的险要不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文章警告那些据险自恃的人,要明白“凭阻作昏,鲜不败绩”、“覆车之轨,无或重迹”的经验教训。

文章言简意深,气势峻伟,是一篇警世箴言。

大唐中兴颂

【作者简介】

元结(719—772),唐代著名文学家,字次山,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世居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移居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少时倜傥不羁,十七岁始折节读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二载(753)举进士。乾元二年(759)擢为右金吾曹参军,出任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后以战功升任水部员外郎、荆南节度判官。代宗即位,授著作郎。官至容管经略史,加左金吾卫将军。他反对形式主义诗风,抨击绮靡浮华而提倡质朴淳厚。他的理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有所启发和影响。明人辑有《元次山集》。

【原文】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风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於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

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繄睨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戎卒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除妖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

【译文】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攻陷了洛阳。第二年,又攻陷了长安。皇帝(玄宗)逃到了四川,太子在灵武登上了皇位称帝。第二年,肃宗移军凤翔,并在这一年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太上皇唐玄宗回到了长安。呜呼,以前朝代的帝王,如果有建立了大德大业的,必然会出现在诗歌颂词中。如果今天要歌颂这伟大的功绩,并将它刻在石上,除了精通文学的人,还有谁是合适的人选呢?颂词说:

噫嘻,在玄宗朝,罪恶的臣子既奸猾又骄横,搅得天昏地暗,妖邪当道。边将安禄山叛乱,危害扰乱了国家的常规,使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失去了安宁。玄宗逃跑到南方,许多官员纷纷乱窜,尊奉乱赋为主,向其称臣。上天想要唐朝兴旺昌盛,注视着我皇,看着他单枪匹马去北方树起军威,独立一呼,千千万万的旗帜飘扬,无数的回纥兵前来充当驱使。我们的军队向东挺进,太子带领回纥兵,扫荡除灭了众多叛乱者,收复的日期指日可待,其恢复之速,是自古以来没有的。事情总是非常困难。有功劳的人被授予尊贵的位置,忠烈之士的美名永存,恩泽将惠及他们的子孙。伟大的功德建立起来,像高山仰止,像太阳升起一般,人们感受到了无边的幸福。能够让天子的礼乐文章声容大盛的,难道不是已经表现在这篇碑文上了吗?边将安禄山叛乱,危害扰乱了国家的常规,使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失去了安宁。玄宗逃跑到南方,许多官员纷纷乱窜,尊奉乱赋为主,向其称臣。上天想要唐朝兴旺昌盛,注视着我皇,看着他单枪匹马去北方树起军威,独立一呼,千千万万的旗帜飘扬,无数的回纥兵前来充当驱使。我们的军队向东挺进,太子带领回纥兵,扫荡除灭了众多叛乱者收复的日期指日可待,其恢复之速,是自古以来没有的。事情总是非常困难。有功劳的人被授予尊贵的位置,忠烈之士的美名永存,恩泽将惠及他们的子孙。伟大的功德建立起来,像高山仰止,像太阳升起一般,人们感受到了无边的幸福。能够让天子的礼乐文章声容大盛的,难道不是已经表现在这篇碑文上了吗?湘江在此地的东边和西边,浯溪则横贯此地,此地的石崖与天一样高。可以磨平它的岩面在上面刻字,在这里刻上这篇词,流传何止千万年啊。

【赏析】

《大唐中兴颂》是歌颂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丰功伟绩的一篇气势峻伟之作。文章以极其简括的语言,就将天宝乱离,肃宗继位,收复两京,唐玄宗和唐肃宗回到长安的经过在“序”和“颂”中作了清楚的叙述,笔力健举,气象不凡。

在写法上,特别是在“颂”中,用四字句,基本上是三句叙述一事,三句一韵。高度概括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平定和收复的过程,铺张扬厉,尽情抒发了“地辟天开,蠲除妖灾,瑞庆大来”的全国欢庆的喜悦心情。如此雄伟的铭文是值得一读的。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他二十五岁时中进士,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为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五十岁以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阻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原文】

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之孙,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讳畅之子。生四岁,以门功拜太子舍人。积三十四年,五转而至殿中少监,年三十七以卒。有男八人,女二人。

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因得见于安邑里第。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召二子,使为之主。其季遇我特厚,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者也。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

后四五年,吾成进士,去而东游,哭北平王于客舍。后十五六年,吾为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卒,哭之。又十余年,至今,哭少监焉。

呜呼!吾未耄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于人世何如也!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

【译文】

马君继祖是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的孙子,少府监赠太子少傅马畅的儿子。他四岁的时候,因为祖上的功德而被授予太子舍人。在三十四年之间,马君五次调任官职,终于做到了殿中少监的职位。他三十七岁时逝世,有八个儿子,两个女儿。

在我初冠不久的时候,因在京师应付进士贡的考试,生活困难不能自保。我凭着老朋友弟弟的身份,拜倒在北平王马燧的脚下。北平王询问了我的情况,很怜悯我,所以就有机会到他安邑里的家中与他相见。北平王怜悯我寒冷饥饿,赐给我食物和衣服,并叫来了两个儿子招待我。其中排行最后的那个儿子待我尤其优厚,他就是少府监赠太子少傅马畅。保姆抱着孩子站在旁边,这个孩子眉眼如画,头发漆黑,肌肤如玉雪般惹人喜爱,他就是殿中少监马继祖。那个时候,我在北亭拜见北平王,感觉他的胸襟气概像高山深林巨谷一般,机智谋略像龙虎一样变化不可测,真是人中豪杰啊。拜见完毕后退下来参见少傅马畅,只见他像翠竹碧梧一样秀美文雅,如凤鸾仙鹤般站立在那里,是个能守其家业的人啊。他的小儿子马继祖娟好静秀,戴着圆形的玉饰和玉耳环,像兰草刚刚发出嫩芽,马畅说这是他的儿子。

而后四五年,我中了进士,离开京师要到东边去,北平王亡故了,我只能在客居的旅舍为他痛哭。此后十五六年,我担任了尚书都官郎,任教东都国子分教主,而此时分府少傅亡故,我又为他痛哭。又过了十年,现在,我为少监痛哭啊。

呜呼!我还没年老,从开始到现在,不到四十年,就为他们祖、子、孙三代而痛哭了,这对于人世来讲,是怎样的伤痛啊!人们想长久不死,但看这些活在世上的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赏析】

明代吴讷认为:写作墓志铭的“古今作者,唯韩昌黎最高。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文章辨体序说》)。韩愈所作墓志铭七十余篇,精品为多,“谀墓”之文亦占不小篇幅。其中精品写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生动形象。

即如《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这一篇,墓主并无突出惊人的事迹可记。于是,韩愈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马氏祖孙三代与自己的交往上,层次分明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他曾受到其祖马燧“赐食与衣”的关心和照顾。他写出在马燧府上见到马燧时,其“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写出退见少傅,此时的马畅如“翠竹碧梧,鸾鹄停峙”,是可以守家业的人才;其子马继祖则是“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如同兰草刚刚发出新芽,不愧是马氏的后代。上述都写得具体可感,生动可喜。虽然没有叙述具体的事情,但三人的精神风貌都栩栩如生。

作者尚在世时,而三人却都先后离开了人世,这真是难以言喻的事情。

特别是文章最后两句,十分有力,显然是韩愈有感而发。这是他对于好人短命、坏人长命的现实发出的无限深沉的感喟。古人有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那么这篇文章的最后两句就是“豹尾”。

曹成王碑

【作者简介】

作者韩愈(略)

【原文】

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绝复封,传五王,至成王。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绍爵三年,而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天子念之。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

王生十年而失先王,哭泣哀悲,吊客不忍闻。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侍太妃,从天子于蜀,既孝既忠。持官持身,内外斩斩。由是朝廷滋欲试之于民。上元元年,除温州长史,行刺史事。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奏报,升秩少府。与平袁贼,仍徙秘书,兼州别驾,部告无事。迁真于衡,法成令修,治出张施,声生势长。观察使噎媢不能出气,诬以过犯,御史助之,贬潮州刺史。杨炎起道州,相德宗,还王于衡,以直前谩。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人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即贬于潮,以迁入贺。及是,然后跪谢告实。

初,观察使虐,使将国良往戍界,良以武冈畔,戍众万人,敛兵荆、黔、洪、桂伐之。二年尤张。于是以王帅湖南,将五万士,以讨良为事。王至则屏兵,投良以书,中其忌讳。良羞畏乞降,狐鼠进退。王即假为使者,从一骑,踔五百里,抵良壁,鞭其门,大呼:“我曹王,来受良降。良今安在?”良不得已,错愕迎拜,尽降其军。太妃薨。王弃部,随丧之河南,葬。及荆,被诏责还。会梁崇义反,王遂不敢辞以还。升秩散骑常侍。

明年,李希烈反,迁御史大夫,授节帅江西以讨希烈。命至,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裒兵大选江州,群能著职。王亲教之抟力勾卒嬴越之法,曹诛五畀,舰步二万人。以与贼遌。嘬锋蔡山,踣之。剜蕲之黄梅,大鞣长平,钹广济,掀蕲春,撇蕲水,掇黄冈,策汉阳,行跐汊川,还大膊蕲水界中。披安三县,其州,斩伪刺史。标光之北山,随光化,其州,十抽一推。救兵州东北属乡,还开军受降。大小之战,三十有二,取五州十九县。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田之果谷下无一迹。加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改户部,再换节临荆及襄,真食三百。王之在兵,天子西巡于梁。希烈北取汴、郑,东略宋围陈,西取汝,薄东都。王坐南方北向,落其角距。贼死咋不能入寸尺,亡将卒十万,尽输其南州。

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贱敛贵出,民用有经。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府中不闻急步疾呼。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任马彝、将慎、将锷、将潜,偕尽其力能。薨赠右仆射。元和初,以子道古在朝,更赠太子太师。

道古进士,司门郎,刺利、随、唐、睦,徵为少宗正,兼御史中丞,以节督黔中。朝京师,改命观察鄂、岳、蕲、沔、安、黄,提其师以伐蔡。且行,泣曰:“先王讨蔡,实取沔、蕲、安、黄,寄惠未亡,今余亦受命有事于蔡,而四州适在吾封,庶其有集。先王薨于今二十五年,吾昆弟在,而墓碑不刻,无文,其实有待。子无用辞!”乃序而诗之,辞曰:

同类推荐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贾宝玉论

    贾宝玉论

    1986年3月,我敬爱的忘年之交,也是许多人所热爱的作家聂绀弩去世之前,他生病并发烧到三十九度。家人要送他上医院,他却死死地抓住小床的栏杆,怎样也不肯走。他的夫人周颖老太太急了,求我帮助,说“你去劝劝,也许说得动他。”我立即跑到他的寓所。那时聂老很平静地对我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他说:“只要让我把《贾宝玉论》这篇文章写出来,你们把我送到哪里都可以,怎么处置都行,送到阎王殿也可以。”说完,仍然紧紧抓住小床。他去世后我写了五篇悼念文章,第一篇题为《最后一缕丝》,写的就是这个瞬间的事。
  •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是作者郭松以散文、随笔形式,对自己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梳理而成的散文集。作品从眷恋故乡、军旅如歌、书香笔韵、人生况味、盛世微言、情系云南等九个章节,回望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全书题材丰富、思想深邃、抒情优美,文字厚重、耐人寻味。
  •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文学走向边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获得了一种更接近自己本质的机遇。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如路内、格非、张嘉佳、王安忆、林白、于一爽等,进而就相关话题展开的横向思考;也有从宏观问题出发对某一作家群体的集合讨论,如80后作家群体、非虚构写作者、新媒体写作等。
  • 陶然斋选集(第二卷)

    陶然斋选集(第二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热门推荐
  • 农门福后

    农门福后

    这是一部略慢热的种田文。现代美容师穿越成农家小女娃一枚,苏灵儿表示,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接受。至少爹娘不渣,身边还没有白莲花。要不是随手救回一个脸上刻有囚字的健美男人,她本可以做只自由自在的古代小米虫。错就错在她不仅救了他,还一时技痒,给他做了个整形美容。从此她外要发家致富,内要防止各种苍蝇盯着家里的男人。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水深火热。谁料到有一天,家里的男人突然就称帝了……
  • 红与黑

    红与黑

    头号青年读物,被誉为“青年人的灵魂哲学诗”。首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标志!海明威开列的一生不可不读书目;毛姆认为的真正杰作。在人类文学史上,《红与黑》书写了每一个社会青年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时矛盾的内心,被誉为“青年人的灵魂哲学诗”,成为首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红与黑》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并且极富魅力的人物形象,他能让许多青年人在他的身上找到共鸣。西方关于研究司汤达的作品(特别是《红与黑》)数量足以与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等量齐观。
  • 步步惊心(下)

    步步惊心(下)

    桐华2020年的全新经典修订版,新增全新序言。讲述平行时空中,故事背后的故事。若曦知道历史的走向,也知道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回到清朝的一切事,遇到的所有人,对她而言就像一场游园惊梦,不得不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这一路,她最终和四阿哥倾心以对,但无奈摆在两个人面前的不仅有身为皇帝的无奈、九王夺嫡后其他阿哥的命运以及若曦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坚持。所有的这些都在两个人之间不断拉扯,最终的最终她选择离开紫禁城,但妥贴安置在心底的那个人从不曾忘却。
  • 潜存的记忆

    潜存的记忆

    你尝试过变成他人的感受吗?我们生下来就与正常人有所不同,虽不曾见面,但彼此共生,如今你遭人陷害,作为另一个你,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红屋骑士

    红屋骑士

    这是大仲马又一部艺术性、可读性都很高的长篇佳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个悲壮凄婉的爱情故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党抓住后判处死刑,王后的崇拜者红屋骑士莫朗在朋友的帮助下几度冒死营救,总是功亏一篑。最后王后处死,骑士殉情。
  • 穿越万界之僵尸召唤系统

    穿越万界之僵尸召唤系统

    穿越,僵尸,系统,装逼,打脸。。。大概三四天一更新,也有可能一周都有可能一月,反正看情况!
  • 亡灵法师在末世

    亡灵法师在末世

    骷髅端着轻机扫射,活尸脚踩油门拼命打着方向盘。阴影生物利刃一抹,驾驶员的鲜血染红了坦克驾驶舱。敌方数以千计的变异生物,扛着枪械与单兵导弹在朝这边狂奔。直升机盘旋,战斗机俯冲。子弹如雨,炮弹呼啸。核弹头在数千里之外袭来,半秒之后就会坠落爆炸。没有雷达,也不用卫星监控……主角却抬头仰望天际,脸上带着淡定从容的微笑。天地万物,仿佛在一瞬间停止了活动,时间的流逝,仿佛变得无比的缓慢。“极速思维!阴影穿梭!!”巨大的蘑菇云升起,大地被夷平,方圆十数里化作废墟。核爆中心,升起一团浓郁的幽冥鬼雾,叶阳一袭白衣,纤尘不染,嘴角带着一丝轻蔑的讥笑。——————热武器与法术的碰撞,不一样的亡灵法师,不一样的末世。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红颜册:峨眉纪事

    红颜册:峨眉纪事

    “哎,你们听说了吗?江湖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万武盟盟主南宫万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围攻。南宫府上下三十七口人,除南宫万年仅六岁的独女南宫锦绣下落不明外,其余无一幸免。”“这南宫万到底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竟招致灭门之祸?”“嗨,哪里是得罪了什么人。听说是因为南宫万寻得千年至宝血菩提,引的有心人觊觎。”“啧啧啧,这血菩提可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食之可得百年功力。怪不得会招此大祸。”“那这血菩提落到何人之手?”“据说同那南宫锦绣一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