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400000014

第14章 妙笔生花(2)

白居易对诗歌的喜爱达到了入迷的程度。每当他读诗写诗时,他就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地。他常常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周围的人和事,好象世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他一直写啊,读啊,再写,再读,甚至到公鸡报晓、东方发白。他读诗习惯于一边朗读一边用心记,还要不断地默写、抄写,他长期坚持“口到”、“心到”、“手到”这种“三到”的学习方法。表现出非常坚强的毅力。有时他读诗歌读得嘴唇舌头磨破长疱成疮,抄诗歌抄得手上握笔的地方与两肘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然而白居易却没有退却,一直坚持不断地读,不断地记,不断地写。白居易就是凭着这种“苦学力文”的精神使自己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并给后人留下了“走遍天下‘白居’也‘易’”的动人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788年白居易16岁那年。16岁是多梦的年华,也是敢闯敢干的年华。16岁的白居易带着美好的梦想,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怀揣着他用心血写成的诗歌,独自一人来到了京城长安,他满怀信心却又带着几分羞涩地去拜谒当时的著名老诗人顾况。

年过花甲的老诗人顾况在当时是很有名望的。他一直在年轻人当中寻找人才,以便使诗坛后继有人,但总没有找到。他为此忧心忡忡,并从而对年轻后生不大看得起,显得很傲慢。当他看到站在他面前这个稚气十足的小白居易时,还以为是正在玩耍而走错了门的孩子呢。还没有等顾况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白居易已谦恭地递上了自己的诗作,希望得到老前辈的指点和赏识。老诗人瞧瞧站在自己面前的小毛孩,又瞧瞧诗稿,眼中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好象在说: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和我玩什么游戏。他慢腾腾地拿过诗稿,看到扉页上写着“白居易”三个字,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随即风趣地对白居易说“你的名字叫‘白居易’,是吗?长安这个地方米很贵啊,你要‘白居’下去可不‘易’呀。”他一边说一边随手翻着诗稿,不料看到了题为《古原草》的一首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前四句通过描写原野上的小草,冬季枯萎春季生长,年年循环的自然规律,赞美了小草野火烧不尽,一遇春风就又生长起来的顽强的生命力。后四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浓厚情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绝不屈服,坚韧不拔的精神。

顾况手拿诗稿,掩不住内心的喜悦,拍案叫绝。这时他才发现站在面前受到他讥讽的少年,原来就是他盼望已久的才华横溢的诗坛新秀。他把这首诗反复吟诵了好几遍,于是改变了刚才的口气,诚恳地对白居易说:“你的诗才让人佩服,不仅在长安,而且走遍天下,‘白居易’也不难啊!”

少年白居易凭着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前辈诗人的赏识。通过顾况的推荐,过去默默无闻的白居易诗名远扬,很快就步入诗坛崭露头角。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抱负、有理想而且刻苦攻读的人的。27岁那年,白居易第二次到长安,他参加了进士考试,结果是一考即中,在全国几千名考生中名列第四。当他和其他新科进士一起到城南的慈恩寺题名留念时,他满怀豪情地吟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意思是:新科进士十九个人中,他白居易是最年轻的。

李贺七岁名扬京城

唐德宗元贞十四年的一天,正在京城做吏部员外郎的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家中与朋友皇甫湜谈文论诗,韩愈问皇甫湜:“皇甫兄,你可知道有个叫李贺的是谁家的小孩吗?现在大街小巷都在争着抄写他的诗,听说他写的乐府诗跟名诗人写得差不多。”

皇甫湜答道:“这事儿我也听说了,我们干嘛不遣人去抄来几首看看呢?”

仆人很快就把诗抄回来了,韩愈、皇甫湜二位一看,果然名不虚传。那些诗寓意清新、用词明丽、笔力雄健。诗的落款还写了“七岁李贺”4个字。

皇甫湜十分惊异:“7岁的小孩子能写这样的好诗?恐怕是大人代他作的吧!”

韩愈便问仆人,有没有打听到小李贺家的住处。仆人回答李贺是李晋肃的儿子,家住城内北门大街。

韩愈一听很高兴,便对皇甫湜说:“我们何不去李相公家见识一下这个孩子!”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是唐朝皇帝的远房子孙,在京城做个小官。他很喜爱文学,也肯把许多宝贵时间花在教孩子学习上。李贺4岁时就跟他学字念书,5岁跟他学习诗文。李贺从小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学习又认真刻苦,进步特别快,7岁就能写诗了。

韩愈、皇甫湜当时被称为“东京才子”、“文章巨公”,如今来指名道姓地要见一个毛孩子,李贺的父亲很高兴。但他依旧谦逊地说:“小孩子家胡乱写的,还请二位大人多多赐教!”

李贺正让母亲给他洗头,听说有名人来见他,匆匆擦了把头发就跑出来了。韩愈、皇甫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相信这是那个写诗的孩子。眼前的李贺,身高不过3尺,满脸稚气,走路还一蹦一跳的。

韩愈问他:“听说你写了好多诗?”

李贺点了点头。

韩愈见他这副天真无邪的样子,不由地笑着说:“你能再写一篇给我们看看吗?”

“行!我爹爹也常用这种方法考我,请你们给题吧!”

韩愈开始喜欢上了这孩子,便渴望立即见见他的真本事,就说:“你就以我和皇甫大人来看你为题做首诗吧!”

李贺高兴地回答:“行”。

只见李贺轻松自如地走到案前,跪在父亲的座垫上,摊纸拿笔,舔了舔粘住的毛笔尖,也不顾满嘴墨渍,就蘸墨挥毫,旁若无人地写起诗来。一盏茶的工夫,李贺把诗写好了。韩愈拿起诗,凑到皇甫湜跟前,只见洁白的纸上,笔酣墨饱地留下了一首气势雄浑的诗,题名《高轩过》:

华裙识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在这首诗里,李贺形象地描述了韩愈、皇甫湜骑着高头大马来他家的声势,出自内心地赞美了两位前辈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才华出众的文章,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立志向他们学习,做有宏伟志愿的人的意愿。

韩愈和皇甫湜眼见李贺即席赋诗,果然名不虚传。不但诗句清丽、美妙传神,而且字也写得漂亮。韩愈对李晋肃说:“令郎真是当今奇才,前程不可限量。我有心带他回家去住几天,让他也到外面多去走走,不知行不行?”

李晋肃看两位大名人如此喜欢李贺,愈加高兴,便答应了,并嘱付李贺到了那里要虚心求教,不能贪玩,回来之后要考他的新知识的。

李贺到韩愈、皇甫湜家各小住几日,果真学了不少新东西。两位前辈对他十分疼爱,教了他许多诗词曲赋后才恋恋不舍地把他送回家。

李贺祖籍河南福昌(今宜阳县),但因父亲到京城后又去边疆做小官,因此李贺便在京城长大。后不幸父亲早早去世,家中越来越贫苦。长大后,按李贺的学识,完全可以去考“进士”的,不料主考官嫌他父亲的名字叫晋肃,犯了“晋”与“进”同音的忌讯,不许他参加考试。他只得怀着满腔怨愤,退出考场。从此,考试的门路被堵绝了。

他的凄苦处境和出众的才能,使他抑郁戚伤,不能自释,但他的诗却是越写越精。为了收集创作素材,他经常背着锦囊,骑着一头小毛驴,出门游历,观察生活。看到好的景物,遇到好的句子,就马上记在纸条上,放在锦囊中。晚上回到家,点上油灯取出纸条,选择整理,精心构思进行创作。母亲看他如醉如痴的样子,十分心疼,喃喃地说:“这孩子真要把心呕出来才算完啊!”

李贺生在韩愈、柳宗元、元稹等竞起争鸣的时代,他又有幸受到韩愈的赏识,在创作上也和韩愈有着某些共同的倾向。另外,他也屡效齐梁体,所写的一些爱情诗大都色调绮丽,绚烂而又凄婉。这些特点形成了他的奇峭不羁、瑰丽凄侧的独特艺术风格。

李贺的作品,受到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极大推崇。李商隐曾写过李贺小传,杜牧也有李长吉(李贺的字号)诗序,都一致赞叹这位诗人的绝代才华,悼惜他的短命。

李贺报国无门,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心情抑郁,27岁就病死了。

柳宗元十三岁写奏表

我国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的4年里,大胆革除弊政,解放始婢,掘井开荒,为民造福。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柳宗元是唐代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的文学才华与进步思想主张,早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来了。

柳宗元从小心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唐德宗贞元元年八月,野心勃勃发动叛乱的军阀李怀光被政府讨平了。平素痛恨制造战乱的官员们,听到此消息后心情十分高兴。当时有位姓崔的御史中丞听说柳宗元是个才子,便请柳宗元写一篇向皇帝祝贺的奏表。年仅13岁的柳宗元欣然受命,提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出《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

在这篇奏表中,少年柳宗元义愤填膺地抨击李怀光是个“残暴”的“逆贼”,深刻地剖析了李怀光发动叛乱的“凶险之行”,表达了自己反对分裂渴求统一的愿望。文章论点鲜明,有破有立,鞭辟入理,一时在广大的文人学士中流传开来,况且出自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之手,于是奇童柳宗元之名一下子轰动了京城。

这篇文章一直保留到今天,虽已残缺不全,但从中仍可看出作者流畅的文笔。这与他从小在良好家庭教育下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柳镇官职不高,但学识渊博,他教育柳宗元要从小做一个“廉洁守志,疾恶不惧”的有所作为的人。母亲卢氏是一位知书答礼的妇女,当柳宗元才四五岁时,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诵读古诗、古赋。柳宗元天资聪慧,接受能力强,一读就能记住,背诵如流。小宗元每天抄写诗文,勤奋出天才,7岁时柳宗元就能赋诗作文了。

12岁那年,柳宗元与父亲同赴湖广,游览了夏口、长沙等许多地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目睹了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挑动内战,百姓被弄得无法谋生。少年柳宗元发奋立志振兴国家,兴利除弊。他在《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中,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其中“始仆之志于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意思是说,我从小就立志努力学习,要象古代一些杰出人物那样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有了奋斗目标,他在父亲指导下,更加刻苦地广泛涉猎秦汉时期的作品,批判地吸收前人作品中的丰富营养,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三四年过去,他已成为一位才华出众,精深过人的饱学之士。

柳宗元曾中过进士,后来又中博学宏词科,官至监察御史。在做官的道路上,因参加改革,先后被贬永州、柳州。从政之余致力于文学创作,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散文和诗歌。

徐惠八岁赋诗文

徐惠,出生于公元672年,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初以才华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为才人,不久封为婕妤,是唐朝后妃中一位深孚众望的妃子。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徐惠出生后,“五月而能言,四岁诵《论语》、《毛诗》(即诗经),八岁好属文”,从小时候,便以能诗善文而被誉为神童。

到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以博学多才而远近闻名的才女了。其实,徐惠的博学多才,除了她的天资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她后天勤奋学习的结果。

徐惠的父亲叫徐孝德,当时就是一位著名学者,她的母亲也是豪门家女,熟读经书,尤喜读《诗经》。由于徐惠出生后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所以,从她会说话的时候开始,父母就争着教她读书识字了。徐惠见父母都喜欢读书,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会父母教给她的内容后,自己也去读《诗经》和《论语》;有时父母都休息了,她自己仍坚持读下去。

徐惠不仅记忆力强,而且思维敏捷。她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业上进步得非常快,到她八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文了。

一天,父亲有意想测测她的才智,把她叫到书房,拿出屈原写的《离骚》和《小山》两首辞来,交给她说:“你先读读这两首诗,看看能否看得懂。如能看懂,读完后就模仿这两首辞的格式,写上一首,让我看看。”

徐惠在平时读史书的过程中,对屈原的生平就有所了解,并且十分敬佩他那洁身自好的品德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她对屈原的著作,却还从来没有读过。今日,当她从父亲手中接过屈原的两首诗后,心情很激动,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连读三遍,略加思考,便按着父亲提出的要求,挥笔而就,写出了取名为《拟小山篇》的骚体诗作。其诗曰: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为何兮独往。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仰望着高大幽静的山岩在出神,抚摸着折下的桂枝在沉思,这是一位千载难遇的伟大诗人,他的品德像芳草一样的芬芳,可又为何独自投江而死呢?

徐孝德接过女儿的诗作一看,不由得惊呆了:这首诗虽然短,然就其用词优雅,文采动人而言,远远超过了他对女儿的预料。而更使他没有想到的,是其诗对屈原所表达的敬重之情,竟会是出自一个年仅八岁的幼女心灵深处!

同类推荐
  • 人生的阳光

    人生的阳光

    影视明星李连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8岁练功,到11岁获奖,连续5年冠军。后来走上影视道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明白的很多人生道理,从多个角度看生命,要看到灿烂的背后是什么。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力量

    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力量

    大家都知道,沟通需要技巧。在生活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而话说得是否让人喜欢听,别人能否从他的话语中感悟出什么道理更重要。当今时代,人们处于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下,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沟通能力就派上了大用场。
  • 成就你一生的处事智慧

    成就你一生的处事智慧

    内容简介:人生处世,对他人要擅见其长,不拘于其短;对事情能总揽全局,不舍本逐末;在大事上能够坚持原则,分清是非,顾全大局,头脑清醒,遵守道义,抑恶从善;在小事上则不过多计较,不小题大做,宽容大度,顺其自然。《成就你一生的处事智慧》从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如何生活、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等方面着手,希望读者从本书中找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热门推荐
  • 这个店有古怪

    这个店有古怪

    神仙也有活腻的时候,然而想死却不那么容易,还得牺牲神的颜和尊严,在一家老旧破的店里打打工护护镖……这是一个吃货大神一心寻死,却怎么都死不成的故事。
  • 渔娘

    渔娘

    掉魂当傻子多年,尝尽艰辛。一朝魂魄归来,小渔娘背靠大海来发家。吹笛异能御兽有方,天灾人祸极品一锅端。只是人家召唤的是野兽,这个热血男儿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各位亲们,新文元旦要上架,下个月请大家帮忙留一下月票,先谢谢大家了!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茶花女

    茶花女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们切莫把玛格丽特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混为一谈,阿尔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娼妇”。
  • 全民策划之幕后黑手

    全民策划之幕后黑手

    当水蓝世界的人们第一次玩虚拟版三条命变态N倍的魂斗罗游戏失败时唱征服的CG让所有人认识了策划这个游戏的‘幕后黑手’。当所有人都掉进虚拟国产版页游这个巨坑的时候,‘幕后黑手’得意的笑了,当巨坑深到让所有人都爬不起来的时候,新的坑爹游戏又出现了。当所有人都咬牙切齿的时候,‘幕后黑手’又笑了,他在采访中这(zhuang)样(bi)说道:“我用心策划游戏,请大家大胆的玩,永远不要怀疑我会没有好的策划。”
  • 球路之生

    球路之生

    他从睡梦中惊醒过,却仍未发现一丝曙光。他在沉沦中哭喊过,却仍未能挽大厦之将倾。“我输了了一切,教练!还有她…”那时的他这样跪在男人面前哭喊着“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我什么也不行,你们却要我一个人承担着这一切?”似乎这故事的结局,终将崩溃!可好在,身边仍有篮球陪伴左右,远处仍有强者需要征服为了打破那鄙夷的眼神,为了激励那快要堕落的人们那么就没理由认输更没理由投降,再努力一点,再拼搏一次球路之生便是你我梦想的求生之路!比赛时间还有五秒,球在他的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

    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

    主要内容:忆君是被抛弃在圣寿寺山门外的弃婴,养父是石刻艺人,生活在重庆郊区的佛教艺术石刻之乡。她自幼憨气十足,謇貌酷似日月观音,端正而又性感,随手涂画、凿刻的东西稚拙而充满灵性。养父去世后只身来重庆深造,邂逅成都诗人、浪子胡小弟,她被他的才华与潇洒所打动,而他被她的纯情和天资禀赋所倾倒,两人间演绎出一段浪漫、真挚、沉痛的爱情却没能结合在一起。忆君后来在家乡与养子、养母相依为命,靠出售画作、雕刻品为生,日子含辛茹苦,而又简单、温馨。自耘地被剥夺后,她没有嫉恨和怨愤,以耐心和泪血画出了一幅恢弘的壁画:千千万万片青瓦,宛如密密实实的菩提叶,那是观音菩萨从天上俯瞰的人间,充满了悲悯。
  • 职场百诫

    职场百诫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处理好为人、处世、工作和竞争过程中与其他人的关系,甚至我们根本就忽略了,造成了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苦恼。《职场百诫》从多个方面为读者阐述职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教读者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 灵师之沐莜

    灵师之沐莜

    关于生与死的对抗;关于善与恶的裁决;关于爱与恨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