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400000018

第18章 妙笔生花(6)

大家来到山脚下,抬眼望去,只见莲花峰、落雁峰、朝阳峰、玉女峰、五云峰高耸入云,壮丽伟岸。大家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就登上峰顶。经过一阵叽叽喳喳的争吵、讨论,最后一致同意,先登西峰莲花峰。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寇准和伙伴们一鼓作气,登上了峰顶。寇准站在山峰,眺望远方,只见群山苍翠,白云缭绕,他抬首看看头顶上的一轮红日,又低头瞧瞧脚下起伏连绵的山峰,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禁点头叹道:“古人作诗,真是了不起啊。”

老师见其他孩子都忙着打打闹闹地玩,唯有小寇准一人站在那里沉吟不语,就走过去说:“寇准,你在想什么呢?”

寇准见老师问他,有些不好意思,腼腆地说:“我在想,古人登高,吟诗唱词,给后人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比如王之涣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比如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些都是千古绝唱啊。”

老师没想到小小寇准论起诗来居然一套一套的,非常高兴,就说:“寇准,你也来赋一首诗吧,怎么样?”

这时,其他小伙伴也都聚了过来,大家听说寇准要当场赋诗,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竖起耳朵,准备听下文。

寇准见老师用鼓励和期待的眼光望着他,朝老师一点头,沉吟片刻,就用脆生生的童音大声朗诵道: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照,回首白云低。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里既写实,又辅以夸张,虚实相衬,写出了华山独秀于群山的雄伟和高大的气势。红日当头,白云低绕,这一高一低的参照,使华山显得更加伟岸。大家听寇准吟完诗,都赞不绝口,连声称道:“好诗!好诗!”

老师也非常高兴,他不但从寇准赋诗这件事上看出寇准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而且更从诗里品味出小寇准的远大报负。心想,这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游山回去以后,老师兴奋地来到寇准家,向寇准母亲庆贺道:“大嫂子,恭喜恭喜,令郎将来前程远大,以后肯定是做宰相的料。”

母亲听了这没来由的话,非常惊讶,问道:“老师过奖,不知何故出此重言?”

于是,老师就把寇准登华山赋诗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并把寇准写的《登华山》诗拿给母亲看,说道:“你瞧,诗是说,华山处在天之下,万山之上。你再想想,人世间是什么人虽在天子之下,却在万民之上呢?自然是宰相无疑。孔夫子说:诗言志,言为心声。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鸿鹄之志,是绝不可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诗句来的。寇准人小志气高,又敏而好学,长大了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老师的预言一点没错。寇准19岁那年就考中了进士。殿试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要亲自接见考中的人,通常,太宗若问到谁的年龄比较小,就会取消他的资格。因此,好心的人都劝寇准多报几岁,寇准义正词严地回绝说:“不,我不喜欢弄虚作假,我现在正是积极进取的时候,为什么要说谎欺骗皇上呢?这岂不是往自己脸上抹黑,给自己清白的历史留下污点吗?”他如实向皇上说了,皇上喜欢他诚实可靠年轻有为,就录用了他。后来,寇准做了官,当了宰相,一直保持这种诚实的优良品格,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苏东坡羞改立志诗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在以山水秀丽著称于世的峨嵋山不远的眉山县城,一代文豪苏东坡呱呱坠地了。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东坡是他的号。父亲苏询27岁开始发愤读书,文章名震天下。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文化修养极高,常常充当苏轼的家庭教师,给他授书讲课。苏轼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熟读经史,纵论古今,文如泉涌,是当时一个有名的小神童。

苏轼6岁时开始在私塾里读书,学童100多人中,苏轼那副绝顶聪明的幼小头脑,很快就显出与众不同。有一天,一个从京城来的客人拿了一首长诗给老师看,诗里描写了当时朝廷一群著名的学者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情,歌颂他们革新朝政,为官清廉正直的政绩和品德。幼小的苏轼踮着脚尖在老师肩膀后面往前窥看,好奇地询问老师,范仲淹、欧阳修是些什么人。老师白了他一眼,说:“小孩子别问大人的事。”苏轼一听,不高兴了,撅起小嘴,嘟嘟囔囔地说:“这些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天上的人吗?那我就用不着知道。如果他们也是地上的人,我也是地上的人,为什么就不可以问呢?”老师见苏轼小小年纪,说出话来非同一般,很欣赏,就告诉他说,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是当今大文豪、大政治家,是人中伟杰,我们凡夫俗子都钦佩他们,热爱他们。小苏轼第一次从老师这里知道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很受鼓舞。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懂得大人们那些复杂的事,但依稀意识到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于是暗地里下决心,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十来岁时,父亲苏询叫苏轼作一篇文章,题目叫《夏候太初论》。苏轼胸有成竹,提笔写就,文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意思是说,人有时候虽然很慷慨,很勇敢,能摔碎价值千金的璧玉而不觉可惜,敢与豺狼猛虎搏斗而无所畏惧;但是,人有时候也很吝啬,很脆弱,甚至是弄破一个锅或被蜜蜂刺了一下,也要心疼、胆怯、失于声色。这样有哲理性、辩证性的警句,一个小孩能写出来,非常难能可贵。苏询看过之后,大加赞赏,苏轼自己也很满意。

又有一次,苏轼的老师刘微之写了一首《鹭鸶诗》。刘微之是眉山城寿昌院州学教授,很有学问,他把这首诗拿给苏轼看,并说他自认为“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这两句写得最好。苏轼看了,说:“老师的诗的确写得很好,不过,我觉得‘逐风斜’似乎没能写出鹭鸶归宿之态,如果改成‘雪片落蒹葭’,岂不更好?”

刘微之一听,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我不是你的老师,你才是我的老师呀。”

就这样,苏轼听到的赞扬声越来越多,慢慢地就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是学富五年,诗书礼易、诸子百家、秦汉散文、唐宋诗词,他都无不一知,无一不晓,于是拿出笔墨纸砚,在自家门框上写了一副对联,上书: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写完,左右看看,觉得自己好象真是世上最有学问的大家了,得意洋洋地把小伙伴们都叫来参观。伙伴们知道苏轼的确很聪明,虽然有些不服气,但也不敢说什么。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下午,苏轼正和小伙伴们在院外玩耍,从远出走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他看见门楣上的两行诗,就停住脚步不走了。苏轼和伙伴们都好奇地围了过去。只见老翁转过身来向大家问道:“你们谁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人啊?”

苏轼骄傲地从大伙当中走出来,挺着小胸脯,大声说道:“我!”他以为老爷爷也会象别人那样夸奖他呢。可是老爷爷什么表扬话都没说,却从身边的布袋里拿出一本书,问道:“小相公,你能帮我看看,这书是讲什么来着?我想小相公肯定都读过。”

苏轼满不在乎地接过那本厚厚的书,一瞧,傻眼了。这本书他不但没有读过,而且书上的好些字他也不认识。想到自己夸耀“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他不好意思地对老翁说:“老爷爷,对不起,我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吹自擂,实在惭愧得很。这书我没读过,今后我一定好好读书。”

老爷爷很高兴,捋着胡子乐呵呵地说:“好,好,知错就改,便是好孩子。人贵有自知之明,你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将来发愤图强,大有前途。”

老爷爷走后,苏轼拿起笔,在原来的对联上添了四个字,把对联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后,苏东坡发愤砺志,博览群书。一次,母亲教东坡读《后汉书·范滂传》,书中记叙后汉时期朝纲弛,政权落入一群阴险狡诈的宦官手里,一些忠贞廉正的书生儒士,为了反抗这群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书揭露奸党。其中有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他反对宦官专权,宦官就以“诽谤朝廷的罪名”把他抓了起来,处以死刑。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肯请母亲割不舍之恩,不要过分悲伤。范滂的母亲很坚强,安慰儿子道:“现在你将与李白、杜甫一样,名垂千古了,死,又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既然能留芳百世,再求取长命百岁,那是不可兼得的啊。”苏轼读了范滂传,望了望母亲,问道:“我长大之后,如果做了范滂这样的人,你愿意不愿意呢?”母亲回答说:“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范滂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大志,小苏轼也“奋厉有当世志”,母亲高兴地说:“我真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啊!”

苏轼21岁时,进京参加考试。当时进士考试要经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礼部复试、皇帝御试等几步筛选,苏轼轻而易举,过五关,斩六将,次次考试都以优等得中。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梅圣俞都是文学权威,非常欣赏苏轼的文章。欧阳修惊喜交加,认为苏轼定是一位异才,他说:“读苏东坡的来信,不知不觉竟兴奋得流汗,真是痛快极了!老夫我应该为他让出一条路,使他出人头地。”又说:“记住我的话,30年后,无人再谈论我。”

欧阳修的话果然应验。苏东坡以其天才的深厚、广博和超常的智力。为中国文学写下了光辉的诗篇。无论是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他都能另辟蹊径,独步于天下,这是其他诗人只能望其项背而自叹不如的。尤其是他创立了豪放词派,开一代新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至今对他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爱不释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平易自然,为古文革新运动之中坚。在苏轼家乡眉山三苏祠的门柱上,有一副对联,写道: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苏轼父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

王洙九岁能作诗

王洙,字原叔,出生于公元997年,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初为进士,后授舒城尉,历任国子监说书(官名)、天章阁待制、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是宋朝初期著名学者。

他因九岁能作诗而被称为“神童”。

王洙小的时候,聪明颖悟,才思敏捷,但因家中贫寒,读不起书,所以,在五六岁时,便开始了为别人放鹅的生活。但是,他很想读书,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去的时候,他便羡慕得落泪不止。

有一次,他又去村外的小河中放鹅,忽然,一阵悦耳的声音传入耳内,他立即站住身子,侧耳细听,方才知道是老师领着学生朗读诗文的声音。这时,他才发现,本村的学馆是设在村头的一座孔庙里的,离孔庙不远的村外,有一条小河,正是他放鹅常去的地方。这个发现使他非常高兴,心想:我没钱进学馆读书,在学馆外边听书总是可以的吧!

从此,他每次出村放鹅,将鹅赶到小河中,就让它们自行觅食,自己则跑到学馆,站在教室外边听老师讲课。时间一久,王洙被老师发现了,便问他为什么站在外边听而不来上学,他便把家中的情况给老师说了。老师听后深表同情,又问道:“你站在教室外边,能听得清楚吗?”

他回答说听得很清楚,说着,还把他听过的课文一篇篇背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对他的强记能力感到惊奇,决心帮助他,不仅允许他搬个凳子坐在门口听,而且还把书借给他读,同时经常送些纸和笔给他,让他练习写字、作诗和做笔记。

就这样,王洙靠在教室外边听课,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读完了《诗经》、《论语》等基本课程,还学会了写诗作文章。

有一天,王洙把鹅赶到小河后,又回来听课。可是这天学生放假,没有老师讲课,他便走了进去。进去后,他才发现,这座孔庙由于长年失修,房顶已经漏了,在孔子和颜回的泥塑像上有不少深沟,那是每次下雨房漏,雨水长年流过的痕迹。王洙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便从书包内掏出笔来,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

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孔庙由于年久失修,房顶露天,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每天晚上在庙内都可以看到天上的星象;而每到下雨的时候,雨水便拍打着他们的头部,顺着头发满脸满身地流了下来。一代一代的大官,都是从孔子那里找到了做官的路径,可是,谁又能想得到拿出自己的官俸钱来修一下这个学馆的庙宇呢?

他用这首诗,发泄了对官府不重视教育的愤愤不平。

第二天,这首诗就被传开了。

当地县官听说这首诗竟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所写,大为震惊,便命人将王洙叫到县衙。按照当时的礼节,王洙去县衙应该穿长衫,而王洙却只穿了一件短衫。所以,县官便问他说:“你身着短衫,怎么可以出来见官呢?”

王洙却用诗立即回答说:

神童衫子短,袖大若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你别看我的衣衫短小,可是袖子大,能召来春风,将来我定会春风得意,去见皇帝,可现在我还是得先来见您。

县令一听,连声称赞道:“气势宏传,壮志凌云,真是吟得好,无愧为神童才子啊!”

同类推荐
  • 应怎样选择 该如何放弃

    应怎样选择 该如何放弃

    亲爱的朋友,您是否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处世技巧不够圆熟,成功离你太遥远?请不要在忧心、彷徨,本书系所提供的全方位的方法与技巧将在您的事业之旅中成为您成功的得力助手。成功是每一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在这段追求的过程中,本书将扮演一个站在您身后的智囊团的角色,尽其之力,提供所知,着力于把最有效的成功方法和最新的成功资讯奉献给您……在伴您创造成功的历程中,使您获得精神上的指引、激励和扶持,最终让你品尝到不断成长中的成功喜悦。
  •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本书分处事哲学和商战心经两篇,处事哲学包括勤奋坚忍、建立自我、外圆内方、进退有度、运筹帷幄、追求无我;商战心经介绍了智、信、胆、谋、度、让、善、才、俭、新。
  • 美德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德书(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德书》旨在帮助人们完成一项伟大工作:孩子的道德教育,并分别从同情博爱、责任义务、友谊和谐、交流沟通、刚毅果敢、勇敢坚韧、诚实守信、忠诚坚定、自理自律九个方面来讲述。
  • 处世的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处世的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欧洲300年畅销不衰的伟大作品!300条格言告诉人们:智慧、友情、审慎、自制、勤奋、求知、锐意进取和自知之明。
热门推荐
  • 位面复制大师

    位面复制大师

    《血族必须优雅》,新书发布中……叮,发现可移动存储设备。游走各大影视剧,动漫乃至小说位面,当武岩触碰到了别人的时候,脑海中自动出现一个电脑操作页面。四大磁盘分别藏着自身的基因、技能、知识和记忆,同时可将别人的文件复制到自身相应的磁盘之中。万磁王控制磁铁基因?复制。武装色霸气使用技巧?复制。魔法师高等理论?复制。咦?这是七十二变,三昧真火,法天象地……书友群:681511346
  • 穿越去考古

    穿越去考古

    人间界分为天元和地方。来自天元的夕洛,来自地方的黑蝴蝶,来自魔界的骨墨,三人进入天元踏寻天外来客的遗迹。
  • 万古至尊剑圣

    万古至尊剑圣

    北府王三公子刘锁华肩负永泰青松家族中兴大任上山学艺,艰苦修炼历经磨难,持着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行走天下,面对敌人的算计一次次化险为夷,仙机谷历练遭算计被困仙机谷数年结果练修为大进,得知百年前仙机谷的秘密,历经千险离开仙机谷。而后匡扶皇室,即便得知已经被逐出师门也在师门有难之时拼死相救,兽族大乱为天下苍生抵御兽族入侵
  • 时空位面旅行社

    时空位面旅行社

    顾冷,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一学生,某一天突然就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使命:穿梭于各个时空位面之中,找到“有缘人”,然后将每个位面连接起来。从此,位面旅行社成立,只要你给钱,你便可以穿越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这本是个赚钱的好办法,但到了最后,顾冷才发现,他不知何时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 天宗

    天宗

    傍晚时分,暴雨如注。一道道凄厉的电芒撕裂夜空,闷雷声隆响不绝。一座荒郊外的野庙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伴随着一道霹雳当空炸下,一个幽灵般的黑色人影闪进破败的庙门。人影进得庙来,缓缓向庙中心踱去。庙中残烛映照之下,但见这人身披黑色大氅,头上戴着厚实的面罩,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显得诡异非常。一粒粒细密的雨珠顺着氅角滴落于地,循着他的足迹勾勒出清晰的水痕。神秘人来到庙里的一方供桌旁,桌上摆着三个香炉子,每只炉身上都镂刻有两个金色的八卦图案,各自遥对着另外两个炉子。
  • 巫裔仙途

    巫裔仙途

    她是瞎了眼才被人表象所迷,被白莲花妹妹所害,肉身葬虎腹还不够,还要她灰飞湮灭,既如此,她就拼个不要轮回也要拉对方一起入地狱……因为上古神族巫神的看中,她幸运的重生在修真大陆上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身上,尽管爹不亲,娘不在,姐弟恶毒,环境恶劣,但因为前世黑女巫的身份,她也能左手炼丹,右手制符。一步步以自保为前提的下,踏足修仙路!……………………新文《重生之农门娇女》已经开始上传。
  • 江湖侠道

    江湖侠道

    江湖似染缸,世事如颜料。出世我为逍遥仙,入世我是人中凤。身世不凡的少年离家闯荡,偶然间重新获得习武机会,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把握...且看木荣如何一步一步,行侠道,入巅峰。
  • 逍遥津

    逍遥津

    作品以日本占领下的北京为背景,描述了七舅爷和钮青雨这对没落的旗人贵族父子的故事,他们的经历中放射出了北京城在上个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部分景况。
  • 狩猎季

    狩猎季

    本书为广西2014年到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中短篇小说类)之一,共收录杨映川的中篇小说7篇。杨映川的小说一直在讲述女性逃跑的故事,这些故事明显带有女性幻想的特征,带有强烈的超越现实感,极力歌颂了女性为追求内心的诗性渴望而坚守的精神情操。
  • 登生集

    登生集

    这是一个集诗歌、散文、小说于一身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