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400000025

第25章 妙笔生花(13)

六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读书,主学经书。后来,老师发现他在学诗方面似乎更有超人的天赋,便不强迫他去读经书,而是有意发挥他的长处,主动借给他一些诗集和有关诗词理论方面的书看。这对林万潮来说,真是鸟飞天空、鱼游大海一样,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其诗作便有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他的《闻鼓》一诗,令人读后拍案叫绝,谁也想像不到这诗竟出自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之手。

在他七岁那年的大年三十,老师和同学们都回家过年去了。林万潮家这天更是热闹:贴对联的,挂灯笼的,扎彩棚的,忙而不乱,欢声笑语,一派节日的气氛;特别是他那两个好热闹的叔父,认为一年到头,这是最后一天,索性叫来一个戏班,在大门口唱起戏来。一时间,锣鼓齐鸣,乐声四起,男问女答,欢快动听,招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就连林万潮那位因年纪过大,平时根本不出门的老奶奶,此时也在家中坐不住了,非要人给她搬个凳子,到门口坐着听戏不可。唯有林万潮一人,独坐书房,在专心致志地读书、背诗、作诗,只听他背道: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唐朝李白的一首诗,题为《春夜洛城闻笛》。林万潮朗诵完这首诗,举目向窗外眺去,陷入了悠远的遐想。院中的树枝虽然光秃秃的,他似乎看到那幼芽正在进行一次大的突破;后花园中的花草虽然早已枯焦,他似乎看见了春风正向它们招手。百花也在跃跃欲试,准备竞相开放;特别是门口那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乐器声,还有那婉转动听的曲调,不正是催春的惊动么?春天就要来了,一片繁花似锦的世界,随着那阵阵惊雷的催促,就要出现了……

他凝思片刻,忽地提起笔来,以《闻鼓》为题,写出四句诗来:

谁击堂前鼓,

如闻出地雷。

百花犹未发,

全仗数声催。

后来,这首诗流传广泛,人们竞相传抄。

双高奇童毛奇龄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号初晴,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经学家。

他小的时候,曾以十三岁考中秀才而被传为佳话,更以刻苦读书、勤奋好学而被称为“双高奇童”。

对于毛奇龄“双高奇童”的来历,还须从他小时候就勤学苦读谈起。

公元1623年7月28日凌晨,一个婴儿呱呱降生在江苏萧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中,父母为他起名叫毛奇龄。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喜欢读书,四岁读《大学》,过目就能背诵下来,正如《清史稿·毛奇龄传》中所记述的:“四岁,母口授《大学》,即成诵。”

别看毛奇龄的年纪小,读起书来却十分刻苦。他每日黎明即起,去一个小树林中背诗,直到母亲再三去叫,才回家吃饭;晚上,他挑灯夜读,常常是父母都睡觉了,他还要坚持读几篇;严冬,他手冻得不能屈伸,便反复搓上几遍,再继续写字;三伏天,蚊叮虫咬,他不觉得,汗水流进了眼睛,他用毛巾擦擦照读不停。

由于他长年坚持不懈,三年中便读完了“四书”和“五经”。

他家既为书香之家,藏书当然不少,仍被他很快就读完了。他父亲有一个叫祁季孙的朋友,藏书众多,他便常去借阅。祁季孙对毛奇龄的聪明久有所闻,当然乐意把书借给他,不过给他作了两条规定:一是限期归还;二是每读一部书,必须把读后的收获记载下来,到还书时一并送给他。这一来,更加激发了毛奇龄读书的积极性和刻苦性。

一晃两年过去,毛奇龄去还借读的最后一本书,祁季孙让人把毛奇龄读过的书全部装在一部车子上,把他写的读书笔记装在另一部车子上,带着毛奇龄一块来到毛家,对他的父母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他两年来在我那儿借读的书,和奇龄的个子一样高;这是他读书后写的读书笔记,也几乎和他的个子一样高。现在,我把奇龄也带来了,送给你们一个‘双高奇童’!”

此时,院中来了不少人,听了祁季孙的介绍,又看到毛奇龄读过的那车书和写的那车读书笔记,无不叹服地称赞说:“‘双高奇童’,名副其实!”

毛奇龄的父母更为儿子的少年有志而高兴,为祁季孙两年来对儿子的悉心培养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公元1636年秋,萧山举行童子试,毛奇龄也由他父亲的好友祁季孙带了去,准备参加童子试。这年,毛奇龄仅十三岁。

所谓童子试,和童子科不同。童子科是朝廷选拔十岁以下有才童子而设的科目,通一经,并通《孝经》、《论语》,每卷能背诵十篇的可以做官;每卷能背七篇,赐出身。所谓出身,就是一种资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证,有了“出身”,就可以做官。而童子试则不同,童子试是科举时代比赛性的考试,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参加这种比赛性的考试,不分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考中者授予“秀才”称号。“秀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而不是官职。

毛奇龄来到考场一看,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最小的也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了。只有毛奇龄年龄最小,头上扎着朝天辫,带着一脸稚气,十分引人注目,不大一会儿,便围来了许多人。

有的私下问道:“这小孩也是来考试的么?”

有的回答是:“是来看热闹的吧!”

还有的说:“不一定,甘罗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是已经成宰相了么?”

也有的说:“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说不定他还能一举得中呢!”

正在这时,负责这次考试的官员陈子龙走来,问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干什么来了?”

毛奇龄毫不紧张,张口答道:“本人姓毛名奇龄,字大可,号初晴,今年一十三岁,是来参加童子试的童生。”

陈子龙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见毛奇龄毫无惧意,谈吐大方而流利,已有几分喜欢。为了试试他的才气如何,便又以联对的形式,半开玩笑似地对他说:“黄毛未退,敢来应试?”

毛奇龄并不示弱,顺口接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

鹄是一种展翅万里的鸟,它在准备飞起的时候,总要先拍拍翅膀,呼呼有声,这就是它要飞起的信号。毛奇龄的意思是说:你别看我年龄小,可是我有志气,将来要像那大鸟一样展翅飞翔;这次来参加童子试,只不过是想来练练翅膀罢了。

陈子龙听后,深为他的才思敏捷和宏大志向而叹服。

考试开始,试题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以“春蚕作茧”为题,写一首诗,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当其他考生都在那里咬笔皱眉、搜肠刮肚找词的时候,只见毛奇龄稍加思索,便提笔写道:

经纶犹有待,

吐属已非凡。

仅此两句,陈子龙看后便拍手叫绝,断定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这次考试结果,毛奇龄以诗文俱佳而考中第一名,授予秀才称号。

毛奇龄长大后,终于以博学多识而成为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

公元1679年,他被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一举得中,授翰林院检讨,做《明史》纂修官。但他厌烦官场生活,遂于1685年以探亲为名,请假回家,实际上却在杭州租赁了一套房子,隐居起来,从此再不复出。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主研经学。其著作后人编为《西河全集》。

陆本松十二中秀才

陆本松,出生于公元1742年,贵州侗族人,自幼才思敏捷,读书又很刻苦,在他七岁去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已读完了《大学》、《论语》和《尚书》。

入学后,老师再次讲《论语》、《大学》、《尚书》等课程,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学过而放松,依然学得津津有味。老师知道后,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请老师恕我无礼,那么我反问一句,您讲这些经书,讲了那么多年,能说对这些书的内容、作者所要说明的问题,全部弄通了,一点问题也没有了么?”

老师没想到陆本松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只好回答说:“我不敢说全部弄通了,现在仍在一边教书,一边读书。”

陆本松一听笑了,接着回答说:“既然连老师还要学,那我还有什么值得满足的呢?”

老师认为他说得对。

在他12岁那年,老师推荐他去县城参加童子试。

参加童子试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二十多岁的青少年,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还有两鬓斑白的老年童生。

当考官宣布准予参加考试的人员名单,念到他的名字时,大家都乐了。

有的说:“他不是来玩的么,怎么上了考生名单?”

又有的说:“也许是重名重姓的吧!”

还有的说:“胎毛尚未褪净,就来参加科举考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

那考官听了人们的私下议论,心中更不是滋味,认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也来参加考试,是对他的一种戏弄;但他仍强压着怒火,心平气和地问道:“你今年几岁了?”

陆本松说:“12岁了。”

考官又问:“读了几年书?”

陆本松回答:“读了12年。”

这一下可把考官气急眼了,胸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不由大声对他训斥说:“真是一派胡言!难道你一出娘胎就读书么?”

陆本松见状,并不害怕,反而坦然地微微一笑说:“请大人暂息无名火、雷霆怒,学生并无虚言;如果不信,您听我给您算算:别人都是只有白天读书,而我读书呢,却不仅白天读,晚上也要读。请您想想看,我虽然读了6年书,但是从时间上不相当于别人的12年么?”

考官听后一琢磨,感到有道理,那火顿时消了一半;可他又觉得这孩子巧嘴利舌,很会说话,并不一定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又对他说:“那好,就算你读了12年书,一定是知识很渊博了?那我倒要考考你,答对了,放你进考场考试;答不对,就说明你是撒谎,是无理取闹,先打你十大板,然后再把你轰出县衙。”

陆本松说:“那就请大人出题吧!”

考官顺手拿过一块巴掌大的纸来,递给陆本松说:“你用这张纸,从一写到万,既不能少写,也不能多写,还要在这张纸上写完。”

陆本松接过那一小块纸,稍一思考,又撕掉了一半,还给考官说:“从一写到万,用不了那么大的纸,只要一半就足够了。”

考官不禁愕然。

陆本松说完,将纸铺平,唰唰几笔就写完了,随后交给了考官。

考官接过一看,见纸上只写了12个字,即:一至十,十至百,百至千,千至万。

考官看后一愣,转而又高兴地对陆本松说:“好,这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你进去考吧!”

几天后,榜便贴出来了,陆本松名列榜首,成了贵州侗族考生中最年轻的一名秀才。

黄景仁九岁中秀才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出生于公元1749年,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

黄景仁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幸福的少年时代,两三岁时,就已经聪明过人,父母教他读书识字,一遍就能记住。可是在他刚刚四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黄景仁成了孤儿,由他的叔父把他收养。

他虽然小小年纪失去了父母,却很有志气,读书很刻苦。他的叔父不识字,他就利用父母在世时所学到的一些字,一字一句地读《千字文》和《论语》,有了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有了不懂的词句,就向邻人求教。就是用这种方法,在他上学之前,就把《论语》、《毛诗》几乎全部背了下来。

叔父家也不富裕,但见小景仁读书刻苦,很高兴,决心将他培养成才,便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牛,供他读书去。

小景仁被叔父对他的殷切希望感动得流下泪来,入学后读书越发刻苦。他到校比谁都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走光了,他仍然伏案而读;回到家中,叔父没钱给他买灯油,他便效法古人,借月光、雪光,或把柴草点着,借光读书。

公元1758年,小景仁年仅九岁,便被老师推荐去县城参加童子试。

开考前,小景仁和其他一些考生,共同住在江边的一座小楼里。这些考生年龄都比他大,有的十八九岁,有的三十多岁,甚至还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临考前复习功课,时间抓得都很紧,只有黄景仁满不在乎,蒙着被子睡大觉,丝毫不为考试担心。

有人把他叫醒,好心地劝他说:“明天就要开考,别睡觉了,快起来复习功课吧!”

小景仁睁开惺忪的眼睛,似乎煞有介事地说:“不要吵我,一吵,我的诗就给吵跑了!”

同类推荐
  •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

    《说话的逻辑与技巧》以独特的视角,将逻辑应用于日常说话的研究,以通俗流畅的笔触揭示了说话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对日常言语交际中普遍需要的对话及演说,以一个全新的逻辑角度,从结构到方法,做出了深层的分析。《说话的逻辑与技巧》既有相关的理论依据,又有丰富翔实的古今案例,并联系现代生活的语境,指出了各种易犯的逻辑及非逻辑的言语谬误。全书融入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乏现实关注,理论新颖,内容丰富,读来引人入胜,启迪遐思。对各行业人员,尤其是需要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及谈吐能力的人群,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人生哲理枕边书3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继《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之后,陶瓷兔子的又一部成长智慧集。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得意而不张狂已是很难,失意却不带戾气更是难能可贵。每天面对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烦扰和生活的琐碎,在这个节奏奇快、人人脚底生风的社会中,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又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这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人脉决定了财富。本书以人脉为核心,详尽地阐述了提升人脉的方法与技巧,另外,还精心选取了大量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提升人脉的经典案例。衷心希望您在翻开本书的同时,就找到开启您人脉存折的密码,也找到一把开启您人生幸福与成功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凰权在上:摄政王,有礼了

    凰权在上:摄政王,有礼了

    她扶持夫君登上太子,替他扫除一切障碍,他却害得她家破人亡。被最好的姐妹打掉孩子,血崩而死,含恨而终。重生四年前,她带着记忆发誓要保护家人,抢占先机,二房机关算尽,姨娘步步紧逼,姐妹一个比一个阴险狡诈,巴不得她死于非命。不过,她已经不是以前的她了,玩阴的?她更阴,想她死?那她就先下手为强。本以为她不会再爱上任何人,却不想竟被妖孽王爷迷了眼,第一次见面扑倒了他,经此之后她就已经逃不出这妖孽的魔爪。“既然扑倒了本王,就要负责。”某王爷厚着脸皮挑眉邪笑。“我可是连你的手都没碰到,负什么责!”她白了他一眼。“那本王就让你碰一碰……”“你松手,你个混蛋……”
  • 紫瞳恶魔天使

    紫瞳恶魔天使

    “程唐,这次我想自己战斗,我已决定拼死一战了!你……同意吗?”“你不需要征求我的意见,因为,我们本就是同一个人!”
  • 有了家务,就有了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了家务,就有了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教你如何做家务的书。要维持一个家的运转,必须要涉及许许多多的家务,而正是这些家务撑起了家的感觉。本书旨在告诉读者如何处理这些家务,从而维系起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 修道这些年

    修道这些年

    本书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世人都道神仙好,都说神仙能不老,却不知这修道之艰,修道之难。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如何一步一步接近道,又是如何修道的故事
  • 神圣与疯狂:宗教精神病学经验、理性与建构

    神圣与疯狂:宗教精神病学经验、理性与建构

    本书稿用宗教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及荣格学派的“集体无意识”、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等精神分析理论为主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宗教与精神病理之关系的深入解析与思辨,为人们打开了认识宗教与人类深层心理之关系的新窗口。本书稿为国家后期资助项目,送审后经国家宗教局审核,认为书稿是一本严肃的宗教心理学著作,其中对宗教的认知判断是科学理性的,不违反宗教政策,可以公开出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粱一梦

    画粱一梦

    人这一生其实都是黄粱一梦,绕不出那个箍着你的圈。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