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400000028

第28章 艺绝天下(2)

怀素废笔成冢

怀素,我国唐代伟大的书法家,尤以草书著名。

怀素原名钱藏真,出生于公元726年,长沙人。后来出家做了和尚,怀素是他的法名。

据史料记载,怀素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位学者,精于儒术,喜欢书、画。怀素四岁的时候,父亲在学习上对他要求严格,每天要他读四篇经文,写一篇文章,练三篇书法。他对父亲布置的学习任务都能提前完成,尤对练字感兴趣。父亲规定他每天写三篇,他竟写七八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但不知是何原因,在课外阅读中,他对佛经产生了很大兴趣,一读起来就彻夜不眠。到七八岁的时候,他便常去附近寺院听和尚讲经。寺内禅师见他眉目清秀,性格稳重,似与佛家有缘,便叫到跟前询问,方知他自幼喜读佛经,很是高兴。于是,这禅师到小藏真家中游说,小藏真的父亲动了心,便同意小藏真入了佛门。这年,小藏真年仅九岁。

小藏真出家后,法名为怀素。他在学习佛经方面更是刻苦,受到禅师的称赞。禅师也是个书法爱好者。每当禅师练字的时候,他便站立一旁观看,还不时称赞禅师哪个字写得好,写绝了。禅师发现,小怀素指出的几个写得好的字,正是禅师反复练习的字,这表明他是个行家。于是,禅师便让怀素也写几个字让他看看,怀素没有拒绝,提笔便写了起来。禅师一看,不由得大为惊奇,感到怀素年龄虽小,字却写得很有功底,而且很有发展前途,于是便支持怀素练字,并把自己多年收藏的有关资料拿给他看。

怀素出家后,既能研读佛经,又能学习书法,真是如鱼得水,十分高兴。当时,禅师为了支持他练习书法,便给了他一些纸张,但两三天就被他写完了。他自己没钱去买,又不好意思向禅师要,于是便找来一块木板,刨光,在上面擦了写,写了擦,结果时间一长连木板也磨透了。

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他去寺外游玩,见到一棵大芭蕉树,叶子又宽又大,便折下一片练字,发现效果不错,便在院子里栽了多棵,随用随折。过了一些时间,他发现芭蕉叶干了也不会折断,像纸一样更好用,就把芭蕉叶折下一些晒干存放起来,不仅四季能用,而且外出时也可带着。他把用过的废芭蕉叶、废笔,都扔在了院内的一个墙脚下。时间一久,光用过的废毛笔就积了一大堆,他在上面盖上土,埋起来,就像个小坟堆一样。后来被禅师发现了,不知道里面埋的是什么,待扒开一看,竟都是怀素用过的废毛笔。禅师心里很受感动,又让人依旧用土埋好,并为其取名叫“笔冢”。

一天,当时的大诗人、大书法家贺知章路过此地,听说有个叫怀素的小和尚很有才华,练字入了迷,也有很大成绩,便想去看望他。禅师听说后,赶紧迎出庙门。

贺知章看了怀素写的字后,激动地说:“这孩子年龄这么小,字写得就这么好,真是难得啊!”

随后,禅师又领他来到怀素埋废笔的地方,挖开让他看了看。贺知章望着“笔冢”,想了又想,尔后又亲自将它重新埋好,更加感慨地当着怀素的面对禅师说:“真是太难为他了。‘笔冢’这个名字起得好。小怀素若能继续苦练下去,我相信一定会超过前人的!”

从此,“笔冢”也就随着怀素的名字被传开了。

又过了一年,禅师见怀素成才有望,便给他凑了几十两银子,让他外出拜师,学众家之长。

他听说大书法家邬彤写的字雄伟而有个性,当时颇受人称道,便前去拜师。邬彤让他写了几个字看了看,感动很有培养前途,便收留了他。一年之后,邬彤告诉他,在这里已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回去了。但怀素对邬彤说:“弟子在此一年,承蒙师傅教诲,的确受益匪浅,但是我在写草书的时候,那一竖画总写得不理想。为此,弟子现在还不想就此离去。”

邬彤听后笑了笑,没作正面回答,而是说:“万里之行,无以为赠,我有一件宝贝,待你上路的时候再送给你,也不枉我们师徒一场!”

怀素早就听说邬彤藏有王羲之的三份书法真迹,实为世上难得之宝,以为师傅临别要送给他的可能是一份真迹,心中异常高兴。

这一天,怀素收拾了行装,要上路了。师傅送他来到路口,对他说:“我送给你一句话,草书的竖画,要写得像古钗脚。”

钗,是古代女人戴在头上的首饰。

怀素在走出师傅家门的时候,就想着师傅会把王羲之的那份真迹送给他,但师傅一直没有开口。师傅出来送他时,手里也没拿什么,自己又不好开口问,只好默默地走着。他想:“师傅要送我的,到底是什么宝贝呢?”他万万没有想到,师傅送给他的竟然是一句话。怀素毕竟才思敏捷,对师傅那句话细细一琢磨,不由得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写竖画的秘诀吗?我的竖画写不好,有了这句话,不就解决了吗?

想到这里,他立即跪倒在地,对师傅致谢说:“多谢师傅,这句话对我来说,是比什么都要贵重得多的宝贝啊!”

怀素又经过几年的努力,书法艺术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大诗人李白比怀素大25岁,曾经写过一首诗称赞怀素的草书,其中有几句写道: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怀素的书法虽然已经自成一家,名扬四海,但他仍然虚怀若谷,博采众家之长。在他晚年的时候,还专程从长沙去长安,向大书法家颜真卿拜师求教。

颜真卿对他说:“学习书法,要有自己的风格,除了学习老师的,更主要的是要靠自己独创。听说你少年时曾向邬彤学习过,他可有自己的独创么?”

怀素道:“恩师在教我竖画的时候,曾送给我一句秘诀,就是草书的竖画,要写的像古钗脚那样。”

颜真卿听了,高兴地说:“这个比喻好,很形象,是我没有想到的。”

随后,他又跟颜真卿学了起来。

一年后,他要走了,颜真卿对他说:“当初你师傅说写竖画要像古钗脚,这是他的独到见解;但我认为,写草书的竖画,却更像屋里漏雨时在墙上落下的痕迹。这就是说,写竖画的时候,不可一泻直下,手腕要时左时右,顿挫运笔,字才圆活生动。”

怀素听了,结合一年来学习的体会,觉得这位大师的比喻更贴切,高兴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抱着颜真卿的脚,不住发出啧啧声。

接着,颜真卿又问怀素:“你来这里学习一年,可有什么体会么?”

怀素说:“我觉得写草书就像夏天的云彩,奇峰异嶂,没有一定的姿势,若遇上一阵风吹来,那云彩就会变化多端,形成各式各样的姿态,是多么的奇妙啊!”

颜真卿听了,心中大喜,拉着他的手说:“噫!草书的渊源非常神奇,一代一代人都传下来了,可像你刚才所说的,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才是草书真正的要领啊!”

吴道子扔饼学画

吴道子,是唐代绘画领域中最负盛名的一位画家,号称“百代画圣”,古今一人。他曾做过短期的县尉,又在韦嗣立手下做过小吏。后来,唐玄宗听到了他的名声,将他召入宫中,任命他为“内教博士”(一种教宫人习艺的九品官),后又升任宁王友(友,是陪伴皇子的五品官),成为宫廷画师,很受唐玄宗欣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画艺绝代的大画家,他的成功,却是在他的幼年时期,由一件小事受到启发而开始的。

吴道子,名道玄,字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在他父母去世前,吴道子也曾读过书,学过画;父母去世后,为生活所迫,七八岁时,就被介绍到附近一个寺庙做杂工。不久,寺中方丈见他机警聪慧,便将他留在身边做茶童。

这寺中方丈,诗书、绘画无所不通,尤其在书法方面造诣深厚。每当方丈写字时,吴道子便一边研墨倒茶,一边细心观摩方丈写字,于是,他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并常常在空闲时,自己也写起字来。

两年后,方丈见他的字进步很大,便介绍他去向当时的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但是,学了一年,吴道子感到学习书法,总不如学画那样得心应手,于是又放弃了书法,回到寺庙,专门学起画来。

有一天,他画得有些心烦,便放下纸笔,想去散散心。可他一出庙门,见寺庙对过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饼。这两个妇女,一老一小,小的烧火,老的烙饼,配合十分默契。他觉得有趣,便站在一旁看了起来。

只见那位老年妇女,用擀杖把饼擀好后,再用擀杖往上轻轻挑起,猛地一甩,那饼便从东头飞到西头,不偏不斜,正好落在烙锅正中央;那位小的也很利索,她一边烧火,一边用竹片翻饼,待饼烙熟后,又用那翻饼的竹片轻轻挑起,猛地一甩,那饼便展开飞旋着落在了一块木板上,不偏不斜,和其他饼整整齐齐地摞在了一起。

吴道子看着看着,竟入了迷,尤其是她们那甩饼时的高超技术,引得他不时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吴道子便向那位年龄大的妇女问道:“老奶奶,你们这饼怎么扔得那么准呢?”

年老的妇女一边擀饼,一边笑着对他说:“这里并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我们天天这样干,日子久了,甩饼时手劲用均匀了就能如此,这就是熟能生巧。”

吴道子一听,恍恍大悟,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专心,天天练习,多下苦功,就没有不成功的!”

从此,他更加刻苦认真地学起绘画来。他不仅从前人的绘画中吸取营养,同时还虚心跟当时的民间画工、雕塑工学习技艺。三年之后,他已经很有名声,开始在一些寺院从事壁画创作。

《唐朝名画录》记述:“吴道玄,字道子,东都阳翟人,少孤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弱冠,古人年二十加冠,以示成人。由此可以看出,吴道子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绘画的高超技能。

有一次,吴道子在兴善寺画大型壁画。在画佛像头上的圆光时,他竟能不用任何工具辅助,手起笔落一气呵成,惊动了长安市民数万人前往观看,惊呼声和赞叹声传至街市。当吴道子的壁画画完时,信徒们施舍的钱和帛已和壁画外边的栏杆一样高了。

李煜学画做仆人

历史上有一个“钟隐学画做仆人”的故事。这个叫钟隐的孩子,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皇帝李煜。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是南唐元宗李的第六子,出生于公元937年。他不但是一个有才华的词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尤善画各种鸟类和花卉,画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时人以能购得钟隐一花一鸟,虽倾家荡产足矣”。可见其成就蜚然。

李煜自幼聪明好学,尤喜诗词和绘画。元宗见他聪明机警,从二三岁便教他读书写字,五六岁教他学读经书,以掌握治国之道。但是,他不喜权术政治,却对绘画有极大的兴趣。虽然没人教他,他依然见人画人,见鸟画鸟,见花画花,不久,便画得有模有样。父亲发现后,曾批评他说:“你将来乃是一国之君,应读一些经史名典,否则,将来用什么来治理国家?而你却热衷于什么绘画,难道你就靠这些治国吗?”

李煜听了,既不表示反对,又不表示改悔,只是落了几滴眼泪,一句话未说。但事后,依然对诗词绘画感兴趣,而读起经书来,却是有点心不在焉。

他的母亲见此,便对他的父亲说:“钟隐既然把心思都用在了绘画上,我们就顺其自然吧,不要再逼他了。学诗、作画、写书法当皇帝的不有的是么?”父亲一听,也觉有理,便长叹了一口气,当场把李煜叫来说:“既然你母亲讲要顺其自然,那就随便你吧。不过,学什么都要学好,都得有志气,可不能半途而废啊!”

李煜见父母同意他学画了,立即笑逐颜开,像换了个人似的对父亲说:“孩儿谨遵父皇之命就是了。”

从此以后,元宗不仅同意他学画,还先后为他请来了三名画师。李煜如鱼得水,昼学夜习,通宵达旦。结果,到他十一二岁的时候,他的画已是小有名声了。元宗也甚是高兴,每有外国使者来访,总让李煜以画相赠;每有宫内君臣同乐,也把李煜叫出,当场作画,以显才华。

李煜在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飘然自得,而是更觉得自己只有一孔之见,深感知识贫乏,领域不广,笔法不精。后来,他听说离这里百里之外,有一位叫郭乾晖的老画家,擅长画鹞鹰,便求父皇托人前往相求,希望能拜其为师,教自己作画。可是这位老画家脾气古怪,别说收徒,平时绘画的时候,连看也不让别人看一眼,即使是皇帝的儿子,他也以老眼昏花为由,将来使拒之门外。

前去相求的使者碰壁回来后,元宗大怒,要将其抓来治罪,却被富有仁慈之心的李煜劝住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千方百计要向老画家学画,哪怕以重金买到他的一幅画也好。

有一天,李煜听说郭乾晖要找一个年轻人做奴仆,认为机不可失,便征得父亲同意,化名钟隐,让人领着去郭乾晖家做了奴仆。

在郭乾晖家,钟隐不仅灌园浇菜,还为老画家倒茶送饭,端水洗脚,十分勤快。老画家作画时,是连家人也不许入内的,纸自铺,墨自研,笔自洗。钟隐便千方百计地接近老画家的画室。老画家见他侍奉应心,又不多言多语,便渐渐喜欢上了他,有时竟叫钟隐替他铺纸研墨,使小钟隐终于得到了看老画家作画的机会。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世上没有不转弯的路,人的思路也一样,它需要面对不同的境况和时代不断地进行转换,循规守旧就会停滞不前,最后被时代淘汰出局。在思路上会转弯,是对颓丧、失意的自我否定,不固守旧框架,不封闭新出路,这样才会在生活上、事业上有好的前程。假如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窘迫之路,也不要灰心丧气,在迷茫困惑中及时转弯,会转弯思路才通畅,会转弯才会有出路。
  • 为什么我们的决定总出错2:哈佛教授的9堂行为心理实践课

    为什么我们的决定总出错2:哈佛教授的9堂行为心理实践课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为各种各样的决定而苦恼,如果你不想让自己一事无成,不想碌碌无为,也不想让自己误入歧途,那么就要学会如何去避免错误的决定。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决定错在哪里?应该如何去避免类似的错误?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如何去解决问题,让自己的决定少出错?翻开本书,从实战角度为您剖析做决定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决定出错的原因,探寻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让你不再为做决定感到迷茫与困惑。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如果想要改变人生,抱怨自己的缺点是没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无法成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断标准只有行动本身。无论是想戒除坏习惯,还是想培养好习惯,只有科学管理自己的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本书完整介绍了在日本和美国广受推崇的“行为科学管理方法”,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动目标,掌握行动的最基本法则,灵活有效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不抱怨、不盲从,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 世界上最美的人生哲理书

    世界上最美的人生哲理书

    人生总是充满了想象,展示着千姿百态。人生是琐碎的,也是深刻的。我们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指导人生的哲理,而寻找的往往就在身边。寓意深远、文辞优美的小故事体现了诸多人生感悟:看似简单,却独到精辟;看似平常,却真切动人……像一杯佳酿,不管是浅尝。还是细品,都别有一番味道。
热门推荐
  • 杨霖的篮球梦

    杨霖的篮球梦

    重生之后,努力奋斗的故事。风格装X,幽默,作品文风偏现实。
  •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她:妖孽高冷,父母宠爱,哥哥姐姐妹控,样样精通,可谓是完美,是所以人羡慕的对象。他:妖孽完美,五岁博士毕业,闲着没事当了名侦探,在英国遇见了她,他(她)们会有什么结局
  • 拜师茅山派

    拜师茅山派

    一次意外的车祸,穿越到民国年代,拜师在茅山。这是一个僵尸,鬼怪乱行的年代,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林风该怎么办。。。。。。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下,大家有什么好一点的想法,可以在里面讨论讨论。977636255
  • 重生之狩猎神魔

    重生之狩猎神魔

    主角重生异界,被当成异端,审判而死。却变成一只蝎子。看这只小蝎子怎样成为神魔为之恐惧的存在。
  • 老玉戒指

    老玉戒指

    危天亮眼睛瞪着天花板,半张着方方的鳄鱼嘴,听林慧瑛念剧本。医生规定,每次不得超过二十分钟。但每次林慧瑛要合上剧本,危天亮摊在被窝上的手都会激烈地乱动。林慧瑛不得不再念一段。好多天后,剧本念完,危天亮闭上眼睛,静静地小睡了一会儿。醒了,示意林慧瑛把剧本凑近他,他一点一点地把手指移到编剧名单三个名字中排在第一位的他的名字上,弓起一个指头,想划拉却控制不了。林慧瑛猛然醒悟,赶紧从包里摸出笔,把“危天亮”三个字划掉,只留下陈志和导演的名字。之前危天亮再三说过,《老玉戒指》只要能开拍播出就行了,他决不署名,他不想让人觉得是儿子给老爸老妈树碑立传。另外,如果有稿费,不管多少,都捐给沁沁那儿的学校。《老玉戒指》的开拍和播出都很顺利。编剧只署了加黑框的危天亮的名字。
  • 次元道具店

    次元道具店

    世界不止一个魔幻的、科幻的、玄幻的每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规则这个世界的东西,在其他世界并不一定能用「唉,你说我们要是把这个世界的东西,拿去其他世界卖如何?」「会有人买吗?又不一定能用的。」「不试试怎么知道,我已经想好了要开一个道具店,就卖这些来自不同世界的东西。」
  • 绝妃善类:王爷,不可以

    绝妃善类:王爷,不可以

    一朝穿越,她成了沈府痴傻主子。两者相撞,她踹渣男,打渣女,建势力,收小弟无所不能。当扮猪吃老虎的她碰上叱咤风沈的邪王,沈傲雪表示男人这东西太麻烦,她根本没那个心思去惹。“呵,不就是一颗破珠子,至于穷追不舍么?”墨君临步步靠近将人逼到墙角,看着那双忽闪的眸子邪魅勾起她的发丝:“宝贝,欠了本王的债就得还,本王可从不做亏本的生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月之魔都

    幻月之魔都

    这是一神奇的大陆,上面有着人类,矮人,精灵,还有这那些物种繁多的魔兽。当然还有那些神秘的生物。上面共存着魔法,斗气,还有那些隐藏的力量,所不被普通人所知。
  • 古今医彻

    古今医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