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9100000009

第9章 民族风情(2)

在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面上画吉祥的图案,有的则画蝎子避邪。藏历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户都吃古突驱鬼。家庭主妇在做古突时,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

如吃到瓷片,说明这人好吃懒做,吃到辣椒说明这人嘴如刀子,吃到肉说明这人敬老爱幼,吃到牛粪则表示这人经常有好运气等。

在除夕夜,九寨沟的藏族同胞还要到海子边背水。背水的时间以各寨子的第一声鸡鸣为准。当听到第一声鸡鸣时,寨里人就会争先恐后地赶到,先烧香泼水,然后背回新年最早的圣水,供全家人饮用。

在九寨沟人看来,过去一年寨里家里的某些不顺都是魔鬼在作怪,他们要把鬼怪一个不留地全部消灭。驱鬼仪式是这样的:除夕下午,男人们先到海子里把小石子捞回家,晚上,由当家的男人先屋内,后屋外,一边咒骂各种鬼怪,一边用小石子在各个角落不停地打,最后把手中剩下的小石子和象征鬼怪的铁针一起埋在家门外的楼梯脚下,表示这些鬼怪永远不会进家门。

家里的鬼驱完了,小孩子们会到海子边用泼水的方式驱赶寨子里的鬼。当然,现在驱鬼的仪式已由当初对自然的敬畏演变为了一种轻松的文化形态。

春节期间,除夕夜吃团圆饭,正月初一、初二家人团聚,初三开始为大众集体活动,他们舞龙、舞狮欢庆节日。正月十一举行九寨沟规模盛大的春节联欢会,极其热闹。

大年初一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油榨果、羊头、五谷丰收斗和各种糖果摆放在佛龛或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

饭后,长辈端来五谷丰收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都是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以后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持续半个月。

正月十五,为了预知新年的未来,几乎每个寨子都要十分隆重地搞一次请山神的活动。请山神的两位姑娘,是由法师根据当年天文历法推算的生辰八字来确定的。

请山神可在白天举行,也可以在晚上,主要法具为交叉结实的“Y”字形木杈。仪式开始时,全寨的人都聚集在木杈前,法师念经,两位姑娘手里的木杈自动地不定向摆动,如果木杈不摆动则说明法师不灵,将重新请山神,重新颂经启动。大家祈祷说:

山神呀,山上的石头会不会滚下来?滚下来就倒向左边,滚不下来就倒向右边;

山神呀,山上的泥石流会不会爆发?会爆发就倒向左边,不会爆发就倒向右边。

山神呀,九寨沟今年会不会风调雨顺?如果风调雨顺就倒向左边,如果气候不好就倒向右边;

山神呀,九寨沟今年有没有病魔作祟?有病魔作祟就倒向左边,没有病魔作祟就倒向右边。

山神呀,九寨沟小伙今年会不会娶上一位好姑娘?如果能娶上就倒向左边,如果不能娶上就倒向右边。

就这样,他们要把全寨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每个成员的生老病死,发财求学等所有问题都一一问完。对预测出来的答案有的人相信,有的人则作为传统娱乐活动参加。

请山神的活动结束之后,全寨过年最热闹的场面开始了,他们围成一个圆圈,通宵达旦欢歌笑语。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圆圈代表团圆,代表一代又一代的九寨沟人团结互爱的精神。

吉日焚烧桑烟,也是九寨沟藏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桑烟又称熏香,“桑”是藏语的译音,本义为“净”。桑烟的发源地在西藏阿里地区,沿袭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是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仪式之一。

桑烟用在盟誓上,是让天神作证的意思。民间性的桑烟,更多的是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祈福。焚烧桑烟的地方是神山、神坛和神塔等。每逢吉日,村寨到处都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萦绕着袅袅的桑烟。

桑烟一般用圆柏属植物方枝柏的细枝和叶,当地称为柏香。藏族人认为凡是不干不净的身和物都要用柏香熏陶,才能清除秽气得到真正的清净。如搬新房,在未住进前用柏香熏,新购买的衣物还没有穿着前用柏香熏,参加丧葬的人员回到屋里,也要点上柏香等。

(六)服饰撷要

九寨沟藏族服装主要由藏袍和藏式衬衫组成。服装的颜色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白色、黄色、红色成为他们服饰的主要颜色。

藏袍的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节日盛装大都有皮毛装饰。藏袍一般比人的身高还长,穿的时候可有一套复杂的程序。男子钻进袍子里,将袍子高高地提起,让下摆垂到膝盖附近,然后再在腰部系上一根腰带。

藏袍通常只穿左手,右肩露在外面好干活,天气热时,他们也把双肩露在外面,而且还将衣领部分拉到上半身,这时的藏族男子就显得更加的英俊潇洒。女袍的穿法与男式大都相同,不过它们的下摆总要放在脚背上。

藏式衬衫的特点是左肩大,右肩小,右腋下有纽扣或用有色布做成的飘带,穿着时要结上扣子或系上飘带。藏式衬衫男人以白色为主,女人大多以印花绸布居多,一般来说男式衬衫为高领,女衬衫则是翻领,衣袖比一般的衣袖都长。

九寨沟人极讲究头饰、胸饰、手饰、腰间的佩戴和脚上的鞋。每逢盛大的节日,她们头上的装饰可不一般,头顶上有巴珠、发辫上挂银币、耳朵上带大环,整个头上光闪闪、亮堂堂,一派富丽的景象。穿着华丽的少女们,总是惹得那些未婚小伙儿们直瞪瞪地盯着她们看。

在九寨沟的藏民族,不管男人或女人,他们脖子上都喜欢挂项链,手腕手指上要带镯子和戒子。女人的背上垂挂着各种金属币和宝石,男人的腰间常有腰刀、烟壶、项扣和银圆等装饰品。

藏族男人戴的帽子样式有很多,一般很常见的是薄呢礼帽。上世纪中叶,西方的礼帽传到藏区,不久这种帽子就被藏族所接受。

藏族穿的鞋也同样令人感兴趣,无论男式或女式,外观上均像舞台上古装戏里文官武将穿的靴。

藏族服装在追求适用的同时,又追求华美、富丽的风格。藏民族往往把服饰作为显示财富和美的象征,有时,一个人身上的华丽装饰和佩戴,就价值上万甚至数十万元。

(七)文化娱乐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国的藏乡是歌舞的故乡。藏族同胞不但节日唱歌,劳动唱歌,祈神唱歌,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唱歌。喝酒时有酒歌,打茶时有茶歌,走路时有路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藏族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有歌声来陪伴,都有舞蹈来相随。

九寨沟的水一年四季欢唱不停,九寨沟的山春夏秋冬低吟不止,九寨沟的树不分昼夜地飘飘起舞,九寨沟的鸟不分晨昏地婉转悠鸣。就是这歌舞环境孕育了九寨沟人的活泼天性,再加上祖先留下的能歌善舞的遗传基因,人们一到这里就落进了歌舞的旋涡。

九寨沟藏民族的山歌音调高昂、优雅、豪放,具有高原博大、宽广的自然特点和强烈的民族生活气息。特别是其中的对歌,它是九寨沟人最喜欢参加的一种娱乐形式,走路的时候前一拨与后一拨对,男人和女人对,这个村和那个村也可以对,曲调各异,丰富多彩。

九寨沟人在劳动中也唱歌,甚至与舞蹈动作相配合,歌声使劳动具有了节奏。在放牧、种地、盖房,甚至做家务时都有不同风韵的歌声相配合。九寨沟在成为国际级的旅游景区后,当地的居民都积极采取退耕还林,不再种地,主要从事放牧,但他们在接待游客时也还是以歌声相伴。

竹笛是男性青年随身携带的乐器。由箭竹制成,吹奏时可变调,音质高昂清纯、悦耳动听,在九寨沟的山林湖泊都可以听到这种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笛声。

竹口弦是妇女常用和随身携带的一种竹乐器,是男性制作后送给恋人或情人的礼品。竹口弦音调婉柔,长约八厘米左右,外有精制的竹套,表面有精心雕刻的装饰图案,既是乐器又是装饰品。

九寨沟藏民族最流行的舞蹈是锅庄。据藏文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藏族就十分盛行歌舞。藏族人最先的舞蹈就是围绕篝火跳圆圈舞,这种旋转不停的舞蹈,伴随着这个民族走过了无穷无尽的岁月。

九寨沟藏民族锅庄通常分为寺庙锅庄、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寺庙锅庄通常在寺院宗教节日或迎送大活佛的时候跳。

这种锅庄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是信徒们为了来世幸福而献给神灵活佛的。而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则热烈奔放,充满自豪。每逢节日,男性穿着肥大统裤,如雄鹰展翅;女性则脱掉右臂,抛袖于身后,飘逸洒脱。他们围着圆圈拍手、踏步、踢脚,跳起来常常通宵达旦。

九寨沟人跳锅庄不仅自已跳,而且还热情地邀请游人一起跳,跳锅庄的队伍时而牵着手成圆圈,时而跳成圆盘,时而又成蜗牛状,层层叠叠,围成一团。跳得高兴的时候,踢脚声、吆喝声将锅庄推向高潮。

藏戏也是藏族文化中的另一种广场歌舞形式,表演时,演员带上面具载歌载舞。相传,藏戏是由15世纪著名行僧唐东杰布所创。当时,唐东杰布云游西藏时,深深感受到了江河阻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便立誓要在每条河流上都架设铁索桥。

后来,唐东杰布与在西藏结识的七个能歌善舞的兄妹一起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和宗教故事,劝人行善积德。藏族僧众都推崇他的义举,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铁出铁,共同修建了铁索桥。铁索桥一座一座建起来了,藏戏也因此在一个个地方传唱开来。

藏戏的面具很特别,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蓝色、黑色面具代表劳动群众,红色面具代表国王,绿色面具代表王妃,黄色面具代表活佛仙人,半黑半白色面具代表告秘者和女巫。

在藏戏中,还离不开演员扮演的动物登台表演,因此藏戏中还有许多的动物面具,这些动物都被罩上了神灵的色彩,显示了藏族人的一种图腾崇拜。

(八)宗教文化

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它对丰富和发展藏民族的语言、文学、历算、音乐、建筑、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和民族教育等门类的文学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藏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了解藏传佛教,才能真正了解藏族和藏族人。

九寨沟藏族同胞大多信仰苯教。公元前2世纪,西藏的苯教传到了九寨沟所在的阿坝地区,与当时原始的巫教结合。公元前6世纪,苯教在这一地区大为盛行。公元前7世纪,藏传佛教传入,与苯教发生冲突,因为苯教在这一地区的信众众多,基础坚实,才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一个派别,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直到今天,整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仍然保存有六十多座苯教寺庙。

苯教又名苯波教,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教。苯教起源于古代西藏象雄地区,创始人为旦巴辛绕。苯教信仰万物有灵,它的主师叫“兴绕”,意思是最高的巫师。巫师围绕祈福消灾等宗旨展开宗教活动,具有原始土著宗教的遗风。

唐卡汉语叫卷轴画,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用绸缎镶边,也有用丝纺和绸贴丝缝的工艺品。上端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用银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者达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一平方米。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既隐含着一个文明古国的自尊,又隐含着近代积贫积弱的自卑;受到过太多的赞美,又受到过太多批评和嘲讽;是很多苦难的根源,又是很多问题的借口,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自我了解与彼此了解的意义。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中华礼仪文化与文明北京

    中华礼仪文化与文明北京

    《中华礼仪文化与文明北京》从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角度,探索了北京文明的历史文化基本要素,探索了现在和未来文明北京建设的基本问题,探索了引领文明北京发展的重要思想文化,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和礼仪素养,进一步增强文明北京创建的历史使命意识、示范引领意识、公民践行意识。
热门推荐
  • 龟大伯卖缸

    龟大伯卖缸

    童话的魅力来自于作家所构筑的一个个奇幻的故事。我喜欢在这个世界中遨游,让思想插上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所有这些奇思妙想,是一般文学作品难以表现的;唯有童话,给我留下漫无边际的想象空间。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润滑着我的思维,让我变得像孩子一样天真,敏捷。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司法与传媒关系临界点: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

    采访权是记者采访报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权利,没有采访权或采访权得不到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就难以真正实现。本书的基本理路在于阐明采访权与基本权利的关联方式,采访权的权利性质,采访权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如何具体展开,如何对采访权进行规制和保障等等。
  • 皇上你要休妻吗

    皇上你要休妻吗

    房间内传来了某皇后暴怒的声音“该死的南宫熠你丫的快点把老娘给休了,l老娘还忙着去看帅哥呢!”南宫熠痞痞的一笑自动忽略的前面一句话“朕的皇后娘娘你现在不就是在看帅哥吗?你还要去看哪个帅哥放眼整个南冥还有比朕还俊美的男子吗?”南宫熠的回答气的某皇后差点跳脚大吼道“南宫熠你不把老娘休了,老娘掐死你”“朕的皇后你舍得掐死朕吗?掐死朕你就看不到帅哥了。”南宫熠说完这句话后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没有理会被气的差点要杀了他的上官欣洛。
  • 白娘子要休夫

    白娘子要休夫

    “姐姐,许仙又去捉妖了”“姐姐,许仙要挂了”“姐姐,许仙又进入轮回了……”“啊?姐姐,这休书不会是给许仙的吧?”“嗯哼!”……白素贞仰天长叹,当年那个手捧七彩灵蛇蛋痛哭流涕的昊天帝到底去了哪里?难道是轮回镜作妖?……为毛进入轮回的许仙很想拍飞他?那个谁?曦女……你来凑什么热闹?嘿嘿,九世轮回,当然是来看你如何休夫哒?西湖断桥的娘子大人,许仙来也!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

    她,叫云若芳,是丞相府唯一嫡女,是先皇和当今太后亲封的芳华郡主,更是清鸣谷神女,可,刚为姨姐肚子里的皇嗣祈福回来之后,却得到一个消息—姨姐在宫中难产死了!云若芳非常地不可置信。她站在一棵桂花树下,眼神呆呆地,望着落下的桂花,眼睛变得模糊起来,滴下了一滴泪,泪落到地上竟开成了一朵莲,远处的皇上心里也开了一朵莲。。。。。。“芳华郡主,德贵妃娘娘的死是端如妃干的!”果然!云若芳在心中想。可真正的凶手—端如妃缺安然无恙,反倒让无辜嫔妃受了罪。她为与自己最亲的姨姐报仇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爱上了他—大天朝的皇上文君玺。而他,也爱上了她,但,他却一直在等救他命的小女孩。。。。。。那她最终是否能惩处凶手,将之绳之以法,甚至登上凤位,稳坐中宫呢?
  • 地狱梅宫二

    地狱梅宫二

    延续几百年的家族,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恐怖的家族底蕴,古墓中的倩影、神奇的巫术道法、馗道传人和主角一起闯荡杨家古墓,惊现地狱梅宫传说
  • 既生厌

    既生厌

    你是我世界里百看不厌的电影我沉溺在你海市蜃楼般的光阴里即使散场也徘徊不去每一天我都在问自己闹够了没有
  • 末世之悠然崛起

    末世之悠然崛起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双商超高的金牌杀手,且懒得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的人,偶尔一次出门买东西,居然遇到了雷雨天气,还被雷给劈死了。死就死了吧,还赶潮流穿越了,还是穿书,冷千雪无语,对天翻白眼。看女主如何在未世过得悠然自在,努为做一只米虫的故事!
  • 向往的生活之龙套巨星

    向往的生活之龙套巨星

    【新书《从扮青衣开始的娱乐巨星》已发,喜欢的可以多多支持!】一个从地球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小小龙套,从向往的生活这档综艺节目,一步步成长为娱乐天王。陈诺忙时到处领奖,开演唱会,拍电视剧电影,闲时就回去节目组划水,种地摸鱼,体验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