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9500000002

第2章 简要概况

作为冷兵器时代军事要塞的关隘,我国有许多座,而梅关无疑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特别是陈毅的那首《梅岭三章》更使梅关名扬天下。

梅关的扬名和它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它连接赣粤,雄踞梅岭,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在梅关及其周围一带发生了许多有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梅关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中国产生了影响。

(一)梅关地理位置

雄伟的罗霄山脉经江西井冈山向南延伸,其末梢到达江西南部的赣粤湘边,仍一直顽强地向东南伸展。在江西大余县与广东南雄县的边界上,有一座梅岭,它为是“五岭”之一的大庚岭东段。

大庚岭横亘广东、江西两省之间,全长两百多公里。梅岭海拨只有四百多米,但它处于大庚岭之咽喉,地势险要。梅关就建在这梅岭上。

从行政区划上看,梅关坐落在我国广东省北部的南雄县,距离县城约三十公里梅岭顶部,被称为是“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二)梅关名称由来

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关于“梅关”一名的出现也是有原因的。

据说,梅关因为其所在的梅岭而得名。相传在战国时期,中原战乱不堪,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被眼前的岭南风光所吸引,决定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

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

在历史上,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

梅岭作为一个地面被广泛认可后,在梅岭上所建的关隘自然也就被人叫作了“梅关”。

(三)梅关的历史沿革

梅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粤赣交通的咽喉,兵家必争,战事频仍。数千年来,战争硝烟弥漫,战鼓如雷,壮士捐躯,慷慨豪迈,为诗意梅关平添了缕缕铁血之色。

1.秦代的梅关

据说在秦以前,梅岭上就有关隘。先秦时梅岭为楚之“枥门”,又叫“南戒门”。

秦始皇统一六国,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南开关隘经略岭南。为了征服杂居岭南的闽、南越,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开始筑路,通五岭南北,兵分五路。其中一路,沿赣江南下,越过大庾岭,到达广东南雄。

秦军民南下多走这条路。从咸阳出发,经过潼关,到达洛阳、汝阳,折下东南,经过南阳,沿白河、汉水入长江,然后转入鄱阳,溯赣江而上,翻越大庾岭,出浦关,进入岭南。从此,这里开辟了后世赣粤交通大动脉的雏形。

秦军号称50万精兵,长途跋涉,戍守五岭,筑起三道关,即横浦关、阳山关和湟溪关,其中,横浦关就是现在的梅关。

据传在此之前,秦灭楚,越人避秦大举南迁,其中有位名为梅绢带领一支人马拥越王逃到大庾山梅岭,在梅岭南麓的河谷披荆斩棘,筑城垦荒。他喜爱梅花,率众人广种梅树,于是漫山遍野,流香溢彩。

梅绢在此效仿他的祖先“卧薪尝胆”三十余年,休养生息、积粮练兵,对抗秦廷。

2.汉代的梅关

梅关所在的梅岭在汉代被称为台岭,或称为庾岭,也称为大庾岭。汉武帝元鼎五年,南粤大臣吕嘉叛乱,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即今南昌出发,翻过梅岭,进入广东平乱。

平叛后,杨仆派部将庾胜兄弟驻守梅岭,庾胜兄弟还在岭北筑庾将军城,庾岭和现在的江西大余,即大庾县的名字,就是源于庾胜兄弟。此后,“大庾岭”这个名字频繁出现于官方文献中,沿用至今。

到南朝时,陈霸先率三万精兵度过梅岭,北讨候景,建立了陈王朝。

3.唐朝后的梅关

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展,对外输出瓷器、丝绸、茶叶,除了北方“丝绸之路”到达西亚、欧洲之外,还有通过水运,由长江到达赣江,溯章江而上来到大余梅岭脚下,然后由挑夫挑过这条古驿道送往广东南雄,再由浈江、珠江运往海外。

为了唐朝经济发展的需要,716年,丞相张九龄奉唐玄宗旨,把大庾山梅岭石壁生生地劈出一道高约四十米、宽约十米、深约六十米的大壑,铺出一条用片石嵌就,宽约六米、长十余公里的穿山驿道。

在古代,这条驿道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作用,可以说是从此天堑变通途,“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踏,冬无寒土”,盛极几朝。有人把这条航路称为“水上丝绸之路”。

宋代的广盐入赣,为加强管理,增加关税收入。1063年,蔡挺、蔡抗弟兄在梅岭高踞险要之处设立关隘,在驿道口建筑关楼,并将它命名为梅关。当时,蔡挺任江西提刑,蔡抗任广东转运使。

到了清朝,太平军石达开部浴血梅关,一万余人据险坚守二十余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两次督师度岭北伐。

4.近现代时的梅关

梅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曾经发生过几场著名的战役,对整个中国革命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1930年春,红四军渡岭歼顽敌,毛泽东、朱德率部进驻南雄城。

1932年7月,红一军团夺取梅关的战役的在这里打响。当时广东军阀余汉谋最惧红军抢占梅关,断其回粤归路。他于7月2日凌晨,命李振球立即派一团兵力“扼守梅关孔道,俾将来本军进出容易。”

不久,红军到达梅岭山麓,向梅关发起猛烈进攻。据守梅关山巅和山坳的各两连敌军一齐开火抵抗,双方在山坡上展开激战。

战争的结果是红军取得了胜利,红一军团将敌人全部击溃后,于当天黄昏时分占领梅关要隘,把粤军占据的大余、南雄两个重要据点之间的交通线全部截断,首先完成了南面的战略部署。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经过梅关开始了著名的万里长征。

此时,陈毅留在井冈山牵制敌人、继续斗争,随后突围到梅岭一带,坚持与敌人周旋打游击达三年之久。

1949年9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赣州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解放华南的战略部署,研究各级党政机关的组成和地方武装配合南下大军作战的任务。

会议之后,梅关所在的五岭地委副书记袁鉴文接到张华从赣州转来的华南分局第三书记方方的紧急通知:南下大军将于9月23日进攻南雄县城,24日攻占始兴县城。

23日上午,张华、叶昌率领北江第二支队,由大余县城直达南雄北部境内的梅岭。由该支队主力团刘裕安营在梅关前列队等候,迎接南下解放军。

当天下午,从江西南康出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四十五师先头部队的指战员,浩浩荡荡地进入广东省南雄县境内,通过雄伟的“南粤雄关”关楼,同北江第二支队胜利会师,互相热烈欢呼。

在鲜艳夺目的红旗下,战友们都沉醉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中。这就是著名的“梅关会师”。

梅关会师之后,中国大地逐渐迎来了全面的解放,和平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主题,而梅关的军事作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千百年来,梅关就是这样以梅的风骨、梅的品性、梅的精神陶冶着这方水土、这方的人。每逢年节,一批又一批的各种宗亲会,旅游团会从南粤各地、从大江南北、从五大洲四大洋向梅关汇聚。他们长跪膜拜,让小小的珠玑巷百数家各姓祠堂处处香火鼎盛;他们踏雪赏梅,把梅关长长的驿道挤得水泄不通。

与其说他们是来寻根认祖、祭拜祖宗,还不如说他们是来寻找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曾渗透在他们从梅关上走下来的祖先们的骨子里,却与纷扰忙碌的自己渐行渐远。那是一种得以使我们的民族永远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同类推荐
  • 恕我直言

    恕我直言

    《恕我直言》汇集了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来关于教育、社会热点的思考评论,比如《我们正在毁灭我们本来追求的美好》《我为郎平叫好,也为傅园慧喝彩》《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最好的学校要招最好的学生?》等,其中不少文章还引起过不小的反响乃至争议。思考必然会伴随着争议,甚至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就没有思想的诞生。他希望观点的碰撞能成为君子之交的常态。
  •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最早的库布孜又称克勒库布孜,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后来在克勒库布孜的基础上,增加弦轴(左右各一)、琴弦和指板,制成了两弦的库布孜,仍采用马尾弦或牛筋弦,它与今日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十分相似。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老子答问录

    老子答问录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之精深。研究《老子》必知“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几个原则;“无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到“无为”的境界,则没有不能做的事。
热门推荐
  • 繁花似沉剑

    繁花似沉剑

    当大家都不再赞美正义的英雄的时候,请问还有人愿意做英雄吗?难道做英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被大家赞美的虚荣心吗?还是的确心存正义?这篇武侠故事会告诉你答案。
  • 明季三朝野史

    明季三朝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智慧民族,他们几千年来亡国不亡种的坎坷际遇,以及那惊人的理财能力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为什么摩根、洛克菲勒、格林斯潘这样的商界巨贾和爱因斯坦等这样的思想巨擘都出身犹太入?漫长的流亡史中,犹太人究竟积累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智慧?这本《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将为你一一解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boss宠妻之家里有矿

    boss宠妻之家里有矿

    【本文1v1甜宠,无大虐,腹黑老公大战开挂小千金!】她,华悠悠,盛家正牌千金却被人设计于大婚之日失去所有;他,君峻屽,君家继承人却因继母诬陷而失去了继承资格;“悠悠,我想娶你。”“不好意思,我没看上你。”“我家里有矿。”“好的。民政局见!”婚后。她恃宠而骄,他宠妻无度。“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我知道。”“那你娶我做什么。”“疼你。”
  • 金樽幽月(全集)

    金樽幽月(全集)

    花魁龙白月原本在京城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凭空被卷入官场旋涡。当朝宰相密令她去勾引一名道士——四品伎术官紫眠大人,可当她伺机混入紫眠大人的航船,扰乱了紫眠师徒的乏味生活时,龙白月却渐渐改变了初衷。她喜欢上了这个沉默却温柔的清俊男子,与此同时,为了帮助紫眠探寻他神秘的身世,她以医女的身份踏入茫茫深宫。宫墙阻隔,两人的感情还能一如当初吗?紫眠是否真是圣上和狐妖的孽种?一心要除掉紫眠的阴险宰相,又将使出怎样的毒计呢?
  • 圣灵鸑枪

    圣灵鸑枪

    她手持圣灵鸑枪,夺数人性命,凡入境者,贪者,无一幸存。她幸得暗器传承,一颗小小的夺命胆毁掉万人生机。她们穿梭于秘境之间,杀人于无形之中,她们向世人宣告:阻我者!亡!伤我者!亡!害我者!亡!一旦被她们设下绝杀令,迎来的便是真正的死亡,不再有转世的机会,真正的消亡于世间。“鸑鷟吗?容本尊去看看!”“尊上三思啊!”“有何不可?”“尊上!”“那个,尊上他已经走了……”……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罗奇散文体的牧歌传奇《罗瑟琳》,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吟咏牧羊人纯洁无限爱情的牧歌文学是欧洲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牧歌传奇在中世纪中断之后,文艺复兴时代重又兴盛。
  • 邓小平军事谋略

    邓小平军事谋略

    从百色起义到万里长征,从创建抗日根据地到上党战役拉开解放战争的序幕,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淮海战役,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到三军解放大西南,从和平时期的百万大裁军到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彪炳着邓小平同志作为杰出的军事谋略上的雄才大略,具有极高的理论创造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不仅是邓小平军事思想中的精华,也是中国军事谋略宝库中璀璨的瑰宝。在对邓小平军事思想的诸多探讨中,目前还没有从军画谋略的层面深入开掘、系统研究的成果,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对邓小平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等研究的深刻性及全面性。《邓小平军事谋略》对此作了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