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400000010

第10章 有了面包,再谈玫瑰 (3)

但是进了公关公司,吴洁依然只能从基层做起,她被安排去处理一些繁杂的琐事,打字、复印、接待、端茶、倒水,新工作的“美丽光环”渐渐从吴洁的心中褪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像第一份工作那样的焦虑和烦躁。终于,吴洁又无法坚持上班了,不到两个星期,她再次放弃了这份工作。

在辞去了第二份工作之后,吴洁对自己是否能正常工作产生了怀疑。“无论什么工作都那么枯燥乏味,都提不起我半点兴趣。”现在,吴洁一提到“上班”就充满恐惧,也没信心继续找下一份工作。

据了解,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中,这种恐惧上班、害怕工作的并非个别现象,从全国各高校的BBS上每天都可以浏览到大量关于“工作恐惧症”的信息。

对于毕业生的“上班恐惧症”现象,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类人往往过于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总是想到“我想做什么”和“我喜欢做什么”,却很少考虑“公司需要我做什么”和“这份工作本身要求我做什么”。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才使这些毕业生在工作中常感到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开始怀疑工作本身的价值,所以恐惧上班或频繁跳槽。

小舟是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被分到工厂工作。他的专业知识比较过硬,自认为可以搞好工厂的管理,同时胜任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然而,工厂的主管根据整个大环境和形势,不让他冒险,加上很多客观原因,使小舟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他和工厂主管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不得不离开工厂。

还有一个男生在毕业后的一年之间,他不断跳槽,换了十几个单位。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怎么看他们都觉得不顺眼,他们是错的,又不听我的。”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医师认为,出现“上班恐惧症”的学生,多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与社会接触较少、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问题的人。同时,他们又比较聪明,考虑问题比较周到,毕业后思想的松弛让他们胡思乱想,从而影响到了心理健康。如不及时疏导、治疗,必将对工作后的各种表现产生影响,有的甚至可能会丧失很多好的工作机会。对于工作一年的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适应不良。像小舟最后变得十分偏执,这已经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了。频繁换单位的那个同学,则属于思维逻辑出现了问题。

对于刚接触社会的一些人来说,有的时候对自己期望太高,所以在工作中达不到一定标准时,就很容易受挫,致使自己信心和自尊受打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就充满了担忧和疑虑。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很难再融入自己所处的工作团队。

那么,对于这样的“上班恐惧症”,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应该开始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想法,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型和蜕变,要开始转换自己从学生到社会人士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总是要工作的,靠自己养活自己是不变的真理,所以,与其惧怕这种改变,不如学着去积极适应。

其次,要学会更多地融入集体,从大众品位来说,内向的、孤僻的性格是不怎么受欢迎的。同时,要学会体味工作中的乐趣,感受与同事相处时的快乐,更要懂得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负担太过沉重的压力。学会把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痛苦缩小,把快乐放大,这样,每天的工作开始,才能让自己充满热情和活力。

最后,如果我们真的在工作上出现了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这时,我们就应该适时地向同事、领导、朋友、家人求助。如果是心理上的问题,则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去咨询,不要试图回避,要敢于面对,因为只有面对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走出上班恐惧症的泥潭就这么简单,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快乐、自信、坚定、努力来充实自己的心灵,就能解开上班恐惧症的枷锁,快乐地工作。幸福其实很简单,有的时候只需要我们转变一下想法,不要让自己钻牛角尖,陷身于不可自拔的泥淖中。

适时“关机”,有节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越变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种可怕的“职业枯竭”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很多地方,尤其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尤为严重。

楚楚刚毕业时,和所有的“北漂”一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人才济济的北京,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她纯粹是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追赶高手和铺垫成绩,甚至到了过劳死的边缘。没日没月地奋斗,一度让楚楚的所有创造力濒临枯竭。整个大脑从刚开始的高速运转到后来的几近瘫痪,一切都是机械地惯性维持,这样的状况让楚楚差点绝望,因为这样的状况持续越久,她就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有一个周末,楚楚决定不再加班,给自己放个假。躺了整整两天之后,睡眠充足所带来的高效持续了没多久之后又陷入以前的倦怠状态。她觉得很累,再也不想工作,但却不得不继续工作。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一沓沓文件摆在那里,好像一座山一样,永远也搬不完。第二天醒来又要重复前一天的工作,没完没了,看不到尽头。明明每天加班到很晚,累到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却还总觉得心里特别窝火,动不动就有大发雷霆的冲动。

以前的老同学都很羡慕楚楚拿着高薪,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过得其实并不好,每天忙得连太阳都没有机会见到,连周末都是面色苍白的加班,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去享受生活。年终填写业绩总结表时,自己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并且想了很久能写下的成绩微乎其微。

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目前的状况是职业枯竭。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能量耗尽的感觉,也很容易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变成失去了思考能力的机械,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无尽的疲惫还会导致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严重消失,甚至开始莫名迁怒于公司和周围的人,致使工作和人际不约而同“告急”。职业枯竭,光看这个名字就让人无法觉得难以接受,经历过了肯定更会抓狂。职业枯竭,犹如毒品。毒品也许还会给人短暂的幻觉,但是职业枯竭却是最真实的地狱。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不让职业枯竭靠岸。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让自己的大脑适时“关机”。

首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承受压力的额度有多大。然后依据这些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要学会接纳自己,宽容自己,善待自己,承认人的正常心理情绪反应,不要过激地否定自己。

其次,当目前的状况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或者情况复杂而令人厌倦时,不要过度抱怨。要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如果觉得自己总是在自我重复、能力不足的时候,厌倦和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进行一些学习和进修,掌握了新的技巧之后,人就很容易重新找回自信,枯竭感也会随之减轻。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给自己减负,学会给自己松绑,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有一些轻松的业余活动。

让自己的脑子急速运转并不是坏事,但是不能极端地让自己“过劳死”,要适当地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在工作中获取快乐,把在职场上的奋斗当成一种幸福,这才是事业拼搏中应该保持的心态。

“抗”下来,才能“升”上去

有人讲了这么一个关于大学生辞职却深陷传销窝的事。

“快一个星期了,音信全无。”漆永就拿出手机,黯然地说道,隔一段时间就给女儿曾经来电的显示号码一一回拨,但总是无法接通。

2009年国庆长假后,漆永和来自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省的十几位家长,不约而同地来到茂名。最近,这些家长中都有孩子到茂名工作,随后渐渐联系不畅,到最后便联系不上了。期间,还有家长甚至被索要金钱或恐吓。

来到茂名报案,家长们才获知孩子很可能陷入传销窝。半个月来,这些家长们起早摸黑地踩点,并跟着打传人员端窝点。

这些失踪的孩子大多是刚刚大学毕业,找到第一份工作。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

那天,我还没下班,妻子就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坏消息,她一个同事的女儿悄悄离家出走,搞传销去了。

我听了也大吃一惊,那个女孩子平时看起来很文静,不像是会去离家出走的乖戾孩子,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只好发动所有能发动的社会关系,都帮忙找了。

一直奔走了近三个月,才通过警方在郊区找到了这个传销团伙,当妻子的同事哭着要带女儿回家的时候,女儿居然还不愿意回去。

“你没看到那个场面,真让人寒心,我同事哭的倒在地上起不来,那个女孩子就是一脸冷漠,说死也不回去,好像不是亲生闺女一样。”

“怎么会这样?”我很好奇。

“谁知道呢?”妻子也一头雾水。我们都对那个女孩子的冷漠不解。之后,我和几位心理学的朋友谈到这个话题时,他们才替我解答了这个疑惑,这个女孩子一定是个心理上很挫折的人。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谁都不是一顺风顺、万事如意的,都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甚至饱经风雨和坎坷。尤其,在职场上,抗压力也是一种竞争力,我们想要在工作上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当我们在面对各种负面影响的时候,就要学会“抗”下来,感受身边实实在在的幸福。

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而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工作中的不顺利、人际关系的一时误会和摩擦等,固然会引起不良情绪反应,但相对而言,毕竟是区区小事,影响不大。但严重的挫折,会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者引起紧张、消沉、焦虑、惆怅、沮丧、忧伤、悲观、绝望。

长期下去,这些消极恶劣的情绪得不到消除或缓解,就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变得消沉颓废,一蹶不振;或愤愤不平,迁怒于人;或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或导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也有的可能轻生自杀,行凶犯罪。

就是因为传销人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人们这种挫折孤僻的心理,再加上他们假装温情脉脉的手腕,令这些人的心理得到温暖,从而心甘情愿留下。

受挫后的心理失衡,不仅影响人的工作、生活,还严重影响人的健康。长久的心理失衡,不仅会引起各种疾病,甚至能使人丧生。为了避免受挫后消极心理的产生,不如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诉说。

倾诉法是近年来医学心理学比较提倡的一种治疗心理失衡的方法。受挫后如果把失望焦虑的情绪封锁在心里,会凝聚成一种失控力,它可能摧毁肌体的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语言的倾诉逐步转化出去。

同类推荐
  • 麦肯锡沟通必胜手册

    麦肯锡沟通必胜手册

    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说得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得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事半功倍地轻松面对。
  • 调整心态 健康生活

    调整心态 健康生活

    是什么让我们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是什么让我们失去美好的心情?又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生活非常劳累呢?其实这些所有的困扰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带来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态的好坏不但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只有好的心情,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生活。本书就是基于这个角度出发,讲解了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掌控你的情感、有关梦境的思考、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面对生活的压力、身为女人或男人的心理问题、充满抱怨的世界、都市的健康危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等几个部分。
  •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

    成功的唯一敌人就是你自己。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得超越自身的弱点,战胜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这是由原野编著的《为什么别人总能超越人性的弱点》的论点立意所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虚荣、自我、贪婪、懒惰、自卑、胆怯等,这些弱点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 让学生勤于动脑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于动脑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美国礼仪皇后艾米莉·博斯特写就的鸿篇巨制,一部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全球礼仪手册。书中介绍了包括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及旅行礼仪等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礼仪规范。自问世以来,已修订再版18次!为了迎合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力求在尊重于原著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打造一本全新的礼仪书,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向你展示了魅力的秘密。紧贴生活实际,详细而实用。
热门推荐
  • 六号火化间

    六号火化间

    高考落榜生子良,来到诡异的六号火化间,这里仅接收非正常死亡的尸体。一个个案子被揭去面纱,却偶然发现每日相处的身边人,竟是人形怪兽?
  • 深谙大地

    深谙大地

    一片荒芜的大地上,许多不知名的野兽嘶吼着。一个个不明所以的人降临在这个世界,杀戮成了他们唯一的主题,回家成为他们唯一的愿望
  • 小狐狸,你的尾巴露出来了

    小狐狸,你的尾巴露出来了

    新婚夜,她企图逃跑。全城警戒,她被他堵进婚房。“你是人,我是狐狸,人狐不能在一起。”她说得义正言辞。“现在不是了。”他邪邪一笑,露出身后同她似的大红色尾巴。
  • 长歌浮生

    长歌浮生

    因传闻埋葬着武林秘籍和万千金银珠宝而叱咤风云的明德山庄遭遇灭门惨案,被视为凶宅,长久以来无人打理,甚至无人敢前往。多年之后,盐商之子,拥有不少身家财产的富豪郭昊乾挥霍千金买下了江湖上曾经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的明德山庄。自那之后,郭昊乾的人生开始走向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江湖也好,快意也罢,麻烦上身总是甩也甩不掉的……
  • 人境之难言江湖

    人境之难言江湖

    平凡少年独自踏入江湖,湖海波折,红颜枯老,战乱祸国种种机缘晦莫难隐
  • 妖之约

    妖之约

    曾听闻,这个世界上有妖。妖存于各处,也存于人心,也曾走过万里。妖不一定是妖,人也不一定是人。妖的悲欢,人的离散。也许,一切都是注定。她,寻找着曾经的千年之约。
  • 燕市货声

    燕市货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驸马的幸福生活

    大宋驸马的幸福生活

    魂穿到一个要嫁给公主的男人身上,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杨正觉得自己应该把理想换一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父母2:国外企业家成长课

    大父母2:国外企业家成长课

    本书通过详细分析国外企业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经历,从多方面揭示他们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营造的家庭氛围,以期给读者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文中例举了巴菲特、索罗斯、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等多位知名企业家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揭秘父母的生活习惯和管理方式等对他们的成功、成才起到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