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000000027

第27章 教师修养的冲突与选择(2)

三、应对教师责任与权利的冲突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职责与要求的多样性,教师职业生活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或冲突,如师生交往的对立与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和心理的失衡、创新的艰难与守旧的无奈、周而复始的工作和与时俱进的进修等。它们充斥在教师生涯之中,常使教师感到焦虑、无奈和痛苦,甚至导致职业倦怠和心理疾病,需要我们积极对待。

应对冲突的原则:一般性要求

由于教师责任、权利及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冲突,更无法对所有的冲突进行明确的抉择,只能就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探讨。

责任重于权利

法律虽然对教师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予以各方面的保障,但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处于发展中的需要受保护的未成年人,他们不仅属于弱势群体而且其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造成伤害,往往难以弥补,因此,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责任就至关重大。只有恪尽职守,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因此说教师“责任重于泰山”并不为过。

儿童权利优先

1990年9月30日“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并通过了两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献:《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90年代贯彻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的行动计划》。在《宣言》中庄严承诺“最优先地重视儿童的权利、儿童的生存以及儿童的保护和发展”,并在《计划》中进一步强调“由于今天的儿童是明日世界的公民,因而他们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就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事业都没有像儿童的保护和发展那样,更应优先受到重视,因为所有国家、而且确实是人类文明的生存、稳定和发展依赖于儿童”。我国也于1991年9月4日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于2006年12月29日进行了修订,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及全面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因此,必须把儿童的权利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教师在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时须以不损害儿童权利为前提。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无论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律义务都只强调教师“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禁止怎样做”,至于教师“可以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权利,社会则缺乏应有的关注,似乎是“学生权利至上、教师义务第一”,教师无私的奉献才是其神圣的天职,如果教师讲条件、谈权利就与其身份不符。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现代社会注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每个人在平等地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相关的义务。如果只重学生的权利和教师的义务,则不仅于学生的成长不利,而且会消减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自己都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必要的权利意识。此外,由于我国的教育法制尚不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教师的职业权利和人身权利经常会受到侵犯,如拖欠教师工资;侮辱、殴打、谩骂、诽谤教师;学校领导出于私怨故意不安排教师上课;行政或文教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无偿调用教师以谋私利等。从而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则是以“教师为本”,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育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也要学会维权并善于维权,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何应对:方法与技巧

原则只是一种指导思想或基本要求。要想在责任和权利的冲突中处变不惊、应对自如,教师还必须了解一些必要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与技巧。

尊重和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亦是人的基本需要。作为教师,既要有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又须有春风化雨的细腻和水滴石穿的耐心。当然,更要有让顽石点头的诚心和朽木可雕、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

赞可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但这种爱必须和尊重相结合,否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一种负累或侮辱,如常言道“打是亲,骂是爱”,但究竟有多少孩子或学生会从中感到“亲”和“爱”呢?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

某国代表团到我国某小学参观,发现该校的校长和教师进校时,学生都举手行礼,但却没有一个教师回礼,他们感到非常奇怪:中国不是礼仪之邦吗?怎么这么不懂礼节?面对外国人的疑惑,中国校长和教师同样感到惊讶,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好像觉得:学生还是孩子,回不回礼有什么要紧?……在他们的心目中,学生和他们根本不是平等的人,“我是长者,又是教师,他们尊重我是应该的,也是他们的义务,而回不回礼则是我的权利。”

每个人都需要尊重,相互间的尊重带来的效应可能是巨大、持久和深厚的。现在,不少学校规定,找学生谈话首先要请学生坐下,有些幼儿园规定,老师和幼儿说话时要蹲下来,这些都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也是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的具体体现。

其次,对学生要宽容、理智地爱,把关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强调:“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

尊重、关爱是基础,而严格要求则是体现。二者只有完美地统一,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并真正赢得学生的敬重。陶行知先生“四个糖果的故事”正是对此最好的佐证:

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的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斥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陶行知再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身上都有其闪光或可取之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一定要责罚,完全可以通过正面的教育方式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你的爱心和教育的艺术。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

○做老师的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的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公正地评价学生

——卢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有“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要求教师在行使评价权时必须“公正对待学生”和“正确评价学生”。

作为一个教师,不妨扪心自问:对于学生的批评,有多少人能够坦然面对?又有多少人能对批评自己的学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或评价?设身处地想一想,沃尔夫教授当时能够如此褒扬罗蒙诺索夫该具有怎样的襟怀和品格?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度、在高扬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今天,更有必要弘扬这种高尚的人品和师德,一个教师只有做到公正、无私、宽容、博爱,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评价的公正呢?第一,评价标准要统一。在评价过程中要适用同样的标准,不能存在特权或有所照顾。第二,评价标准要客观、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随意性或弹性过大。第三,评价过程要公开、透明,不能暗箱操作。第四,理智控制情感,尽量避免因个人爱憎好恶影响评价的公正与客观。

保护学生免受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无论是校外人员进校寻衅滋事还是校内学生打架斗殴,教师都要出面制止,以免学生受到伤害,决不能因害怕危险而坐视不管。此外,当学生遭遇危险(如溺水、生病、受伤等)或其言行举止出现危险信号时(如恐吓、威胁、表情愤怒或绝望、玩弄危险物品、翻爬围墙、下楼推搡冲挤、进行危险游戏、违规操作仪器设备或实验物品等),教师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消除隐患。否则,一旦造成危险或引致伤害,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为教师必须明确:

○学生任何时候遇到危险,教师都有义务实施救助。

○保护或救助学生时应注意策略和效果。

○当学生遭遇危险或面临伤害时,教师如因胆怯恐惧或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舆论的谴责。

○教师对学生应有舐犊之情,这样学生将会免受很多伤害。

○教师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学生的一切伤害不能全由学校和教师负责。为使家长放心和学校、教师放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由社会——即保险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儿童时期是好奇心和创造力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遵循儿童的发展特点,促进其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是社会和时代赋予教师的天职,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对儿童的兴趣、梦想从小精心呵护,对于其尝试、探索的“破坏”行为大度包容,才可能产生像达尔文、爱迪生那样的大科学家或大发明家。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已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迫切而又重要,它不仅决定个人今后能否在社会立足,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终不是走向衰落就是受制于其他民族。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教师,对于儿童、青少年,不仅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而且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精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天性。

信任和激励学生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那个只有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信任和激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积极而热烈的情绪,并给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巨大影响。“正是你的信任和激励,我的潜能才得到充分发挥”,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阳振坤在追忆恩师王选时深情地说。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有责任信任学生,更有义务激励学生。其中,信任是基础,激励是手段,目的则是让学生自律、自省、自信、自强,克服缺点、战胜恐惧、跨越障碍、激发潜能,从而走向成功和辉煌。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成自我发展的最大可能,这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爱与教育的智慧。永远不要低估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能。

信任既是艺术,又是责任。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同。赏识的奥妙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孩子心灵上自卑的巨石,这样,孩子的潜能就会逐渐被发掘出来,人格发展就会逐渐被引导到积极、正确的方向。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热门推荐
  • 腹黑王爷的绝色弃妃

    腹黑王爷的绝色弃妃

    因为她的貌不惊人,被皇帝退婚转嫁给了嗜血残忍冷酷无情的二王爷,洞房夜等来的便是无尽的羞辱,正牌王妃变成了下堂弃妇,傻女重生,不再奢望他的爱,这一世,她定要惊才绝艳,凌驾九宵之上。
  • 分裂的村庄

    分裂的村庄

    老霍站在房顶,俯视全村,脖子抻成了长颈鹿,脑袋转成了小蜗牛,心里“噼哩啪啦”地打着小算盘。其实,老霍犯不着笨手笨脚地爬上房,也无需抻长脖子到处瞅。他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当了十几年的村长,哪家啥样,玻璃一样透明。谁家的门锁啥牌子,谁家的水缸摆在哪儿,谁家的孩崽子长了几颗牙,谁家的老爷们儿犯了几回痔疮,他都能如数家珍。甚至谁家的老娘们儿来了红,也瞒不住他,更别说是谁家添个电视机,买个宠物狗,卖出几斤粮了,不消半个时辰,准能传进他的顺风耳。
  •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相传,灵魂徘徊在人世之间不肯离去,是因为生前还有未完之怨!雪胭,被她人赋予名字的冥界妖灵死亡,将她的的模样永恒的定格在青春的年华被黑色厌恶模糊了面容的阎王在一张张狰狞面孔的环绕下,分不清是帅是丑。“汝,阳寿已尽,奈何阴寿未满,心愿未了…”心愿未了,心愿未了雪胭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见他这般说了只知道她不知道那心愿是何,难道是因为她死的太早所遗留下了遗愿?!那么若是复活了呢?!因为这一个疑惑,她借尸还魂却发现自己不会做人……【片段欣赏】幽幽清风吹拂,满园开放的花儿随风摇摆如此良辰美景,漂亮少女慵懒的打了个哈欠,眼看着某女又是奄奄一息,一脸菜色仿佛下一秒就会昏倒的模样,漂亮少女笑眯眯的看着一脸担忧的众人,红唇轻启:“今日可有吃饭?!”某女怔愣片刻,迷茫摇头:“不曾”“昨日呢?!”她继续问“没……”想都不待思想,某女果断到“大昨天呢”嘴角浮现笑意,漂亮少女笑容可人“没!”又是一果断不加思考“你是想把自己活生生的饿死吗?!”嘴角的笑意越发浓重,漂亮少女继续问“哎!”某女惊讶抬头,一脸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众人绝倒O(∩_∩)O~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皆干净欢迎跳坑
  • 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消化健脾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森林里的魔女

    森林里的魔女

    魔女苏瑞和宠物猫阿古前往水晶森林的故事。
  • 顾先生往后余生都是你

    顾先生往后余生都是你

    “初小姐,好久不见。”“顾先生,别来无恙。”故事的结局亦如当初那样,唯有不同的是,时间变了,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变了,当初的他可不会同她主动说话,可如今他却主动向她打了招呼。她也变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要看他一眼就心跳加速的人了。是啊,我们都在长大,人总是会变的,唯一不变的只有我喜欢你,那颗真挚而诚恳的心。很多年后,我还是那个只要一想起你就会笑的我。顾易深,我还是喜欢你,像星辰砸向大地,至死而已。——初慕
  • 狐妖适合家养

    狐妖适合家养

    “我就像捧了一个冰做的杯子,捂得紧了,怕化了;捂得松了,又怕摔了;放到桌子上,还怕被别人拿走。你说,我到底该拿你怎么办?”南陌多么希望,永远做他手中的那个杯子,哪怕他攥得太紧,化了,也要顺着他的肌肤一点一点融进他的血肉中。但,她终要离他而去,哪怕碎成渣滓,她只愿,来生还做他最爱的那个人……
  • 还好爱情没时差

    还好爱情没时差

    他是天选之子,为了兑现许给曾相恋四年的沈姑娘的承诺,凭借一己之力,建造起了阿苏里市最高的建筑。然而,沈姑娘却在毕业之际选择了离开他,单赴法国。而她,没有文化,没有出身,只是一个平凡清俗的异族姑娘,却因为一个镶着铃铛的香包与他结缘。从此,她相夫教子,而他则过上了“相妻教妻”的生活。生活虽然平淡清奇,却处处充满着惊喜。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不知不觉就能改变很多东西。五年之后,沈姑娘重回阿苏里市,然而,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变了模样。当年深情如许少年郎,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却依旧让自己倾心,可是,却已心有另属。如果爱情真的有模样,那么,你希望她以何种样子出现?
  • 961213与961312

    961213与961312

    本辑为“上海新锐作家文库”第三辑.共六种,是六位青年作家近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选本,包括:桃之1 1的《做作》、河西的《折子书》、小饭的《妈妈,你知道我偏为添乱而生》、张怡微的《时光,请等一等》、走走的《961213与961312》、苏德的《沿着我荒凉的额》。
  • 生活之书

    生活之书

    “7个步骤5项训练能让你在14天内做回真正的自己”这样简单的事儿从来没有!不过幸运的是,本书提供了一种富于逻辑的方法,在你面临许多问题的时候可以提供指导。本书行文“白纸黑字、简单明了”,完全没有需要复杂思考、拐弯抹角、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内容以幽默的方式简单呈现。羊儿每一天都沿着同一条路回家,但你却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踏上新的路途吧,好好享受新的风景。本书宗旨是引发你的思考,思考一旦开始,生活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