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600000111

第111章 杜牧(2)

【鉴赏】

扬州繁华风流,历代闻名,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许多佳作名篇。此诗韵悠调扬,境幽意美,千百年来仍脍炙人口。诗人在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儒幕府任佐官,后转为掌书记。此诗当为他离开江南后所作。

这是一首题赠友人的调侃诗作。起句开笔大处,勾勒出远景:青山委蛇,没于天边;秀水缠绕,绵延不绝。“隐隐”、“迢迢”一组叠言,既勾画出山幽水秀、丰姿绰约的江南风光,又隐含着作者与朋友之间山高水远的遥遥距离,那婉转的声韵之中又好像飘飚着作者想念江南的柔水蜜情。次句说此时虽过深秋,江南草木仍未凋零,风光依旧。正因为作者不忍晚秋的万木萧疏,所以非常眷顾江南的秀水青山,越来越眷念繁华扬州的故人了。三、四句本来是问候朋友韩绰的近况,然而诗人却用调笑与他逗趣,遥问他当此秋末之际,月明风清之夜,在何处同妓女打情骂俏。这里,风流倜傥的韩绰之才貌不仅隐约可见,二人深厚亲密的友情又得以再叙,而且于调侃之中稍稍显现出诗人于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的无限慨叹,使诗作平添几多意蕴。

此诗妙在将二十四桥美人吹箫于桥上的传说同“明月桥上看神仙”的生活现实合为一体,故给人以“玉人”又是指歌伎舞女的惝恍印象。诵之,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身披银光、肌白肤润的吹箫女如在眼前,清丽悦人,婉转悠扬的箫声散飏着江南秋意。幽美的江南风光,怎么能不唤起人们的向往?秋尽尚且如此美丽动人,若是春意盎然之际又会怎样迷人。寄情于“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可解与不可解之会”,此诗确实奥妙。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1]。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2]。

【注释】

[1]落魄:此处为漂泊之意。载酒:携酒。楚腰:传说楚灵王好细腰之美女。诗中指细腰的江南女子。掌中轻:相传汉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中指扬州妓女。

[2]一觉:指醒悟。青楼:旧指精丽的楼房,也指妓女居处。薄:薄情。

【鉴赏】

此诗是诗人回忆自己在扬州做幕僚生活的抒怀之诗。

一、二句追忆昔日扬州生活:漂荡江湖,以酒为伍;青楼歌榭,娇娃美人,放荡不羁,生活放浪。“楚腰”句连用两个典故。“楚腰”语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以“楚腰”代指美女。

《飞燕外传》云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从表面来看,这两个典故均为夸赞扬州歌女的漂亮,而品味“落魄”可以看出,作者是极不安于自己委身做人幕僚的现状的,因此对过去放浪形骸的回顾,并无半点得意之感。何故?

第三句那发自肺腑的感喟,便为注脚。“十年”与“一觉”两相比照,形成“长久”和“迅速”的对比,更加突出作者感喟之深。而这又完全汇集于“扬州梦”之“梦”字上:昔日的放荡不羁,沉溺酒色;表面上喧闹繁盛,内心却充满忧郁烦恼,痛心疾首,不堪回首。这既是觉醒后的伤叹,也是作者为何“遣怀”悠悠十年扬州往事的症结所在,一场大梦罢了。结句是说即使是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怪罪自己寡义薄情。“赢得”,在自嘲中酸辛与懊悔均袭心头。它是对“扬州梦”进一层的否定,用语看似俏皮轻松,实则忧郁烦恼。人生有几个十年,而立之年的自己却又做了些什么,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啊!这首绝句从回顾入笔,一、二句述事,三、四句抒怀。前两句写明“遣怀”之由,后两句彰显“遣怀”之本。除了懊悔之情外,含有前途如梦迷离,哪堪回首之意。此诗述而悔,放浪中寓沉痛之感。

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2]。

【注释】

[1]银烛:白蜡烛。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2]天阶:一作“天街”。坐看:有的选本作“卧看”。

【鉴赏】此诗抒写一个遭弃宫女的凄清心境和孤苦生活。头两句绘出一幅宫内凄凉生活图画:秋天晚上,烛光微颤,屏画幽暗。此时,一位形孤影茕的宫女正用一方小团扇扑打着绕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委婉含蓄,至少蕴有三层意思。其一,萤常常生长于荒芜的草丛坟墓之间,宫女居住的庭院居然飞舞萤虫,可想而知宫女生活是何等孤苦凄清了。其二,宫女扑萤之举可见其百无聊赖。她无所事事,只有以小扇慢慢扑萤,似乎欲赶跑困扰她的孤寂凄冷,但是又有何用;其三,宫女手中的小扇具有比拟意义。扇子本为夏日扇风取凉之用,秋日却无用处,因而古代诗人往往用秋扇比拟弃妇。传说汉成帝妃班婕妤被赵飞燕谗言,失宠之后住于长信宫,写下《怨歌行》,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等诗句。这传说虽不足信,然而后来诗词中往往将团扇、秋扇同失去爱情的妇女串连为一。如“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唐代王建《宫中调笑》),就是这样。此诗的“轻罗小扇”,不正是持扇宫女被弃命运的象征吗?再仔细品味,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有其政治上不得志的郁闷呢。

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是说夜已深沉,凉气袭人,当进屋入梦了。然而宫女却依旧坐于石阶之上,注目天河两边的牵牛与织女。大概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吧!哀惋自身之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

全诗无一句抒情语,可是宫女那种哀怨与期盼相交织的复杂情感却力透纸背,以一隅而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妇女的凄苦命运。

赠别二首杜牧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2]。

【注释】

[1]娉娉袅袅:身姿轻盈柔美的样子。十三余:十三四岁。豆蔻句:豆蔻至初夏开花,二月初尚未开花,故用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少女为豆蔻年华。梢头,喻娇嫩。[2]卷上句:意谓一路上珠帘卷处,看到的女子,总不及作者所赠别的那一个。

【鉴赏】

文学艺术也贵创新。读罢《赠别》,不得不由衷称道咏诗之“天赋”。

诗人因扬州幕僚生活失意,将别扬州,赠诗相好歌妓,以达情谊,这首与同题另首,均情深意挚。之一重在颂美,之二偏于惜别。

首句中“娉娉袅袅”状摹其身段婀娜多姿,“十三余”称其妙龄。七字之中又无指代,也无名词,却给人以完整具体、生动靓丽的印象,婀娜多姿的靓女仿佛眼前。其引入魅力不亚于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那般描绘。全诗仅此一句直接绘写,何况还避实就虚,简直是入妙空灵。

次句写“豆蔻”,将花喻女。南方人采摘含苞欲放者,美名“含胎花”,借喻处女。诗人以“二月初”之豆蔻来比喻妙龄“十三余”的小歌女,既形象姣美又贴切恰当。以花锁“梢头”随风颤袅者,尤为可怜。故“豆蔻梢头”呼应首句“娉娉袅袅”。这里人如花靓,花因人丽,赞诗人独特创新。

第三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意兴淋漓,极力渲染豪华大都市的堂皇气派,让人顿有身处十里长街喧嚣热闹的场景之感。扬州城歌榭舞楼林立,佳人美女如云,有多少珠帘卷起,帘内又有多少红衫绿袖的佳人,如此众多者却“卷上珠帘总不如”!谁不如,不如谁,诗意含而不露,然而读者却已心领神会了。此处“卷上珠帘”,用贬低扬州倾城美女来突显“十三余”“豆蔻”之靓丽。

全首二十八字,由情人写到花,由花写到春城闹市,又由闹市写到佳人,又以佳人环拱情人。笔墨挥斥,妙手丹青,精妙轻爽。告别情人不着一个“您”(君或卿)字,称道情人不使一个“女”字,乃至不言一个“花”字、“美”字,正显诗人独到创新之处。

之二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鉴赏】

这首诗承袭前首,抒写诗人同妙龄歌女惜别之情。二十八字不用“悲”、“愁”等字眼,却道出满腔别情愁绪,写得坦诚明白。

诗人同意中的她不堪分离,却又不得不分离,情感万头千绪。“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风情万种,却偏泼墨“无情”,又饰一“总”字,增强语气,倍显浓浓情感色彩。正因为爱得很深沉而又很倾情,所以找不到用何法来表达。在告别筵席上,二人凄楚相坐,心中虽含难以诉说的离情(多情),却相对无言,似乎彼此很生疏。

次句写别离之苦痛,诗句却由“笑”字入笔。一个“惟”字,显示诗人是多么欲对意中人举杯言别,强装欢笑,让她高兴啊!然而毕竟是离愁别恨,装不出笑颜来。欲笑是由于“多情”,“多情”却又“笑不成”。这看似矛盾的情状描写,却把诗人心中的真挚感触,描摹得婉约曲致,富有情味。这艺术功效不次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直接描写。

诗题“赠别”,是离不开表愁达恨的。但是诗人却抛开自己,去说那别筵上燃烧着的蜡烛,来托物寄意。“蜡烛有心”,在诗人笔头,烛芯却成了“惜别”之心,把其比拟为人。那彻夜淌滴的烛泪,不正是男女主人公因离别而伤心流泪吗。“替人”二字,语意更进一层,蜡烛尚且如此“有心”“垂泪”,离人悲伤更何以堪!“到天明”点出告别饮宴时间之长,诗人与意中人不堪分离之情状尽在其中。此诗之妙,全在蜡烛。蜡烛——有心——垂泪——到天明,层层翻进。人之离愁,可想而知。通篇不言“愁”字,正所谓不着一字,却独具风骚!

就诗而言,诗人彰显的情感逶迤缠绵,意尤深远,余味无穷。作者为人刚正不阿,敢论大事,却也不为小节所拘,善于歌舞,月意风情。

金谷园[1]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2]。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3]。

【注释】

[1]金谷园:在洛阳西北,为西晋富豪石崇所建,园极奢丽。[2]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碎沉香为屑于象牙床上,让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3]东风句:张继也有“年年啼鸟怨东风”来咏金谷园。坠楼人:舞妓绿珠为石崇所爱,孙秀想强占她。石崇怒而不给,孙秀进谗于赵王司马伦,石崇被囚。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乃跳楼自尽。

【鉴赏】

这首诗是杜牧于洛阳游金谷园即景生情,咏春吊古之作。

起句“繁华事散逐香尘”,蕴藉无限感叹:金谷园的繁华、石崇的豪奢、绿珠的香消玉殒,犹如香尘飘散,云烟过眼,只不过一时罢了。“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诗),堪叹耶?堪悲耶?

次句“流水无情草自春”,状写眼下金谷园颓废荒芜的景象。水,指由东南而流经金谷园的金水。流水依旧潺潺,春草照样葱绿,它们对物是人非毫无感触。这里诗人写景见情,特别是“草自春”之“自”字用得极妙,同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如出一炉。

三、四句是说,傍晚,缕缕东风送来春鸟的鸣叫声。春天鸟叫,令人愉悦。然而这时太阳西坠,夜幕降临;此地名园荒凉,再加上黄昏之料峭春风,在正沉湎于吊古伤情的诗人听来,春鸟鸣叫却是异样凄楚哀婉,如泣如诉,好像在倾诉昔时坠楼人之“怨”。一个“怨”字,平添一层凄楚悲切的色彩。只见榭花飘飘下落,自然而然联想起此处曾发生的绿珠跳楼惨剧。“犹”字,蕴藏着作者几多追忆怜惋之绪啊!绿珠作为权贵们的心爱玩物,为石崇殉节当然没有价值,然而她没有独立人格的命运不正像落花一样让人哀怜吗?“坠楼”和“落花”在外形上可比,并且暗示了绿珠其人与“花”在命运上有相通之处。想象自然贴切,韵味深长。

吊古抒怀绝句,一般前联写景,后联抒怀。而杜牧此诗句句皆景,以景寄情,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同类推荐
  • 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讲故事的人;阅读与人生;为官之典则;春寒中的法国人;北京碎事;谁能改写历史等。
  • 爱真的很近么

    爱真的很近么

    当年在农村上初中时,放学回家就得去放牛。其实放牛也就是把牛拉到村头的河堤上,将牛绳子的一端插在地里就可以了。我一边看书一边照看着牛。教室里的谈论声惊天动地,大家都在为下节课的演讲做准备。我也忙得停不了口。尽管这样忙,我心里还是想着秋。这丫头,一个星期没个好心情了。在那个角落,我发现了她。众人在热血沸腾,她怎么能那样安静?
  • 教授风骨

    教授风骨

    严祖佑(原名严祖祐),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9月26日因“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同年秋曾在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邮电俱乐部二处,公开举办该“集团”的“罪行”展览会。1966年被处劳动教养两年,197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1980年获平反。曾做过营业员、中学教师、报社记者。2003年退休于上海经济报社(现改名《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 一九七〇年三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
  •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本书作者对法国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批评家圣伯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 性的思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照。书中有近半篇幅笔调与《追忆逝水年华》相似或呼应,是作者思想精华的浓缩,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热门推荐
  • 名门家训

    名门家训

    陶清澈编著的《名门家训》精心挑选了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既有诸如孔子、孟子等先贤圣人的家训,又有当代诸如傅雷、唐英年等名家的家训,从古及今,一脉相承。作者又从中去粗取精,抽离出其中的经典家训名言,进行了独到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而富有实效的家训心得,《名门家训》义理深邃,解读浅显,相信能帮助家长培育出全面发展、才能出众的孩子。
  •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成了贼;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的皇后;第三次见面,她跟他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契约。她手捏契约为所欲为,与帅哥美男玩的不亦乐乎,却被黑着一张脸的他捉住,狠狠的惩罚一番后,恶狠狠的说道,“皇后,朕很爱你!”此文与契约帝后无任何联系!!
  • 寒暖自知

    寒暖自知

    因为偏爱最动人,林寒就把所有的偏爱都给了一个人,从六岁到二十六岁,撒泼打滚守着韩暖,拒绝校花和女星,结果韩暖身边冒出个程咬金,不能忍。君子不成就小人,反正他孩子的妈一定要是她!
  • 星辰伴

    星辰伴

    你的懵懂中,或许也有这样一颗星辰,曾让你心系过,相拥过,或曾为之神伤过……每一段青春都会衰老,谨借以此书祝福记忆中那闪耀着的星辰,一切都好!
  • 傲娇王爷,跟我回现代

    傲娇王爷,跟我回现代

    她,本是21世纪盛世集团的策划部总监,跟着一位师傅学医术,有天下班遇见了两个神秘人,然后就穿越成了风灵大陆东莞国荣丞相的大女儿荣诗云身上;他,是风灵大陆东莞国的三王爷,皇帝的三皇子,腹黑,傲娇,世人称他为战神,亦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本以为此生都不回遇见一个能真心相爱的人,确不想遇见了她。小剧场:“嘶…啊…疼啊…你轻点想疼死我啊?”“快好了,你忍着点”“你妹的…快好了,你说了多少个快好了”“呃…这次是真的快好了”“妈的,梳个头有那么难吗?弄掉姑奶奶这么多头发”“那个,我这不是第一次给女孩子梳头嘛”1V1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
  • 大清洗

    大清洗

    斯大林极端崇尚个人绝对权力,为了维护个人独裁,铲除政敌,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晚期,他在苏联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后来变成了一场血腥屠杀。成千上万的苏联党军政和社会团体领导及骨干分子被逮捕,并在审判或根本未经审判便遭到杀害。斯大林的残酷清洗,使苏联出现了大面积的领导断层和人心的混乱,并因而直接导致了二战初期苏联红军的大溃败,短短几周内,数十万苏联红军成了纳粹德国的战俘。斯大林的清洗运动,给苏联人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深重灾难。斯大林清洗运动的序幕,是对基洛夫的谋杀。
  • 神禁时代

    神禁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众神的时代,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诞生!
  •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本书为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了身处战争乱世的宋末元初,发生在重庆钓鱼城的保卫战。作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个人的女性视野,把一群乱世佳人从战争的烽火里截取出来,写出她们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或者附属,更多时候,还是男人的私人物品和战利品。
  • 重生之恋恋不忘

    重生之恋恋不忘

    好友问他,怎么看上去没睡好。他抚额:“我昨晚梦见宋若了。”好友手中的筷子“啪”掉了:“梦见她怎么了?”“宋若说——她想吃饺子。”他说完,心中涌上阵阵苦涩,果然梦都是反的,就连文工团的领导都知道曾经有一个叫宋若的女生特别痛恨吃饺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历史中的权势女人

    历史中的权势女人

    皇后,历史中的权势女人,千百年前,她们是咫尺威颜下的眷宠,位列三宫六院之首,若无倾城绝色,亦必善谋权术,对封建政治的影响不容小觑;千百年后,世人对圣帝明王津津乐道之余,亦饶有兴致地撩起她们神秘的面纱。作为后宫中枢,女性权威,在经过千秋万代之后,她们已然成为后世女性的典范和表率。本书便是集合了上至四千多年前的中华第一贤后娥皇,下至二三百年前的绝代芳华的孝贤纯皇后等二十多位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后史实,讲述她们在帝辇之下谋爱谋权谋生的故事,给当代女性以“爱”与“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