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10

第10章 唐诗篇(9)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氛围与皇帝庄严的威仪。

诗的前两句描写早朝前的情景。作者选取了“报晓”和“进裘”两个细节为随后将要写到的早朝渲染气氛。在古代宫中,天快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在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示百官。这是取公鸡打鸣的意思,所以名曰鸡人。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上服饰的部门。诗人用了一个“方”字准确地表达出早朝前那种有条不紊的秩序感和时间感。诗人有意用了“绛色”与“翠云”形成颜色上的鲜明对比,突显了皇家华丽的环境。

中间四句从正面来描写早朝的情景。在前两句中,诗人用“九天阊阖”比喻皇宫,为早朝设置了一个神圣的背景。以万国使臣前来朝拜来进一步衬托天子的尊严。诗人在此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场景。“九天”两句描写的磅礴气势。后两句着意细节,写足以蔽日的障扇在晨曦的照耀下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萦绕;皇上的龙袍中所绣的龙好像浮游在烟雾之中。在这里,诗人用“才”字来强调了时间的准确性,同时,在细节描写中突出了光与影的效果,“香烟欲傍衮龙浮”一句,一个“欲”字把香烟描绘的好似活了一般。

最后两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风池头”,写朝拜后贾舍人就开始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的声音时他已回到中书省。诗人用“五色诏”写色,“佩声”写声,并没有直接写到贾至,但在声色的描写中却是生动地展现了贾至的活动情况。

赠郭给事[1]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乌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2]。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3]。

【注释】[1]给事:即给事中,门下省的要职。[2]奉:通“捧”。[3]无那:无奈。

【鉴赏】这是一首酬和诗,是王维赠与给事中郭某的。首联意在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霭余晖”,“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柳絮飞”,“桃李阴阴”是描写郭给事桃李满天下,“柳絮飞”是写他的门生个个都飞扬显达。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郭给事上承皇恩,下受门生拥戴,从而突出了他地位之显赫。

颔联“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着意描写郭给事恪尽职守,居官清廉而闲静。这里除了用“疏”与“稀”两字来渲染这种闲静的气氛外,还描写了“省中啼鸟”的现象。省中本应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的地方。但现在却是清闲安静得可以听到鸟叫。这是侧面描写,讼事无多,时世清平,所以官吏往来的稀少,省中十分清闲。这一句看似在描写郭给事居官的环境,写他居官清闲,实则是在暗示他的政绩卓越,乃至衙门里清闲。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这是直接写郭给事本人的,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令,不辞辛劳。两个动词“趋”、“拜”形象的刻画出郭给事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晨”、“夕”二字又使人很容易想到郭给事从早到晚侍奉在皇帝左右,深受皇恩。

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是诗人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意愿。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4]?

【注释】[1]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3]空林:疏林。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东菑(zī):往田里送饭。菑,开垦了一年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3]朝槿:也叫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4]野老:指作者自己。

【鉴赏】这首诗意在描写积雨之后辋川庄的景物,从而叙述隐退后的闲适生活。

首联描写怡然恬淡的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之所见。“迟”字不仅写出连日的雨天使树枝与空气都极其潮湿,烟火不容易燃烧。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上升徐缓的画面。后一句“蒸藜炊黍饷东蕾”,写村妇正忙着做好饭,为东边田里劳动的男人们送饭,点明了炊烟的由来。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水田广漠,白鹭飞,深山密林,黄鹂唱,一片画意盎然的景象。“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构成一片青绿的背景,而“白鹭”、“黄鹂”为这片青绿描绘出色彩鲜明的几笔。“漠漠”、“阴阴”四字,更让人觉得气象万千,面目一新。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栖于松林之下,观早开晚谢的木槿而悟出人生苦短;夜宿松林,餐食露葵,以避尘世之纷乱。“静”、“清”二字,正是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写照。

末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这里连用两个典故来抒写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志。

鹿柴[1]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注释】[1]鹿柴:“柴”通“砦”,“砦”同“寨”,即栅栏,篱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2]但:只。[3]景:通“影”,指日光。

【鉴赏】这首诗表现的是鹿柴附近山林中傍晚的幽静景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而是含有“寂静、空明”之意。这里既有人语,山是“空寂之山”,可见,这里的“空”字是为了强调山的宁静。一个人身处这样一片寂静的树林之中,周围什么声音也没有。突然,远远的传来几声人说话的声音。再细听听,好像又什么都没有,只剩下长久的寂静。在这里,诗人以有声来反衬无声,无声更能渗入人心。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写景。夕阳的余晖透过茂密树林的缝隙,射在林中的青苔上。密林本来已经很是阴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显出一分阴暗。但在突出阴暗的同时,诗人笔下却闪出一缕夕阳斜照,投射在青苔之上。这样的写法与上句相近,用了反衬手法。阳光本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但是这是夕阳的余辉,已不再有太多热度;另外,在密林深处,周围是大片的阴暗,被大片阴暗包围着的小小光斑不是更显得弱小了吗?这样也更突出周围阴暗的强大。这是用光亮来反衬无光。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

【鉴赏】这首诗诗人选取了一个相当典型的场景来表现描绘隐居辋川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篁,是幽静的竹林,烘托出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坐,弹琴,长啸。这里仅用了三个简简单单的词,把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描绘的跃然纸上。在这样的深夜之中,静谧的树林里,隐隐地传来几声琴声,间或一声长啸划破夜空,何等的潇洒出尘。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引入了一个新的意象,明月。在这里,皎洁的月光不仅仅是用一个象征高洁的意象烘托诗人的形象;更像是和诗人志同道合的一个友人,在幽林中陪伴着诗人。一个“来”字将皎洁的月光写活了,月亮好像是有意地参与诗人的活动。这一句把诗人高雅出尘的情致描绘的淋漓尽致。有高洁的明月明白我,以明亮的月光安慰我、陪伴我,就算没有别人来理解我,我同样不会感到孤寂。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1]。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

【注释】[1]柴扉:柴门。[2]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此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描写送别友人之后,诗人一个人慢慢地回到住处。这时已经接近傍晚,诗人回到家中,轻轻地关上柴门。这两句平淡如白话,但看似平淡的字里却隐含着汹涌的感情。有过送别经验的人都知道,送别最销魂的那一刻,并不是离人起身远离渐行渐远的那一刻。而是送别之后独自归来的那一刻。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但其实“他”已然远去。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时的伤感。首句即看出诗人别后的落寞与黯然。诗中交代送别归来正是夕阳西下,暮色袭来的时候,令诗人又平添了几分伤感。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却是用得意象飞动。这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归来的心理活动。回到家里,他不禁去想,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回来呢?这句话本来应该在送别之际问友人的,却当时没有问。现在友人已经远去,这句话又浮上心头。真有一分欲说还休的情致。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

【注释】[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鉴赏】诗的头两句用了两个“故乡”,在他乡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友人,一下子激起诗人无限思乡之情。他多么想多知道一些故乡的事呀。于是,诗人便急切地问了起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两个“故乡”叠加,打破了一般小诗用字忌重复的常规。但是因为发语自然,反而表现出一种问话的急切之感,令人感受到诗人思乡的殷切。“应知故乡事”这一句表意上看似啰嗦,却隐含着那么急切的思乡之情,甚至是一点点的担心:你不会不知道故乡的事情吧?在问话里,便先把“不知道”的可能给堵死了。这种心态有些近乎孩子气,却非常准确地还原了生活的原貌。

后两句才是对“故乡事”的正式发问。想知道的“故乡事”自然很多很多:家人是否健康;友人是否安好;景物、风土人情是否依旧。可是这些,诗人都没有问,而是选取了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问题: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呢?诗人不从最关心的家人问起,而问起梅花,看似十分反常,细细想来,却也不然。有的时候,越是关心的事,我们可能反而是越怕说出口。所以只好问起看似不相干的梅花来。绮窗,寒梅,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让人禁不住联想。梅花在这里成了往日生活的一个见证。游子对于梅花的记忆,反映出游子浓厚的乡情,寓巧于朴,栩栩如生。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1]?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

【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相思木所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xié):采摘。

【鉴赏】这是一首借咏物寄相思的诗。起句“红豆生南国”,南国也是友人所在之地,诗人想起了红豆也就想起了友人。第二句“春来发几枝”是设问句,与上句衔接自然。这句问话意味深长的,明里是问红豆发了几枝,其实却是在说相思几许?第三句“愿君多采撷”,是在和友人对话。殷勤叮嘱,暗示珍重友谊,嘱咐友人勿忘相思。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相思”与首句“红豆”(红豆别名相思子)相应,一语双关,婉曲动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注释】[1]山东:指华山以东。[2]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祸。

【鉴赏】由诗题可见,这首诗是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的。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描绘出诗人自己在长安的孤独远亲的感受。开篇便是一个“独”字,是一重强调。“客”字,是第二重强调。连用的两个“异”字是第三和第四重强调。在简简单单的七个字之中,反复的强调十分有艺术震撼力。特别是两个“异”字的重复使用。诗人正身处长安。长安是繁华帝都,但是周围的环境越热闹,就越显得诗人的孤独无依。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描述出了一种游子皆有的体验。思乡之情或许每天都有,但是往往在佳节到来的时候会显得格外浓烈。这是因为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带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诗人用一个“倍”字突出佳节时分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与第四句展开联想,想象家乡的亲人思念自己。他描绘了想象中的一幅画面:远在华山以东的兄弟朋友在重阳节身上插着茱萸登高。他们会想起身边少了我一个。这两句仍是写思乡,却不说自己思念。反说家人对自己的思念,表情达意曲折有致。

渭城曲[1]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注释】[1]渭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2]浥:湿润。

[3]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描绘出渭城雨后初晴的景象:春天的一个早晨,刚刚下过一场春雨,把空气中的浮尘都打湿了。这一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客舍青青柳色新”,雨水洗去树叶上的浮尘,柳树显出与往日不同的青翠的本色。在翠绿色的映衬下,客舍都显出青青之色。这首诗一反以往送别诗常见的黯淡笔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轻快的景象。“轻尘”、“青青”、“新”等词,声韵明快。

同类推荐
  • 有天清晨

    有天清晨

    《有天清晨》(Quite Early One Morning)收录狄兰·托马斯生前最后十年的部分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和故事,第二部分为评论和杂感。
  •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愿再次与你重逢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愿再次与你重逢

    本书为全国新概念作者的经典文字合集,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苏东坡的山药粥

    苏东坡的山药粥

    此书是徐佳的文化散文作品集,收录了《松江之鲈》《纸上东晋》《杜诗列传》《剑光射天地》《宋朝的店铺招牌》《诗仙偶落寞》等作品,这些文化散文或聚焦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李白、杜甫、王羲之、勾践等;或溯源一些重要的历史考古事件,如马踏飞燕、越王勾践的发掘历程,重返历史现场;或探讨一些有趣的历史现象,如宋代都城的商铺等。在文字上有着朴实厚重的风格,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宋词、元曲,是矗立于中国文学目前的三座高峰。
热门推荐
  •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

    本书详尽地描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的人生和艺术道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位曾经是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苦孩子,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创建李派话剧艺术,终成一代大师的过程。特别对经典作品《甲午风云》《报春花》《李尔王》《夕照》等的创作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再现,既有花絮趣事,又有艺术珍闻。
  • 穿越诸天武道世界

    穿越诸天武道世界

    获得穿越诸天万界的金手指,李峰本以为可以纵横天下,却不想等他穿越过来时却被告知,开局身份是一名太监!他曾在大漠见识过金镶玉的妩媚,也在江南与李探花学过飞刀!他曾在襄阳见识过小东邪的豪气,也在战神殿与传鹰不醉不休!他曾在悬崖见识过那惊艳的剑廿三,也领教过宋缺的天刀八绝!看李峰穿越诸天万界,成就武道传奇!
  • 仵作医妃

    仵作医妃

    母子共赴黄泉,上天垂怜,让她的人生重来了一次。她只想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原以为能过上清静日子,谁料我不犯人,人却犯我。上辈子的手下败将,这辈子还想咸鱼翻身?都给本姑娘趴下!——他带着她来到密室,指向佛翕中的某物,“每一次它出现这种异状,我都会失去一位至亲。它已经十年没有动静了,可自从昨晚我们……”华珠瞪大了眸子:“你的意思是……我会死?”“我的意思是……我应该爱上你了。”*一桩离奇的五脏悬案,一段惊心动魄的深情月圆之夜,看似毫无关联的抛尸地,神秘的五行神兽,神奇的诅咒,佛龛的秘密,是上天在预警,还是一场精心布局?(一对一双强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宠无虐,欢迎跳坑O(∩_∩)O~~)
  •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一指流年错染红尘芳华

    当历经自己莫名其妙的嫁人,无意间得知父母的死因,知道被自己最爱的人和好朋友的联手设计。哥哥的惨死,爷爷的死不瞑目,家族的覆灭,一夕之间大祁第一美女白芷荞由众星拱月的大小姐变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的瑾王妃。从乱葬岗里爬出来,她化身为地狱的恶鬼卷土重来,跟所有人清算着曾经欠她的债,誓要踏着所有陷她于不义的人的尸骨让自己站在世界的最高点。原本以为自己会在复仇的路上一去不返,却始终有他一路相随。
  •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云乱处

    云乱处

    镇妖塔上一枚灵石,因心生恻隐放走妖魔,以致三界混乱,妖气弥漫。灵石也被三界不容妖族追杀,在逃亡与反抗中,却发现,三界混乱与妖气无关……
  • 快穿女神之这个位面够我造

    快穿女神之这个位面够我造

    【宿主你好菜呀,连路都找不到。】【我当初为什么会选你?后悔。】【宿主你不知道打不过就跑嘛?】系统嫌弃三连。“你…等着。”……【宿主你哪来的宝剑?】“捡来的。”【宿主你怎么一刀把他捅死了?】“我讨厌他。”【宿主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大概是偷的吧?”【……】我信你个鬼。……【它的宿主好厉害怎么破?】“当初是谁说我菜鸟的?”【是谁?谁?谁敢说我的宿主出来】“该配合你演出的我…”
  • 静默狩罪

    静默狩罪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许越是看似完美的人就越存在致命缺陷,但那又怎样?只要够强,再致命的缺陷也会变成敌人不敢触碰的逆鳞。
  • 快穿女配请你不要再矜持了

    快穿女配请你不要再矜持了

    南宁从小一个人长大,看清世间冷暖,认清世间人心,却从未看清那个人的心。当她面对人生低谷时,毫不犹疑跳进海里,最后看到的也是那个人。之后,她被系统绑定,开启三千世界的旅行。时间很长,所做一切,不悔!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提升职场修养的心灵鸡汤,启发工作智慧的点金之石;解读经典,汲取先贤智慧;修炼内涵,铺就成功阶梯。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否位列世界强手之林,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开疆拓土,关键就在于它有没有无可比拟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