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100000024

第24章 孟子(9)

第四个回合争论的是人性的内容以及其具体表现。告子认为,人性也就是“食色之欲”,这与他在前面三个回合之中提出的观点是相一致的。他进一步的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仁是人的内在情感,而义则完全是外在之物,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属于人性。孟子则主要批判了义是外在之物的观点。告子认为,仁乃是自我对家人的情感,而义则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他作出了内外之分。孟子只是指明义同仁一样,是人的道德观念与情感,因此不可能是外在的,就如同我喜欢秦国的烤肉无异于喜欢自家的烤肉,这种对烤肉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东西。应当说,告子和孟子分别触及到的是义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实并不矛盾。在与告子的辩论之中,孟子确立了他的人性论的主要观点,此外,他还针对别的人性论观点,更为深入地展开了他的性善论。这些论述,大都围绕着人性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恶的起源。他在这里将恶归罪于环境,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把恶同人的感官之欲相联系,这是由他的性善论的基本立场所决定的。

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

第一节

任人有问屋庐子[1]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2],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对。

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3]?不揣[4]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5]。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6]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7]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8]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9],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第二节

曹交[10]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11],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12],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13],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14],愿留而受业于门。”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第四节

宋轲[15]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16],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17],我将见楚王说[18]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19]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20]。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21]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第六节

淳于髡[22]曰:“先名实[23]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24]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

“一者何也?”

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公的时候,公仪子[25]为政,子柳[26]、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曰:“虞不用百里奚[27]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

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欤?”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28],而河西善讴[29]。绵驹处于高唐[30],而齐右[31]善歌。华周、杞梁[32]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33],不用,从而祭,燔肉[34]不至,不税冕[35]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36],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第七节

孟子曰:“五霸[37]者,三王[38]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春省[39]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40],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41]在位,则有让[42]。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43]。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44]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45]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46]。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47],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48],官事无摄[49],取士必得[50],无专杀[51]大夫。’五命曰:‘无曲防[52],无遏籴[53],无有封[54]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55]君之恶其罪小,逢[56]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注释]

[1]任: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山东济宁。屋庐子:孟子的弟子。[2]亲迎:按照古代婚礼,自诸侯到百姓都有新郎亲迎新娘的礼节。[3]於(wū):语气词。何有:有什么难。[4]揣:度量。[5]岑(cén)楼:尖顶高楼。[6]钩:衣带钩。一钩金:即一衣带钩那样一点点金。[7]翅:同“啻”,只。奚翅:岂止。[8]紾(zhěn):折,扭转。

[9]处子:处女。[10]曹交:赵岐注为曹国君主的弟弟,名交。[11]一匹雏:一只鸡。[12]乌获:传说中古代有大力气的人。任:负担,这里指重量。[13]弟:通“悌”,悌的基本精神是敬长。[14]假馆:借住处。[15]宋轲(kē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一作宋钘,反对战争,主张“见侮不辱”,“使人不斗”。[16]石丘:地名,所在不详。[17]构兵:交兵,作战。[18]说(shuì):劝说。

[19]遇:说而相合。[20]指:同“旨”,大概,大意。[21]号:提法,名义。[22]淳于髡(kūn):复姓淳于,名髡,战国时齐国著名辩士。[23]先:注重。名:名声。实:指功业。[24]三卿:指上卿、亚卿、下卿。一说指相、将和客卿。[25]公仪子:即公仪休,曾任鲁国相。[26]子柳:即泄柳,鲁缪公时曾任卿。[27]百里奚:秦穆公时为大夫。传说曾以五张羊皮的身价卖身为奴,后被秦穆公重用。[28]王豹:卫国人,一说齐国人,善于唱歌。淇:水名,源于河南林县,向东南流入卫河。[29]河西:黄河之西,指卫国境内。讴:唱歌。[30]绵驹:齐国人,也善于唱歌。高唐:齐国西部城邑,今山东禹城西南。[31]齐右:齐国西部。[32]华周、杞梁:都是齐国人,据《说苑·善说》二人作战而死,其妻向城而哭之,城为之崩塌。[33]司寇:司法官。[34]燔(fán)肉:祭肉。按照古礼,宗庙社稷等祭祀结束后,须将祭肉赐给大夫。[35]税(tuō):同“脱”。不税冕:形容匆忙,连祭祀时戴的帽子都等不及脱,这是夸张的说法。

[36]以微罪行:找个较小的错误为借口离开鲁国(隐藏真正的原因)。[37]五霸:有好几种说法,除齐桓公、晋文公二人通常都被列入外,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人亦曾被列入其中。[38]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39]省:视察。[40]庆:奖赏。[41]掊(pǒu)克:聚敛,这里指善于聚敛的人。

[42]让:批评,处罚。[43]六师移之:出兵讨伐。[44]搂:挟持。[45]葵丘:地名,在今河南考城东三十里。

[46]束牲载书而不歃(shà)血:捆缚了祭品,把盟书放在上面,但没有歃血。[47]无易树子:不要改换已经确立的太子。[48]士无世官:士人不能世袭官职。[49]摄:兼职。[50]得:得当。[51]专杀:专断擅杀。[52]曲防:到处筑堤防。[53]遏籴(dí):阻碍别国来采购粮食。[54]封:把土地封赏给人。[55]长:助长。[56]逢:逢迎。

[鉴赏]

伦理学之中有一个十分紧要的大问题,就是怎样把道德的纯洁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保持道德的高尚,又不能使它高不可攀。儒家历来都特别重视这个问题,以为圣人之道不远人,远人不可为道。《中庸》提出君子之道如同走远路,要从近的地方开始;又像是登高,必定是从低处出发,但是不一定能达到山顶;在这里孟子则着力阐发了这个道理。

首先,礼同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与需要是并行不悖的。在儒家看来,礼不抹杀人的日常需要,而且它还使人的日常生活能得到保证,保持和谐。儒家历来强调在精神性方面,礼要高于日常生活,但是他们竭力避免将礼同人的日常生活对立起来。在第一章里,孟子反击了那种有意将这二方面加以对立来非难儒家礼学的做法。任人假设了一个少有的两难处境来逼迫孟子的弟子屋庐子来否定其提出的一般观点:“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虽然屋庐子对这圈套束手无策,但孟子却胸有成竹,他对屋庐子说,回答这种问题并不困难。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根本,不要以枝节问题去否定根本原则。如果拿男女饮食至关重要的方面与礼的细微方面来进行比较,前者的重要性与首要性自然是很明显的。然而,如果从根本的方面来看,礼的重要性则十分明显。孟子善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他让弟子转问那个任人:扭折兄长的手臂,夺取他的食物,否则就得不到吃的;翻越东邻之墙壁,搂抱他家的处女,强娶为妻,否则就得不到妻子,你会做这种事吗?这样就使对方无言以对。其实,孟子历来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在礼与生命不能两全的时候,他一向都主张只要无损于人的尊严、社会正义,以及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生命的价值就应当高于礼。

其次,道德修养并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与不为的问题。在第二章里,孟子针对曹交既想行善学圣人,又不知怎么着手的心理状态,强调学习圣人只要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去做,有些事其实是不难的。他把尧舜之道归为孝悌,就像与长者同行,如果快步抢在前头,就是不悌;相反,如果慢慢跟在后面,就是尊重长者,这就是悌,就是依照圣人的样子做了。慢走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其实,儒家道德是随处都可入手的,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做。因此,在曹交提出要拜他为师的时候,孟子回答说,圣人之道如同大路,并不难找,世人的通病是不愿寻求,如果肯诚心学圣人之道,老师自然会有很多。当然,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只是儒家道德的初步,指明了在日常就随时可以学圣人,但并没有将儒家的道德修养降低为简单的行为模仿。

再次,孟子说明了,尽管道德法则不应违背人情,要能为普通人所接受,但是,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不应以世人所向往的那些功利目的去迎合他们,而要以高尚的精神来引导整个国家与社会。第四章的宋轲打算去楚、秦两国,以战争不利于他们自身来说服他们罢兵。孟子从他一贯的立场出发,指明了在一个国家,君臣上下、乃至整个社会都只知逐利,必将祸患无穷,只有以仁义为指导,才是王道。应当指出的是,宋轲以利害关系去说服罢兵,并不等同于要整个国家都去追逐利益,在这里,孟子悄悄地转换了论题;而且以利害关系去说服统治者停战也可以一试的办法,如果完全不谈及利害关系,就过分理想主义了。然而,就以什么样的观念去引导社会而言,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实在是包含了真理。

同类推荐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解读《素书》

    解读《素书》

    《素书》问世于公元前约230年秦未汉初,而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公元317年—419年的东晋年间。《素书》与《论语》、《老子》、《孟子》、《墨子》、《孙子》等古籍经典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园中的瑰宝。《素书》全书文字不多,总共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大部采用看似通俗简易而内涵又十分精深的格言警语,对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善始善终等,作者在对《素书》的解读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引经据典,旁证博引,逐字逐句,深耕细作,耐心细致地进行挖掘,竭力恢复原作原意。通过解读,作者再次掀开了《素书》研究的幕幔,对广大读者,以及素书研究者正确理解、深入研究、广泛应用素书内容,或许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本书深入浅出,文字顺畅,史实充足,通俗易懂,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是一部值得广大读者,以及热爱历史研究者阅读的佳作。
  • 父父子子

    父父子子

    本书由钱理群选编,收录了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鲁迅、傅雷等23位大家描写的“人生里基本的事实,单纯的,普遍的,平庸的,近人情的经验”,39篇关于亲子之情、母爱天性、师长观念和“爱”的哲学“的“人伦”题材作品,既“真”且“纯”,不仅表现了真挚的亲子之爱,尊父之情,而且有着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对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低头会看到的美

    低头会看到的美

    这本书以亲情、师生情的故事为主。男孩的爱或许更内敛,他们不善表达,时常变成凶恶的小兽。但在每个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位重要的人,他/她让他在最孤独的日子里,充满勇气。让他们能够对着手心呵一口气,掷下骰子,大或者小,对或者错,不去计较,然后昂首跟着暖暖的光线走去。是的,总会有收获会在旧日的时光里碰撞,总会有暖梦惊扰着屋檐下一节课的微酣。它告诉我们,花季的天空,不只阳光灿烂,也会有风雨阴霾。这是一个治愈系的故事,会有纠葛,会有退缩,但更多的,是大人对孩子们的宠爱,以及男孩儿们的勇往直前和女孩儿们的无往不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世傲宠之绝佳三郡主

    一世傲宠之绝佳三郡主

    神医因为救治王府王子之毒,把女主托付给王爷收做义女,爱恨情仇,女主步入江湖开始了一世多情磨难的艰难之路。
  • 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本书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了245套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了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等17大部分的心理测试题目。在大多数测试的开头,配以富有启示意义、引导意义的导读以及一些小故事、小寓言;每个测试的结尾除了配以必备的测试结论以外,大部分还有精当实用的心理分析。这些分析都力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帮助得分不尽人意的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 暖若南初

    暖若南初

    又名《暖若南初》,前世今生无非镜花水月,但能幸识你们,是我此生的福分。我会为了你们,活出不曾拥有的璀璨人生,请拭目以待吧。(佛系逆袭爽文,主题“友谊”,副题“爱情”,主甜轻虐,请君一品。)
  • 夜半听风

    夜半听风

    悬疑版简介: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案件,一封又一封挑衅警方的书信,看似毫不相关却又紧密相连,他们???究竟为何而来?当黎明的曙光再一次闪耀,当停息的心脏再一次跳动,死神的镰刀在人性中颤动,被束缚的野兽挣脱了牢笼,黑暗终于笼罩了整个城市???言情版简介:他对于罪犯来说是克星,可对于她来说:他是个在她的调戏下会面红耳赤还死死硬撑着要反击的大男孩。他和她的相遇只是偶然;而那个他对于她来说,就像晴空中的云朵,相依多年,是多年来最好的朋友和伙伴,夏日的微风寒冷刺骨,阴冷的雨天埋葬了谁的心动,我们看不透,我们猜不出???这个懵懂却格外坚强的女孩在面临选择时,他亦或是他,谁胜谁负?
  • 爷有喵妻,爷骄傲

    爷有喵妻,爷骄傲

    苏玖璃本该被体弱多病的妹妹害死,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一只猫。为了弄清真相,她打算找“好哥们”抱抱超级大腿。烟纱岛岛主阎墨白的脾气不太好,而且还有个怪病——全身寒冷如冰川。只要被他的双手触碰,无论人或物,都会在五秒内冻成冰雕。某一天,原本没法和活物零距离接触的人不但养了只猫,还整天抱在怀里,捧在掌心。这下,全岛人民沸腾了。面对大家认为的荣宠不断,风光无限,苏玖璃只能给出三个字,呵呵哒!【片段】晚上,某猫正辛辛苦苦的给阎墨白踩背踩胸踩腹肌。踩着踩着,忽然发现哪里不太对。“喵!”喂,你这块肌肉松的挺厉害啊!得多练练才行。阎墨白淡定自若:“不用肖想了,爷是你这辈子也得不到的男人。”啥?苏玖璃满头雾水,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向脚底,吓得一蹦三尺高。踏马哒!她什么时候踩到这家伙的宝贝二弟了?猫身落下。“嘶!”男人闷哼,脸色瞬变。……半个小时后,某猫竖起前爪,立起后脚,委屈巴巴的脸靠墙而站。阎墨白饶有兴致:“感动吗?”苏玖璃斜眼看了看他手中的剃毛器:“喵!”不,不敢动。注:①男主不正常,女主不正常,至于剧情正不正常,得看了才知道。②收藏,追文,开心就好。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浪在末日世界

    流浪在末日世界

    全球丧尸爆发,看猪脚是怎么流浪末日!玩转末日
  • 一条巨龙的征服之路

    一条巨龙的征服之路

    不知从何时起,一只巨龙在斯坎达大陆的阴暗角落里默默窃取着大陆的统治权
  •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包括加缪戏剧作品和加缪论戏剧两部分。加缪戏剧作品中包括《卡利古拉》、《误会》、《戒严》、《正义者》、《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五部作品。《卡利古拉》是加缪对人类存在课题一次非常猛烈的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