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100000009

第9章 论语(3)

(十九)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23],无喜色;三已之[24],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25],陈文子有马十乘[26],弃而违之[27],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二十)季文子三思而后行[28]。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二十一)子曰:“宁武子[29],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3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二十二)子在陈[3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32],斐然成章[33],不知所以裁之[34]。”

(二十三)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35],怨是用希[36]。”

(二十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37],左丘明耻之[38],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39],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二十六)颜渊、季路侍[40]。子曰:“盍各言尔志[41]?”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42],敝之而无憾[43]。”颜渊曰:“愿无伐善[44],无施劳[45]。”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二十七)子曰:“已矣乎[46]!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47]。”

(二十八)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

[1]公冶长:孔子弟子,姓公冶,名长。[2]雍:

孔子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佞(nǐng):能言善谈。

[3]御:对付。口给:善于言辞,应对不穷。[4]漆雕开:孔子学生,姓漆雕,名开。[5]斯:此,指出仕。信:自信。[6]说:同“悦”。[7]桴(fú):小筏子。[8]材:同“裁”,裁度事理。[9]孟武伯:鲁大夫孟懿子之子。[10]赋:兵赋,古代兵役制度。治赋:治军。[11]求: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字子有。[12]千室之邑:春秋时大邑,只有卿大夫才有此采邑。[13]百乘之家:春秋时诸侯车千乘,卿大夫车百乘。[14]宰:大夫采邑之总管。[15]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也称公西华。[16]申枨(chěng):孔子弟子,姓申,名枨。

[17]欲:嗜欲,意为欲望多。[18]加:凌辱。[19]文章:指诗、书、礼、乐。[20]性:人的本性。天道:自然现象及其运行规律。[2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为其谥号。[22]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执政二十二年,使郑国力大增。[23]令尹子文:春秋时楚国大夫。令尹为官名。子文为名。[24]已:罢免。[25]崔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于襄公二十五年杀了齐君庄公。[26]陈文子:齐大夫,名须无。[27]违:离开,[28]季文子:鲁大夫季孙行父,文为其谥号。[29]宁武子:卫大夫宁俞,武为其谥号。[30]愚:意为韬晦装愚。[31]陈:周分封的诸侯国。其地在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32]狂简:进取有大志。[33]斐然成章:文采斐然。[34]裁:裁剪,裁正。[35]伯夷、叔齐:殷封国孤竹君之二子。[36]是用:因此。希:稀少。[37]足:十足,过分。[38]左丘明:鲁人,与《左传》作者恐为二人。[39]匿:隐藏。[40]侍:立侍。[41]盍(hé):何不。[42]共:有断句在“共”之前,两意相近。[43]敝:坏。[44]伐:夸大。[45]施:表白。[46]已矣乎:算了吧。[47]内自讼:自责。

[鉴赏]

本篇与前四篇相比较而言,存在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通过评论孔门弟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来对“仁”的思想进行阐发。一是通过师生对话以及孔子自评,来抒发孔门的人生志向以及学术旨趣。由于前者有具体的实例,话语就较易捉摸;而后者则由对话者敞开心扉,通过生动的言谈来使人如入其境,领悟他们的智慧。

评论弟子是否贤良,往往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风尚,对某一弟子的言行进行分析,以此来解答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以本篇所列为例:

(一)“以佞为贤”。“佞”指的是能言善谈。在当时并不算是贬义词。例如,春秋时晋厉公自称:“寡人不佞”

(《左传·成公十三年》)。这里的“佞”即“才”。“有口才”与“有才能”是相通的。这在那样一种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是毫不为怪的。孔子十分推崇的弟子冉雍(仲弓)恰好不善言词,于是有人认为他“仁而不佞”,怀疑他是否真的有才能。孔子则认为快口利齿,反而会导致“屡憎于人”。他退一步说“不知其仁,焉用佞?”(第五章)虽然不能断定冉雍是否能够称得上为仁人,但并不是只有有口才的人才算得上人才呀!

(二)“好勇为仁”。好勇也是当时所流行的风尚。“勇”是武士与勇士所必不可缺的一种重要品质,也应该是文士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孔子以“勇”与“仁”、“智”相提并论。他也肯定了子路的好勇,所以,对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的称赞(见第七章)。但是,孔子并不认为仅仅好“勇”即达到了“仁”德。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孔子认为好勇固然值得赞许,但还是需要因时因事而有所取裁。

(三)刚者多欲。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他十分重视刚直、刚毅的品德。但是在当时,他难觅具有刚毅品质的人才。孔子说:“吾未见刚者。”有人举出了他的弟子申枨性刚。孔子则说:“枨也欲,焉得刚?”(第十一章)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之中,贫富贵贱变迁迅速急剧,一个物欲十分强烈的人,是很难抵制种种诱惑的。就算是生性刚烈,也不一定能养成真正刚毅、刚直的可贵品格。

从孔子对弟子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之中,不难看出,孔子对仁德标准的把握十分严格。春秋列国执政大夫之中,有几个口碑比较好的,孔子都未许以仁德。如那个三次当政、三次罢官都不喜不怒的楚国令尹子文,孔子认为他算得上是“忠”已经可以了,哪里能称得上是“仁”呢?(见第十九章)只有春秋时的大政治家子产,孔子对他的评价非常之高,说他共有四项“君子之道”,即“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与“使民也义”(见第十六章)。因此孔子发出赞叹:“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雍也

(二)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而行简[3],以临其民[4],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5]?”子曰:“雍之言然。”

(三)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6]。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7],未闻好学者也。”

(四)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8],子曰:“与之釜[9]。”请益,曰:“与之庾[10]。”冉子与之粟五秉[11]。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12]。”

(七)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13],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14]。”

(十)伯牛有疾[15],子问之,自牖执其手[16],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7]!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十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18],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十二)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9]。”

(十三)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十四)子游为武城宰[20]。子曰:“女得人焉耳乎[21]?”曰:“有澹台灭明者[22],行不由径[23],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24]。”

(十八)子曰:“质胜文则野[25],文胜质则史[26]。文质彬彬[27],然后君子。)”

(十九)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28]。”

(二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十二)樊迟问知[29],子曰:“务民之义[30],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31],可谓仁矣。”

(二十三)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二十六)宰我问曰[32]:“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33],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34],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35]。”

(二十七)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6]!”

(二十八)子见南子[37],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38]:“予所否者[39],天厌之[40]!天厌之!”

(二十九)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三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4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42],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子桑伯子:春秋末隐士,鲁国人。[2]简:不烦琐。[3]居:居心,自处。[4]临:上对下之称,意为治理。[5]无乃:岂不是。大:同“太”。[6]贰过:重犯过失。[7]亡:同“无”。[8]请粟:求送养米。[9]釜(fǔ):古容量,一釜为六斗四升,合今量之半。[10]庾(yǔ):古容量,一庾为二斗四升。[11]秉:古容量,一秉十六斛,一斛十斗。[12]周:救济。[13]三月:言其久。[14]日月:指短时间。而已矣:如此而止。[15]伯牛:孔子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16]牖(yǒu):窗。[17]斯人:指伯牛。斯疾:指所患恶疾。[18]箪(dān):盛饭竹器。[19]女:同“汝”。画:中途停止。

[20]武城:鲁国的城邑。[21]焉耳:于此。通行本“耳”作“尔”。[22]澹台灭明:孔子晚年弟子,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23]径:小路。[24]偃:子游名。[25]质:质朴,未经文饰的自然状态。文:文采,指经礼仪的修饰。野:粗鄙。[26]史:虚华无实。[27]彬彬:两者相杂,配合适当。[28]罔:指不正直者。[29]樊迟:孔子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30]务民之义:专用力于人道所宜。

[31]先难:先致力于解决难事。[32]宰我: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33]井有仁焉:井中有人。[34]可逝:使之往救。[35]罔:迷惑,愚弄。[36]畔:同“叛”,背离。[37]南子:卫灵公夫人,名声不佳。[38]矢:发誓。[39]所:假若。否:不是,不对。[40]厌:厌弃。[41]尧、舜:上古二帝王,为孔子所推崇。病:有所不足。[42]能近取譬:就近从己身取例然后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

[鉴赏]

本篇的前半部分紧接上篇,继续评论诸弟子。但是,讨论的重心渐渐移向了对人生价值的探求,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篇末。

在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之中,所树立起来的人格品德典范,最高的就是“圣人”。但是在孔子那里,“圣人”却仅仅是一个虚悬的理想。除了历史上的尧、舜、禹、周文王、周公之外,基本找不到能称为圣人的人。当然孔子自认不是圣人。当子贡问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否能够称为已达到了“仁”的标准了,孔子回答他,这不仅仅是仁,“必也圣乎”(第三十章)。即便是尧、舜,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方面也有诸多不足。可见这一品德的崇高与伟大。

“仁者”是孔子所倡导的较为具体、在社会中能追求的理想人格。“仁”正是孔子一生身体力行所体现出来的,也是他一直循循教导弟子去实践的最高理想境界。这个境界的标准也相当的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弟子都能一下子理解。于是孔子在诸多的弟子之中,物色了一个最为满意的弟子——颜回,以他作为实践“仁”的道德精神榜样。归纳起来,颜回的思想品格具有如下特点:

(一)“安贫乐道”。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曾先后两次叹曰:“贤哉,回也!”由此能够体会出孔子对这位高足的满意之情,几乎达到了赞不绝口的地步。

(二)“好学”不倦。在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自然有许多的好学者。然而,在孔子看来,颜回却是独一无二的。否则,孔子怎会在颜回死后忧伤地说:“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而且,颜回的好学,并非师云亦云,而是十分善于思索的。在《为政》篇中,曾记述过孔子说颜回看起来似乎有些愚笨,然而“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同类推荐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妖养成系统

    无敌大妖养成系统

    妖气复苏的时代,寂静生活碎掉了。鲲鹏饕鬄,生肖圣兽,快到碗里来。妖物兑换,王者荣耀技能。妖物兑换,吃鸡套装。妖物兑换......等等,平底锅啥玩意儿,我的98K呢?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新律师诉讼代理与培训全书

    最新律师诉讼代理与培训全书

    本书从律师代理诉讼和打赢官司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诉讼代理的产战策力、操作技巧和如何运用为重点,兼顾理论性,注重实践性,为避高深的理论分析,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和精彩的案例,告诉律师如何代理诉讼才能胜诉。全书根据执业律师的实践经验,深刻剖析了律师代理败诉的内在原因和规律,详细指明了各个要害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阐术了律师赢得诉讼的操作步骤、方法、程序和技巧。本书是集律师基本功训练、执业实践经验、诉讼诀窍于一体,具有通俗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律师执业指南。它将帮助正在执业和即将走向律师行业的人员,掌握高超的代理诉讼技巧,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染血长生路

    染血长生路

    科技飞跃,短短百年时间原本还在天地之间挣扎求存的人类已经拥有了灭世之力!可是毁灭的力量终究不可久恃,虽可得片刻安宁,但若没有应对之法,最终也不过是在向自我毁灭的方向加速狂奔而已!外物终不可为凭,这个世界之中隐藏的力量也并不仅仅只有科技而已。长生之路虽断,但在科技发展的刺激之下,这份近乎被人忘记的力量也终于被一些有心人给重新翻了出来!人心不足,长生路断,血染长空,白骨为阶,再筑永恒!
  • 洞见·无常与新生

    洞见·无常与新生

    幸福人生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而是每个人都能够落实的具体做法。这种做法不是通过听讲习得的,却可以通过打开心量,专注当下,本书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更高远的视野去理解人生这些具体的实践来达成。如果愿意在生活中试一试,便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改变。
  • 佛说决定总持经

    佛说决定总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巷尾驿站

    巷尾驿站

    (超佛系更新,可挪步起点,看巷木的其他文哦。)巷尾酒肆里,老板酿的酒可以让你品尝到心情的味道。那些你不愿面对的苦楚,都在喝了酒以后得到释放。有人说,这是心灵栖息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