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10

第10章 唐诗篇(9)

后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一联是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的名联。其中“咽”与“冷”字尤为精到。山泉在峥嵘的石缝中流淌,泉声自不能轻快流畅,那声音正像极若有若无的呜咽之声。而“冷”字用得更妙。这里是古木森森的“深山”,到处是高耸的“青松”,日光自是不能普照,且是“薄暮”时分,返照的夕阳涂抹在青森的松林上,岂不“冷”哉?这一联非常准确地把握住景物的特点,表现传神,构造出一个远离尘世、宁静幽深的环境。

末两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一联写诗人在傍晚终于到达寺院,面对一潭空阔幽静的潭水,不仅想到《涅槃经》中所说的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其性暴烈的毒龙的故事。想到佛法可以制服毒龙,也可以制服世人的机心妄想,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这两句掺入佛语,反映了诗人一直想要离尘绝世的思想情绪。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没有一字写寺,而是通过“云峰”、“古木”、“深山”、“钟声”“危石”“青松”“空潭”描写来表现出寺之深清幽,手笔不凡。

山居秋暝[1]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

【注释】

[1]暝:日落,天黑。[2]竹喧句: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里传来一阵喧笑。莲动句:指溪中莲花摇动,知是渔船顺流而下。[3]“随意”二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乃招致隐士之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

【鉴赏】

此诗是王维居辋川时所作。描绘的是秋天傍晚的山居之景,是王维众多吟咏山居生活的诗中最为有名的一首。

诗题《山居秋暝》,简洁地指明了这首诗所写的地点与时间。山居之景,秋暝时分。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林木茂密,掩盖了人迹,一个“空”字,强调了山中如世外桃源般的幽静。这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刚下一场雨。“新雨后”、“晚来秋”淡淡几字,一阵清新、凉爽之气扑面而来。“后”“秋”两字拖音字相对,读来语气舒缓,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自在其中。

颔联也是此诗流传最广的一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后的松林显得格外清新,皎洁的月光从密密的松林中洒下,清澈的泉水从光滑的岩石上静静淌过,泉水映着月色,发出银亮的光。这一联写月光如水,是写“静”;写清泉流淌,是写“动”,动静结合,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塑造了一个明净超脱的意境。

接下的两句写山中人们的生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进行描写,使诗中的形象更加逼真,更富有生气。这一联先写果后写因,利用人们的期待效应,制造了一个恍然大悟的效果。“归”和“下”字原本应分别放在“浣女”和“渔舟”之后,但是诗人有意将它们倒装,不仅使这一联音韵和谐,而且突出了几分动感。

雨后的空山是那样清新高洁,山中的人们是那样安逸自在,诗人顿时感到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他忍不住抒发自己的情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句诗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的典故,并反用其意,含蓄地将自己留恋山林的心情表达出来。

此诗不仅写出秋日傍晚雨后山中的美景,而且也流露出诗人自己领受这种佳景的愉快和对山林生活的依恋。与王维后期的山水诗相比,少了几分孤寂,多了几分清新,几分生活气息。全诗不事雕凿,天然入妙,高步瀛评曰:“随意挥写,得大自在”(《唐宋诗举要》)是最恰当不过的。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1]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3]

【注释】

[1]中岁:中年。陲:边。[2]胜事:美好的事,快意的事。[3]值:遇见。

历代诗评家往往认为王维诗歌最突出的风格便是“清淡自然”四个字。这一风格首先体现在诗人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田园之作中。而《终南别业》便是这类诗歌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第一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倦俗世而信奉佛教,晚年隐居终南山边。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诗人隐居终南别业的生活。“兴来”是说随意而行,“每”是说常常这样做,“独”与“自”两字,写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态,“胜事”强调了这种生活的快乐。在这里,诗人并未荡开笔墨细写所见之美景,所遇之快事,但一个悠然自得的隐者形象已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一步写诗人寻访的雅兴与意趣。简单两句勾画出一个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隐士的形象:他溯流走去,不知不觉竟走到水的尽头,看样子是无路可走了,那干脆就坐下来吧,闲看眼前朵朵白云徐徐升起……白云在诗歌中素来就是一个代表着自由自在、悠闲飘逸的意象,我们的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呢?这一联最为人称道的是它表意简洁,诗中有画,且蕴含生活哲理。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便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无穷。此二句有一个化机之妙。”最后一联写“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

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隐含哲理。

此诗写景、述情,皆似信手拈来,毫不着力,可谓平淡自然,但诗中作者那种悠闲自得的雅兴与超然出尘的心态却已跃然纸上。所以方回称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也说“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瀛奎律髓汇评》),所言极是。

归嵩山作[1]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3]【注释】

[1]嵩山:又称嵩高山,在今河南登封北。[2]薄:草木丛。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3]迢递:遥远的样子。关:本意指门闩,这里代指门。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秋,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清川”,清清的流水;清清的流水围绕着草木丛生之地。这是写所见之景。“车马去闲闲”,这是诗人写自己的车马悠闲自得地行走在路上。车马本无心,何来“闲闲”之感?这正是王国维所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脱离了官场是非,诗人感觉就像清川一样自由,像车马一样悠闲。

颔联继续写景,仍是托物寄情,写自己归隐之情如流水归海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这句似化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名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化用得不着痕迹。“暮禽”二字也包含着“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暗示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对仕途的失望与厌倦。

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王维很善于选择适于表现自身心境的景物,并加以组合。四个景物,城是荒废多日的,渡口是许久以前的,阳光是夕阳西下,已近黄昏,连眼前的山景都是秋景,草木凋零。四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反反复复地都在说一个词——萧索。这两句诗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不知想到了什么,隐隐地诗人的心绪又开始低落下来。末联“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写诗人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客。“迢递”二字,暗示归隐之高洁和诗人从此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而“闭关”二字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这句在叙事写景中仍在表达归隐后的心情,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此时的心情又转向冲淡平和。

这首诗前四句写归山途中所见风景,情调闲适;后四句通过对荒城古渡、秋山落日萧索景象的刻画,表现出诗人归隐后的落寞心情,景与情契合交融,字里行间隐约地显示了作者心绪的细微变化:由闲适自得,到落寞凄清,然后又转向平和恬静。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2]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天都:一说指帝都,即唐都长安;一说指天庭。海隅:海边。[2]霭:云气。[3]分野:古时以地上的州国同天上的星辰位置相配,谓之分野。

【鉴赏】

开元二十九年(741),王维归京后,曾隐于终南山,本诗写于是时。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说:“右丞五言律有两种,一种以清远胜,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也;一种以雄浑胜,如‘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是也,当分别观之。”《终南山》当属后者。

此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清沈德潜说“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山高到接近天庭,当然是极高了,山脉绵延不断,能从长安附近延伸到海边,当然是极远的了。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写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之妙。“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云雾在回望中合成一片,但走近了却是看不到。王维以简简单单的十字,却唤起了有过游山经验的人的印象。这一联用了互文修辞,“青霭入看无”与前句“白云回望合”交错使用,相互补充。

颈联仍是写景。此诗首联从大处着手,写终南山全景;颔联从细处入笔,写云雾之妙;颈联又从大处着眼,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分野中峰变”,乃作者立足中峰,纵目四望的感受——终南山之大,使得中峰所隔,分野就变了;“阴晴众壑殊”仍是写其大,大到全山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由于山势有遮隔,各山阳光强弱有无不一,这边阳光普照,那边却是阴云密布。

末联突然笔锋一转,不再写景,而写诗人自己想投宿山中人家,隔着水问对岸的樵夫。这句粗看似来得突兀,但细细品来,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写出山的辽廓荒远,二是为原本无声之景加入声音,而且是“隔水”的空远之声,三是点出了主人公的活动,给全诗又添一笔动感。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中评此诗:“于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而这首诗之所以可以于四十字内无所不包,其关键正在于诗人并非重于细绘山的各种形态,而是极度渲染山之神韵,终以劲健笔力,磅礴气势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作了一个传神写照,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大、雄峻、幽深,这正是所谓的“尺幅具万里势”。

汉江临眺[3]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3]

【注释】

[1]汉江临眺:一本题作《汉江临泛》。[2]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称三湘。荆门:在今湖北荆门南。九派:九条支流。[3]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镇守襄阳,好饮,每饮必醉。

【鉴赏】

此诗是王维于开元二十八年(740)途经襄阳时所作。诗题《汉江临眺》中的“汉江”即汉水,“临眺”,登高远望。可见这首诗写的是在襄阳登高远眺时所见之景色。

首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写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接连荆楚要塞,又在荆门一带与长江九派支流汇合。这一联虽无一字提及汉水,却已给人以浩瀚汉水雄浑壮阔的整体印象,为全诗渲染气氛。汉水接三湘通九派,都不是单纯的登高远眺所能看到之景,倒像是从飞机上俯瞰所见。但诗人硬是通过想象将这样一幅大的画面,仅用两句五言就表现出来,这便是所谓的“尺幅具万里势”了。颔联开始结合自身的印象与感受来写眼前所见之远景。前句“江流天地外”,用了夸张手法写汉江的浩瀚空间,看起来好像都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后句“山色有无中”,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淡到极点,若有若无,似隐似现。一句“有无中”将那由于距离极远而迷离朦胧、变幻不定的山色逼真传神地写了出来。这一联意境高旷,气象远大,元方回评此联乃“足敌孟(浩然)、杜(甫)岳阳之作”。

颈联转而写近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眼见江水一片浩淼,郡城(指襄阳)好似浮在水波上一般;波涛激荡滚动,远方的天空似也被撼动了。这里诗人的笔法极灵动,一“浮”一“动”,全从个人主观的印象与感觉着笔,令诗人笔下之景似乎都动起来了,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传达出汉水浩淼的神韵。

末联“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引曾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言欲与山翁共谋一醉,表现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与前三联之景相应,言尽而意无穷。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4]

同类推荐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春风到处说柳青

    春风到处说柳青

    1951年5月,《中国青年报》创办者之一、编委、副刊主编刘蕴华(柳青)突然离开了首都北京,自己带着简单的行李,踏着最后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直到1967年被强行“赶走”,这位曾经的“团中央高级干部”在镐河畔神禾塬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十四年。
  • 穿凿附会

    穿凿附会

    爷爷是一个老木匠。自打我有记忆起(对不起,可能我比较晚开智,六七岁吧才开始有记忆),爷爷已经老了。刚刚老的那种。还没有老态龙钟。但我见过村里其他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我们村里真奇怪,长寿的大多是女人,也就是老太太。她们脸上的肌肉一条条挂着,一张小脸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也真奇了,比绷得紧紧的水灵灵的小姑娘的脸有意味。但,有意味的东西,不一定招人喜欢。她们倒喜欢边摸着小孩的头,边连声说:“乖,乖,真乖啊哈,呵呵……”可小孩们不吃这一套,远远看见了就绕开。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 生存与安然

    生存与安然

    从海拉尔起,大约过了整整三天,我才适应了原有生活中的一切。估计一头来自草原上的羊要适应城市,从慌张到安详也需要三天。火车开始向南开,尘世在南,我觉得我又在钻回那个厚闷而熟悉的口袋。过去的半个月里我意外地得到了呼伦贝尔大地的慈爱从容宽厚安逸,我是个享受到了幸福的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卡耐基魅力女性金言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妻子桃乐丝·卡耐基既有普通妻子的温柔与体贴,也有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卡耐基从她身上总结出不少他所欣赏的女性的特质,正如他分析成功人士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质一样。他总结爱情婚姻得失、指导别人走向成功时,总是不忘告诫女性:永远保持女性魅力!
  • 木叶之传奇道士

    木叶之传奇道士

    新书:《洪荒之人道圣途》已发,求支持!一个带着传奇道士的技能的人来到了火影世界,自此,忍者世界流传着一个人身边带条狗的传说。
  •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本书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爱情名言和诗句。介绍了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爱情观、消费观、价值观及生活主题。
  • 万世妖妃之梦姑

    万世妖妃之梦姑

    每当希望渺茫的时候,她都会在夜里双手合十向天祈祷。尽管祈祷了无数次,似乎还是不管用,愿望总会失灵。她仰天悲叹,“不幸的事为什么总是跟着我?”天空一声雷响出现一道声音,“给你一个特别的机会,有事记得喊我。”“喊你什么?”她站在自家楼顶咆哮。“夜袅。”天际声音再次传来,夜空恢复了宁静。
  • 题晖师影堂

    题晖师影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暖花开终有时

    春暖花开终有时

    袁向春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如果没有遇到韩时,她的人生是不是会不一样?她是不是也可以像别人一样,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着?是不是也可以过着朝九晚五平淡而满足的日子?可是,她爱上的终究不是别人,而是韩时!《亲亲王爷霸王妃》已完结!新文《快穿之主神大人带回家》已开坑,欢迎大家来围观!
  • 暗裔的约会之旅

    暗裔的约会之旅

    继承了暗裔剑魔力量的辰星,意外来到了约战的世界,遇见了此生最爱的精灵,以及一个来自崩坏世界的王,究竟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呢。
  • 天路杀神

    天路杀神

    叶信崛起于异世死囚营,在这个充满欺凌与杀戮的世界,生存似乎才是人生的永恒命题。背负两世血仇的叶信,不甘作命运的弃儿,他誓要在艰难的修行路上,凭着这几尺血肉之躯打破命运的枷锁,挥戈斩旗、杀君弑神,闯出自已的天路……